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去赚那每个月4200块钱???我当初就应该大学毕业直接找工作,或者是跨专业,反正就是应该跳出农学这个圈子。硕士毕业工作确实不难找,但是工资真的不比本科毕业的高多少,工作还比别的专业累的多。同样都是研究生学历,农学研究生就是最次的那一等!你考上了都没人看得起你!

四年的农学本科教育基本上就是de -education,数理逻辑退化严重,英语水平甚至都还不如高中,学到的知识没有一点实用性。全国农学生期末考试都一样,背就完了根本不用理解和思考,很容易把人的思维固定在一个模式里,越学习越与社会脱节,越努力越捞。2018年农科就业与本专业相关比例为57%,全学科最低。所以,你学的专业课知识有什么用?

至于毕业之后的出路,如果你想留校的话,普通研究生没有资格。原因很简单,我们能留下来干啥?水准之上的本科院校的专职辅导员,要求都是博士学历。比如2020年双非本科青岛大学的对外招聘就是这样。

第二,考公务员,农学研究生只能报考三不限岗位。此类职位基本限制于乡镇政府或者中西部地区。而且考公难度远远大于考上研究生。三不限岗位一般竞争都很激烈。另外附加一个信息,今年农科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可以考公的岗位只有5个(注意是个),经济学是400多页。

农学专业最绝的就是,你能想到的每一条出路,它都给你封得死死的。

「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专业,这是大家普遍的共识。可能你会问为啥没农学?那是因为这四大专业根本不带农学玩。每年的农学研究生甚至需要紧抱公认"巨坑"的生物学的大腿才能勉强找到工作,而你农学所谓的"生物学"连人家本专业的皮毛都算不上。人家生物专业生自己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哪个老板会去录用你?你不读读这个专业还真不知道竟然有专业在蹭生物学的热度。农科论基础研究和生物没法比,论实际应用,科研和实际明显分层,实践能力几乎是0,这就是现实。农学研究生虽然在做生物,但基本就是那几个固定的方向,基因定位,生物信息,基因功能分析,再加一个转基因。做拟南芥研究的越来越多,做主粮作物研究的越来越少。绝大多数导师的研究课题与农业生产没有实际联系,对提高生产力短期和长期内都没做促进作用,研究课题的生物学意义大于农学意义,更有甚者根本就没意义,可以说是浪费了大量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产出了无数篇灌水论文,却不能解决任何农业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现在是这样,可以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改变。

还有朋友想了解农学生的研究学习情况,那我就简单介绍下我的经历。

研究课题的话是要在基地驻点的,取样、处理样品、检测,然后又取样。每天重复著做实验,育苗,定植,测指标,天天跪求苗不要枯死,真的是煎熬。这些事情大部分都要自己独立完成,很枯燥,一个人很难坚持下来。需要长时间下地。风里来雨里去是常态,没日没夜的数据处理,分析汇总也是日常工作。我记得那时的感受就是不是在田里就是在去田里的路上。不仅是风吹日晒,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孤独,无边无际的孤独。我在那段时间感觉被世界遗忘在角落,那时见到几个农民都会很开心地去聊两句,然后晚上自己躲在床上哭。我大学四年没掉过一滴眼泪。我一个农村娃考上研究生也没流泪,没想到梦想实现了,却是那么的苦涩。

我是A 区某双非农艺与种业专硕毕业生。负责任的告诉你,我每天做的工作累的腰都直不起来,现在这份工作已经算是待遇相对不错的了,我的同学确实有进农业局做技术员的(三届同门就他自己,实力顶尖,运气也非常好),但大部分都跟我一样每天为了生存而工作。

不要幻想什么发展前景,国家政策扶持。被导师灌了那么多鸡汤,可是现实是什么样?到底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能不能养家糊口,既然工作那么累那么收入能不能与之相符?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我们农学研究生会不知道吗?最有发言权的就是我们!

