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现在城市里的公园绿地,基本上千篇一律,草坪绿树小花,好多都是外来植物,尤其是草坪,为了维护它还要拔掉本土的野花野草,有时看了觉得很心痛,本土植物没有了,本土的小昆虫小动物的生存环境也就没有了,这样不是破坏了本土生态吗?而且外来植物就好看吗?我觉得本土的野草野花也很美啊,而且是自然美,真希望公园设计管理者应该考虑下,设计出更有地域特色符合生态发展的公园绿地。


草种涉及到一个育种水准,本质上是因为国内的草种/草坪科研水准还没达到国外的水准。我国一直在学习国外的技术并引起国外较好的草种,并在国内进行扩繁和销售。部分进口草种目前是已经是在国内的经销商手里的产品而已,不需要完全靠进口来得到这个草种。

不止是城市公园,在一些稍微对草坪有要求一点的运动草坪区域,多数都在用国外的草种。因为国外的一些草坪的特性会优秀得多(没办法,国外在草坪学领域领先我国几十年上百年,草坪学在我国还是比较新的学科)。比如在高尔夫球场,我们需要草坪本身不仅要病虫害少、有均一性、有较细腻的叶片和被运动损伤后快速恢复的能力等等一些特性。这些靠国内的科研技术来育种将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和人力还有科研院校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可能十年几十年才可能出成果,也有可能完全失败…因为育种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但也不是说我们现在依赖国外草种,就一定会持续依赖,我国的草坪学也一直在发展,在未来我们也许也会有更好的草坪草种。

当然关于为什么不用本地草,因为本地草可能不是单一品种,本地草虽然很适应本地环境但可能会缺少一定的美观功能或无法四季常青等其他因素的考虑。为了得到观赏性和一定的功能性需要,一般还是需要买统一品种的草坪。

而且这个其实也是商业运作的结果。如果供应商的某个草种/草皮因市场效果好或者购买力足,那这种草也会越卖越多。所以也许也是一个市场化的效果。


谢邀。我想了好久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题主应该不太了解植物和景观设计,带有某些理论上的偏见,而且要想比较全面的分析解答的话又会涉及到景观设计内一些尚无定论的分歧。我简单回答一下吧。

首先,很多植物确实是国外引进的品种引入中国的,如果只用本土原生植物恐怕会比较麻烦,因为引入的太多了,不说景观植物了,举些通俗的例子:辣椒明末由墨西哥引入国内、玉米也是明朝从美洲传入中国、棉花宋末由印度阿拉伯传入、黄瓜、茄子、香菜、土豆、生菜、菜花、绿豆、向日葵(瓜子)、洋葱、番茄、红薯、西瓜、核桃、石榴、葡萄、芒果、草莓、菠萝、无花果等等咱们平时吃的用的很多都是国外传入的。换句话说,题主所说的「野草」可能也是外来物种,只是没有经济价值被人忽略的。

对问题再做深入解读的话,题主的意思可能是「为啥不用本土野生植物」这样会给施工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麻烦,如今的绿化用苗都是苗圃培育的,规格、形态可控,如果草地用野草野花,会十分杂乱。而且野生植物就要从野生环境下取得…

其次就是设计上的问题了,题主所说的原生态风格设计,就是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一直倡导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现代确实也有这类设计的,最著名的应该是北京大学的俞孔坚教授,对他的设计反对者也不少。我特地搜了几张照片:

以上几张图片是俞孔坚教授几个比较出名的代表作。

下面我再放一些随便搜的现代风格的城市绿地设计照片,做个比较:

城市绿地公园的建设和方案决定权是在政府手里的,如果你是决定者,你会选择哪一种呢?

第三就是「符合生态发展的公园绿地」这个题目有点大,我不想说了 …也是举例子吧,如果去野外景区的民宿,真让你住人家农村的环境,肯定会觉得蚊虫多、厕所不卫生什么的,更别说晚上睡觉的时候原生态的小老鼠出来活动的事情了。人们啊,想要的是干净自然的生态,而忽略掉了自然中的蚊虫、小动物那些自己不能接受的。这条纯吐槽…

其实现在引进国外培育的新品种,成本也是很高的,类似于我国引进国外新技术。你以为我们想用那些死贵的国外苗木啊…有时候人家的效果也是真的要好。

忍不住给放张图吧:

美国科罗拉多蓝杉

原产北方的杉树好像是白杄

你喜欢哪棵?

