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儒家入世,道家隱世,佛家出世;也常說,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佛家緣起性空。


註:以下內容轉自公眾號孔子學堂

儒家文化——積極進取的文化

儒家倡導知識的獲取和品德的培養,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

道家文化——遵循規律的文化

道家遵循自然規律,提倡無為而治,順其自然,是一種尊重自然,尊重規律的文化。

佛家文化——無私奉獻的文化

佛家思想中蘊含了慈悲和福報論,是一種無私奉獻的文化。

二、做人標準

儒家文化——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

儒家對於做人標準要求很高,共九點。仁是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義原指"宜",即行為適合於"禮"。禮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智同"知",是孔子的認識論和倫理學的基本範疇。信:指待人處事的誠實不欺,言行一致的態度。恕是指寬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忠是指與人交往中的老實忠厚。孝是對父母的尊重。悌是對兄長的敬愛。

道家文化——領悟道法,淡泊名利

「道」是道家文化的核心,道家創始人老子認為道是世界本源,天地萬物都有道而生,同時道也是存在於萬物之中的普遍法則。兩個互相矛盾的對立面以及對立面的相互轉化都是由道完成的,只有領悟了「道」,才能更好的順應自然。另外,「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也是利用了轉化思想完成的,淡泊名利,不爭也是爭。

佛家文化——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佛家文化中,因果輪迴觀深入人心。做善事有善報,幹壞事便要嘗壞果。所以佛家倡導信徒慈悲為懷,多積善果。

三、人生觀

儒家文化——積極進取、建功立業

《論語·為政》中有言:「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就是對儒家人生觀的最佳闡釋,人三十當立,該當建功立業。

道家文化——順其自然、自我完善

道家的順其自然觀念就是要掌握道的法度,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絕非簡單容易之事,想要掌握道的規律就需要多思考觀察和學習,自我完善。

佛家文化——慈愛眾生、無私奉獻

佛家文化中有業報觀,講求對世間萬物都報以同等的慈悲,無私奉獻,超凡脫俗。

四、世界觀

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現才華的舞台

儒家文化重視人才,鼓勵人們追求知識。孔子創辦私學,主張有教無類也是為了給有思想有才華的人提供知識基礎,讓他們更好地展現自己的才華。

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重視自然界規律

道家順其自然和無為而治的思想很大一部分就是仰仗著自然界自身所擁有的一套平衡系統,所以要重視自然界的各種規律。

佛家文化——相由心生,心中即世界

佛家文化偏向於唯心主義,相由心生,所以佛教強調心靈的純凈,只要心靈純凈,那麼所看到的世界也就變得純凈。

五、價值觀

儒家文化——不斷提升自己實現人生價值

我們創造物質財富額精神財富的過程同時也是在實現自身價值的過程,儒家倡導提升自己的才能和道德都是為了更好的實現自身價值做服務的。

道家文化——以自身的完善促進社會的和諧

道家在治國思想上的無為而治是一個較為理想化的治國方式,所以這就對人民的素質提出了很大的要求,注重自身的完善,才能更好的促進社會的和諧。

佛家文化——在為他人獻愛心的過程中實現人生價值

為他人獻愛心、做好事是主張慈悲為懷的佛家最提倡的,在獻愛心的過程中,人們的精神和靈魂都會得到升華,獲得真正的快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六、哲學傾向

儒家文化——入世哲學

儒家文化是三家最貼近我們生活的一種文化,追求知識,培養道德,積極向上等等,都讓我們「入世」,讓我們更好地適應社會和生活。

道家文化——出世哲學

道家的很多思想都是偏理想化的生活,超脫凡塵俗世,不計較得失,順其自然,淡泊名利,這些都是能讓心靈沉靜的思想。

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業

佛家文化具有超逸的處事態度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可以說是有了超脫凡世的思想。佛家又倡導入凡世做好事,幫助他人。

七、物質食糧對精神食糧的比喻

儒家文化——主食,不吃就會餓

儒家文化適合當做自己主要遵循的信念,他貼近生活,只要努力和堅持就能夠達到。按照儒家思想去行動後,你能有效感受到思想給自己帶來的提升和幫助。

道家文化——副食,不吃沒滋味

道家文化適合取裡面一些觀念遵循,要完全掌握道家文化十分困難,順其自然對於改善自己的心態有很大的好處,能有效增添生活中的幸福指數。

佛家文化——水果,不吃不甜蜜

佛家文化想要完全學習也很困難,可以學習其中的精神,不懼於奉獻,樂得奉獻,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甜蜜。


