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朋友能圖文並茂的描述下自己工作時某個簡單功能機構從方案,二維佈局,三維初步構圖的過程最好了,後續零件細節可以省略。這是在網上難以獲取的工作中的知識和經驗,所以非常感謝!

············································································································································solidworks大學學習過,那時是畫好零件→裝配,現在工作設計思路是裝配圖→零件圖。現在公司提倡用三維設計,solidworks也有自頂向下的設計方法,但尋到的資料都很零碎,所以迫切希望工作中用三維設計的朋友指點下設計思維(最重要),經驗和技巧。指示一些獲取途徑,也非常感激。(其實我最想看的是「方案→裝配圖→零件」的整個過程)


小白答一個,設計狗,1從來都是客戶草稿或者隨便找的圖片,告訴我這裡要這樣那裡要那樣,2分鐘三維出圖給客戶看(當然就是一大坨的塊子)外觀、2構思零件,在裝配圖裡面慢慢加零件,一步一步拼起來,3選工藝,選標準件。4出圖,轉CAD,在我用的CAD就是個給別人看的東西。(2.和3經常是要來回搞得,)


3維直接設計優勢很明顯的。

比如有兩個零件的裝配位置, 三位就不用計算直接造型對準。腦袋上想好大概樣子直接做3d,干涉啊裝配啊都很輕鬆搞定。而且三維軟體比起cad更簡單,尺寸驅動,參數化設計,改一點自動全部整理好。二維要修改一下全部重新計算一遍。但是投影到二維還是必要的,需要標註公差之類,我們公司一直是先3維再2維,這個真心方便很多

不知道題主是不是要出二維工程圖,就二維工程圖功能來說,SolidWorks還不是那麼完善。相比於AUTOCAD還有是一定差距,但是如果你熟悉之後,還是可以實現的。

下面講一下我自己的三維設計體會吧,本人也不是高手,大家辯證著看,歡迎討論。

其實正常設計新的產品就是應該從方案開始,有最開始的骨架,一步步去完善整個作品。我們普遍是已經有了成型的產品,在這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這纔有了零件到裝配的方式。新設計的產品步驟如下:

一.設計方案

方案中要明確你的產品是用來做什麼的,通過何種方式什麼結構來實現你的目的。 方案中要給出大致結構原理,計算分析,強度校覈(這步也可以等單件完成後再做)。舉例來說,我們要做一個給某廠輸水的產品。那麼我們要有水源,有動力驅動裝置,有過流件等等。

二.裝配骨架圖

1.裝配骨架圖中不要太詳細,要給出關鍵尺寸;2.圖形中用約束條件來完整定義草圖,三維對於二維很大的區別就是在於根據已有拘束來對尺寸進行驅動設計;3.如果比較複雜,草圖很密集,可以按照功能或者其他分類,將草圖分為幾塊來做;4.在草圖中標出關鍵的被動尺寸用於檢查和提示。

還是剛才的水廠舉例:

關鍵尺寸即水源、動力驅動裝置、流道的、目的地的相對位置。過流件的通徑等等;多用約束舉例:對各部分的介面大小以約束的形式完整定義。輸出端外徑和與之匹配的法蘭外徑都是20,不要標兩個尺寸,要標註一個20,另外一個與之相等,這樣在你修改方案的時候才驅動各個部分。總之就是多用關係來約束,減少直接尺寸的輸入。草圖分類舉例:草圖中可能涉及到很多地腳孔,這些對基礎很重要但是又密密麻麻,影響方案草圖的審閱,那麼單列出來一張地腳草圖並對其命名,這樣修改地腳的時候,有專門的地方,準確快速。被動尺寸方面:比如要留出來的裝配空間、吊裝空間、扳手空間、總尺寸的取整等等。標註出被動尺寸並放在需要的位置上,在你方案下次修改的時候能夠直觀的看到,減少失誤。

三.零件

零件方面就比較簡單了1.讓做零件的同事不要量方案圖尺寸去做,要映射方案圖,轉化實體引用;2.零件盡量分成幾大塊來安排人手去做,這樣你檢查各部分之間的介面和總體校覈尺寸即可;暫時想到的就是這些,其實東西也不多。在做的時候,根據自己公司的情況,一點點摸索出來的經驗纔是最實用,最適合你自己的。
像我的做法是。先在CAD裡面做平面的整體佈局。可以是簡單的草圖,也可以是詳細一點的三視圖。這個依據整個裝配圖的複雜度來看。因為但凡做三維設計,在腦中必須有一個模型的概念,對於每個零件體的裝配位置,如何去裝配。你必須預先設想好怎樣才能進展下去。然後將你的設計草圖倒進三維軟體裡面,因佈局參數去控制整個裝配體。這樣你就能通過去修改佈局的參數,進而對整個模型進行實時的掌控及設計變更。簡單來講,從頂到底的設計思路就是:先做裝配骨架模型,然後去細化每個零件,最後通過骨架控制整個裝配體。以上個人拙見。

