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滿了三歲,剛去幼兒園,第一個星期還好,除了有一天起床有點困難但是還是願意去的,很好奇新鮮,而且第一個星期是不睡午覺適應期。

第二個星期開始睡午覺,第一天去上學就坐車上不肯下來,老師上來勸她,她才不情願的下來,然後接下來三天,每天早上都哭的不行,嘴裡念著不去學校,問她為什麼,她說想媽媽,想家,跟她說了很多開導的話,比如為什麼上學,班上小朋友在等她,媽媽放學後第一個接她(我也確實接她很早),她就是不聽,最後都是硬塞給老師,老師說她進教室後幾分鐘就好了,放學的時候也特別開心,跟我說:媽媽,我明天還來上學的!然後第二天早上又開始鬧……每天都這樣,早上鬧,不出門不下車,晚上回家又說學校玩的好,也交了朋友,飯也好吃,這些還都她自己跟我說的。哎,不知道她什麼時候早上才可以別鬧了……

她從小就是我帶大的,也很依賴我。

還有沒有啥好辦法呀,我試過太多了,玩具都讓她帶學校了還不行,她就想讓我陪她上幼兒園……


我幫兒子過渡幼兒園採用了繪本引入的方式,這裡有兩本書叫《幼兒園的一天》和《我愛幼兒園》這兩本書對於幼兒園的生活描寫的非常真實,既描寫了幼兒園生活的豐富和美好,又把孩子在幼兒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非常真實的展現在孩子面前。因此我很推薦這兩本入園書籍。

同時,我一直都認為,讓孩子從恐懼和排斥的狀態中抽離出來的最好辦法就是先接納孩子的情緒,比如面對他說我想和媽媽一起上幼兒園這些話的時候,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媽媽也好想和你一起去上幼兒園,媽媽也會好想寶寶的。然後問他,能不能想到一些當想媽媽可以讓自己心情變好的方法呢?這時候,我就會借用繪本《魔法親親》的情節,告訴他把小手放在胸口,就可以感受到媽媽的吻了。想媽媽的時候,就要小手放在胸口,開始的時候我會問他有感受到媽媽的吻嗎?他說沒有,我說好的那我們下次再試試,經過幾天之後,我再問他的時候,他就說感覺到了。自己說我想媽媽的時候就會把小手放在胸口的。所以,給孩子點時間,不要強迫孩子接受。

第三個就是睡前講一些故事,設想一些有關幼兒園會發生的事情,和孩子一起討論,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孩子的看法和意見,也許能幫助孩子找到不願意去幼兒園的一些隱藏的原因!


謝謝大家的幫助,我女兒確實是特別黏我,連爺爺奶奶都不要的那種黏人。

孩子第二個星期不願意去學校,我還是強制送她去了,老師很耐心,每天單獨發照片給我讓我放心,說每次十幾分鐘後就好了,而且孩子在班上還交到一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然後第三個星期第一天我為她請假了一天,晚上,她看到老師發送到群里的小朋友的照片,都在搭積木,她說,為什麼相片沒有她。我說,因為你沒去呀!而且你再不去,你的好朋友要找到更好的朋友了!然後她第二天就去學校了,而且再也沒哭過也沒有不願意的傾向。


我想知道您孩子平日里會不會找爺爺奶奶、爸爸、姥姥之類的呢(在您不在的情況下,他們獨立的看管孩子)?

我們都心知肚明,作為父母的我們不會陪孩子一輩子,孩子離開我們的懷抱,融入到大家庭,這是一個必然事件,是我們不可能去改變的一個事實。

孩子的哭鬧是有目的性的,他想通過這種行為達到內心的目的,無非有兩種結果:1.家長妥協、延遲上幼兒園。2.訴求失敗、不得不上學。

認清楚這點之後,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下決心,讓孩子內心首先認識到我們不會因為他的哭鬧而去改變(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心軟),這樣的事情多幾次,孩子自然就知道,幼兒園是一定要上的,試探到了底線,習慣這個日常以後,也就沒什麼意見了。

推薦一篇短文,希望對您有幫助

孩子為什麼會哭鬧? - 父母話簍子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78020432


「面對新環境,孩子也需要一段過渡期。」

據題主問,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分離焦慮,它是嬰幼兒焦慮症的一種類型,多出現在學齡前期。

那什麼是分離焦慮呢?

