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帲媚竟さ匿徸由復齲雮€月內連鋸三次。

請容我先稍稍扯遠一點。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書裡面寫關羽刮骨療毒的事,我當時覺得極為震撼:

(華)佗乃下刀,割開皮肉,直至於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聲。帳上帳下見者,皆掩面失色。公飲酒食肉,談笑弈棋,全無痛苦之色。須臾,血流盈盆。佗刮盡其毒,敷上藥,以線縫之。公大笑而起,謂眾將曰:「此臂伸舒如故,並無痛矣。先生真神醫也!」佗曰:「某為醫一生,未嘗見此。君侯真天神也!」

以我自己的感覺,被刀子割個小口子,或被蚊子咬個包出來,都能讓人感到肉體疼痛且精神不自在,但關雲長在扒開皮肉刮骨頭時還能談笑風生,這是不是也太假了一點?

終歸是小說嘛。

但後來看《三國志》,讀到這一段:

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右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我才知道,這事情竟然是真的。這是何等的意志力啊,難怪關二爺被後世尊為「武聖」。

在忍受疼痛方面,有比關二爺更強悍的存在嗎?

有一個。

關羽只是「刮骨」,他可是鋸腿,並且還不是一次,而是半個月內連鋸三次。

當然,和關羽一樣,同樣沒有用麻藥。

1935年2月,一渡赤水後,紅3軍團4個師縮編為4個團,21歲的鐘赤兵任第12團政委。在和王家烈的「雙槍兵」作戰時,一顆子彈貫穿了他右小腿後側肌肉,頓時血流如注。但鍾赤兵殺紅了眼,全然不顧自個傷勢嚴重,依然繼續戰鬥。因衛生員不在,警衛員胡勝輝只得撕下襯衫給他包紮,但哪怕包紮了十多層,鮮血仍不斷往外滲。

這場戰鬥,從早上6時一直打到傍晚,不論怎麼勸說,鍾赤兵就是不肯下火線。他帶傷作戰的時間,估計在4個小時以上。

紅軍佔領遵義城後,醫生立即治療鍾赤兵。然而繃帶一解開,醫生臉色都變了,原來因包紮不到位,且鍾赤兵帶傷戰鬥的時間太長,他的右小腿骨都已經完全扭碎了,肌肉也已成了黑紫色。

必須馬上動手術:把右小腿壞死部分鋸掉。

但當時醫療條件極差:別說麻藥了,連醫療器械都沒有,為鍾赤兵動手術的工具,是一把老百姓砍柴的刀和一把斷了半截的木匠鋸。

鋸子上下拉動,將鍾赤兵的右小腿鋸掉。手術過程中,鍾赤兵疼得幾次昏死過去,然而愣是一聲不吭,醫生、護士都哭了,說你要是忍不住,就喊出來吧。但鍾赤兵依舊不做聲。手術進行了三個半小時,當鍾赤兵再次醒轉時,他的右小腿已經沒了。

貴州當時天氣不好,衛生消毒條件又很差,幾天後,鍾赤兵的傷口感染了,半條右腿,腫得如象腿一般粗,他陷入了持續昏迷中。彭德懷指示醫生,一定要把他救活。

怎麼救?

還是鋸腿。

這次,要把膝蓋以下部分全部鋸掉。

照例是沒有麻藥,照例是拿柴刀和鋸子做器械,硬生生鋸腿。

但手術做完沒幾天,鍾赤兵的傷口再次感染,怎麼辦呢?

鋸腿。

第三次鋸腿,要從大腿根部開始鋸。

仍然沒有麻藥,仍然是用柴刀和鋸子。

按理說,常人經受這樣的痛楚後沒有死去,就已經是奇蹟了。但鍾赤兵不但活了下來,並且還堅持參加了長徵,一直走到了陝北。在第三次手術後奄奄一息的當口,部隊本打算安排他去當地老鄉家裡靜養,但鍾赤兵堅決不同意,說不讓他長徵,他就要拔槍自殺。部隊最終決定帶他走。

你以為他就是長徵路上的累贅嗎?不一定。沒多久,他就學會了單腿騎馬,動作非常麻利。

開國中將鍾赤兵

鍾赤兵(右)和李天佑在莫斯科

後來,鍾赤兵去蘇聯養病並學習,就讀於伏龍芝軍事學院,1946年歸國參加了解放戰爭。建國後,鍾赤兵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有這樣的先輩,革命哪有不勝利的道理。


喫過魔芋嗎?

