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可以在电视中看到如此画面:在一个高档的西餐厅,客人对服务员说给我来瓶82年的拉菲,先醒酒两小时。可见拉菲红酒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吃瓜群众们学以致用常常用该词来装逼。那么为什么82年的「拉菲」是最好的红酒呢?评论区的表情包是不是已经准备好啦!


先纠正一个概念,拉菲并不是最好的葡萄酒,拉菲的价格排名在全球100名开外。下面来说说82拉菲为何如此有名。

82年的拉菲的确是个好年份,但之所以如此出名,一是因为82年拉菲是全球最出名的酒评家罗伯特·帕克传奇的开始。当年几乎所有酒评家都认为82年的拉菲品质很差,只有名不见经传的帕克给82拉菲打了100分满分。事后证明帕克是正确的,从此帕克就成为波尔多葡萄酒价格的风向标。所以82拉菲的故事也不断流传。

二是港片宣传。香港的英国殖民地背景以及葡萄酒免税政策,使得香港人特别喜欢葡萄酒,尤其是波尔多,而拉菲作为波尔多左岸一哥成名已久,82如此优秀的年份自然受追捧。所以香港影视作品经常会出现82拉菲,喝拉菲也被当做是富豪的象征。大陆也受到影响,所以拉菲在国内的名气极大,82年份更是火热。很多人以为82拉菲就是最好的葡萄酒了。

三是拉菲的产量巨大,年产量在20-28万瓶,82年这样的好年份产量也是大增。而许多比拉菲更好的酒由于产量极少,了解的人不多,买到的机会也少。所以很多人对82拉菲之外的顶级佳酿并不了解。

四是拉菲的陈年能力的确强于其他大多红酒,好年份更是可以珍藏三五十年,而其他许多优秀的酒可能早就过了适饮期,已无人问津。而82拉菲时至今日依然有市场,值得炒作。

其实大可不必迷信82拉菲,价格高涨也是炒作的结果。05,09,10,15,16年份的拉菲丝毫不会比82差,目前看来10更是强过82,价格只不过6-8千一瓶。

法国进口红酒 梅多克1855列级庄Lafite(一级庄)拉菲酒京东¥ 8699.00去购买?

拉菲罗斯柴尔德 法国进口红酒 1855列级酒庄 一级庄干京东¥ 7788.00去购买?

拉菲罗斯柴尔德 法国进口红酒 1855列级酒庄 一级庄干京东¥ 6888.00去购买?


说到红酒,应该没有人不知道拉菲。

从有红酒评级开始,拉菲就是第一中的第一。直到今天,仍是全世界最知名的红酒品牌。

酒庄千千万,为什么拉菲这么红?红到提到它都觉得有点俗。

今天晓霏就给大家说一说拉菲的故事:

风口上的千里马,一个传奇的诞生

世界上红酒最出名的国家是法国,

法国最出名的是波尔多地区,

波尔多最出名的是梅多克产区,

梅多克最出名的是波亚克村庄,

波亚克最出名的酒庄就是是拉菲了。

波尔多的词义是「沼泽中的小溪」。面临大西洋,多尔多涅河和加龙河在此汇聚成吉伦特河连接入海口。

波尔多一直是法国的重要港口,法国的红酒在这里装船,经常以「波尔多葡萄酒」的名义出口海外。于是「波尔多」就成了法国好酒的代名词。

梅多克在吉伦特河左岸。

16世纪之前的梅多克,大部分还是一片沼泽。根本无法种植作物。梅多克后来能成为名庄云集的产区,要得益于他们——16-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人。

荷兰人不仅有当时欧洲最强的造船技术、最多的船只,而且是富有的海上贸易商人。

他们为了收购更多的波尔多酒,开始发挥他们的排水技术,使大片靠海的沼泽变成了可以栽种葡萄的陆地。排水性能强,适合酿酒葡萄生长的沙砾粘土裸露了出来,波尔多传奇产区梅多克像维纳斯一样从水中诞生。

这一露头可不得了,日后鼎鼎大名的五大一级庄中的四家均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拉菲,拉图,玛歌,木桐。

可是荷兰人做中间商的角色毕竟不能长久,既不掌握上游的产品生产,也无法控制下游多变的市场,国内的人口和市场又小,无法消化收购的商品。其他国家海上运输和铁路交通建好后,又怎么会继续让荷兰这个中间商赚差价呢?

