《廢都》、《秦腔》

作為一個賈平凹的骨灰級粉絲。推薦一下。長篇小說首先是《秦腔》毫無疑問的大作。其次是《古爐》,這本書很厚重。再次是《高興》,《廢都》,《帶燈》,《浮躁》;中篇小說:《臘月正月》,《天狗》,《黑氏》;散文集:《藝術家韓起祥》


沒有什麼是必須的。

網路上充斥著,人生必看多少部電影,人生必讀哪些書。這些所謂的人生必須,沒看過的,大有人在。

而他們不照樣渡過了這一生,所必須的,其實就只是那短暫而又充滿著各種情緒的一段旅程,僅此而已。

很多人說中國文學充滿著土味,這裡面寫滿了農村,莊稼,和工人。抬眼看去,入目皆是鄉土情懷。

賈平凹也是鄉土情懷。我不記得是那本書了,在他的後記裏,他曾寫到,自改革開放以後,全國的目光都轉向了城市,而那曾經熱火朝天,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漸漸被人所遺忘。

所以,他想寫一些東西,讓人看看,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些什麼。於是,便有了黃土高坡上的《秦腔》,《商州》裏的流水人家。

在我的映像裏,作家是一羣偏執且精神世界遠遠高出了身體本身太多的人。灑脫如三毛,冷癖如張愛玲。他們身上總有些讓人嚮往而又難以企及的特質。

因而,賈平凹在這些人裏,就會顯得有些普通平常。

在我看來,汪曾祺被稱為最後一個士大夫,這是不太貼切的。若是放在賈平凹身上,就沒那麼突兀了。

他寫文章沒用過電腦,從來都是手寫,他說那樣會讓他更近的貼近文字。閑來無事便會蹲在街邊口,看人羣往來。

似乎在想些什麼,又好像什麼都不想,如一個活在鬧市裡的莊子。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上海書展上看到了賈平凹的散文,竟給了我讀書二十多年從未有過的體驗。

周圍人山人海,喧囂沸騰。看他談道家時,彷彿讓我融入了另外一個世界,不在人間的桃花源。

王小波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夠的,他還應當有詩的世界。這裡的詩意我暫且把他理解為理想的國度。

他身上具有士大夫的家國情懷,也有道家的自然無為。在他筆下,便有了《秦腔》裏固執且對土地死心眼的老村長;也有了《古爐》裏村民的羣像。

他強烈的鄉土情懷,讓他把那片土地寫出來,美得不似在人間。他寫河水是這樣的:這石門河原來是一流瑩亮的玻璃,河底的一顆石子都藏不住。

他寫的村莊是這樣的:人的日月舒閑,夜裡就很安靜,山高月小,聽得見雞犬聲傳遞。宛若一個童話。

還有一個,便是他筆下的性。關於這點,各有見地。名家們寫的場面,自然就是名場面。可有的人,就只記得那名場面,卻不知道,怎麼會有這場面。


「有一段,找我出散文書的人特別多,我都沒有同意,太熱鬧我有點擔心,我寧願走的慢一點,走得長遠一點。」

2016年6月出版散文集《自在獨行》,暢銷百萬冊堪稱現象級,這對於以小說被人們熟知的賈平凹來說,也可以說是一個「小意外」。

據說編輯在給先生匯稿費時,先生一度錯愕,以為稿費匯多了,錯了金額。他自己也沒有想到這本書能夠如此受歡迎。

隨後各大出版社自然是繼續拿著優厚的稿酬追著先生出版新散文,而後先生卻越來越謹慎,委婉地拒絕了很多出散文的邀請。

先生在一次活動中講到,《自在獨行》的暢銷是一個鼓勵,如同母親對孩子的鼓勵一樣,自己要好好珍惜這種環境,珍惜時間,敬畏上天,努力創作。

01

大家孫犁先生曾稱讚他的散文比小說真實感人

看是偶然其實必然。其實有很多人認為,先生的散文被忽視了。相比賈平凹的小說,關於賈平凹散文創作,很少有人討論過。而大家孫犁先生曾稱讚他的散文比小說真實感人。

評論家李敬澤認為,賈平凹的文章有很強的理論自覺,他的散文觀就是文章觀,對賈平凹散文的深入探討,就是重新認識、思考中國的文章之道。

批評家白燁說,賈平凹散文是大家關注較少的領域,實際上他的散文影響非常大,有些被選為中學語文教材,有些進入了教材輔導材料。「從某種意義上講,經典作品既是作家寫出來的,也是讀者讀出來的。」

