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下文中所有「歧視」,指的是性別歧視)

1、把男性叫做「先生」、女性叫做「女士」

相比於男女都統一為「先生」

相比男女統一為「女士」

哪一種是性別歧視?

2、把男性教師寫作男老師xxx(名字),女性教師寫作女老師xxx(名字)

比起都寫作老師xxx(名字),那種算是性別歧視?

3、宴會人員名單中,男性名後沒有標註,女性名特別標註出(女),是否是歧視?

而後知道,標註的目的是方便對女性服務,如為女性提供更適合女性的餐飲(例如:專供女性的阿膠糕點心),標註行為是否為性別歧視?

4、【沒有上下文的前提下】某新聞報導了一名優秀的女科學家,新聞詞中特別表明,「這是一為傑出的女教授」,是否為性別歧視?

5、超市裡,女性用品(女用洗髮水,衛生巾、女性內衣等)以專櫃的形式出現,是否為性別歧視?

超市裡,女性用品以專櫃形式出現,且設置圍擋以拒絕男性入內,是否為性別歧視?

超市內,女性用品與男性用品共用商品櫃(如一行商品櫃是男用洗髮水一行是女用洗髮水,一行是女性內衣一行是男性內衣等),是否為性別歧視?

6、商品中,設置「女性香煙」、「女性酒」等商品,是否為性別歧視?

7、商品中,裝點漂亮的口罩,寫著「女性專用口罩」,一旁純色口罩只寫著「口罩」,是否為性別歧視?

商品中,裝點漂亮的口罩,寫著「女性專用口罩」,一旁純色口罩寫著「男性專用口罩口罩」,是否為性別歧視?


???????你們的性別歧視居然是這樣的????

我還以為是

突然來個不認識的猥瑣大叔跟你說,我要是女人我就去做ji,多爽啊又掙錢(這是男的說的)

或者

你是獨生女啊?你媽怎麼不再生一個啊,什麼,52歲,那也再生啊。不然你家絕後啊,靠你一個女人能幹什麼(這是一個女的說的,還是90後)

再者

女人是不能上山掃墓的,寧可叫什麼堂哥表哥去替你家掃墓也不能讓獨生女上山。因為女人會來大姨媽,影響祖墳的風水(這也是女的說的,大媽)

我和知乎果然是兩個世界,攤手。你說的那些我都不覺得是性別歧視,只覺得上網上線


1、把男性叫做「先生」、女性叫做「女士」

相比於男女都統一為「先生」

相比男女統一為「女士」

哪一種是性別歧視?

都不是。

@阮貝言 提示,女士與男士對應。先生可為男女統稱。

2、把男性教師寫作男老師xxx(名字),女性教師寫作女老師xxx(名字)

比起都寫作老師xxx(名字),那種算是性別歧視?

都不是。但老師xx,和女老師xx,是。

3、宴會人員名單中,男性名後沒有標註,女性名特別標註出(女),是否是歧視?

是。

而後知道,標註的目的是方便對女性服務,如為女性提供更適合女性的餐飲(例如:專供女性的阿膠糕點心),標註行為是否為性別歧視?

是。阿膠糕點心不是每個女性都喜歡,也不是每個男性都不喜歡。特供莫名其妙。如果有特殊需要,應標註xxx(需要阿膠糕)。

4、【沒有上下文的前提下】某新聞報導了一名優秀的女科學家,新聞詞中特別表明,「這是一為傑出的女教授」,是否為性別歧視?

如果同一媒體在提到男教授時使用「教授」而非「男教授」,是。否則不是。

5、超市裡,女性用品(女用洗髮水,衛生巾、女性內衣等)以專櫃的形式出現,是否為性別歧視?

不是。超市所有有區別的物品都分專櫃。但「內衣專櫃」和「女性內衣專櫃」是歧視。「男性內衣專櫃」和「女性內衣專櫃」可。

超市裡,女性用品以專櫃形式出現,且設置圍擋以拒絕男性入內,是否為性別歧視?

不屬於歧視。但這超市有什麼毛病嗎?

超市內,女性用品與男性用品共用商品櫃(如一行商品櫃是男用洗髮水一行是女用洗髮水,一行是女性內衣一行是男性內衣等),是否為性別歧視?

不是。

6、商品中,設置「女性香煙」、「女性酒」等商品,是否為性別歧視?

是。抽煙喝酒和性別有個鬼關係。

7、商品中,裝點漂亮的口罩,寫著「女性專用口罩」,一旁純色口罩只寫著「口罩」,是否為性別歧視?

是。不興男孩子用漂亮的?

商品中,裝點漂亮的口罩,寫著「女性專用口罩」,一旁純色口罩寫著「男性專用口罩口罩」,是否為性別歧視?

是。不興男孩子用漂亮的?不興女孩子用純色的?什麼毛病?

――

這不叫咬文嚼字。

字眼的習慣背後是想法中對差異的認可。

對差異的認可必然導致區別對待。

――

關於先生一詞,這位我認為有理

@核桃核 先生這個詞一般指男性,且往往被用作和「女士」對應,而一般是有突出貢獻的女性被尊稱為xx先生,我認為這有一些性別歧視的色彩在裡面。


性別歧視是指不考慮個體差異,僅憑性別直接判定或認為某位女性不如男性。而不是隻要考慮男女差異就是性別歧視。

題主描述中的情況中,既沒有包含對女性的惡意,也沒有加入女性不如男性的預設。這要是算性別歧視,只會加大推廣男女平等的難度。知道什麼叫文字獄麼?


個人看法題主列舉的所有內容大部分都不是性別歧視。

女性車位(即更好停車,更寬大的空間的停車位) 是性別歧視。

因為對一個羣體有過低的期望值,就是歧視。

比如體會以下這段對話

對話1

「請問你來自哪裡?」

「美國」

「你是什麼專業的?」

「我本科學的是數學,研究生學的是經濟學」

對話2

"請問你來自哪裡?「

」中國「

」那你識字嗎?」

應該能體會到這種居高臨下的歧視了吧。

因為一個人是女性,默認她身高一定低於某個數值,或者能力一定差,或者停車技術一定不好,這就是性別歧視。

而也要認識到,男性和女性身體上的差異性。所以洗髮水或者護膚品就可以區分男女。


聯合國之前出了《中文性別包容性語言指南》

指路微博:

微博?

m.weibo.cn

大體內容如下:

麻煩提這種問題前善用搜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