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本蘭亭序不適合行書入門,無論是毛筆還是硬筆。

我在一篇回帖中談到:古人的毛筆字好在哪? - 精靈的回答 - 知乎

古人的毛筆字好在哪??

www.zhihu.com圖標

馮承素等人摹的時候,因為摹的不夠准,重新起筆再寫的。如果你寫過毛筆字就知道,如果因為「形」不準而在原筆畫上添墨,那麼即便是「形准」了,那「質感」也和一筆寫成的有天差之別。

這種多次起筆的毛病,導致神龍本蘭亭序整體上的露鋒過多(本來真跡一處露鋒的,反覆起筆形成兩次甚至三次露鋒),妍媚有餘而骨力不足,和通常所見的王羲之尺牘水平差距較大。而且因為行書的筆順是根據筆鋒和牽絲來推斷的,不合理的露鋒導致筆順爭議較大。

——————

感謝 @馬馬 指出:觀字可能是一個橫起筆,一個是豎起筆。儘管從字理上說的過去,但是露鋒過多依然是比較大的問題。這在神龍本中不是個例,限於篇幅沒有多說。

更新:

@川上

首先,「觀」字早有知友已經指正,很有可能是橫的起筆和豎的起筆交叉,原文已做糾正。

其次,破鋒大多數書家認為是毛筆分叉導致的,當然你提出的「木屑」說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但這種猜測,僅僅是猜測罷了。

但是,馮承素在完全遵照真跡臨摹下來的時候,為求形似,是極大的破壞了原作的真實自然。比如說你舉的例子:

注意看藍色箭頭所指,這個露鋒是不合理的,即便是假設這裡有個「木屑」,書寫時也不可能是那個角度的形態。而是這樣的

同理:

注意,無論是你所認為的「木屑」,還是我主張的破鋒和另起筆的現象,在馮承素模寫填墨的過程中,必定是多次描來描去才表現出來的(馮承素是不可能在模的時候放個牙籤,然後去寫)。但是王羲之一定是一筆而成的。也就是說退一萬步講,這裡就算不是第一筆寫錯了而另起筆,也是在為求形似而另起筆。如果你會寫毛筆字,你就知道這種多次另起筆對點畫形質上的破壞是極嚴重的。我不否認在這種多次鉤填下,神龍本依然能達到如此精細的地步,馮承素的水平是不低的。但是同王羲之相比,馮承素在筆畫上的差距仍然極大,即便是拿神龍本蘭亭序和《喪亂帖》、《快雪時晴帖》之類的唐人摹本相比,結構上沒問題,但是用筆遠不如後者自然。

露鋒過多,筆畫添筆是神龍本作為摹本的最大問題。行書當然可以露鋒,但凡事都有度,過度的露鋒,甚至反覆添筆形成的露鋒,不是正常書寫所形成的,自然不值得效法。所以更多的書家強調要先學聖教序,後學蘭亭。對比聖教和蘭亭,對筆鋒的處理上顯然有高下之別。而古人學習的蘭亭序,並不是神龍本,而是定武本。

《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影響力更大的是定武本蘭亭序,在後面的講解中我大致闡述了蘭亭序的傳承歷史。誰是天下第一併不值得爭辯米芾還認為王羲之《破羌帖》才是天下第一,《蘭亭八柱》中神龍本蘭亭序也只是排名第三,虞本和褚本都在其之上。大家講事實擺道理,不必拿什麼詆毀古人心血來上綱上線,更何況我很尊重蘭亭序,否則不會學習和考證那麼多。


8月2日更新:

@馬馬

神龍本是摹本毫無疑問,有用過填墨的手法處理,但本質上是單鉤,而非雙鉤。

單鉤臨摹有半臨半摹的成分,和臨摹者本人的筆法和書寫習慣有很大關係。

所謂單鉤,我在網上搜了一個示意圖:

這叫單鉤,先蓋在真跡上面,用細的筆畫鉤出骨線。然後在摹本上順著骨線填上去,叫做「單鉤覆其骨」。

神龍本蘭亭序就是用這種手段摹下來的。

白線勾勒出來的,是第一個單鉤描骨的人寫的,第二個人在這個骨上去填墨,形成完整的「肉」。這可不是中鋒用筆形成的中線,兩碼事。

如果「肉」完全覆蓋了「骨」,那只是線條質感差一點,並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如果出現了多次起筆,就會導致露鋒的現象成倍增加。比如說

第一次的骨和第二次的肉,在起筆處產生了偏差,本來一處露鋒的變成了兩個筆鋒。

收筆處也有少量的偏差,變成了兩個筆畫,比如

處理後

這樣的飛白,馮承素不是一筆刷出來的,為了尊重原作,他們是用細筆一遍一遍像工筆畫一樣描下來。真跡當然也是有飛白,但是真跡一筆寫出的飛白,和他們這樣畫出來的飛白,質感是完全不同的,真跡的會更澀一些。

來來來,考考你們的眼力,下面這個字有沒有單鉤痕迹?