夏禹在黑邊摸著龜殼參北斗明方向得夏龜(水書連山)、商乙在山上望天得歸藏易、周文王演八卦試圖統一、佛陀與吠陀仙人苦修後在樹下枯坐望天頓悟、老子總結商乙思想出關前與好友聊天留下《道德經》,夫子三十而立五十知天命問道於《易》韋編三絕知天命……

根底都是仰望星空而生的尋求真理意識。同持不可知論。佛教繼承吠陀學說認為世界虛幻轉而進入對心靈的研究,得到心理學和生理學巨大的成果,他們也有術數系統,以五行為主。道家在術數上獨樹一幟之後老學分五派,鬼谷子出縱橫、陰陽、兵、名等。門人遍布天下,還有東去移民日本帶去稻穀的徐福。儒家的中,並非中庸,而是經濟學分析最常用均方差。方差自然是中,卻述說了方向。後在農業問題上產生了農家。工程和僱傭兵上產生了墨。名家是哲學走向邏輯與傳播。孫武用道家思想治軍成了兵家代表。可以說,諸子百家皆出《易》,《易》是試圖統合商乙和夏寓,把辯證法和術數聯合在一起。一些皆是是術數專長。卜和爻同字,是記錄的意思,玄者,規律。南天為炎天,圖騰朱雀。南天為鳥,扁鵲在神話里就是人頭鳥身。也就是南方印度來的氣脈學說和本土術數復歸統一後使得醫學研究大進步。葛玄那塊佛道在哲學和術數上找到了復歸統一之道。葛家本琅琊近鄰,琅琊王家持術數得王謝之天下。王莽是琅琊山西分支,謙恭未篡時,雖然尊孔,幕僚都是術數大師,鋒芒太露,以至於被當穿越者。所以秦越人扁鵲的《內經》、《難經》換個皮就讓假借黃帝之名的黃巢剽竊乘了《黃帝內經》,於是又造出了黃老之說。諸葛亮出自農家,擅長盤算,乃是古術數之一,奇門遁甲的原型,唯一看重的即是法正。佛教以犢子部附佛外道走向大眾部又走向反覆多年的空有之變得出一套複雜的全息理論。後來也和中途學說互相交流。我們先進黃老之說的應用出口交換到印度,印度秘密儀式也借著密教進入中國,朝堂永遠是上儒下法內道學,梵道早就一體,無非分名別說。經過楊救貧結緣,陳摶不搞神鬼假說以誠相待柴榮因此也與趙匡胤結緣。陳摶、李奇、呂洞賓發展學術研究,傳到了周敦頤和邵雍手中,又穿了二程與張載,教導了朱聖人,於是理學大興。風即是天中星體之間隱藏之力,水即是潮起潮落。風水即是觀星只說。堪輿,就是觀輿鬼之術。輿鬼在南天代中天為神鳥之眼,是前朝的帝王術。皆是士林外傳。龍虎山過東華山傳到福建,風水堪輿兩派就是如此關係。

自此儒有朝堂,法有天下,佛在市集,道在山野……不都是一回事嗎?

佛之三法印,道之玄又玄,儒之中庸……無非是一個問題的不同層面。

仰望星空化生萬物罷了。

點贊爆炸我就冒著被刪的危險,說說從伊利西斯到莉莉絲從荷魯斯之眼到西方文藝復興,從文藝復興到朱聖人啟發微積分。說說微積分振興工業導致革命成熟,再說說五星如何流傳回我們國家,最後今天怎麼仰望星空。嗯,有幾段可能導致被刪除。


儒家之教,教人順性命以還造化,其道公。

禪宗之教,教人幻性命以超大覺,其義高。

老氏之教,教人修性命而得長生,其旨切。

教雖分三,其道一也。


開卷問題,下文不是我總結的,是祖師總結的。反對我的,自己去翻書。

儒家:忠恕

佛家: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道家:道德

三家核心都是在心地下功夫,儒的明德之心,就是佛的開悟之心,就是道的合道之心。


儒家以有為求有為。

道家以無為求有為。

佛家以無為求無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