农业很重要,但其产业结构本身落后,不可能拉动经济增长。国家重视农业,但不会优先发展农业,未来即使爆发粮食危机与农学生的关系也不大,一片田的病虫害不需要百八十人去研究(事实上两三个业内人士就足够),农业发展更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哪怕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土地流转基本完成,粮食政策齐备,"三农"真正作为国之根本得到社会的广泛理解和认可,智慧型农业和机械化生产开始推广覆盖,农业发展更多需要的还是有编程和机械这类背景的人才,而并非是我们农科生。农民已经被社会认定为一种职业,通俗点讲,农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就是做农资销售或者流转土地自己耕种,毕业回家务农就是我们的就业。是的,这是国家新规定的毕业生就业,只不过这些岗位的入职要求都是负门槛。我为什么说是负门槛?因为做销售我们如果没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业绩都比不过市场营销专业,种地比不过老农民,科研赶不上生物,实操,在靠天吃饭的大环境里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任何方向几乎都发挥不到你大学专业的背景优势。甚至很遗憾的是,农药公司的销售招聘要求为大专学历,科研院所的职员几乎抬到海归博士,连公务员考试涉农编制都以工科计算机为专业要求,新农业红利期更跟农学没有一毛钱关系。一身"屠龙之术"的我们,终将会被高度竞争化的社会所抛弃。土地集约流转和供需两端结构性改革的大趋势背景下,农学生的未来真的很令人绝望。

农学不等于农业!一些没有接触过农学专业的人经常会把两者混为一谈,但大多数农学专业生都能清楚地认识到区别。现实是我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根本不足以助农,甚至对农业增产没有帮助。国家并不需要这么多"卓越农林人才",相反我们将长期处于社会链的底端,身份低微,自身价值也无法实现。长期以来,农学本科老师尤其喜欢拿说"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这类中央一号文件来做思想工作。试问中央一号文件主要是关于农业政策,有几个字和农学有关?现阶段的农业是个综合性产业,中国的农业的主要矛盾是个社会问题,是经济问题,是生产关系问题,更多需要人文社科方面的人才,乡村振兴更多需要懂经济,懂市场,懂营销,懂法律,懂政治,有资源的人才。农学仅仅是一个发展到瓶颈期的自然科学学科,农业农村部招其他专业比农学还多。农学院的学生天真地以为中国农业的未来在他们手中,殊不知国家和社会根本不需要他们!农业的进步是需要在其他行业高度发展的情况下,依靠富余资源的统筹利用从而拉动自身发展的,这本身就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我们的国情与欧美发达国家是不一样的,我国耕地资源分布相对零散且个体农户财力薄弱,种植农作物的价值水平低,种植结构85%以十亩以下的零散户居多,零散户基本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上,没有电视上所谓的水肥一体化,田间墒情监测系统等。想像美国平原一样采取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实地去农村看看吧,辛劳种田的是农民居多而不是农场主,大多数农户根本负担不起。市场总是会向高利润、低成本的方向倾斜,机械化生产的成本要远高于哪怕农民在田里顶著日头挥汗如雨所需的花费。哪种选择更符合农民的利益?结果显而易见。大量农业剩余正在通过价格机制转移出去,政府支农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在总量中所占比重趋于下降,扣除价格影响后实际数量下降,农户生产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下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的农业投资的比重也趋于下降,大量农户储蓄存款正通过金融系统逐步转移。从另一方面看,市场准入门槛过高,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质量档次、工艺水平、营销方式等也存在较大差距。目前主流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是农业产值的三倍,而我国大概只有一倍左右。此外,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达到了80%,而我国仅有三成多点。目之所及皆为差距!农业发展所需资金同样短缺。资金缺乏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农业产业要获得较大发展,农村经济要有质的提高,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现如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户、企业自有资金的积累,政府财政预算支出和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更为突出的是,农村资金外流倾向十分明显。除邮政储蓄这一传统的农村资金流失渠道外,农业银行及其他在农村吸收储蓄存款的商业银行对农户和涉农企业的贷款都相当少,不少地方的国有商业银行根本就不发放涉农信贷,资金的大量外流导致金融部门信贷支农资金的不足,从而削弱了对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信贷支持。单单是资金障碍就无法得到根源性的突破。这些日积月累的问题会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那一天,可试问我们这一代人有多长时间可以等?我国农业在产销和供需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或者说农业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我不想听什么"农业兴国,舍己为人"。不考虑自己一心报效国家的人确实是有,我不是,你不是,谁爱是谁是。没错,我就是这么现实。当你真正面对生活的压力时,一切情怀都显得那么的滑稽且幼稚。

