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義利觀」:一次註定失敗的綻放?

mp.weixin.qq.com圖標

正文:「國家與國家之間,註定要以生存為前提,利益為籌碼進行來往。而仁義只能是屬於強者的奢侈品。」

今天語文課課堂上,我偶然間被孟子對於「利」的看法勾起了興趣。有趣的是,課上竟有一些其他朋友也對此提出了質疑聲。想來也是,相對於一則一則強撐著翻譯、解析下去的《論語》,或許還是能言善辯的孟子的故事更有意思。但也許也正是這能言善辯的鮮明特徵,才使他的學說在某些論點上產生了爭議吧。

那麼,直接進入正題。全文核心僅一個詞:「義利觀」。

一、

不難看出,孟子是「嫉利如仇」的。

這裡說「嫉利如仇」固然是有誇張的成分在內的,不過在瞭解一些背景知識後,可能大多數人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網路上有一些論點認為孟子對於利的看法是具有靈活性的,但我不認同這些觀點。用來論證這些觀點的例子,大多都是「禮與食孰重」這樣的句子。然而這些句子實則論述的是禮的靈活性,而並非義與利的靈活性。

我認為,孟子對於「義與利」的態度是決絕且堅定的:義而不利。「利」對於孟子而言,甚至成為了他的一個「敏感詞」。

孟子為了宣揚他的學說,走了數千里的路,終於見到了梁惠王。他原本也許有一大堆想和梁惠王攀談的問題,結果梁惠王卻很直接的、冷不丁地問了孟子一句:「你能給我的國家帶來什麼利益啊?」孟子一聽這話,就算有了再多的話也都被他堵回去了。他跟梁惠王一通好說歹說,印證了追求利是沒有好處的,然後又反問梁惠王:「說仁義就夠啦,何必說利呢?」否定了惠王對於以利為先的看法。

這似乎還不足以體現出孟子對於利的態度之明顯。有一天,孟子在外面轉悠的時候,正好碰見了大學者宋牼。恰巧,孟子是宋牼的忠實粉絲,便上去打招呼問:「先生這是要去哪啊?」

宋牼就告訴孟子,秦楚二國要打仗了,他不願看到戰爭的出現,便決定去遊說兩位國君。

孟子也不想多管閑事,於是就隨口一問:「我是晚輩,不敢細問。您大概要怎麼勸他倆啊?」

結果,宋牼的一句回答,卻觸碰到了孟子的禁忌,也讓剛剛還說「不管閑事」的孟子開始了他的長篇大論。

宋牼說:「我要告訴他們戰爭帶來的利益損失。」

果然,孟子開始了:「這就是先生您的不對了,遊說固然是好的,可是怎麼能用利益來說服別人呢?………先生您何必要說利益的事呢?」

(我原是很好奇宋牼究竟有沒有聽從孟子的建議,秦王與楚王是否因此而被說服了的,但上網卻未能找到有關資料,如有結論和依據者可以評論留言指出。)

前面這兩則故事僅體現了孟子對於「利」一詞非常敏感,但並沒能充分說明孟子對於「求利」的態度。在《孟子》中,還有一則直接的體現出了這一點。

在《孟子·盡心上》中,孟子說:「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意思是:早起而謀求利益的人,是蹠這樣的人。蹠,通常寫作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盜跖。傳說他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是個割人肝喫人肉的典型惡人。孟子把求利的人比做蹠,這應該能夠足以說明他的「嫉利如仇」了吧。

但是細想後,孟子的這一觀點不免讓人不寒而慄:照這麼說,那當今社會的大多數人,難道不應該都是蹠這樣的惡棍嗎?顯而易見,孟子的這一棒子拍到太多的人了,而事實也並不像孟子所認為的那樣,求利者皆為極惡。那麼,為什麼孟子會在利這件事情上這麼的偏激呢?

