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準備藝術史考試,發現很多時候一種新的藝術風格都是打破了舊的標準,從而藝術史能夠向前推進。那麼比如我創作出了一件前衛的作品(假設它真的是比以前的東西前衛的),但我在當下的標準下會被認為是錯誤的。那麼我的作品可以如何打破舊標準?可以說說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嗎?


看了各位藝術家和藝術史家的意見,我來點獵奇觀眾視覺。

在我格林伯格的《前衛與庸俗》裏,他提出和支持的前衛藝術,儘管獲得藝術史和市場的成功(還是問一句算不算),但相關藝術品和他的現代主義理念,到今天還沒完全被大眾廣泛認同吧?或還是精英主義了?甚至被後浪打得慘的。

現代主義和極簡主義卻在應用藝術上獲得更多「認同」,雖然這種更廣泛更向下的認同是被利益和媒體稀釋的。

庸俗在他口中也指學院,剛好我昨天想法牢騷的就是

其實我對某網紅動畫老師不是有意見,大概只是他還沒火但小眾封神時就對他無感甚至覺得太矯情,這也夠決定了現在他火了我不可能去看。我也明白應用藝術要做得非常學院庸俗才能叫好叫座,我自己前天答題也說了自己被學院配樂感動得要死,我也知道最後跳出來指這就是學院或許還讓某些人覺得何必呢。可我就是不舒服這些人自己錢賺夠就算了,可當他們的腦殘飯把這些點——畫得像、唱得高、彈得快拿出來到處炫耀的時候,各種不知是有心還是有心呢的媒體在推波助瀾以至於有更多涉世未深的人信了的時候,我沒說他是劣幣但這所謂良幣驅逐的又是怎樣的未來呢?我除了噁心似乎也是毫無辦法的。

我認為同時追星同時喜歡前衛藝術很正常的,我可以因為愛豆的顏和奶頭樂作品快樂,但不代表我覺得他作品質量和趣味足夠的或符合我的,所以我不會在這方面去誇他們。

前衛和庸俗兩個圈的人,一個待在當代藝術館,一個待在演唱會,或像我一樣一天內無縫跳轉暗爽挺好。有必要互相傷害嗎?

有朋友問我,奶頭樂製造者和飯是故意的嗎?我回答,飯分我這種分得清仍快樂,或未見過更好的真腦殘飯。而製造者們,我認為有一定影響度的奶頭樂製作和推廣團隊水平肯定不差,那就多數是裝睡了,你去叫醒他們的話,你養得起他們嗎?

後來發現像我這樣的人不多。可能要滿足撒錢追星夠一定年資,又能不功利地喜歡藝術的人不夠多?到底有多少人能分開自己的多巴胺和內啡肽,這個說法有問題的,正如快感和美感的說法也有問題。

有部分人似乎可以很快接受(包括在做實驗的藝術家和獵奇的觀眾)前衛,並不是出於掌握和認同,是出於「好奇心」和「新鮮感」,搞了半天這也是快感啊。(康德是不是舉了看到熱帶雨林很開心然後就膩了的例子來著?)

所謂特立獨行大膽前衛,還得分是有獨立思想[1]呢~是扛[2]呢~還是炒作引關注[3]呢?

也是康德說的,不看你的目的,看你的結果。結果就是,上面說的三個例子見注釋,都是當時的前衛和現在的大師了。

賴牀嘴碎,其實我不知道答案。但還是概括個更碎的觀點在最後吧,否則真是有破壞沒建設。(起牀後改了錯別字,加了點注釋)

1.貪新厭舊的藝術家做實驗,還要遇上同樣貪新厭舊的評論家、買家和觀眾

2.品味和審美經驗的積累、擴充和提升

3.文史哲理論的學習和研究

4.如果說科學未解決的問題留給了哲學,那麼應用藝術未解決的問題就留給了藝術。只要嘗試去解決這些未解決,以及去發現這些未解決,都算是前衛藝術。對我來說,是纔算當代的藝術。

參考

  1. ^畢加索在藝術領域的成功,是依靠投機取得的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5903203/answer/755773041
  2. ^當代藝術需要被公眾理解嗎?扛精惠斯勒?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967870/answer/210881280
  3. ^變態.jpg背後的乖巧男孩達利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289542


不宜用輝格史觀來看待藝術史(其他歷史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

在藝術史的語境來看,某一種藝術風格或審美規範不存在「進步」的說法,也沒有「錯誤」的說法。但題主的問題確實存在,就是藝術史是怎麼演變的,審美趣味是什麼演變的。

Tianxi 說是試驗,我很是贊同。題主在複習藝術史,想必也是學過畫的,你可以回憶一下素描是怎麼學會的。大部分時間,其實都是你自己一個人在畫,老師只是偶爾提點幾句,但你會發現慢慢的你從一開始畫得亂七八糟變得越來越有樣子了,越來越像「學過畫」的人了。