于是在帮法国人把波尔多的排水工程做好后,他们就功成身退,挥一挥手,都没带走几桶好酒。

波尔多有点像中国的香港,港口城市地理上的便捷,使经济发展迅速。12世纪到15世纪,更是糊里糊涂地作为当地女公爵的嫁妆归到了英国名下,被英国统治了300年。

但波尔多有一个特点,不论谁统治,不论信什么教,不论政治怎么变换,波尔多人只有一个雷打不动的想法:赚钱

他们用各种地方税和地方保护条例限制其他法国酒的出口,贸易商船必须先装波尔多的葡萄酒出港。

波尔多的酒商深谙英国皇室和其他国家买家的需求,根据不同口味调兑不同的「波尔多」酒。所以以前的酒庄口味是无法确定的。酒庄生产者对酒商如何处理他们的酒无法控制。

英国人把波尔多酒称作淡红色酒,有点像今天的粉红酒。16世纪的拉菲酒精度只有9-10度,与今天的13-14度区别很大。

不仅如此,当时的葡萄酒还有净化饮水的作用。所以酒会掺水喝,有用来消毒的作用。

在红酒之前,白葡萄酒有很大的需求,所以波尔多也曾经种植很多白葡萄酒品种。

拉菲、拉图、木桐,今天都以赤霞珠为主要葡萄品种。配以梅洛、品丽珠进行混酿。

而这也是波尔多人不断探索的结果。

拉菲之前以马尔贝克,小味儿多葡萄为主。所以今天的拉菲的味道,并不是200年前的拉菲的味道。

以前被称赞的口味跟今天可能大相径庭。但在各个时代,拉菲都代表了当时的高水准。

波尔多知名的酒庄很多,但拉菲只有一个。

拉菲能成为传奇,离不开下面这些人的功劳:

1,葡萄酒王子

路易十四曾经断言:塞古尔家族是法国最富有的家族。

1680年,拉菲酒庄归入塞古尔家族名下。

到1718年,21岁的尼古拉·亚历山大·塞古尔从父亲那里继承了拉菲酒庄,从外祖母那里继承了拉图酒庄。同年,他又一并收购了与拉菲挨著的木桐酒庄,和凯隆·塞古尔酒庄(现在译为凯隆世家,这个「世家」指的就是塞古尔家族)。同时他还拥有过一段时间宝得根庄园(ChateauPontet-Canet)。

凯隆世家的心形酒标

尼古拉·亚历山大·塞古尔同时是波尔多议长,与路易十五的宫廷相交甚欢。

得知塞古尔外套的扣子都是用自家庄园的石子切割打磨成的后,路易十五笑称他为葡萄酒王子。

尼古拉·亚历山大·塞古尔(这个「王子」挺富态)

身为波尔多议长,塞古尔有条件拿到最好的地,也有办法把自己的酒庄打造成最好。

路易十五时期的法国元帅是 Louis-Fran?ois-Armand de Vignerot du Plessis de Richelieu。对,有时候名字越长说明地位越高。他叫路易·弗朗索瓦·阿尔芒·黎塞留,简单来说就叫他小黎塞留吧。

他是路易十三那位著名的首相黎塞留的侄孙。

也是路易十四的教子(也就是干儿子)。

他还是黎塞留家族的第三代公爵。

他在调任吉耶纳(当时波尔多所在的西南部大省)省长一段时间回到宫廷后,路易十五不由得赞叹:「元帅,您是做了什么,怎么像年轻了25岁?」

小黎塞留回答:「全是因为拉菲酒庄的葡萄酒,简直比奥林匹斯山上众神的琼浆还要美味!」

从此,路易十五爱上了拉菲,拉菲成了「王的酒」。

路易十五

这位黎塞留大人也的确适合代言养生产品,在那个人均寿命很短的年代,他活了92岁,可以说是出奇的高寿了。

路易·弗朗索瓦·阿尔芒·黎塞留公爵

同时他的好运气也是令人惊讶。这位元帅是国王的红人,在政治上没给路易十五出过什么好主意,倒做了不少投其所好拉皮条之类的龌龊事,但是长寿的他却死在了1788年,完美错过了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法国人民把不满的怒火都发泄在了路易十六宫廷的身上,而这位把国家搞得筋疲力尽的元帅大人,却幸福地度过了一生。看来运气这个事,从来就不讲公平。

2,蓬帕杜夫人

路易十五11岁就结婚,被迫行使传宗接代的义务。但好像过早的性启蒙,使他在情色场上一发不可收拾。跟曾祖父路易十四比起来,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路易十五的宫廷,情妇甚至成了一种正式的官职,需要国王向贵族正式介绍。