魔芋面,魔芋爽,魔芋毛肚,魔芋火鍋

這種高產量,低熱量,口感多變,滋味上等的優質食材,彷彿是上天專門賜給減肥喫貨的福利,不僅幫助萬千饕餮在不長肉的情況下滿足口腹之慾,更是為西南地區的農民脫貧致富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然而,這種食材並非傳統的種植作物,它的發現和推廣,離不開一位叫做何家慶的"農民"教授。

(右為何家慶)

何家慶,1949年生,與國同壽,出身貧苦,父親靠給人拉板車謀生,曾在拉車時致殘。

何家慶小時候家庭的貧苦不是今天的年輕人可以想像的,全家省喫儉用撿破爛為生,在助學金和親友老師的資助下一路讀到大學。他的父親告訴他,如果沒有國家,我還是個拉車的,你肯定也是,別人給你一捧土,你要還人一座山。

所以,畢業於植物學專業的何家慶,一心想要從自己的專業中尋求為鄉村人民脫貧致富的方向。

為了實踐這個理想,他省喫儉用苦心積攢費用,要去大別山考察,父親聽說此事,把自己一毛兩毛攢的4000塊給了他。1984年開始,他歷經湖北、河南、安徽三省19個縣,爬了357座千米以上的山峯,步行了12684公里,採集上萬份植物標本,獲取了珍貴的數據資料。

也就是這次考察,他發現了日本人對於魔芋的重視,這種產量高,作用廣,適應性強還不用太過管理的優質作物,簡直是西南地區的寵兒。

所以,為了推廣魔芋,何家慶又在五十高齡時候,再次奔赴西南,推廣魔芋種植技術,這次的經歷可謂九死一生。

深夜遇劫匪,貼身盤纏被搶走,

外表太襤褸,被警察扣留成盲流

路途被脅迫,拉到黑礦山幹活

一人穿森林,被成羣蝙蝠撲咬

……

基本算一個現代《辛巴達歷險記》

最終,魔芋的種植得到鋪開,許多農民的生活得到改善,這位當年因為不滿學校官僚化管理而投身科學研究的老教授,於2009年,(打錯了,是2019年T﹏T)走完自己一生。

我佩服他嗎?佩服,發自內心的佩服,但我更佩服

.

.

.

他的父親


鄧稼先在臨終前留下了三句話:


第一句是對妻子說的:「苦了你了。」


第二句是對自己說的:「永不後悔,死而無憾。」


第三句是對後人的囑託:「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1


1924 年 6 月 25 日,安徽省懷寧縣的「鐵硯山房」誕生了一個男嬰。


鄧以蟄與當時的宗白華並稱「南宗北鄧」

鄧以蟄與當時的宗白華並稱「南宗北鄧」
鄧以蟄與當時的宗白華並稱「南宗北鄧」

鐵硯山房是懷寧縣鄧家的祖宅,佔地接近 2000 平方米。之所以有這麼大一份基業,是因為懷寧鄧家在清朝乾隆年間出了一位大書法家和大篆刻家——被稱為「四體書皆國朝第一」的鄧石如。


鄧家傳到第五代,有子鄧以蟄,早年東渡日本求學,後又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專攻哲學和美學,歸國後在北大、清華、廈大等多所高校任教,是中國現代美學奠基人之一。


鄧以蟄與妻子王淑蠲先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取名叫鄧仲先,一個取名叫鄧茂先,然後就在 1924 年的 6 月 25 日,迎來了他們的第三個孩子。


鄧以蟄給自己的第一個兒子,取名為鄧稼先。


2


鄧稼先出生 8 個月後,全家就來到了北京。

出身書香門第,鄧稼先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3 歲時,鄧稼先就已經認識很多字,並能背誦不少古文名篇。5 歲時,鄧稼先入讀北平武定侯小學,隨後又考入了崇德中學。


在小學的時候,鄧稼先被父親要求在學習之餘,還要自學「四書五經」,所以打下了紮實的國學基礎。而到了中學,鄧稼先又被家人鼓勵一定要學好英語和數理化,因為必須要了解和掌握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