當然,唐人的鉤摹水平是極高的,大多數字的骨和肉因為用的同一個墨,所以合為一體不易看出。但是起筆和收筆處,限於科技水平,他們不可能完全掩蓋掉。


另外,鉤摹並不等同於複製,和現代的科技手段沒法相比。鉤摹和原作的差別是存在的。儘管真的蘭亭序隨著唐太宗李世民下葬而失落,但是從不同鉤摹本中用技術手段做對比,可以發現同一母本的鉤摹風格差別可能是很大的。

左為陳鑒本蘭亭序,右為張金界奴本,兩者用筆的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陳鑒本的筆畫相對綿軟無力,風格上也有較大差異。但如果用重影技術去堪對

底本是張金界奴本,白線是陳鑒本

兩者不能完全重合。但是如果在「以」字以下作順時針旋轉5度左右,兩者能基本重疊

旋轉調整後

這充分說明鉤摹者在鉤摹時,因為紙張的偏轉可能導致臨摹出現偏差。同時,由於單鉤覆骨的臨摹有書家本人的功力和筆法因素存在,臨摹本和臨摹本、臨摹本和真跡之間差異是存在的。

神龍本作為真跡的仿製品,我只能說他從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王羲之的書法水平(尤其是結構和章法方面),但是不能代表王羲之的水平,王羲之的水平還在我們所能想像之上。或者可以這樣理解,各個臨摹本中的優點,都是王羲之真跡中的優點,各個臨摹本中的缺點,都是臨摹者本人的缺點。而這些臨摹者都是誰呢?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趙孟頫.....,他們臨摹的所有優點的大集合,才可能逼近王羲之真跡的水平。


這個字從月中的第二橫收筆露鋒的方向,我們可以推斷出米芾的筆順是「三-月-最後寫豎」,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如果用這樣的方法去判斷神龍本蘭亭序,那麼問題就麻煩了,很多字根據他的牽絲和筆鋒,筆順判斷不出來,比如「歲」、「幽」等,而且筆勢不合常理。

這樣的問題,在褚遂良臨本、虞世南臨本和趙孟頫臨本中,都不存在。懷仁集字聖教序中有很多字出於蘭亭序真跡,從碑刻中對照神龍本墨跡,也同樣修正了很多不合理的筆鋒。

事實上,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不完全是因為神龍本蘭亭。在明清之前,影響力更大的是定武本蘭亭序。

永和九年王羲之醉筆書蘭亭後,蘭亭序被王氏後人所收藏一直默默無聞,傳七世孫到王法極的手中。王法極後來出家當了和尚,因為喜愛蘭亭序,所以用蘭亭序第一個字「永」為法號,自稱「永禪師」,這就是歷史上最著名的智永和尚。據說他苦練「永」字,傳下了書法中最有名的「永字八法「。王法極當了和尚,自然也就沒了後人,筆法也就不能不傳外姓,於是收了幾個弟子,其中最有名的是初唐四家的虞世南。虞世南後來做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官,李世民是王羲之的超級粉絲,自然也就覬覦蘭亭序。但是智永沒有把蘭亭序傳給虞世南,而是給了另一個弟子辯才和尚。

李世民想盡辦法而不得,最後房玄齡推薦了一個人,叫蕭翼。蕭翼也是王羲之的粉絲,書法鑒賞水平極高,他向李世民求了幾幅王羲之的贗品,化妝成落魄書生去了智永的永欣寺寄宿。蕭翼和辯才都是書法高手,言談之後引為知己。蕭翼故意把贗品拿出來,吹噓是王羲之書法的最高水平,辯才和尚當然不服氣,兩人爭執不下,最終偏得拿出了蘭亭序作證。這下蘭亭序就被李世民給巧取豪奪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蕭翼賺蘭亭"。

李世民極其喜愛蘭亭序,生要日夜觀摩,死要陪葬陵墓。好在他生前找了許多書法家臨摹了蘭亭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初唐四家中的歐陽詢、虞世南和褚遂良,摹本找了當時最厲害的馮承素、趙模等模仿高手,留下了許多的仿造本。其中水平最高的要數歐陽詢,因此被刻成碑石,史稱定武本蘭亭序。論影響力,其實定武本遠遠超過神龍本。

至宋代以來,定武蘭亭的拓本刊行於世,給更多人學習和研究臨摹創造了條件,士大夫幾乎人手一本。宋四家的黃庭堅稱蘇軾」日學蘭亭「,米芾更是深入品鑒多種版本的蘭亭序,他作詩」翰墨風流冠古今,鵝池誰不愛山陰。此書雖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萬金「。

到元代,趙孟頫應召入京,送行時獨孤和尚把珍藏的定武蘭亭拓本贈給了趙孟頫。趙孟頫在入京的一個多月中對蘭亭序反覆臨摹,寫下了書法歷史上著名的」蘭亭十三跋「,慨嘆」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況《蘭亭》是右軍得意書,學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只可惜趙孟頫的這本獨孤本定武蘭亭最終被付之一炬,燒的只剩殘片了。