在路易十五走马灯似的情妇中,最出名的就是蓬帕杜夫人。她不仅得到路易十五的恩宠,更成为国王政治上的依赖。自然而然地,她成为了当时的政治中心。

蓬帕杜夫人

太多数流传至今的法国标签与她相关:洛可可艺术,塞夫尔瓷器,乳型香槟杯。

她资助和交往的名人也是大名鼎鼎:伏尔泰,狄德罗,布歇。

她还收购了科西嘉岛,使日后的拿破仑成为了一名法国人。

了解法国历史,绝对绕不过蓬帕杜夫人。

而她,也成为了拉菲的推动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还要说到葡萄酒界的无冕之王——罗曼尼·康帝。

葡萄酒是贵族的必需品。酒庄庄主与贵族政要的结合,既给双方带来利益,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

波尔多是一个贸易发达的地方,红酒在法国以外名气很大。但跟内陆的古老酒庄比起来,可以说还是太年轻。法国王室喝的酒一直以勃艮第为主。

勃艮第最著名的酒庄就是罗曼尼。

当时罗曼尼酒庄出售,蓬帕杜夫人当然当仁不让想拿下。

结果没想到碰到了对手,另一位要收购酒庄的人是国王的堂弟——康帝亲王。同样是国王面前的红人,但是康帝亲王明显更财大气粗。最后罗曼尼酒庄以天价成交,落入亲王手中。随即酒庄改名为:罗曼尼·康帝。

康帝亲王 Louis-Fran?ois de Bourbon-Conti

蓬帕杜夫人当然咽不下这口气:既然我得不到,那我就有本事让国王不再喝它!

而正好国王开始注意拉菲,蓬帕杜夫人正要选一个其他酒庄代替,于是拉菲脱颖而出。

有蓬帕杜夫人的推荐,又有养生大王黎塞留元帅的亲身示范,拉菲成为路易十五的新宠,更是蓬帕杜夫人做宫廷招待的指定用酒。王室用酒出现新风尚,贵族圈立刻全跟上。

蓬帕杜夫人去世后,国王最后的挚爱情妇——杜巴利夫人,也成了拉菲的粉丝。除了拉菲,不喝其他饮料。

路易十五最后一任情妇杜巴利夫人

拉菲,想不红都不行。

3,拿破仑

拿破仑经济封锁

1806-1814年,拿破仑为反对英国,实施大陆封锁政策。禁止法国及所有隶属于法国的各国与英国发生贸易关系。

英国是波尔多葡萄酒的大客户。波尔多酒商要想办法继续做生意。

我们说过,不论政策、宗教怎么变,波尔多精神不变,那就是——赚钱

于是各酒庄各显神通。

有的酒庄所有人是军政要人,比如拿破仑的军需官,自家的葡萄酒可以作为军用品卖给部队。

有的是外交官,指定用自家的酒作为外宾招待和国外用酒来实现出口。

还有很多酒庄经常发生酒「被偷」的「悲惨故事」。这些被偷的酒被卖给了英国。当然,这都是自导自演的戏码。酒商会用其他渠道收到这些钱,而这些钱很有可能留在了他们的海外账户。拿破仑这一招不仅没把英国的经济拖垮,反倒让法国资本不断外流。

拉菲酒庄这段时期是怎么度过的呢?

在葡萄酒王子塞古尔逝世后,经历法国大革命等变革,拉菲已不再属于塞古尔家族。

之后的接手人虽有名可查,但百年后经披露他们只是台前的管理者,真正幕后的所有者另有其人。

他就是伊尼亚斯·约瑟夫·范勒伯格(Ignace-Joseph Vanlerberghe)。

他来自一个荷兰家族,有一个身份是谷物商人,而他的岳父就是法国北部城市里尔市的粮食供应监察长(看来在当时的法国,岳父很重要,岳父做什么官职决定了你最好做什么生意)。

他在北方的港口有粮食出口的渠道。而在贸易封锁和战争时期掌握著出口渠道,也意味著输送其他物品的可能性。所以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军火商人。当然,掌握著这样的渠道,运几船红酒,更不是什么难题。

在雄厚的资本支持下,拉菲的酿酒师可以专心精耕细作,既不用担心产品积压,也不用像其他酒庄那样降价抛售。

在很多波尔多酒不得不积压待销时,人们慢慢发现,原来有些酒放置超过1年至几年,仍可以饮用,甚至口味更好!