這也許就不得不提到孟子所倡導的、與利相對的:「義」了。

二、

要說儒家的「義利觀」,還要從作為孟子「亞聖」的老大:孔聖人說起。《論語》作為高中必讀書目、古代文學中的經典,我們對於孔子的瞭解普遍比對於孟子的瞭解要深刻。孔子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更隨和,更包容的有學問的長者的形象。而孔子的儒學相比於孟子也要更包容。對於義利觀的看法,孔子曾說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見利思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等。據此不難看出,孔子抱有的也是義大於利的思想,但是卻沒有孟子那麼偏激。孔子認同人們追求達官富貴的期望,但是卻以義為前提,且要以義優先行事。而孟子,則是否定了一切對於「利」的追求。孟子這麼做的原因,結合他所推行的理念來看,似乎就容易解釋的多了。

相比於提出「仁」為核心理念的孔子,孟子在原先孔子對於「仁」的基礎和「義」的理念上加以擴展和改變,創造出了他自己獨特的「義利觀」。「仁」是孔子的主流思想,而「義」則是孟子的主流思想。

那麼,孟子又是怎麼看待「義」的呢?《孟子·告子下》中說道:「羞惡之心,義也。」此處的「羞惡之心」,指的是一個人最基礎的道德判斷,是衡量做事是否正確的標準。孟子認為,所謂義,便是是否能夠明辨是非,區分善惡的能力。因此,如果沒有義,那麼人們就沒有是非觀,就會不知何為善惡,也因此會導致人性,國家乃至社會的崩塌。

而利,正是孟子認為的「義」的對立思想。孟子認為,「利」是「義」的對立面,當人們追求「利」時,必定要捨棄「義」以獲得最大化的「利」。這個基礎觀點,使得孟子認為:無論如何,凡是想要追求「利」,就必定會或多或少的破壞「義」的存在;也正是因為這點,孟子才那樣的「嫉利如仇」。

「義」的重要性,在《孟子》中得到創新和改善,達到了儒家學派的最高峯。

而相對於孟子而言,孔子對於義利之間的看法就寬鬆的多了:先義後利,以義求利。

那麼,同樣都是儒學大家,為什麼孔子和孟子對於義利觀的看法差別這麼大呢?

原因,註定與時代脫不了幹係。

三、

孔子所處的時代背景:春秋末期,由於生產力的效率變化,使生產關係的結構動搖,人們對於「傳統文化」與「傳統禮教」的觀念越來越淡薄。在社會氣息動搖不定的情況下,孔夫子出現,並宣揚他的儒學思想。孔子推崇「仁義」,宣傳「禮」的重要性,無不是為了讓社會安定,讓傳統禮儀得到重視。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社會的動蕩還不是那麼嚴重,孔子的言論自然也就相對更緩和,更現實可行一些。

而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戰國中期,是天下紛爭的社會大變革時期。劉向解釋戰國時期是:「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攻爭強, 勝者為右;兵革不休,詐偽並起」的時期。戰爭已經打起來了,而且打得可以說是民不聊生。孟子看不下去戰爭帶來的殘酷的後果,他希望社會能夠重新歸於和平,百姓安居樂業。他無比厭惡戰爭,他認為戰爭是「殺人盈野;爭城以戰,殺人盈城。」他厭惡那些好戰的掌權者,認為他們「罪不容死」,是一羣自己錦衣玉食,卻讓百姓捉襟見肘的「罪人」。在如此厭惡戰爭的前提下,孟子意識到人們發動戰爭,無非就是為了爭「利」一字。因此,孟子對於「利」的厭惡與排斥,想必也是可以得到理解的了。