那時候的鄧稼先,不僅自己熱愛學習,還由於家族和父親的關係,經常見到到家裡來串門的學問大家。


比如常到鄧家來拜訪的人中有一位姓許的教授,年少的鄧稼先只知道他在「五四運動」中是一個學生領袖,後來還知道他曾是國外一個很有名的女科學家的學生,鄧稼先花了些心思才會寫他的名字——許德珩。


許德珩,著名愛國人士、政治活動家、教育家、學者,九三學社創始人和傑出領導者,曾是居里夫人的學生。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水產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許德珩,著名愛國人士、政治活動家、教育家、學者,九三學社創始人和傑出領導者,曾是居里夫人的學生。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水產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許德珩,著名愛國人士、政治活動家、教育家、學者,九三學社創始人和傑出領導者,曾是居里夫人的學生。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水產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又比如父親的好朋友楊武之教授,鄧稼先只知道他是一位很有名的數學家。因為鄧稼先和楊教授的兒子年齡相仿,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楊家的兒子也在崇德中學讀書,比鄧稼先高兩級,名字叫楊振寧。


如果不出什麼意外的話,鄧稼先的人生軌跡就會一直這樣平穩地走下去,有很大的概率子承父業,成為一名高校教授。


但是,在鄧稼先 13 歲那年,一件足以影響他一生價值觀和奮鬥目標的事情發生了:1937 年 7 月 7 日,「七七事變」爆發。


全面侵華的日軍,很快就攻入了北平。

3


還是初中生的鄧稼先,第一次體會到了什麼叫「國難家仇」。


當時的北大和清華都撤往了後方,但鄧稼先的父親鄧以蟄因為恰好身患肺病,咳血不止,所以全家都留在了北平。


鄧稼先每次在街上看到耀武揚威的日本兵,心裡都不是滋味。


有一次,父親的一位老友到家中拜訪,鄧稼先看到一向儒雅的父親怒髮衝冠,叫那位老友滾出去。那是鄧稼先第一次看到父親發那麼大的火,之後他才知道,原來那位老友代表的是偽政府,來請父親出山為偽政府教書。


但不久後,父親鄧以蟄卻要為兒子擔心了。


已經讀高一的鄧稼先,有一次在操場上當眾將一面日本國旗扯碎,踩在了腳底下。


中學當時的校長悄悄找到了鄧以蟄,出於好心勸他:「以你兒子這個脾氣,早晚會有漢奸告到日本人那裡,肯定要出事。不如讓他早點出去避一下。」鄧以蟄聞言後覺得有理,決定讓鄧稼先先隨姐姐到大後方昆明去讀書。


1940 年 5 月,還沒讀完高二的鄧稼先隨姐姐經上海、香港和越南,抵達了昆明。臨行前,父親的一句話讓鄧稼先印象深刻:「你以後一定要學科學,不要像我這樣,不要學文!學科學對祖國有用!」


帶著父親的囑託,鄧稼先來到昆明後,先是完成了高中學業,然後考進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師從王竹溪(中國熱力學統計物理研究開拓者)、鄭華熾(著名光譜學家)等著名物理學家。


抗戰期間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聯合組成

抗戰期間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聯合組成
抗戰期間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聯合組成

當鄧稼先拿到畢業證書的時候,抗日戰爭已經取得了勝利。他先去一所中學做了數學老師,由於教學口碑非常好,經人推薦,被聘為北京大學物理系的助教。


此時的鄧稼先才 22 歲,年紀輕輕就已經當上了北大的助教,可謂前程似錦。但他卻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去美國留學——因為更先進的科學在那裡,要去那裡學。


曾有身邊人勸他:「天就要亮了,你先別走。」


鄧稼先的回答是:「將來國家建設需要人才,我學成後一定回來!」


1947 年,鄧稼先順利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並在第二年選擇進入美國印第安納州的普渡大學留學——這所大學是先他一步赴美留學的好友楊振寧幫他選的,因為這裡學費相對便宜,但學術能力很強。


在美國,鄧稼先省喫儉用,把所有的精力都撲在了學業上,只用了 23 個月,就以本科學歷通過了博士學位的論文答辯。此時的鄧稼先才 26 歲,所以被稱為「娃娃博士」。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大洋彼岸傳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和當時諸多在美國留學的學子一樣,鄧稼先立刻就開始準備回國事宜。


