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心學理論: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致良知,要心中有善惡觀。


王陽明的心學理論: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心學的邏輯結構為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一、王陽明的心學理論是圍繞「無善無惡」→「起心」展開

他認為:我們的心本來是沒有善也沒有惡的,首先是起心,起心之後就有了善惡之分。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起心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諸求己。這時就要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纔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二、「致良知」

心學家以良知作為人性本善的證明,以良知的矇蔽或污染作為後天之惡的來源,以發明本心或致良知作為復心的具體方式。

致良知,突出良知的優先性,要求人們在做事做人過程中始終堅守端正本心,凸顯誠意的修身方法,既不要為物慾所惑,更不要為知識所蔽。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準,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三、王陽明提倡「知行合一」

在王陽明看來,當時的社會道德問題,並不在於去書冊上體認儒家的倫理,而在於人們缺少道德實踐的勇氣,能知而不能行,應把儒家的倫理用之於道德實踐,即知行合一。

王陽明強調知與行合一,但對於知的解釋,不同於朱熹。他從心學的立場上給予解說,他認為,與道德實踐相對應的知,並不是對於外在事物之理的認識,而是對於引起或指導道德實踐的主觀意念的剋制與省察。知行合一,就是「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萬一有不善之念,就將不善的念徹底剋制掉。王陽明把「一念發動」的促使行為的意識,納入道德實踐的範圍,道德修養從道德行為本身擴大到道德意識,這是道德主義發展到極至的一種表現。

趕快加入我的圈子↓瞭解更多心理知識!

每天學點兒心理學 - 知乎?

www.zhihu.com圖標


好奇怪啊這位朋友

有什麼不好理解的嗎?就這麼幾句話,樹上騎個猴兒 地上一個猴兒 問你攏共幾個猴兒?。。。。不是七個猴兒也不是騎七個猴兒----這難道不是倆猴兒嗎?

善 惡 本體 意念 這幾個詞有啥聽不懂的嗎?

我彷彿聽到張麻子質問師爺給我翻譯翻譯什麼tmd叫tmd驚喜。

驚喜就是王陽明不是周潤發,王老爺誠不欺你我,心學四句偈不用翻譯。謎底就是謎面。


要理解心學,一定要理解什麼是心。

當然不是心臟,也不是大腦。

大腦產生意識,有善有惡意之動的意。

心是超越意識的存在。


唉,傳統文化是不需要理解的,需要的是體悟。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朱熹的滅人慾,存天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不需要理解,你去做就可以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