理解歸理解,但孟子的政治主張和儒學思想卻並沒有得到實施。放在現實中,其實真正的「仁政」也是不可能被實現的。放在現在,孟子的這種「言義而不言利」的思想可能都會被認為是幼稚的。而在古代,君主的目的也同樣是「以利為先」,更何況是在動蕩的戰國時期,自身難保的前提下,讓一個國家重義輕利也是不現實的。國家與國家之間,註定要以生存為前提,利益為籌碼進行來往。而仁義只能是屬於強者的奢侈品。因而,孟子的義利觀可謂是「應運而生」,但也正因為這「運」,讓他註定無法實現他的政治理想,也讓孟子的「義利觀」註定成為了儒學上遺憾、而又輝煌的一座高峯。

--完成於2019年3月2日15:14:34

如果喜歡這些文字,就關注一下公眾號吧w


微信公眾號:滕同學的作文本

http://weixin.qq.com/r/xx1bQ2bEYzscrSIg90j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有態度的觀點,有溫度的文字。


大聖哲的見道之言,販夫走卒做到了,販夫走卒亦為聖賢。做不到是正常的,莫謗就好。輕飄飄的評點一番,我尚不配。


利通常指的是利己,義通常不是為了自己。義者,宜也。也就是說義是做正確的事。但其實每個人做的都是自己認為最正確的事,只是很多時候對於客觀環境來講利幾並不是最正確的。

孟子的捨生取義是一種為大義犧牲小義的行為,是否合理正確要看每個人的價值觀了。畢竟自私不能一概而論是錯的,任何人或其他生物都天然有追求生存的權利。


刑殺是治惡的方式,以刑止刑是治不惡之惡。賄賂是治善的方式,恩惠仗義是賄賂和籠絡的手段。刑則仇之,恩則怨之,愛恨情仇都在於刑治和恩賄。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認為有教化的人應該用恩賄,沒有教化的人應該用刑治。商鞅認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意指善惡和教化沒有關係,因此苟合孟軻和荀況的性善論和性惡論。所謂王道,就是用恩賄治人。所謂法制,就是用刑殺治人。我認為,善惡不是天性,也不是教化。它本身不存在。恩賄和刑殺,一曰志,一曰律。有志氣的人懂得恩賄自己,自律的人懂得刑殺亦或是懲戒自己。因此,肉身沒有善惡,意識在用恩賄和刑殺兩種方式對待它。若明此理,即是超人。


義利本一體。義才能獲得最大的利。人們看不到也不相信這一點,那是他的選擇。羊只相信眼前的草,那是它的命。


義,對應佛家所言之因;利,對應所謂的果。

佛言: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他們說的是一個意思。


仁義的本質就是利益,只有「利己」還是「利他」的區別。


老子曰: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道德經?四十九章》

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

聖人沒有固定不變的、屬於自己的私心,而是把天下所有人的私心為當作自己的私心。

也就是說:

每個人都有私心,所謂聖人亦不例外。

區別在於:

聖人的心裡裝的「天下人的私心」,這就是所謂「義」;常人的心裡裝的是「自己的私心」,這就叫所謂「利」

所以孔子才會說: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但是「義」「利」真的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嗎?非也!

所謂義,是利他,是天下之大利。 所謂利,是利己,是個人之小利。

換而言之:

聖人的私心裝的是天下之大利,常人的私心裝的是一己之小利。

所以,「義」「利」其實指的是同一件東西,「義」只是「利」的別名。

其實稍微換一下角度,我們就會發現:

所謂的「是非」,其本質上就是「利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沒錯,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真理,只有利益。

所謂好人,本質上是維護了別人的利益;

所謂壞人,本質上是損害了別人的利益; 所謂偉大,本質上是犧牲自己的利益來維護別人的利益; 所謂自私,本質上是犧牲別人的利益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所謂正義,本質上是維護了大多數人的利益;

所謂真理,也只不過是維護了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而已。

故《周易》曰:

利者,義之和也。」——《周易·乾·文言》

晏子曰:

「義,利之本也。」——《左傳·昭公十年》

墨子則說得更加直截了當:

「義,利也。」——《墨子?四十章?經上》


作者:紫俠狼,90後文字狂生,夜色如墨,月光如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