方案設計:設計庫裏有常用的結構,大部分是組件級別的,做方案時直接拖出來對組件整體縮放,畢竟不需要準確的尺寸位置。

整體設計:以前用過裝配體的佈局功能,不太好用。現在直接首先在裝配裏建草圖,在草圖中體現設計要求,以此草圖為參考來展開零件設計,草圖中我主要畫一些線條表示零件的相對關係,運動副的軌跡、極限位置、關鍵輪廓等。零件設計:在裝配體中建立虛擬零部件,這些零部件的設計參考主要來自於整體設計中的設計草圖,設計零件時考慮加工工藝。引用裝配體草圖的方法主要有幾何約束(共線,垂直等)和方程式約束(角度,關鍵尺寸),我不喜歡用在位配合,對以後修改很不方便,現在主要用方程式約束。設計好的零件先全部固定,待整個組件設計完成後再添加配合。如果需要參考運動副的不同位置,返回整體裝配體的草圖中進行修改。大概就是這樣,手機碼字,無圖請見諒


最近做的一個項目,負責的部分裝置就是先用Solidworks完全畫好,然後才轉為二維圖的。在這個項目之前,我都是先畫二維,再畫三維的,這個轉換確實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也需要注意一下三維設計時的思路。對於較為複雜和陌生的結構,還是三維設計較為方便直觀,可以有效地避免干涉問題。手機先碼這麼多,回去有時間再繼續。-------1、受限於本人現在的水平,雖然前期大部分設計都是用三維完成,但是一些方案性的圖紙還是要用二維圖紙大概比劃一下,比如所負責部件需要打到多大的行程,以及在更大一級裝配體中的位置等。2、我設計的部件核心結構還是一些標準件或者外購件,比如說氣缸、直線導軌、滾珠絲槓等。設計的目的主要是將這些標準件組合在一起實現想要的動作。所以我先把這些標準件的三維擺好,然後再逐步設計一些架體、底座和連接件用於連接相關的標準件。設計的過程中要根據零件製造的工藝性,組裝的難易程度,是否有干涉等進行修改。3、根據本人的經驗,三維零件的修改最好是直接進行增刪,比如說某個桿短了,在裝配體裡面量一下,然後直接拉伸出所需的長度。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看你建模的習慣了,自己覺得怎麼舒服就怎麼幹。對於我來說,有的零件越到後來也難改,索性就開始直接拉伸切除,因為已經想不起來修改哪個特徵了,找來找去的很費時間,還影響心情。暫時這麼多,要去幹活了。
僅僅說一些自己的看法,不喜勿噴。1.方案,明確畫圖,建模,究竟要表達一個什麼東西,具體的功能是幹什麼用的。

2.僅僅以機械舉例,根據自己第1步的方案,選擇執行元件(氣缸?直線模組?等等)動力元件(電機?空壓機?等等)計算各部件規格,如氣缸缸徑,電機功率。

3.空間規劃各主要標準部件位置。此時才開始涉及到用軟體。在空間內設計若干軸線(對應迴轉部件軸心)若干行動軸線(對應執行機構的行程)4.基於3,裝配各標準件。5.基於4. 標準件之間的連接件,初步確定外形尺寸,與標準件的配合方式。6.連接件校覈,模擬,優化。7.外部殼體,外形設計,校覈,優化。6 很重要,很重要。別拍腦門設計,別弄完了裝配體就拆圖,至少走過一次模擬,稍能心安。。。。
方案&>裝配圖&>零件?無非是覺得沒地方放方案,簡單來說就是在不同視圖上建草圖,作為2D的方案草稿,然後就可以不停拆解方案到具體零件設計。有點類似與曲面建模,比如整個汽車模型。手繪或搞到汽車的三視圖jpg,定位到坐標系中,讓後不停的描點構建曲線&>合成曲面&>實體,之後就是拆解成零件圖。
逆向思想啊,先用solidworks畫出總裝三維圖再投影三視圖 剖切之類的到cad…反著來。之後在和自己的cad進行對比,自然會發現三維圖哪裡有問題了
很簡單,把AUTOCAD忘了就行。
2d轉3d在幫助裡面有,建議看幫助,sw幫助真心不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