評論家孫鬱認為,賈平凹的散文寫作,把古人的韻致和「五四」以來的文學傳統非常奇妙地結合在他的文體裏,形成了屬於他自己的文風。

而在網上,賈平凹散文的不少句子被網友視為金句收藏。

比如《說孩子》篇裏,「人的心是一輩一輩往下疼的」。《五味巷》篇裏,「妻子依舊是乳,丈夫依舊是水,水乳交融,誰都是誰的俘虜;一個不笑,一個不走,兩個笑了,孩子就樂,出來給人說:爸叫媽是冤家,媽叫爸是對頭。」類似佳句,不勝枚舉。

02

時隔三年,《自在獨行》之後《萬物有靈》

時隔三年,先生散文新作《萬物有靈》由長江文藝在2019年12月出版,又是給讀者帶來什麼呢?

這一次先生好像也特別重視這一個「孩子」,熟悉先生的人都知曉,他的書法一樣很受追捧。他特意為這本書提寫書名——萬物有靈。前後編輯整理了一年之久,先生兩次對新書篇目進行遴選,還特意新增加了3篇並未收錄進書的新篇目。

如果說《自在獨行》是享受孤獨,《萬物有靈》就是對抗浮躁。

在《自在獨行》的最後一章談到了禪意,先生對景和物已不是簡單的熱愛,而是身在其中,情感交融!

先生的這種大境界和大情懷會感染每一位讀了這本書的人,尋找到生命的真正意義,用先生的話講:「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裏,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了」。

這是自在獨行的結尾,也是萬物有靈的開篇。萬物有靈且美,靜觀萬物皆自得,看到本性並喚起萬事萬物也包括自己的靈性,這也是先生創作永恆的主題。

03

值得一讀再讀的好作品

賈平凹的實力可稱大家,並且是屈指可數的大家之一。他的作品無不帶有一種柔順中的韌性,和陝西這塊土地一樣厚重,和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一個級別。

他對土地,農村,城市,人情傳達出的獨特又似曾相識的感覺和氛圍,就像黃土高原一樣,厚實穩重,又散發光彩。而他的自我評價是「我是個農民,善良本分,又自私好強,能出大力,有了苦不對人說。」

一個普通的讀者,讀懂賈平凹需要一點時間。

《萬物有靈》也是一本需要安靜下來仔細閱讀的書,這種安靜恰恰是人們最需要的,我們想把每一秒都填滿,留一點空白,生命的意義才能呈現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

正如他自己所言:

你若喜歡上一本書了,不妨多讀:第一遍可囫圇吞棗讀,這叫享受;第二遍就靜心坐下來讀,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著讀,這叫深究。三遍讀過,放上幾天,再去讀讀,常又會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名家推薦:

1、閻連科:平凹個子不高,但是他的創作高。一個人能堅持十多年年年作品不斷,我想這是令人尊敬的,一般一個作家很少有像平凹每年都有新作品,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事情。

2、莫言:他的作品質量一直保持著很高的水準,而且在不斷地否定自己。

3、三毛:我心極喜愛的大師。恭恭敬敬的。平凹先生,您是大師級的作家,看了您的小說之後,我胸口悶住已有很久,這種情形,在看《紅樓夢》,看張愛玲時也出現過。

4、麥家:賈平凹堅持寫作,並且每一部水準都很高,我很尊敬他。


老賈都不是必讀作者,遑論他的作品了


如何評價賈平凹在採訪中說「如果村子不買媳婦,這個村子就消亡了」「被拐賣要怪女人太好騙」這種話??

www.zhihu.com圖標

看完這個,你如果還想看賈先生的文章,算我輸。


我個人感覺自在獨行


《秦腔》 瘋子的愛情
之前不少人說廢都不錯,讀了一遍,除了興奮了幾多次(色色的內容,你懂的),感覺不如老賈的短篇散文來的爽快,現在在準備看看秦腔或者古爐吧。
?我看過?他的《?古爐》?之前?的?所有?長篇?,?如果?你?喜歡?他的?一本書?,?那其他?書?都?可以?讀讀?,?既有?段子?又有?色色?內容?,?是挺?招人?看的


真沒有什麼必看不必看的說法,每個人理解不同,真的有時候你就是會喜歡其中一篇不怎麼有名的。


浮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