那些劝你学农学的人,基本都是既得利益者。我想请问,计算机金融等专业为什么不需要大力宣传,天天讲红头文件?觉得农学的「韭菜」不够多还是没人替你们做那些脏活累活?这样的钱赚著,心里不会痛吗?

一个一天不工作就会饿死,没车没房的现实版吊丝,没有心情跟你开玩笑。离农学越远越好,我恨这个专业,更恨四年前的自己。


堪忧!至少四五年前十分堪忧!

介绍一下我的背景。2016年毕业于某西南211农业院校,农学本硕连读,没错,当年我其实高考成绩还行,当年入学起码也是上了学校的王牌专业。至于为什么选了本硕连读,那必然是为(nao)了(zi)科(jin)研(shui)。但是我并没有读这个硕士,因为大二时候辅修了金融的双学位,也算是把手扒到了坑边。我对我们学校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单纯对这个学科,已经无法避免的学科环境感到无奈,以我失败的经历来一波劝退。

首先,这个学科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我认为最大的问题,不是发展不好,而是行业内人的短目。多数大一学生没什么目标,有目标也不一定是切实可行的。这个时候,第一个骗局就是把学生骗到实验室洗试管。然后有的人觉得这就做科研了,还有神气的不得了,现在回想起来简直笑尿了。从此一旦进了实验室,你几乎就不太清楚什么叫实习,什么叫找工作的时候HR看的是实习,你就不清楚还有考研换专业的可能性。这一点,也有可能是我们学校比较闭塞,或许沿海地区的农林院校实验实习两不误呢?

第二个问题,多数老师会给你灌输第二个思想,就是学农,就是给为了农业发展做贡献,国家每年的一号文件就是关于农业,农业是国家的发展大计,你们搞农学肯定有发展。就差一句,21世纪是农学的世纪了。不过这句话接在后边也没啥问题。大一大二的学生多数还是会被感动到的,我也是。但我确实懒,我们专业是要下地抡锄头的,你没抡过你真的不知道抡一次有多累,下一次地,全身疼一周。不过可能对缓解亚健康确实有一定好处,我们大三的时候耕作学的实验,就是下地种菜,一周一次,但是全身痛就没停过。那半年是真的难受。

也是那个时候,我就在我们学校上了一个金融的双学位,好在当时管的不严,学位证和第一专业的学位证没有任何差别(貌似现在管的严了)。我从多个方面重新审视了一下农学,不是说不喜欢这个学科,而是开始发现真正的弊端。宏观来说,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本身的产出不用多说,毕业了不参与这行还算好,参与了你可能和月薪过万无缘了。我指的是真真正正的农业这一行,出来卖农药不算(一会再说),那是销售。再说,学农学怎么就成了做贡献了?我干哪行哪业赚工资纳税,多纳就是多贡献,怎么就学农就是不一样呢?农业发展,怎么就是学农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呢?这不是个彻彻底底的经济问题吗?刚进大学真的是什么都不懂,才会被人忽悠。

我厌恶这个学科的原因,除了本身的无聊枯燥累,还有就是这个学科的老师无所不用其极的让你入坑,骗你入坑,而且饼都不会画。成年后遇上的第一个骗子,可能就是这种老师。特别巧的一点是,学农学,没人要求你考英语,没人告诉你学好数学。作为一个「科学」类专业,竟然数学我用高中知识就考过了,因为我真的没怎么学高数。然后跨专业考研的时候,才发现又要考高数,英语还不能差。是不是有点天然阻断了跨专业?