這個從不會畫到「會畫」的過程,就是一個試驗和試錯的過程。哪怕沒有老師帶,你自己琢磨,自己畫,也能畫出個樣子來,只是不一定符合藝考標準罷了。我記得我待過的畫室裏就有這樣的同學,畫出了一個自己的風格,和樣板不大一樣,但也挺好看的。

這一類人裏最有名的就是梵高,他的素描就是沒有老師教,自己琢磨出來的,畫法跟正統的都不一樣,但你不得不說還挺好看的:

對於藝術史而言也是一樣,大部分藝術家的審美都是比較統一的,畢竟這就是一職業,飯還是要恰的,否則你不按規矩出牌,就會落得倫勃朗的下場。但總有那麼一些人想要搞點不一樣的東西,他們就會自己摸索出來一條路。這就是所謂藝術家的藝術自覺。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並不是隨便把風格變一下就能形成新的風格了,好的藝術之間沒有對錯之分,但藝術品還是有好壞之分的。觀眾的眼睛不瞎,新的風格有沒有生命力,新的藝術是不是好的藝術,並不是那麼難以分辨。所以你會發現,藝術史上形成一時風尚的風格,跨越千年仍然能獲得觀眾的喜愛,好的藝術是超越時代的。

但這種分辨力的形成,倒是和當時所處的社會有關,所以「誤判」也是常有的。而所謂的「誤判」,只是站在現代人的角度而已。不同的文化和時代,會有不同的藝術判斷力,至於這個藝術判斷力是如何形成的,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說起來,特別簡單,其實就是通過實驗。

並不是隻有科學研究才做實驗,藝術的進步也是通過實驗完成的。

用最通俗的話講,藝術的實驗其實就是在一個不確定的狀態下憑感覺去創作。換言之,一個藝術家在開始一個實驗的時候,一般不知道自己最終會得到什麼。

在這種狀態下進行的創作,幾乎無法套用已有的規範、形式或標準。所以最終如果實驗得到了一個成功的結果,那麼這個結果將是前所未有的。

不過,為了得到這個結果,代價可能是成百上千次的失敗品,這一點跟科研是一樣的。其實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

至於題主說「我創作出了一件前衛的作品(假設它真的是比以前的東西前衛的),但我在當下的標準下會被認為是錯誤的「,這個觀點其實要有條件的提。它的前提就是任何藝術作品都有可能在某個時間點被認為是「錯誤」的。但這種錯誤並不否定這件作品的價值。與其說是被證明錯誤,還不如說是後來出現的作品更先進。這種先進體現在多個維度,如形式、內容、表達的密度、影響力等等,在這些維度中,後來的作品體現出了前衛與當代性。而這樣的前衛與當代性也是消耗品,當一個時代越來越遠,當作品的各種意義被挖掘殆盡,這個作品就從美術館被移進了博物館。

藝術史就是累積在無數的「錯誤」上,因為必須要有錯誤,才能進步。


我看了一下,覺得大家說得都挺對的。

這問題可以簡單去理解,比如藝術家都會多多少少有些可以挑戰「傳統」模板的心理特質,那麼只要勇於挑戰權威,勇於嘗試,勇於表達自己所想,有恆心,就能成功了。對嗎?

如果完整的思考的話,會發現「一件前衛的作品」並不能得出它可以將「藝術史向前推進」這一結論。作品這一結果很重要,但並不是推進藝術史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更不是唯一的原因。作品在藝術史向前發展的路上,也許只能算得上是一個放置了大量意義的載體,它要經過一個完整的「被構思」-「被創作」-「被欣賞和批評」-「被解讀」-「成為素材再次被構思」-「再次被創作」……的過程。所以在藝術史當中有很多一再出現的經典「母題」,不斷地被借用、挪用。

所以,大概可以這樣說,藝術風格可以變化,不同於時代主流的藝術作品也總是在出現的,但幾乎沒人在變化發生的當下就能確定這種變化是前衛的,還是倒退的,是對藝術史有推動的,還是隻能算作整個大時代的一個註腳而已。這也是當代史寫作艱難的地方。

很多人回去追求「前衛」,這個提法因為格林伯格而聲名遠揚,然而「前衛」的定義並不十分明確,我曾聽到青年藝術家說「前衛藝術家」是罵人的辭彙……與前衛藝術同時提出在一篇文章裡面的「kitsch」也一樣是沒有明確邊界的概念。於是,每個人對於「前衛」藝術的認識都不一樣,甚至對於前衛藝術到底是不是好的這個問題的回答也不一樣,對於到底什麼是「庸俗」藝術的理解也不一樣。

面對這麼多種的概念衝突,為「先進的藝術」下一個毫無爭議的定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是稍微改動一下,比如「由於藝術風格的變化,讓藝術史得以發展,至少從時間線來看,是向前發展」,這樣比較準確一些。

藝術作品的風格變化根源目前有三種比較系統的觀點:

第一是從作品形式出發:李格爾從裝飾藝術的花紋圖樣入手,認為藝術圖像內部的形式之間有自己的一套編排邏輯,而風格的變化實際上就是形式的邏輯發生了變化導致的結果(通俗一點講,掛毯、絲綢等等實用性很強的圖像,它們本身的風格是跟隨社會受眾審美的變化而變化的);沃爾夫林在李格爾的基礎上提出形式本身會受到藝術史「內部」和「外部」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從文藝復興到巴洛克本身就存在著五種相對應的形式關係。

第二,從個人化的視角出發,以藝術家個體的心理變化為基礎而變化藝術風格。貢布里希通過自己經驗主義的思考,認為每個畫家看著同一個物體畫出來完全不同的風格,其原因在於物體在藝術家頭腦中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圖式,而不同藝術家由於不同的身世教育背景,頭腦中形成的圖式風格是有很大差異的,這種藝術家個人風格的差異就是藝術風格不斷變化的緣由。

第三大概是受到認同最多的一種:認為藝術風格的變化與社會整體的時尚風氣變化有關。阿諾德·豪澤爾認為「新的藝術興趣的某個社會階層的興起纔是主要的條件」,可以從社會意識這個概念上面去理解風格的變化,通常上流社會人們會希望自己的風格是更有「逼格」的,於是有意識的與下層階級風格差異化,而由於下層民眾對於上層貴族的羨慕,他們也會去貼近上層民眾的審美風格……於是便形成了不斷變化的社會風格。另一位社會學家布爾迪厄進一步說「趣味具有階級性」,一個人對於風格的習慣是在社會生活中被養成的。

簡單說了上述內容之後,我覺得大家應該能發現,風格變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

所以大概很難去把藝術史中的各時期複雜的風格變化簡單地歸因為一個「創作反叛作品-挑戰權威-權威被撼動-作品成功了」的線性過程。

關注公眾號:藝術家自撰,獲取更多中國當代藝術的一手資料。


啊。

假如不侷限在新舊之中,不被所謂一種「歷史進步論」捆住你的實驗精神和警醒能力。

人容易被「想前進」這件事桎梏了角度,恰恰藝術不完全是個像實驗科學一樣新推動舊、不斷向上的過程。

一些可以稍加註意的意見:

1 最近又看昆德拉被背叛的遺囑,裡面平庸天真地(他的自謙)將歐洲的音樂史和文學史劃分為上、下半時,以這個方式來觀察藝術創造的演化,分界線大概是18世紀(不用很精確)。以他的角度,我們現在受下半時的文藝風格和審美判斷影響。那麼,早期的創作就一定是膚淺,幼稚,簡單的嗎?就一定在深刻的對面嗎?

「進化」到下半時創作中「完整的敘事」就一定是好標準嗎?

我們時常在談論符合歷史風潮的東西,這個引來的另一個問題是,所謂的時代精神是什麼?昆德拉舉了一個例子,是巴赫,巴赫晚年一直在做復調,他背棄了整個時代的趣味。因為他「對歷史不信任」,對未來表明拒絕。

以現在的巴赫地位,以及拉到如今的時間尺度來看,這例子在昆德拉那裡,帶出來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歷史根本就不會是一條一直向上(通往更富有,更文明)的道路,藝術的需求有可能與生活的需求(現代化的實現)相矛盾。」

新的東西可能在另一方向的路上。不一定在所謂前進的方向上。

2 有一陣子聽閻步克先生的課,有幾句閑話聽到時候很開闊,他說,當我們使用「發展、進步這樣詞的時候,你就要清醒的認識到,你就在進行價值判斷了。我特別提醒大家,價值判斷、理論分析和事實判斷,我們要清晰區分開來。」 ????

當「先進」這個詞蹦出來的時候,第一反應需要警惕警惕。

3 杜尚。往前數個五百來年(不用很精確),杜尚得算是藝術史上搞大破壞的第一人了。因為他直接破掉了藝術的根本。他將現成品做成藝術,譏諷藝術家過高的自我,同時期馬蒂斯和畢加索開了另一個歷史風範,衍生出無數新流派。各種新鮮藝術創作在激蕩角力,但杜尚向全世界背過身去,是知道將來他會成為當代藝術的「大寶物」嗎?

沒人知道。沒人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較為先進的。除了投機的那部分,每個創作者可能都是在做一些個人的價值判斷,最終要完成的東西都是那個叫做「自我」的玩意。

但杜尚又說了,自我不重要。

沒有一個統一標準的,歷史不是一套考試體制,可以有答卷勾選對錯。歷史書倒是有。

歷史是霧氣籠罩的,裡面無數亂徑岔道,想想,在一個單一的事實和萬億的可能性之間,急轉彎的地方非常多。最終突圍而出的美學風格也好流派也好,不一定是最最前衛先進的,很大可能是最長命的。

那為什麼要這麼去想一想問題。回到老昆德拉自己的解釋,他講,這麼去重新思考、恢復上半時的意義在於:重新確定並擴大小說的意義。將小說的全部歷史經驗來做定義的基礎。(他用文學舉例)

換句話說,是站在一個足夠大的宇宙尺度去考慮問題。

可能沒有直接回答到你的問題,不過這也是邊回答邊整理下自己思路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