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量子力學的理論下我們只能得到量子運動的大體趨勢和出現概率大背景下(類似的還有波粒二象性),我們如果假設單個粒子運動是隨機無序的。且粒子的隨機無序是我們人類具有自由意志的原因,那麼我們意識的改變是否就是在操控量子的運動?如果粒子可以操控那麼是否粒子的運動就不是隨機無序的?如果可以的話這與原假設相悖。那麼康德和叔本華的形而上學是不是就失去了原有的根基?(感謝 @銅鼎金盾 指正已作修改)如在假設中有基本認知問題歡迎大神斧正


謝邀 @偉偉的移動城堡

測不準原則不能看做是對決定論的反駁,它只是說我們無法同時獲得粒子的位置和動量,不等於它沒有。這個不是本體論的問題,而是認識論,即我們認識客觀世界能力的局限性。

同時,基於這種局限性,所以我們也可以做這樣的假設和推論:

假設世界是決定的,

但人們永遠無法知道結果,

所以對人來說,

世界等同於非決定的,

所以人等於擁有自由意志。

另一方面,人的觀測行為對於粒子的狀態,只能叫影響,而不是操控。


我先摘抄一段諾斯勞普(F.S.C. Northrop)教授為海森堡的書所做的序言,以說明一個在量子論,特別是哥本哈根學派中被肯定的事實,即量子論既帶來了認識論又帶來了本體論的劃時代的變革。

在量子論中, 當代的人已經越過古典的、中世紀的和近代的世界前進到一個新的物理學和哲學,它把兩者的某些基本的因果性的假設和本體論的假設前後一致地結合起來了。這裡, 讓我們回想起這樣一點, 就是我們使用 「本體論的」一詞去表示任何實驗上證實了的科學理論的概念,這些概念涉及了科學知識的對象,而不僅僅涉及那種作為認識主體的科學家和他所認識的對象之間的認識論關係。當物理學家們發現,除非他們把幾率的概念,從它在規定什麼時候他們的理論在實驗上被證實或不被證實時所扮演的牛頓式的和愛因斯坦式的、僅僅是認識論的 、誤差論的角色,擴大成為在理論公設中原則上被指定的、表徵著科學知識對象本身的本體論角色,否則,就不可能從理論上說明康普頓效應和黑體輻射實驗的結果;在這個時候,這樣一種實驗上證實了的關於本體論的潛能和本體論的力學因果性的哲學綜合也就出現了。

接著再來回答題主的問題。在量子論中,幾率可以規定系統的態。因此,量子論中並沒有意識能夠決定亞原子狀態的意思,只有意識能夠對認識的對象產生影響的意思。因為,正是根據測不準原理,就算你有意識的去觀測亞原子,你觀測的準確度還是不能突破普朗克常數規定的界限,何談決定和操控?按海森堡本人的說法,量子論的本體論是「共存潛能的概念,同唯物主義本體論如此不同」。

我覺得一個符合量子論的假設是:我們的意識在微觀層面受到量子效應的影響,也必定是自由意志存在的原因之一,但不是被其決定。正如同態函數中的幾率不被意識決定。因此,量子效應不能完全決定我們的意識,意識也不能操控亞原子。題主所說的矛盾不存在。


是海森堡,不是海德堡。你還真是測不準啊(^_^)。他是說我們目前(目前倆字是我加的)的觀測手段無法同時準確測定兩個量子物理量,跟決定論失效不失效沒有關係。

決定論是說,給定一個初始系統的足夠的基本參數,這個系統會按確定的方式演變下去。測不準原理並沒有給定這個決定論系統以足夠多的基本參數。所以測不準體系並不符合決定論體系滿足的條件。

以測不準推出決定論錯誤,是射錯了靶子。

至於說意識改變數子狀態,這個非但沒觀察到,更得不出和測不準相悖。


謝邀

隨機無序不可能推導出人類有自由意志。

其一,粒子的位置等觀測結果仍然呈概率分布,遵循物理定律,不存在其他影響條件。

其二,即使有影響粒子運動,不從物質層面討論的東西,它也不是大腦,不具有思維功能。對於產生意志的大腦來說,仍然不是自由的。

實際上,真隨機對哲學可能的影響,是會否定因果律。


電子又不能憑空呆著,看看你的手機,多少電子在其中,他們是被原子核「束縛」了,然後你的想法是否認為意識即電子等量子?太低了吧!房子和石子有關嗎?結構是有層次的。


謝邀

我覺得不能,更認為是行為而非意識。


為什麼這麼多人忽視測量造成的改變呢。

舉個例子,用遊標卡尺去測量長度,卡尺對物體的作用會改變物體的長度大家都知道,但是用透明的直尺,大家以為沒有影響,其實不是的。

當你觀察的時候,是有光子經過物體和尺子到達眼睛的。要知道當光子到達眼睛的時候,它先與物體產生了作用,改變了物體的長度。當你得到一個長度的時候,它已經不是那個長度了。

有沒有一種觀察手段,既不影響觀察對象又能得到觀察結果?沒有。

為了測一個電子的位置,你發射了一個光子,能測得准才是怪事。

不確定不代表違背物理定律!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推導存在局限性,其推導過程有假設條件,所以不嚴謹。曉話123論場速可變的相對性原理論述了量子的德布羅意波動源於場對運動量子的作用,量子的軌跡由場作用與運動唯一確定,並非測不準,即觀測場確定量子會確定(所謂塌縮)。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