再说说这行找工作。我校双学会的时候我去了,来了不少农业公司,我咨询了其中一家,具体做什么的忘了,聊了一圈以后,HR看我空白的简历,问我怎么没有实习。我特么假期总有实验作业多留半个月,还要上个双学位提前来半个月,每年假期基本都折半,哪来的实习。最后说了半天,觉得我要来,试用期1500,转正2000。。。所以,都说6成网友月薪不足5000,我真的一点都不惊讶。但是像这些农业企业即便在我们一个农林院校的双选会,也不是很多人光顾。来了两家银行,排队排到了会场门口。

还有刚刚说的毕业去做销售卖农药。其实一个师兄的亲身经历,师兄植物保护也是本科毕业算是混的不错。但是出来吃饭,说一年30万差不多。还是有点羡慕。不过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既然卖农药你面对的客户,绝大部分是农民,你跟他你的农药这好那好他也不太懂,但是请他喝顿酒,他觉得买你的农药问题也不大。这生意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但是也就是如此了,但是以后吃不吃得消呢?

最后来说说,我班上的发展吧。几个学习好的,一个保送去了清华,但是后来跟他交流已经改行做肿瘤方面的研究了;一个女生去留学改成园艺工程,现在在欧洲读博了;另一个保送到厦大研究动物方面的东西。剩下的基本上都继续了硕士。毕业貌似只剩了一个人在本校读了博。多数人还是回到了自己的的省份发展。后来没什么联系。

我也算成功上岸,从金融转到了计量。也还在欧洲读书。只不过确实比别人就发展慢一步了,不过还算走在正确的时间线上。

暂时想到这么多,有其他的再来补充。。。


2020.07.28

补充点东西,算是我对于农业行业的一些粗浅认识,如果有人有同感,希望可以多多交流。

「谷贱伤农」这个词大家都听过。而事实上,农学专业就是为了让「谷」更「贱」。越是多产,这价格越是卖不上去。且不说,这中间各种中间收粮的差价,仓储保存,工厂细分,供应链维护甚至到各个农业公司在市场上抢占份额,这都是要花钱的啊!作为农民,或者说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他们或许知道,但是并不完全知道,这粮食种出来,到底值多少钱。多数农民会做的,是根据上一年的收成和市场上滞后的反馈,来制定今年的种植策略。我个人以为这类农民也算是中国6亿农民中比较有远见得了。

这一些列操作涉及几个问题,涉及到天灾人祸:

  • 天气导致的减产,各种不可抗力造成的减产会直接影响收成;
  • 农民有一定的市场知识,但是不至于了解全部,比如因为去年的价高,导致今年适合种白菜,然后有一窝蜂的人会转去种白菜,人为的导致「谷贱伤农」;这只是最简单的问题,还有很多因为不同收购方给的价格不同而导致的亏钱;
  • 还有非农民导致的问题,涉及到期货价格。

还有其他更多的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说玉米大豆为什么90%要从国外进口?多年前北方地区那么多乙醇汽油,这乙醇是哪来的?还有经济历史方面的问题,中国自成立以来打地主导致的一些问题。

我先说说我的感悟吧,也算是我的结论,也可以说是我的解决方法。

农民,或者说农业背负了太多。前边的很多答案都在说我们比不了美国澳洲那种大农业制度。可是为什么呢?农业人口多?是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因素,从经济层面上来说,还是由于没有一个同一化的管理。没错我说的就是「地主」般的管理。一个普通的农民,为什么要懂市场定价,种植方案,合理套作间作,包括下游产业链的问题呢?这农民想赚个钱也太难点吧?这事连资本家也不一定做得好!

这需要竞争啊!

当代农民难道就不能像城市白(蓝)领一样受雇于一个「农业公司」吗?工作内容就是种地,该领工资领工资,该纳税纳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实在有什么需要24小时看管的,再顾个夜班。有何不可?我也知道,不可就不可在,这东西的性质,有点「四旧「。但我觉得在现在企业制度下,加上可以对这一行业进行单独监管,完全可以避免杨白劳的戏码。在这之上,这家「农业公司」,需要做的是,合理制定农民的薪酬方案;制定企业发展策略,包括制定种植策略和关注期货市场,甚至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对冲;和下游产业的老油条们议价,以油条对油条,尽最大可能消灭中间商赚差价,当然,能力强的公司可以直接从头控制到尾。

所以,麻烦农业院校的各位老师,不要再拿什么为农业做贡献来骗人了。我真的不懂,我学农学到最后,要怎么解决上边的所有问题。学而优则仕?那我还不如去学经济吧?

