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本位


由於現在朝廷反對大漢族主義,所以改一個名就叫漢本位。你可以理解為塔基亞的大漢族主義。

蘇聯壓制不住俄羅斯人的主體民族主義。美國的民主黨也壓制不住美國內部的白人至上主義。在大美興,川普王的怒吼中,民族主義已經做出了它的宣誓。


小時候我想過,漢族現在為什麼沒有穿漢服?哪怕在節日等一些場合穿一下,少數民族都有民族服裝,漢族為什麼沒有?在我得知中國古代煮酒論英雄喝的酒是黃酒,我又覺得為什麼現在主流是白酒?年齡小不覺得白酒好喝,黃酒也沒喝過,但好像是甜的。

漢本位包含但不局限於重新重視漢族的傳統文化。


民間迫切需要民族主義,而官方的「中華民族主義」構建趨向失敗。

「漢民族主義」又是被政府禁止的。

在這種情況下,部分人另闢蹊徑,折衷一下,試圖用中華民族的瓶子裝漢民族主義的酒。

在這種情況下,「漢本位」誕生了。

至於如何看待它,我認為這就是一個自然、必然的社會現象。就像海潮,雪崩一樣。不會因為部分人的反對而有所改變。


漢本位,就是在百分之九十的貢獻,要求百分之九十的權利。

而不是百分之九十的貢獻,只得五十六分之一還不到的權利。

漢本位過於遙遠了,先努力奮鬥成五十六分之一的權力吧。

請看不懂文字的殘障人士清醒一點,我只是表達我心中漢本位的定義,並未表達對這個漢本位概念的支持,更不是要壓迫他人,平等都沒有,談何壓迫?


漢本位就是漢民族主義,以漢族為核心利益的需求。具體的不多說了,自己去查。涉及到很多敏感的東西,尤其是歷史方面,現代方面


看的時候帶入一下

民族主義(及某族本位)這東西,怎麼想,怎麼做,怎麼發展,怎麼統合都是一團糟,剪不斷理還亂。除了暫時性的對某個群體的認知之外其他毫無益處,而且在認知上還有很多可替代的方案。

文化主義(及某文化本位)這東西,要比民族主義好得多。但是依然會有親屬遠近之別,對於古代國家來說是可行萬法之一,但是對於現代國家來說就要命了。

國家主義(及某國本位)這東西,看似是最好的選擇了。花旗國等一系列新型國家的選擇也就是這樣,楓葉國也是盡所能的把楓葉的形象刻劃在其國民的視線內,大家可愛國了。

相比之下,花旗國比楓葉國更加具有的優勢是在國家主義的共有基礎上還有文化主義這一點。這就導致了兩國的刻板印象的截然不同:楓葉國給人的感覺好像就是那一片楓葉,除此之外就是去過的人才知道了;花旗國的刻板印象就不一樣了,除了星條旗還有自由女神清教徒等一系列「自♂由美利堅」等。

但是花旗國的一個行為使得他們之前的優勢變弱,那就是過分的提倡民族主義(種族主義)。儘管花旗國在努力走向以黑白混血為政治正確的傾向,但是人們思考分類的方式依然是以種族為標準。這就是花旗國作死導致的瑕疵了,引起偏見容易,消除偏見難。

相比於花旗國,種花國選擇的是一種國家主義的基礎上民族主義再以文化主義來調和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本身也還不錯,但是這幾年以來民間的民族主義者佔比重逐漸增高。雖然不排除這些是來自外部的民族主義思想輸入,但這依然是最壞的一條路了。像種花國這樣的國家不像本子國那樣有某一個民族的影響力可以達到全國範圍,如果搞(某一族的)民族主義無異於揮刀自殘,甚至是自宮都不過分。

由此看來,在這樣的(種花國)國家裡,某一族的民族主義的存在就是不符合這個國家的存在的。且很難說這種國家會有原生的民族主義,不是敵對國的計謀和輸出那根本不可能。

且種花國的國策——「種花民族」本身就是民族主義化的國家主義,可人們不懂啊,可能還是民族主義的門檻太低了什麼人都能來的緣由吧,反之依然。這種結合後的國族主義才是最複合種花國的發展的,而擾亂花旗國的民族主義,在大行其道之下也會擾亂種花國。而且與花旗國的民族主義不同,種花國的民族主義還是有敵對勢力支持的那種。


漢本位只存在於不讀書的皇漢的幻想之中。

一、中國歷史上,從來就沒有民族主義思想,從來就沒有漢本位哲學的思潮

任何時代的讀書人,不管是漢族還是胡人、蠻人等,凡是讀書人,讀得基本上都是儒家聖賢之作。如果你真的模仿古人去讀一下,就會發現指導思想永遠是忠君、忠君、忠君。愛國的體現就是忠君,放在今天就是熱愛黨,這個沒毛病。君的出身,君的膚色,君的母語是什麼,無所謂。

東晉皇帝司馬昌明是個中非(或馬來黑人)混血兒。史書提了一下,但沒覺得這個該是重點。你覺得他是外國人么?你肯定會說,當然不。他的文化認同是漢人。這裡邏輯矛盾的是,如果文化認同上是漢人那就是漢人,前秦苻堅,北魏拓跋氏也算是漢人了?可見,「文化認同是漢人那他就是漢人」的邏輯,恰恰不是漢本位,而是中華本位,或者正統本位思想

二、「華夷之辯」不是「漢族-少數民族之辯」

任何國家政權,都要給出解釋,誰是敵誰是有友?誰是同胞誰是異類?誰是「我們」,誰是「他們」?