平心而論,剛剛拿到博士學位不久的鄧稼先,選擇回國並不會遭受錢學森那樣的巨大阻力,但導師和同學對他的挽留肯定還是有的。而以鄧稼先的學歷和聰慧,在美國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也絕非難事。


但是鄧稼先還是決定放棄一切,在 1950 年 8 月 28 日搭乘「威爾遜總統」號輪船回國——就像當初他承諾的那樣。


鄧稼先 1950 年獲得博士學位時的照片

鄧稼先 1950 年獲得博士學位時的照片
鄧稼先 1950 年獲得博士學位時的照片

回國後,曾有朋友開玩笑問鄧稼先帶回來了什麼禮物。鄧稼先笑著回答:「帶了幾雙尼龍襪子給我爸爸,因為這個東西國內還生產不出來。」然後他又接了下半句:「還有,就是我一腦子的核物理知識。」


1949 年,楊振寧兄弟(左、右)和鄧稼先合影於芝加哥大學

1949 年,楊振寧兄弟(左、右)和鄧稼先合影於芝加哥大學
1949 年,楊振寧兄弟(左、右)和鄧稼先合影於芝加哥大學

4


回國之後,鄧稼先不僅收穫了事業,也收穫了愛情。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42 篇內容

鹽選專欄

歷史的細節:那些博弈、較量與人性

饅頭大師 復旦新聞學碩士

¥39.00 會員免費


擁有人民授予的榮耀,卻能低頭藏起榮耀,重回人民的人,最讓我佩服。

2013年,國家退役軍人信息採集工作啟動,讓我們得知了一大批隱姓埋名、深藏功名、甘願為人民當牛做馬的戰鬥英雄。

僅列幾位。

柴雲振,四川省嶽池縣大佛鄉人,志願軍15軍45師134團8連7班班長。深藏功名33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級戰鬥英雄、志願軍特等功臣獲得者,朝鮮一級自由獨立勳章獲得者。

1951年5月樸達峯阻擊戰中,帶全班連下三個山頭,還孤身從敵佔高地一側迂迴爬上山,孤身一人用衝鋒槍端了美軍指揮所,子彈打光後右手食指被敵人咬斷,頭部、腰部多處負傷,昏死過去。

保衛了我志願軍前線指揮部和後方醫院的安全,為志願軍兵團順利北移贏得了時間,對鞏固我軍陣地起了關鍵作用。

彭德懷發布1952年第一號命令,授予柴雲振特等功臣、一級戰鬥英雄光榮稱號。

但是,柴雲振失蹤了。志願軍總部發給柴雲振的英雄勳章無人領取。

幾十萬部隊連日轉戰,大批傷病員後送,前線和後方脫節,根本找不到。

直至1984年,在老軍長秦基偉的多年尋找下,終於找到當年拿著三等乙級殘廢軍人證書,在民政局領取了一千斤大米的複員費,隱姓埋名33年的柴雲振。

隱姓埋名33年,從未吐露過半點功名。

33年後,從未向人民吐露過自己功績的老英雄柴雲振,被金日成邀請訪問朝鮮,看到了自己的假墳和「遺像」,把它們帶回了家。

朝鮮軍事博物館裡的柴雲振「遺像」

2018年12月26日,柴雲振去世。

他說:「榮譽屬於祖國和人民,我只有多作貢獻來報答。」

蔣誠,重慶市合川區隆興鎮廣福村人,志願軍12軍31師92團1營機槍連班長。深藏功名36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等功臣獲得者。

1952年上甘嶺戰役中,腸子被炸出來自己又重新塞回去,以重機槍殲敵四百餘名、擊毀敵重機槍一挺,並奇蹟般地用機槍擊落敵機一架。

複員後深藏功名36年,從未向他人提起。直至2018年統計退役軍人信息時才被人所知。

被問到時,他很坦然的回答:「沒啥子遺憾。」

祖國的英雄,英雄的祖國拉費耳伯爵的視頻 · 2.9 萬播放

張國福,吉林省榆樹縣新立鎮人,東北野戰軍第47軍獨立3師9團戰士。深藏功名4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特等戰鬥英雄,榮立特等功一次、大功兩次、小功五次,並榮獲四野授予的「孤膽英雄」、「開路先鋒」、「青年戰鬥英雄」等榮譽稱號,東北人民解放軍英雄獎章兩枚、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紀念章一枚、毛澤東獎章一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獨立獎章一枚。