用资本去推动一个行业,才能真的推动。


2020.11.01

发现了好多校友。大家可能对是不是要继续下去都很疑惑。其实进了大学还是有很多机会去改变道路的,只要你想,只要你愿意付出一些努力,不需要太多,可能只是需要你做出一个决定。在这里不做什么劝退,只是我自己对于这个专业的判断。同样,也不要轻易的就放弃了现在拥有的。

毕业几年,其实我发现处处都是围城。学这个觉得学那个好,工作中被社会毒打后觉得上学好,上学的时候又觉得工作有钱花才是香。事实上,就算是学农学,我们班前几个学生发展也很不错。人家貌似也没说有多喜欢这个专业,只是在做应该做的事,或者说是他们的态度就是把一件事做好。农学不至于是一个绝对山穷水尽的专业,事实上也没有多少专业是这样的。

有不少人打算转去学经济,金融之类的。大家也可以去关注一些在金融行业里的人,其实他们也很劝退。我关注的一个大V甚至觉得学金融就是对高中知识的侮辱,每次有人问,都会极力劝退金融。学金融也有学金融的问题,比如金融就真的很看重名校,不是单单985就行,可能就是清北交复浙两财一贸。不管学什么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把自己做到最好,手下的事情也就不会太差。这个社会这么浮躁,也不要天天刷网路,祝好!!

另外,关闭了匿名,有需要的话,各位校友可以一起交流。

2020.12.23

到年底了。也快毕业了,又要开始准备投工作了。

回顾这几年不得不说做了很多决定。回头想想,如果当初一直读农学直到硕士毕业(也就是前年),现在大概应该不会继续读博士,只不过找个工作搬砖。我现在也想不太清楚如果农学硕士毕业了能去哪里工作。但我猜比较确定的一点是,继续读农学估计大量时间会耗费在实验室里,更惨的或许是田间。有一些休息的时间还会去打游戏,去各种happy。前两天加入了一些找工作找实习的群,哎。。。人家大一都开始疯狂找实习了。大三找不到实习的小朋友在群内疯狂求助。研究生们就更不用说了。回看当时我们一班的人,除了一心想搞学术的同学每天学习去实验室兢兢业业,剩下的我们都是回宿舍+叫外卖+开撸+半夜畅谈理想。哈哈哈哈哈。

都不知道那些年怎么能过的那么安逸。现在才知道要还。

我现在依然觉得农学是个坑。除了搞科研,还真的不是很建议各位入坑。我希望我可以说的更客观些,因为确实在社会上发展不是单靠一纸文凭,但是认清楚xx行业或xx专业的局限性更加重要。另外,虽然我算是换了个专业,但是农林院校的标签是拿不掉的。事实上,在金融行业或许这更差——由于金融行业的竞争更激烈。

但是前路犹未可知。

我的背景在之前也已经说了,现在我也开始全身心的投入投简历,或者申请读金融的博士了(这个其实有些无奈,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可能就回去读)。希望我的经历可以给大家做个参考,不管是打算读农学的,还是有计划转专业的,往大家前路不迷茫。

有兴趣的我们可以探讨下转专业后的各种困难,或者如何克服困难的。。。。


我是张雪峰老师,一看到「农学」专业二字,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下地干活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情景。


正是因为这种「错觉」,导致农学相关的专业在本科阶段真的可以说是冷门中的冷门了,很少有考生和家长会主动报考。


甚至在传统高考体制下,被调剂到这一专业的同学会觉得「前途无望」,事实真的如此嘛?


