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無論人口還是歷史文化都遠超歐美,為什麼網上都說「下輩子美利堅」?


從公司/行業好不好的角度推導個人職業生涯好不好的模式全都大錯特錯。因為只要是給人打工,公司賺錢頂多給了一個你也賺錢的基礎,而同等條件之下,真正影響你賺沒賺到錢的就已經不再是這個了。

那關鍵因素是什麼?是員工還能不能保留議價能力。

公司賺錢 = 公司有能力給員工分錢 ≠ 真的給員工分錢。拿銀行和券商這兩個例子來說,銀行賺了更多錢,但從員工激勵層面來說,銀行幾乎註定弱於券商。為什麼?因為所謂公司好(銀行好) = 公司體量大模式成熟 = 員工角色固定 = 公司不依賴單個員工掌握的資源,員工也無法形成歸屬於自己、帶的走的資源 = 員工沒有任何議價的能力,因為員工沒有獨佔資源可以叫板 。

這是很多行業基層甚至中層員工的困境,因為大部分人,脫離當前公司平台環境,基本無法再創造價值和利潤,也就喪失了議價的可能。你因為公司不分錢而叫屈,而公司還覺得你今天有這個收入純粹沾了公司的光呢。更何況銀行的超額利潤中,牌照帶來的半壟斷性質產生的經濟租,這部分貢獻可能才是主導的。

券商的部分崗位對很多人的吸引力的本質來源是,人的影響因素要大的多,同時整個人力資源市場化的多。研究所為例,好的有影響力的首席分析師或者研究員背後直接有帶的走的傭金收入的,基金公司的買方研究員和基金經理更多是認人不認公司的。以及很多券商看重的是重量級分析師的帶來的聲望加成,這更是綁定到個人身上的獨佔價值。由於人力市場化程度相對更高,人員跳來跳去水漲船高造就了過去十幾年的賣方繁華。印象里姜首席拿千萬年薪都得是好多年前了吧,任澤平17年離開券商去恆大的年薪是1500萬,這幾年某泰、某風的大佬的明面收入也都是搜得到的。

有意思的是,研究所賺錢嗎?恰恰是最不賺錢的。沒有哪家券商是指望研究所盈利的,因為賺的傭金收入幾乎全給分光了,但中小券商砸鍋賣鐵還要倒貼錢挖人要搞研究所的早不是一兩例了。諷刺嗎?合理嗎?不合理又合理,合理之處就在於我所說的能不能保留議價能力以及是不是足夠市場化。

而投行歷來是最高光環的(近兩三年可能差點意思)。但內部來看,承銷和承做哪個賺錢?恰恰出力更多的承做賺的更少。因為我們的人口紅利不缺能做事情的人。因為市場不是按勞分配的,而是按供需分配的,而供需最終定價在哪個位置,本質上取決於雙方的相對議價能力。

實際上這種環境造就的是券商前台崗位均值還說得過去、但尾部高收入誇張的收入分布形式。對比而言,銀行溫吞水,心氣高的名校學子看不上也正常。

扯得多一點,按某些經濟學裡面長期合同理論,勞動者簽穩定的長期合同裡面實際上隱含了一項保險。但保險是要交保費的,而勞動合同里這個保費是隱性的,即為了減少失業的可能,而導致了議價權的削弱和更低的工資收入。

不過如果你前面這些讀明白了,會發現撇開崗位看銀行還是券商,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扯淡。銀行裡面的客戶經理和券商營業部的經紀人,處境可能差不多。而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或者這兩年剛開始火的理財子公司,我覺得也沒哪個傻子會不掂量掂量就無腦選券商。

更多的時候問題是,你想要薪資市場化,就要面對公司對人力選擇的市場化,就要面對成為「一將功成萬骨枯」中「萬骨」的可能。每年有多少清北碩考回國開、口行之類的政策行省分行?現在甚至很多所謂高光環的人才迴流到高中當老師也不是一兩年的事情了。

金融街陸家嘴和福田CBD的一級狗二級狗們會笑話他們嗎?不會。上了賊船又回頭無岸心態的人也不在少數。畢竟沒人和鐵飯碗過不去,畢竟並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一遍遍的去證明自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