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這嘈雜的世界裡,活的善良活的單純?還是明知黑暗,但仍相信美好,活的自我?還是別的什麼呢?


眼裡只看的到自己的處境和問題,不能對他人身上的困境感同身受。

沒有認識世界的動力,只沉迷於自己的歡樂。

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別人的觀點完全沒有辨識力。

對自己的人生放任自流,將原本屬於自己的責任推卸給他人。


大眾點的說法叫做一天到晚只知道追星逛淘寶玩手機看娛樂八卦 淺層的表明自己的社會參與度 而深刻表示在碎片的時間裡用於剖析自己 剖析人性 思考自己做的事到底有沒有滿足自己內心的深層心理需求。


做能做的 得該得的

除此以外 想的越多越深越痛苦


人淺薄而不自知,是因為沒見過什麼是好的,不知道什麼是深刻;

而人自知淺薄而不以為恥,就是不求進取,自甘墮落。李誕就是如此。

淺薄的人思考問題,做個好人,就是掙錢養家,不打架鬥毆危害社會;

深刻的人思考問題,做個好人 ,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俱天下。

許知遠之所以痛心疾首,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淺薄的時代,是因為他太知道優秀和深刻是什麼了。無數一夜成名的故事取代了十年寒窗苦讀的故事,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浮躁、焦慮。

成功的價值尺度嚴重畸形,一個當紅明星,一年能掙一億,變成了全民偶像,而一個兢兢業業為社會奉獻畢生智慧的科學家,一輩子都買不起房子,變成了反面教材。

那麼多優秀的科學家、生物學家、考古學家、哲學家、藝術家、文學家,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在各自的領域做出了很多貢獻,他們有對知識、時代、國家命運的思考和獨特見解,但在媒體這麼發達的時代籍籍無名,我們年輕一代非但沒有被他們的思想光輝照耀過,反而他們被嘲諷被妖魔化,變成了李誕口中的「被扔雞蛋的」。

我覺得,知道什麼是深刻並嚮往深刻,能獨立思考點問題,不活在別人的評價裏,就算是不淺薄了。

當然,有些人以淺薄為榮……


立論

我夢見自己正在小學校的講堂上預備作文,向老師請教立論的方法。「難!」老師從眼鏡圈外斜射出眼光來,看著我,說。「我告訴你一件事——「一家人家生了一個男孩,閤家高興透頂了。滿月的時候,抱出來給客人看, ——大概自然是想得一點好兆頭。「一個說:『這孩子將來要發財的。』他於是得到一番感謝。「一個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於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說要死的必然,說富貴的許謊。但說謊的得好報,說必然的遭打。你……」「我願意既不說謊,也不遭打。那麼,老師,我得怎麼說呢?」

「那麼,你得說:『啊呀!這孩子呵!您瞧!那麼……。阿唷!哈哈!Heh e! he,he he he he!』」

一九二五年七月八日。 -----------------------##在這個時代不問目的的隨波逐流就是淺薄。

人的感知力在慢慢的退化,也就開始慢慢的變淺薄。


如今的你會覺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麼

如今的你會拿出自己的部分積蓄做社會公益麼

如今的你會思考你是誰你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麼

如今的你會思考如何活的有深度有意義麼

如今的你只想著賺錢

腦子裡全是房貸車貸

不淺薄麼,淺薄死了。


謝邀。

首先表明我沒有看那個綜藝,但是這個問題我比較感興趣,就是淺薄是什麼意思?

剛才我特意查了一下百度,它給我淺薄的含義是以下四種,顯而易見,無論是哪一種意思,它都不是一個褒義詞。

1,膚淺。多指人的學識、修養等

2,指社會風氣澆薄;輕浮

3,鄙薄;簡慢

4,輕微;微薄

第一是說人的學識修養膚淺。關於這個,我想問一下大家一年都會看幾本書呢,是整本的書,不是碎片化的閱讀。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我想暫時保密,因為我覺得太丟人,難以啟齒。現在都說我們活的生活節奏快,可是真的快嗎,我們閑暇時間是不是都在抱著手機看,時間總是有,是你太浮躁。

第二是說社會風氣輕浮。我覺得這和我剛才提到的生活節奏密切相關。記得以前有一個話題突然火了,就是一位女教師的辭職信,上面寫著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她火的原因我想說就是她寫出了很多人不敢寫的東西,我們也想出去看看,去旅遊散心,但是我們身上有那麼多枷鎖,掙脫不開。但是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好的現象嗎。我覺得不是,盲目的去生活只會讓自己越來越浮躁,越來越迷茫。

第三和第四我想一起說,大概就是這個人很卑微。當然或許會添加一點貶義的意味,其實芸芸眾生,我們每一個人在社會這麼龐大的基數面前都會顯得很卑微,但是問題在於你是否甘於此?你是不是想活的精彩一點,是不是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那麼活,是不是有勇氣去面對外界那麼多人的質疑或者謾罵。

其實,過得淺薄是什麼樣子的,就是剛才我在查百度的時候,一直沒有搜索出來,因為我打的是淺薄bao。我很慚愧。

以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