嬰幼兒與某個人產生親密的情感聯結後,又要與之分離,因此產生傷心、痛苦的情緒,以表示拒絕。分離焦慮是嬰幼兒焦慮的一種類型,多發於學齡前期,特別是入幼兒園的第一個星期,甚至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分離焦慮的高發期。

孩子有分離焦慮的時候有以下三種表現:

- 反抗階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鬧;

- 失望階段:仍然會斷斷續續哭泣,動作的吵鬧減少,不理睬他人,表情遲頓;

- 超脫階段:接受外人的照料,開始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到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情緒。

內容來源:有養公眾號


孩子為什麼會產生分離焦慮?

- 以為媽媽走丟了

剛入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整天都在找媽媽,所以一定要在約定好的時間去接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 環境改變

睡覺、玩耍、吃飯的生活環境全都變得很陌生,增加了孩子的焦慮感。

- 主要監護人改變

不再是一對一的照顧,周圍都是陌生人,孩子記不住,還沒有和某個老師建立起密切的情感鏈接。

- 生活規律和生活習慣改變

由鬆散的個體行為變成統一午睡、喝水、吃飯、上洗手間的集體行為。

- 對孩子的要求改變

孩子在家裡通常是中心,到了幼兒園很多事情需要自己獨立完成,要建立新的關係。

內容來源:有養公眾號


導致焦慮程度不同的四個因素

- 天生的個性差異

如果父母比較注重幼兒的獨立能力培養,鼓勵孩子多接觸新環境和新朋友,孩子的分離焦慮會少一些,反之凡事包辦溺愛的家庭,孩子焦慮的情況會嚴重些。

- 寄宿幼兒園會導致孩子嚴重的分離焦慮,寄宿是另一種形式上的遺棄,兒童與父母感情的鏈接,僅有血緣是不夠的,必須還要保證相處時間的長度和頻率。

- 應激事件會導致孩子嚴重的分離焦慮,嚴重者甚至住院。


分離焦慮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

焦慮會引起孩子生理上的一些反應,長時間的焦慮使孩子抵抗力下降,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剛入園的孩子會感冒、發燒,嚴重的孩子甚至會出現夜驚、腹瀉等一些反常的現象。


那我們該應對孩子入園分離焦慮呢?

1、平日里多和孩子聊聊幼兒園,讓孩子提前了解幼兒園,給孩子一些積極的暗示;

2、做入園前適應教育(主要看護人階段性離開,比如離開一兩個小時或者上午半天,換個人看護,讓孩子慢慢習慣與其他人接觸);

3、入園體驗(從兩個小時到半天)提前熟悉環境,減少入園焦慮;

4、幫孩子找個即將成為同學的好朋友

5、模擬訓練幼兒園生活,提前一至兩周,在家裡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6、教孩子學會基本的獨立生活能力,比如吃飯、如廁、穿衣服,不要過於溺愛;

7、利用歡迎和告別儀式,培養孩子的儀式感,建立信任感,家長要堅守與孩子的約定,多擁抱孩子,讓孩子感受到關愛;

8、回家後,讓孩子學會在交流中釋放情緒,表達自己在幼兒園中發生的種種情況。爸爸媽媽要認真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表示對孩子的重視;

9、每個媽媽都是孩子最好的「專家」。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用更恰當的理由有技巧地勸說孩子入園,比如一起上班、吃完三頓飯就可以看見媽媽了……

10、家長需要坦然面對孩子的反覆

最後,附上有養100s視頻,分享更多關於分離焦慮的小知識~

解決分離焦慮

內容來源:有養公眾號


順其自然。讓他接受不管怎樣都是要去幼兒園的這件事。焦慮如你,其實真的過了幾分鐘他就好了,並且享受在幼兒園的生活了。他知道你會心疼他,所以給你看的。


我們幼兒園也有部分這樣的寶貝,早上家長送的時候就哭鬧,每天都哭,進了幼兒園之後玩得很開心。孩子有的時候是耍小聰明,如果她哭鬧能起到作用就可以不去幼兒園了,看到媽媽不為所動,就想開了。等大一點就好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