这样,人们才发现了陈年酒。

要知道之前的红酒都是喝刚酿好的,越新鲜越好,放久了会坏。

荷兰人,(哈哈,又是荷兰人)发明了用硫磺熏蒸橡木桶来抑制发酵和消毒杀菌方法之后,酒可以保存得更久了。但人们还是习惯喝新酿的酒。

当酒商们悲伤地打开无法出口而积压了很久的陈酿时,惊喜地发现有的酒不仅还能喝,而且味道更复杂,更丰满了!

于是,历时近9年的贸易封锁政策,让波尔多解锁了一个新功能:酿造陈年葡萄酒

酿酒师们悉心钻研,名庄们花得起时间和金钱,研制更有风味的陈年型红酒。

现在,十年以下的拉菲是喝不出酿酒师赋予的神奇风味的。时间这个魔法师,会让酒龄20年的拉菲绽放出钻石般的光芒。

4,罗斯柴尔德

1855年法国的世界博览会后,波尔多的红酒凭借评级系统蜚声海内外。拉菲作为一级庄里的老大,成为法国红酒的代表。

1868年8月8日(原来8对犹太人也是个幸运数字),詹姆斯·罗斯柴尔德男爵拍下了范勒伯格的遗产——拉菲酒庄。

詹姆斯·罗斯柴尔德男爵

最出名的酒庄和最有钱的家族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讲过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另一支——菲利普·罗斯柴尔德男爵入主木桐庄的故事。

拉菲紧随其后,也成为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员。

从此,拉菲-罗斯柴尔德横空出世。

两个酒庄在第二代继承人的努力下取得了耀眼的成绩。期间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二战,对犹太家族极为危险。但仍像几个世纪以来一样,酒庄所有者即使在政治上深陷险境,但是酒庄一直受到经理人和酿酒师的悉心打理。

虽然他们的名字没有像酒庄所有者那样被人们记住,但正是他们工作,决定了酒庄品质的高低。

19和20世纪,波尔多大部分酒庄都遭受了粉孢菌,根瘤蚜,霜霉病等灾难的洗礼。

通过植物学家,酒商,政要等各方的努力,最终找到了解决灾病的办法。

5,罗伯特·帕克

现在很多酒上面都有帕克评分。这个帕克就是酒评师美国人罗伯特·帕克。

罗伯特·帕克

1978年,帕克自费创办了自己的酒评杂志《葡萄酒倡导者》(Wine Advocate),专门刊载他对世界各地葡萄酒的评价和评分。可以说是当时的自媒体博主。而且他不接广告,尽所能的保持自己中立客观的标准。

由于是个美国人(法国人一直觉得美国人没文化,不懂酒),而且是自媒体,他的点评法国人基本不屑一顾。

结果,在他品尝了还在橡木桶中未陈年的1982年的波尔多葡萄酒之后,他宣称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年份。

他给1982年的拉菲打了满分100分(美国人用百分制,法国人一般用20分制)。

这跟当时专业酒评师的意见相左。

结果熟成之后,1982年的葡萄酒品质惊人,一上市便展现了这个年份的魅力和潜在品质。所有提前低价购入1982年拉菲期货的藏家狠赚了一笔。

从此,美国人帕克,成了全世界认可的伟大酒评师。

不论是收藏、拍卖,还是期货,帕克评分成为了最重要的因素。

1982年的拉菲,也从此被置顶封王。

拉菲的历史是波尔多和梅多克的历史。

拉菲的成功有自由贸易的刺激,有政要的加持,有大资本的运作,有技术人员的钻研。

像所有奢侈品牌一样,拉菲不仅是商品,也是财富的象征和上流圈子交流的纽带。

饮品能够作为收藏品,重要的已经不只是它的口味,而是拉菲符号背后的一切烙印。

波尔多曾是法国的贸易窗口,航海大发现后曾为法国奴隶和殖民地贸易的中心。

它与英国的亲密关系,使它在英国进行全球扩张时成为收益最大的法国地区。

期货、股票、证券交易,在波尔多快速发展。在资本主义出现和发展的时期,波尔多成为商人们追逐的风口。

在这个风口上,酒庄行业成为自带天时地利的商业模式。拉菲是这些酒庄里的千里马,遇到从塞古尔家族到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些伯乐,必然会一飞冲天翱翔宇际。