1947年5月夏季攻勢中,年僅16歲就高舉手榴彈,揚言「同歸於盡」生擒國民黨中將趙伯昭

1948年9月遼瀋戰役中,參加了著名的突襲廖耀湘指揮所胡家窩棚的戰鬥,手持爆破筒衝進指揮所,又揚言「同歸於盡」生擒廖耀湘指揮所剩餘敵人。(廖耀湘逃走)

這位多次手持爆炸物揚言同歸於盡的「遼北地區著名狠人」,作為第四野戰軍戰鬥英雄代表參加了1950年的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

1951年隨47軍入朝,剛剛參加完全國戰鬥英雄大會、被毛主席單獨請喫飯還勉勵「再立新功」的張國富,全連僅剩他一人的情況下孤身堅守345.6高地七天八夜,胸部負重傷仍然不退。

退役後拒絕到縣委上班做官,一心想務農,把自己的原名張國富改為「張國福」。

檔案、戶口、複員證、立功證什麼都沒帶,到黑龍江鶴崗礦務局消防隊幹起了消防員。消防隊解散後,他便留在礦務局所屬的火藥廠當了20多年的火藥工,直到1986年退休。

隱姓埋名40年,直到1998年因肺病嚴重(戰爭遺留),才被子女上報國家,遂直入301醫院,但已是肺癌晚期。

這個參加了全國第一屆戰鬥英雄代表大會、作為全軍四百多萬指戰員中選出的78名特等戰鬥英雄之一,被毛主席親自請喫飯的四名英雄之一,電影《上甘嶺》「張連長」的人物原型,

隱姓埋名,連八寶山革命公墓都不想麻煩,自己要求安放在鶴崗殯儀館烈士靈堂。

1998年7月11日,老英雄掙扎著敬了最後一個軍禮,說「希望我們黨和國家好。」

「我在這裡喫雪,是為了祖國人民不喫雪。」拉費耳伯爵的視頻 · 3.4 萬播放

張富清,陝西省漢中市洋縣人,解放軍西北野戰軍359旅14團6連戰士。深藏功名63年。

立西北野戰軍特等功一次、軍一等功一次、師一等功一次、師二等功一次和團一等功一次,並被授予軍「戰鬥英雄」稱號、師「戰鬥英雄」稱號和「人民功臣」獎章。

1948年11月,張富清作為14團6連班長,在永豐戰役中帶突擊組,夜間上城,奪取了敵人碉堡兩個,繳機槍兩挺,在頭皮被炸掉的情況下,打退敵人數次反撲,堅持到天明,獲軍一等功。

1955年1月這位榮耀加身的大功臣卻主動選擇轉業到湖北省最窮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深藏功名63年。

人民授予他榮耀,把他高高舉起,他卻從未向人民要過東西。

「我有什麼資格去擺自己啊。」

1937—1950,崛起十三年拉費耳伯爵的視頻 · 2.4 萬播放

假如雪有光拉費耳伯爵的視頻 · 2 萬播放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由於戰爭年代部隊流動多、退役軍人數量大,加上相應的統計和退役保障體系尚不完善,尤其是退役老兵們極高的覺悟和人格品德,

我們有一大批老戰鬥英雄深藏功與名,甘願把人民給予的功勛藏起,繼續為人民當牛做馬,服務終生,直至成為街頭巷尾一位位步履蹣跚的和藹老者。

這就是人民的軍隊啊,從人民中來,回人民中去。

黃河下的英雄們拉費耳伯爵的視頻 · 57.8 萬播放

英雄深藏功名,是他們的選擇;

我們尊重英雄,是我們的責任。

立功之人我佩服,立功後不陷名利的人更讓我佩服。

老兵不死,也不會凋零。

拉費耳伯爵:有什麼是經歷了很多事情後才會明白的人生道理??

www.zhihu.com圖標


法國共產黨員讓·弗雷德裏克·約裏奧-居里(以下簡稱約裏奧·居里)(1900.03.19-1958.08.14),沒有他,中國可能不會擁核武器,如果那樣,現在世界的格局都可能不一樣了。

