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零基礎,我的另一篇回答可以看看

如何從零開始學歷史??

www.zhihu.com圖標

如果有基礎,建議你給出你想深入的方向。


這取決於你的目的,如果是爲了應試教育如高考、考研之類的,那就是啃教材,看教輔,上輔導班,對應試而言,這些方式性價比極高。

如果是爲了搞學術研究,那我就要潑冷水了,你首先要用一個月的時間反覆捫心自問,是否真的熱愛這個專業,而不是一時衝動。如果是真的熱愛,那麼你面臨以下幾個問題:物質上來說,你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來支持你脫產讀研讀博,尤其是說服你的父母支持你讀書,以及你需要明白這個專業即便你以後讀了名校的碩博,大概率是掙不了大錢的,多是教書(當然也有一些人上了百家講壇之類的,但終究是少數)其次是精神上,這個主要是同輩壓力,你的同學,朋友都在工作戀愛結婚生娃,你還在上學,埋頭研究史料,這是極其枯燥的。

如果只是三分鐘熱度,也無所謂,就把歷史當個愛好,看看《明朝那些事兒》、《萬曆十五年》,段位高了看《史記》、《資治通鑑》,至少跟別人吹牛B的時候,也顯得咱有文化不是。


讀一輩子書 有自己的思想


瀉藥,可考慮從影視作品,文學作品入手,調動學習興趣,然後藉助地圖!這一點很重要,我學好歷史地理的關鍵就是二者不分家,都藉助地圖爲紐帶,把抽象的東西具象化,把朝代的國都疆域在腦海中搭建輪廓,在把人物套入,事件穿插,逐漸構建起屬於自己對於整個歷史脈絡的座標軸,以後看到歷史地理相關的東西,只要存進去,很難忘掉。


主要看學到哪個程度?

首先如果你只是停留在讀者,歷史愛好者這一水平,你只要閱讀通俗易懂的小說或某某通史之類的文章。比如《xx朝那些事》《xx講x朝》

2學者,基本功就是文言文,以及對於古代漢字詞的一些研究,能夠明白主謂賓倒裝句 。能看得懂第一手史料。例如《資治通鑑》,《史記》,諸子百家。

3專家,像做歷史研究的有呂思勉,梁漱溟,陳寅恪,梁啓超,王國維,胡適等等。他們不僅有一套自己的歷史體系,而且能夠著書立傳,是真正把自己進到書本里去做深刻的研究。他們看的歷史史料以及書籍的數量根本是你沒有辦法想象的。比如梁啓超曾經就國學推薦過一篇書單 洋洋灑灑千餘字裏麪包含了幾百本書。我相信現在不要說做歷史研究的學生,就連是某些專家也不一定看過。

所以想把歷史學好,首先要培養對歷史的興趣愛好。其次,你要能懂的文言文以及句式以及字詞能看得懂第一手史料。最後你要形成一套自己的歷史理論體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就比如,一個朝代的滅亡,你不僅僅要知道她已經滅亡,而且要深究他經濟政治文化商業,而且還要舉一反三讀一本書要通過幾十本書進行考證論證,得出結論 。

補充一點很重要的,要學會質疑!盡信書不如無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