在利益至上的时代,法国封建政府没有政商分离的要求。反而老钱和新贵互相站台互相扶持。以权谋私的做法连统治者都认为是天经地义。

贵族的贪欲加速了他们的灭亡。新生商业资本慢慢形成垄断。

但另一方面,也使奢侈品和高端品牌的神话成为可能。

波尔多的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但拉菲早已不只是以前的拉菲。

拉菲集团现领导层。左二为拉菲古堡现任女掌门,萨斯基亚·罗斯柴尔德。右一为她的父亲,埃里克·罗斯柴尔德男爵

名庄的投入远非小庄可比,品牌的扩大加速了对其他酒庄的并购。

拉菲不再只是波亚克村庄里的一个酒庄,而是囊括不同等级不同种植园的集团品牌。

拉菲更不只是一款红酒,而是超越饮品的保值财富。

拉菲红酒好不好喝,见仁见智。

但是拉菲品牌,注定已成传奇。

微信公众号:晓霏说法国


首先拉菲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顶级的红酒品牌之一,波尔多5大一级庄之一,但不是最好的,除此之外还有帕图斯,勃艮第还有康帝,澳洲还有奔富葛兰许,美国有作品一号,智利也有活灵魂,很多酒都超过拉菲,或者能跟拉菲平起平坐,主要还是电视宣传的缘故,拉菲形象深入人心,我记得龙凤斗也有一段,刘德华偷61年的酒王,那个貌似是白马酒庄的,但是影响力远不如拉菲,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白马

01

葡萄酒与宗教的联系圣经中521次提及葡萄酒,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圣经中的诺亚,十分虔诚的信仰上帝,后来成为了人类的始祖。上帝在发现世间的邪恶与贪婪之后,决定给世间来一场清洗。诺亚遵循主的意志,挑选地球上所有的植物(他挑选的是葡萄),动物各一对雌雄,带著自己的3个儿子,登上了著名的诺亚方舟。经过150天的洪水清洗,方舟被搁浅在阿拉拉特山上。此后,诺亚开始耕作土地,种下了第一颗葡萄树!

02波尔多五大名庄1.Lafite-拉菲庄园拉菲庄园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拉菲庄园种植的方法十分的传统,基本不用化学肥料。葡萄的采摘秉持著「不好不采」的原则,压榨前还会进行二次筛选,保证每颗被压榨的葡萄都达高质要求。

2.dYquem-伊甘酒庄这座历史研究的顶级酒庄位于法国波尔多最南端,在著名的1855年波尔多官方评级中,被评为唯一的一个超一级酒庄。

3.Latour-拉图酒庄拉图酒庄对葡萄的产量控制严格,刚酿成的酒十分青涩,有难以入口之感。拉图的酒需要在瓶中至少熟成10年,所以拉图的酒一贯强劲厚实。

4.Margaux-玛歌酒庄玛歌酒庄是比较恪守传统的酒庄,发酵全部都是采用传统的木桶发酵,大部分采用人工操作。玛歌酒庄是波尔多的代表,温柔细致。

5.Haut-Brion-奥比昂奥比昂又译红颜容,作为法国最显赫和最昂贵的红酒之一,距离波尔多城市只有2公里。最为「五大庄园」最小的庄园,其出产的红酒具有知性温婉的风格。

03红酒品酒大师帕克罗伯特·帕克,被称为「葡萄酒王国的皇帝」,他曾经说过:「在世界上所有的葡萄酒中,法国葡萄酒性价比最高。」当1982年的拉菲古堡还在橡皮桶里继续陈酿熟成时,鼎鼎有名的帕克就以其一生的名誉宣传1982年这个年份是20世纪最佳年份之一。评价这款葡萄酒果香浓郁,单宁柔和,陈酿初期已经非常具有活力。

04」82年拉菲」身价为什么这么高1982年在许多专家不看好的情况下,帕克却曾其为「二十世界最好的年份之一」。随著帕克名誉的上涨和影响力变大,他用一生名誉所保的82年拉菲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亚洲的新兴富豪,更是促进了82年拉菲的价格增长。中国大陆的富人受到港片的影响,在影视中频频出现的「82年拉菲」更是成了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到现在,「82年拉菲」已经成了一个朋友之间装逼的梗,一言不合就容我来一瓶82年的拉菲!