趙孟頫之後,蘭亭序筆法漸亡,後有書家臨蘭亭序,多出自家筆法而非學古。

文徵明臨蘭亭序

八大山人臨蘭亭序

何紹基臨蘭亭序

鄭板橋臨蘭亭序

王鐸臨蘭亭序

以蘭亭序的傳承為主線,王羲之-智永-初唐四家中的歐虞褚-宋四家中的蘇米-元代趙孟頫-文徵明-八大山人、何紹基、王鐸等等,基本上牽出了歷代的代表書家。正所謂:

東晉風流勝事多,

一時人物盡消磨。

不因醉本蘭亭在,

後世誰知舊永和。


連續邀請我兩個差不多的問題啊。蘭亭序中很多都是隨手字,結體和筆畫都很古怪,即使能寫,想拿來練功也以挑選其中若干經典字為宜,而不適合常態化的學習,更適合尋找整體的運筆氣韻和營養。這是一種賞玩品,不是練習作。自來學王羲之,多從聖教序黃庭經樂毅論入門,深一點學眾多尺牘,如快雪時晴,喪亂帖,二謝貼等等等,學到最後拿蘭亭序測測自己水平吧。日常學蘭亭序,基本很少有進步。下面是我寫的

然而我實際上並沒有寫過幾次,這只是我第四次寫蘭亭。我能寫蘭亭,卻並不是通過學蘭亭練的功夫
蘭亭序(此處指馮承素摹本)雖然是墨跡看得清筆法但是難度偏高,對於毫無基礎的新手來說路途艱難,不利於基礎自信心的建立。集王聖教序相對而言好學一點,比較推薦。如果題主為了改善日常書寫可以直接從行書入手,現代名家的硬筆字帖也可以選擇,如田英章等。

不適合,先臨《懷仁集王聖教序》吧,這個寫熟了再說。


反對 @精靈 的答案,這個回答可以說全是問題,下面我來一個個反駁。

第一個,觀字右處多次起筆的問題

在反駁這個之前,要先明確的一個地方就是,書法里的連斷關係有四種:

1.斷

顧名思義,以觀字舉例

紅圈裡三個筆畫都是和其他筆畫沒有連起來的,就稱之為斷

2.虛連

即雖然筆畫和筆畫連起來了,但是能很清晰地看到起筆的動作,「似連非連」的感覺

紅圈處可以說是很典型的虛連

3.實連

即筆畫與筆畫質量連的很緊密,看不見起筆動作

上面這個紅圈處三個筆畫實連,形成了一個厚重厚實的塊面

4.穿連

即筆畫之間,而且穿出去了,觀字右部前五個筆畫都是屬於穿連。

如果還覺得那是重複起筆的話,那可以看以下更清晰明顯的字

這裡順便說下盛字右上角有兩個牽絲是因為靠左邊的牽絲是帶出戈鉤,靠右邊的是盛字最後一筆:點這個筆畫。(在這裡是最後一筆)

很明顯,王羲之在寫蘭亭序的時候把穿連這個方法用到了極致,尤其是兩個筆畫的起筆互相穿連,這個在他其他的作品裡並不多見,但是在蘭亭序里確實是常態。

其次,可、有兩個字的問題。在講這兩個字之前,我們先看看蘭亭序里的幾個字

這些字紅圈裡的筆畫都出現了不自然的斷開或者中空,這大概是因為王羲之在寫蘭亭序的時候的紙張並不好,紙上有很多沒有打碎的木屑之類的東西,就像我們寫毛筆字的時候,紙上沾上了一個牙籤,寫完之後才把牙籤摳下來,那麼牙籤那個地方肯定是沒有墨沾到的。而且僅憑我舉的這些例子里就能很明顯地知道王羲之寫的這張紙上「木屑」(並不一定是木屑,也有可能是別的東西)是非常多的。

那麼,我們再回過頭看可、有二字

發揮想像力把空白的地方補滿,那個被木屑佔掉位置的墨是不是又重新回來了?

馮承素居然能把這麼細小甚至不太重要的細節都完整地摹下來了,你居然說馮承素摹的不夠准?我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雙鉤摹書訓練,知道摹書是有多難的,而我還是在有拷貝台,放大範本來訓練的,但是馮承素在摹的時候呢?蘭亭序是原大的,也就比小楷字大點,拷貝台是沒有的,只能放在窗口靠陽光摹。馮承素的摹本細節和信息量是最多最豐富的,所以不要拿你的無知詆毀前人的心血了。為什麼馮摹本被認為是天下第一行書,僅僅靠的王羲之的名頭嗎?那為什麼褚本,虞本或者歐本的不是呢?褚虞歐名頭不是更大嗎?

還有你說的露鋒太多,妍眉有餘骨力不足,更是屁話一堆。首先,行草書就不可能以藏鋒為主,露鋒多是必然的,那麼馮摹本就沒有藏鋒了?

再以觀字舉例

紅圈處都是藏鋒,這麼明顯的藏露對比你看不出來嗎?還是你認為只有起筆藏鋒才是真藏鋒?

至於你說的沒骨力這種屁話,等你寫了一百遍蘭亭序再說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