而國家的構成也有宗教國家階級國家民族國家王朝國家之分。宗教國家中,信仰國教的是同胞,膚色無所謂;異教徒是敵人,親爹也是敵人;階級國家中,無產階級是同胞,語言不通也無所謂,資產階級是敵人,鄰居也可能是敵人;民族國家(比如納粹德國),日耳曼是同胞,劣等民族是敵人。

而中國在新中國成立的一段時期內是個階級國家外,歷史上一直是王朝國家,即效忠正統王朝的是同胞,反叛正統王朝的是敵人。前秦如果不失敗,一定是個正統的中原王朝,北魏一直在中國歷史中都是正統的中原王朝。北魏也是華,柔然、突厥才是夷

三、漢族不是日耳曼,不是法蘭西,不是盎格魯撒克遜,不是羅馬人。

歐洲民族,由於字母拼寫語言的限制,族群規模有限,文化傳承與血統傳承基本上是重合的。羅馬人是法律人。誰有羅馬公民權誰就是同胞,以至於當東西羅馬語言都不一致了,最終決裂。

今天的漢族,血統是海納百川,文化是傳承的主幹。一個漢人可以娶胡人、蠻人為妻,但是只要自己的孩子也讀孔孟之道,那無論血統,孩子就被認作是漢人。但是這種漢人,是文化人,正統人,不是血統人。漢本位到底指的是文化漢人本位?還是血統漢人本位?如果文化漢人本位,那五胡亂華是不是可以說成五文化漢人入華?顯然今天的皇漢希望宣揚日耳曼式的血統漢人本位。不會有任何歷史學家支持這種觀點的。

四、中華一統和漢本位,一直都是有次無彼、只取其一

一統可以用武力實現,但是維持長期穩定的統一,需要的是正統本位思想,而不是漢本位(主體民族本位)。事實上就是如此。

中國歷史上強大的王朝都是多民族、正統本位。秦吸收了蜀,漢吸收了匈奴,北朝胡漢融合,唐朝是多民族王朝就更不用說了。明朝是一個漢本位的朝代,這是歷史的反彈。因為元朝想做蒙古本位的朝代,所以失敗了。漢本位的明朝,一直苦於邊疆民族矛盾。而新中國,在民族政策上更接近於清,而不是明。

你主張漢本位,不能坐在一個前後左右都是漢人的南方小鎮去想當然。你應該去烏魯木齊,拉薩,蒙古草原上,或者走出國境,去看看那些遺落在境外的「大清國界」的石碑,再想想漢本位對中國有什麼深遠的負作用。

五、金庸小說不是歷史教科書

在讀《天龍八部》的時候,我感受到作者對契丹的態度與歷史書上對契丹的定性有一些微妙的差別。南方一直是北方漢人逃避少數民族入侵的避風港。他們對胡人恨之入骨,在不斷的傳承中,不知不覺的對漢本位思想鞏固加強。

但是,中國不光只有南方。主體民族本位的思想無法維持中國的長期穩定。西方人正是因為沒有正統本位的思想去整合民族矛盾。所以西方的國家永遠是具有潛在分裂風險的多民族的一紙契約。記住,大不列顛僅僅是一個有效期300年的英格蘭蘇格蘭合同罷了。中國既不需要「英格蘭」本位也不需要「蘇格蘭」本位,中國需要正統本位。

六、中國的一統,已經是西方敵對勢力的最大的眼中釘肉中刺。漢本位能促進中國各民族的統一?

貿易戰搬不倒中國憑什麼?中國大。西方國家坐不到中國的統一,而正在面臨分裂的痛苦。我剛才說了,西方人所組成的國家就是各民族為了現實利益的一紙合同。

未來西方必然把如何拆散中國作為他們的重要戰略。怎麼拆散?當然是離間。離間誰?河南人和河北人嗎?山西人跟陝西人嗎?當然是要離間各個民族。在這種關鍵的時代,你要去四處宣揚漢本位嗎?

===============補充============

看了知乎這麼多皇漢,我還以為中國要變天了呢。網上看看,皇漢確實是一幫史盲。

原來否認滿族是中華民族的除了皇漢,還有美帝和蘇修。巧合么?難道除了部分史盲皇漢外,還會有一些是美帝蘇修?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