作为一个天天靠搬砖维持生计的小编来说,表示向「有钱实力」低头,默默的来一杯82年的果粒橙压压惊。


1982年,温暖而不至于干旱的生长季为葡萄带来了成熟的风味与单宁、完美的集中度和饱满的口感,采收期从9月16日便早早开始。一些设备不完善的酒庄在面对炎热的天气时,遭遇了发酵控制上的麻烦。大部分酒庄迎来了数十年一遇的高产量,其中也有少数酒庄产量过高,致使酿造的酒款风味稍显寡淡,不过拉菲古堡并没有被这些问题难住。这一年出产的葡萄酒酸度偏低,但包括拉菲古堡在内的顶级葡萄酒凭借充沛的单宁和坚实的架构,在漫长的陈年里产生了许多有趣的变化。从30多年后的今天来评价,1982年是整个20世纪最优秀的年份之一。在1982年份的加持下,拉菲古堡所产的葡萄酒拥有绝妙的集中度和架构,果味成熟而不厚重,口感上延续了一贯的飘渺感,展现出与酒龄不符的年轻、新鲜特性,令人称奇。


在葡萄酒的世界「最好」这件事比较主观,所以说拉菲是「最好的红酒之一」这种说法更加恰当。

但是如果比贵的话,数字是一个比较便于衡量的维度。拉菲既不是法国最贵的葡萄酒,也不是他的老家波尔多最贵的葡萄酒。

但为什么拉菲总给人一种「最好」并且「最贵」的印象?这种市场上先入为主的主观印象到底是怎么来的?

我这里几个视频简单说了说,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为什么都想喝拉菲还得喝82的? - 酒鼻子的视频 - 知乎

为什么都想喝拉菲还得喝82的?酒鼻子的视频 · 1 万播放

为什么都想喝拉菲还得喝82的?(二) - 酒鼻子的视频 - 知乎

为什么都想喝拉菲还得喝82的?(二)酒鼻子的视频 · 812 播放

1瓶90万?!最贵的拉菲能有多离谱? - 酒鼻子的视频 - 知乎

1瓶90万?!最贵的拉菲能有多离谱?酒鼻子的视频 · 375 播放

那么多拉菲,到底哪一款才是真的? - 酒鼻子的视频 - 知乎

那么多拉菲,到底哪一款才是真的?酒鼻子的视频 · 3425 播放

一般来说,葡萄酒的标上的年份不是指陈酿或者发行的时间,而是表示酿酒的葡萄是哪年采摘的。

大家都觉得葡萄酒的年份十分重要,其实是因为它能让消费者知道两个方面的信息:(1)可以观察葡萄酒从陈年到现在的情况。(2)可以反映同一酿酒厂不同年份的产品质量差异。

葡萄酒是由葡萄酿造而成,而葡萄的种植说白了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过程。在某个风调雨顺的年份,阳光、降雨、温度都配合得特别好,那么葡萄就会长得好,酿造出的品质就好,陈年能力就越强,就越有收藏的价值,卖得也就更贵了。

vivino报价:2009年拉菲和2008年拉菲,分别是1250€、995€

而当年82年的拉菲,就是在这样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下酿造出来的。

当你了解到年份不同的葡萄酒,你可以轻轻松松挑选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葡萄酒。例如,在温暖的年份,葡萄酒更可能有成熟的水果香味;在寒冷的年份,酸度和新鲜度更为突出。

像贵腐酒、冰酒这些完全靠老天爷赏脸吃饭的葡萄酒。就显得更稀有昂贵了。气候稍有不好,所收的葡萄都不够酿制葡萄酒。

人跟人之间有差别,看来酒和酒之间的差别也不小呢~~~

大家都会说「82年拉菲」,那这个梗是怎么来的?你可知道?也是因为1982年是波尔多产区的王者年份。82年葡萄的成熟度和健康程度几乎接近完美。再加上1995年时,著名的酒评家罗伯特帕克为82年拉菲打了满分的评价,它的名气就更大了,以至于流传至今。

那有人会问,为何都是82年的红酒,为何唯独波尔多的红酒成为一枝独秀,而其余的默默无闻?上面玖妹说到了,好酒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是上天的恩宠。某个年份在这个产区好,在另一个产区未必就是好,兴许是坏年份,毕竟每个产区都有差异性。


首先82年是拉菲顶尖的年份,但是拉菲真算不上最好的红酒,至少从价格上来看,拉菲的新酒价格6000左右,而勃艮第的几大特级园新酒均是拉菲的几倍。另外从年份上来比,82年的拉菲的价格是低于62年的拉塔希,更别比90年的康帝了,所以从价格来看,最贵的也肯定是康帝,另外82年拉菲的适饮期快过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