約裏奧.居里是著名的核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法國科學院院長、193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居里夫人的女婿,而且是法國共產黨員、著名的和平衛士。他對中國人民抱有同情態度,不但應學生錢三強之邀,積極參與營救被美國扣押在日本的物理學家趙忠堯,而且他鄭重向毛澤東建議,中國也要搞原子彈,這是對毛澤東決策觸動最大的一個人。

1946年8月6日,美國記者安娜.劉易斯.斯特朗女士在延安棗園樹下採訪了毛澤東,毛澤東說出了流傳於世的一句話:「原子彈是美國反動派用來嚇人的一隻紙老虎,看樣子可怕,實際上並不可怕。」

1951年下半年,約裏奧.居里讓人傳話,「請轉告毛澤東同志,你們要反對核武器,自己就應該先擁有核武器」。隨著時間的推移,國際形勢的變化,毛澤東對原子彈在戰略上蔑視,而在戰術上逐漸重視起來。

1956年,毛澤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說:「我們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1958年,毛澤東正式表態:「那麼好吧,搞一點原子彈、氫彈,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中國的核工業正式上馬了。原子彈正式開始確定研製了。

1951年,在巴黎居里夫人實驗室從事研究的博士楊承宗(中國放射化學的奠基人)回國前,居里夫人的長女和女婿將親手製作的10克碳酸鋇鐳標準源送給他,作為對中國開展核科學研究的支持。

  千萬不要小看這10克標準源,這是我國開展鈾礦探測用電離輻射計量研究唯一的借鑒實物,相當珍貴。這10克碳酸鋇鐳是瑪麗·居里夫人親手製作的極為珍貴的國際標本,英、美等發達國家也均以居里實驗室製備的碳酸鋇鐳樣品尊為國際標準,是我國開展原子能放射性計量研究的最基礎實物。

錢三強將國家撥出的5000美金經費委託約裏奧.居里暫時保管,然後轉交給由英、法歸國的楊澄中和楊承宗代購儀器與圖書。約裏奧-居里夫婦的女兒海倫後來到中國訪問時曾告訴錢三強說,他父親收到這些美金之後,特別慎重,包得嚴嚴實實的,埋藏在小花園的一棵樹下。

中國的兩彈元勛們用這筆錢在約裏奧.居里夫婦的幫助下購買了大量研究原子能有關的書籍、儀器、藥品,以及一種法國原子能委員會出品的、必須得到法國原子能委員會主任的特批才能購買的100進位的計數器。當時朝鮮戰爭已經打起來了,中國是「聯合國軍」的敵人,運出各種軍用物資及尖端技術很難辦到的。

最後這些來之不易的「違禁品」都是在居里夫婦的幫助下運出法國的並順利抵達中國。

楊承宗對當年約裏奧.居里與他的那一段重要談話的回憶——約裏奧-居里先生說:「我聽說你要回中國去?」我說是的。他問什麼時候回去,我說8月。他說:「這樣啊,你回去告訴毛澤東」——他說起話來是舉左手的——「要保衛世界和平,要反對原子彈。你們要反對原子彈呢,就必須自己先要有原子彈。原子彈的原理又不是美國人發明的。你們有自己的科學家嘛。錢」——就是錢三強,「你呀」——他也許不好意思舉了錢而沒舉我。「錢,你啊,還有他的夫人(何澤慧)啊,還有王(汪)啊。」我那時候沒有弄清楚王(汪)是誰,也不知道是王淦昌呢還是汪德昭,也不好去問他。

約裏奧.居里雖然不是中國人,但他的黨性、他的共產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都足以彪炳史冊。他對中國核武器研製成功的巨大貢獻,應該被永遠記住。

李子:印度官員再放雷人言論「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應該合併為同一個國家」,您怎麼看??

www.zhihu.com圖標李子:如何評價中科院院長稱要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清單」??

www.zhihu.com圖標李子:印軍將在中印邊境地區「部署」雙峯駱駝,以用於物資運輸和巡邏,對此你怎麼看??

www.zhihu.com圖標李子:多國發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其中印度發現 73 個毒株的新變種,意味著什麼?對疫情防控有何影響??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