今天要说的是植物/动物生产专业以外的其他农学类专业。


如果报考了这些专业或者万一被调剂到这些专业,同学们应该如何规划未来发展。


一、专业介绍


第一、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包括农业资源与环境、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等专业。


像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管理区,咱们国家也没几个自然保护区,所以这个专业的就业面就会相对小一点,但也有很多同学就是怀揣著梦想,希望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


还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这个专业听名字可能会觉得未来的就业前景不是很广阔,还有可能面临比较糟糕的工作环境。


第二、动物医学类:包括动物医学和动物药学两大专业方向。


这个专业的主动报考率还是相对较高的。但要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的是:不要把动物科学专业与动物医学类专业弄混了。


动物科学专业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它的基本任务是在认识和掌握动物遗传变异、生长发育、繁殖消化代谢等生命规律的基础上,为人类提供质优量多的动物产品。讲的是动物的生产科学、育种等方向。


动物医学类专业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保障动物健康的综合性学科。

根据当前社会市场需求增设了动物药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品配方、生产开发、药残检验、药品营销及药政管理等方面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通俗来说,是往「兽医」这个大方向走的。


第三、林学类专业:包括林学、园林、森林保护等专业。


在这里在介绍一下园林专业,这里的园林专业和之前讲到的园林设计专业是不一样的,两者的学科性质、就业方向等等都有著明显的区别:


有的学校园林专业的招生代码以 09 开头,这种的园林专业是授予农学学位,偏农业种植方向。


但有的学校开设的园林专业招生代码以 08 开头,这个是工学专业,与设计有关,跟建筑学属于一大类。


所以在报考该专业时要看清专业属性。


第四、草学科学专业。


这是近几年新兴的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草坪学、草地学、树木学、运动场草坪建植与管理、高尔夫球场草坪建植与管理、草坪与牧草病虫害、园林绿地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能在园林绿化、高尔夫球场、运动场、城市林业等部门从事草坪建植与管理、人工草地栽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二、就业前景


其实,除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以外,上述相关农学类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相对较好的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61 篇内容

盐选专栏

张雪峰: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张雪峰老师 知名教育博主,高考志愿规划师

¥169.00 会员免费


如果你想毕业后月薪过万,早日买房,我劝你别做农学。

第一,土地流转尚未完成,粮食政策不完善,毫无经济市场。中国是数亿农民种粮,而不是数万农场主种粮。农民和农场主的区别之大,你若是学农,就不用我细说。看一下鹰酱家就知道。

第二,就农业企业,无非是农资和种植管理两大类型。肥化产业因为各种生产问题 在供给侧改革下进入寒冬,种植管理需要你种地,你大学毕业能干嘛,工作环境又累又脏,并且钱不多。同等价钱,你可以去做其他行业。工作无非就是钱多,事少,环境好,离家近。尤其是育种,这四个条件一个满足不了。月薪过万,做技术的话太难,你就是干十年也很难,原因是没有技术含量,你有那么多时间去投入嘛,你父母等的起嘛。说的难听点,就是京东,阿里等非农企业玩农业给你的钱也比农企给的多。当然种植管理有一个好处,没有35岁被辞退。

说些实话,你可以说我太世俗,曾经我对农业也有一番热血,理想。但是这些抱负理想在金钱面前就是个锤子。两年时间里,我被那些老板利用这一点画了多少大饼。尤其是被导师卖了那一刻,我TMD都想捅了我老板和导师。对农业心态凉凉了。

如果我下一代做农学,那么一定要在土地流转完成,粮食政策十分完善,智慧农业成型情况下支持他去做这个。若是搞育种,那也要分子育种被国人接受。我真心不想让他想我一样在地里顶著太阳,靠著尺子等简单工具进行测量数据 。


我真的服了 这就是知乎吗?完全没有从事过 仅仅靠自己的主观臆想就有人敢出来回答问题 误导他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张口就来 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回答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就图一时装X 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能别把自己的猜测当事实说出来

农学学的不是农业 学农帮不了农民我实习下地之后就明白了这一点 最可怕的是学农的人几乎只有读博这一条路 个人发展gg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