多年来最花心思的回答了吧…


不知道题主对草坪学有多少了解,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中国的草坪气候区有一定的了解,浅显易懂地说几点吧。

首先草坪草可以分成冷季型草和暖季型草:

冷季型草喜欢冷凉湿润的气候,冬季只要湿润,就可以耐极低的温度。北方常见的草坪基本都是冷季型草,北京基本就是草地早熟禾(原产美国),更北的地区可以使用黑麦草,高羊茅,紫羊茅(后二者原产中国,但使用的品种一般进口),或者它们混播。在养护精细的高尔夫球场果岭区一般是匍匐翦股颖(几乎全部进口)。

暖季型草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冬季一般低于10度就会枯黄。最常见的就是杂交狗牙根了,江浙沪常见的天堂草,百慕大都是杂交狗牙根的品种。杂交狗牙根是使用的原产中国的普通狗牙根和非洲狗牙根杂交的后代,当然,和无数原产中国的植物品种一样,这个品种群基本是美国人杂交的,和中国没什么关系。暖季型草最致命的问题是温度一低就会枯黄,基本上10月份就金灿灿一片了...为了保持四季常绿的景观,需要在秋季补播粗茎早熟禾或黑麦草,这样江浙沪冬季冷凉湿润环境下这两种冷季型草就可以绿绿油油生长,弥补暖季型草冬季的缺位,到了春天回暖,冷季型草就会逐渐枯死,休眠的杂交狗牙根会重新发芽占据草坪。

听上去很美好吧,北方有北方的草,南方有南方的解决办法,如果问题就这样结束了就太naive了。

中国草坪气候区最大的特点就是存在著大面积的过渡带,根本不适合草坪的生长。

具体的表现主要是,过渡带冬天太冷,不太适合暖季型草(暖季型草在北过渡带冬天会冻死,在南过渡带会休眠);夏天又太热,不太适合冷季型草(冷季型草在北过渡带夏天会因为高温休眠停止生长,在南过渡带会热死)。中国的过渡带面积十分广袤,大家可以看看自己家乡在不在其中。

这也很大程度解释了你家门口的草坪为什么整天烂糟糟的像个菜地或者每年都要更换草皮的原因。

某公园新换的草皮

而现代园林使用草坪的先驱,欧洲,常年受到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吹拂,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雨量分配平均,十分适合冷季型草坪草的生存。而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分布时间上不均匀,尤其是华北所处的北过渡带,冬季严重缺水。

初中地理送分题

英国的疏林草地景观少不了温和湿润的大西洋水汽的滋润。(副作用是人得天天带伞)

华北地区冬季整体上蒸腾量大于降水量,对于扎根浅的草本植物来说,缺水是最致命的威胁。因此华北原生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大多数都选择在冬季枯萎减少水分蒸发,以宿根的形式过冬。

万物萧条才是华北落叶阔叶林的冬季景观。题主心疼的野草野花冬天的样子....平心而论你喜欢冬季如茵的草地还是这景观?华北几乎没有冬季常绿的禾本科植物,又谈把原生草应用到园林草坪呢?

但其实如果我们跳脱出禾本科的局限,华北其实也存在常绿的草本植物。比如莎草科的苔草、百合科的麦冬都可以在华北万物萧条的冬季保存常绿。

北京山间多有苔草,侧柏林多见,可以长成很大一丛。此为网图

麦冬的特长是耐阴,郁闭度很高的侧柏林下也可以正常生长(图为天坛)

核心区还是使用了早熟禾草坪,目测这郁闭度需要每年一换草...但质感确实比麦冬要细腻啊,颜色看上去也更有生命力。

这二者都属于题主想要的中国原生的草,麦冬十分耐阴,可以种在郁闭度很高的林下,而禾本科草坪必须要充足的光照才能成活。这二者不耐践踏,但是用在观赏性草坪上养护容易,不用剪草,可是形成的草坪质感粗糙,尤其是麦冬,颜色墨绿,用在阴暗的林下调低了背景亮度,显得更加压抑。观赏效果比起禾本科草坪草致密的如茵地毯总是差点意思。

古木,草地,雾气弥漫,彷如邱园

很简单,外来物种,在国内病虫害比较少,管理成本比较低,所以如此。

还有个原因就是,国内育种做得太差,即使有原生的好物种,没有选育也不会很好。


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 ,哈哈,瞎说啦


好问题呀,有些寻常存在的事并不理所当然,它只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

外国各种草坪品种虽然各有各的好,但如果国内市区执意要用草坪的话,我觉得从本土野生种质资源培育出适合国内季风气候的品种的方法是唯一可行的方法。现在之所以这种外来品种还有市场,是因为人力成本还比较好控制。实际上种现代草坪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特别是私人家庭,种草坪真的是得不偿失,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尽量用别的替代,比如佛甲草、景天类、麦冬之类的,还有英国的那种野生混种草皮应该是未来的一个比较可行的思路。好的景观应该是不浪费的,没有特定目的只为追求酷炫而费帑严重的从内心逻辑上我就已经给它判了一个丑的评价,也就是所谓的大脚美学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