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起降好像這幾年突然火了


降低門檻,讓更多的孩子進來


我六七年前接觸航模,那時依靠上網學習,感覺主流都是直機和固定翼,也聽說過穿越機,只知道可以在花園飛來飛去,貌似玩的人不多。感覺這幾年穿越機發展很快,電子設備不斷更新換代,性能越來越強,玩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些女飛手什麼的,感覺圈子很活躍。有時去公園也能看到他們飛,但固定翼和直機我是很少能遇到,可能是場地原因,去的地方都比較偏。無人航拍機好像也是這幾年流行起來的,現在基本上無人不知,購買的人也越來越多,當然這東西不算航模,航模依然小眾(本身的特色)。


也就多旋翼慢慢好點,我飛線操縱,這玩意唉..沒人飛根本就


功率越來越高,起飛重量越來越大


只是談一下愛好,不涉及專業相關方向的趨勢的一些個人看法。

固定翼會往小微方向發展,國內城鎮化速度加快,很多城市的周邊都開始瘋狂拓展加寬,再加上廣泛無理的禁飛域,根本沒有合適的固定翼起降和飛行場地,因此出現垂直起降這類對起降條件要求較低的類型,當然不乏一些商用機型對起降場所有特殊要求。未來可能會有更多f3p的小機子和微型固定翼,機場由郊區未開發場地變成了大的公園草坪和人工湖。並且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RC車模。真正可以拓寬固定翼羣體的辦法,大概是資本介入出現專用機場,或者國內開放空域。

多旋翼大概依然是拍攝和穿越,並且有越來越多的玩家和專業從業者加入,以至於可以支撐起幾個國內商業運行的工作室。但穿越機的問題是太折騰了,作為一個全身可能都是易損件的東西來說,替換修理都過於麻煩,兩小時裝機,兩分鐘炸雞,需要有團隊繼續改進結構,對脆弱的地方優化設計,方便玩家對易損地方替換修改。

削頭機沒玩過,就不評論了


玩的人不多啊,沒啥太大發展吧。從國內航模廠家的機型,就可以知道人家都是主攻歐美市場的,國內就是隨便賣賣。

國內可以飛固定翼的場地太少了,四軸應該發展會快一點吧,場地不怎麼受限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