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對。

我思故我在是通過「思」來確證「思之在」,從而突出了人類的自我意識。但是思存在之前必須有一個去在,才有一個思。或者說思本身就是一種「在」(即言之,正因為之在,才有其在者的本質),通過「在」去考察思,通過「思」反思「在」,從而將思與在的關係進行縱深探討。


都正確,都不正確。

所謂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這本是一個循環,是常人經常出現的。說普通話,就是沒事找事。

反過來,說不正確。

舌頭長在你自己的身上,但是卻需要辣椒才能讓舌頭體會到辣的滋味。發現沒有,這個世界人都以為事物可以讓自己開心,實際上呢,事物的來去根本不是人能控制的。所以人以為的喜怒哀樂完全被這些事物來牽制,於是就有了從喜到悲,再到喜的過程。

看看知乎里,一大群人再問,如何能讓自己開心。

仔細想想看,心在自己的身上,為什麼要用事物才能讓自己開心?

因為這些人都不明白人與世界的關係。就像你看見電腦、手機之類的,那些不是廠家製造的,是你自己製造的。當你拿到喜歡的東西,就開心。喜歡的東西離開了,就傷心。

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仔細想想看,眼球捕獲到光線後,運用身體五臟六腑的養分製造圖像,然後送入大腦處理。而人的意識就一直以為身體造的世界是真的。殊不知,身體一方面提供世界的景象,另一方面還要給人提供思考的養分。身體同時做了兩件事,太難了。

而笛卡爾沒看明白這一點,以為我就是圍繞萬物轉的,所以才有我思故我在,另一個糊塗蛋非要去爭辯一句,我在故我思。把身體不當一回事,傻不傻。

補充一句,人的身體一直分為兩個部分,大多數人都是分裂的。他們只知道思考的部分,卻無法控制身體感受世界的部分。當二者合一的時候,才是所見即所得。但西方的哲學家在思維領域無限延伸,到頭來還是沒明白什麼是自己。


我在故我思。

(https://zhuanlan.zhihu.com/p/78630864)

《人類的思維——我在故我思》

我在故我思。

因此,我們每個人在出生之初就直覺地在本我中建立起了各自的思維繫統。這個最初的思維繫統只包括了儘可能少的兩個成員,是最簡版的。它包括的兩個思維成員是:思維的主體——本我,和思維的對象——知識。這裡的知識最多可以是包括一切可能存在的知識。但由於人類生來俱有的在時空中的有限,使人類與永恆的自在無法相比,所以人類本我中的知識也不可能如萬物本體一樣包括一切可能存在的知識。這種先天知識的破缺,是在人類作為人類誕生之時同步發生的。所以,每個人的最初思維主體都相同,都是本我。每個人最初思維繫統中的知識,和一切相比,都各有破缺,且各不相同,各有特長。人類在出生之時所建立的最初思維繫統中的知識,決定著他們各自將來所能認知世界的範圍。這種限定雖是眼不能見,卻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表現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現象的唯一內在解釋。這種每個人生來俱有的各有特長的知識,稱為每個人的才。每個人的才是在人一生中的思維過程中不斷展現出來的。下面就談人類在一生中最常用的思維繫統。

人類的思維繫統,是一個本我獲得,儲存,解釋和創造知識的系統。思維的主體是本我,思維的對象是知識,思維的過程是獲得,儲存,解釋和創造知識的過程。可見,思維包括獲得,儲存,解釋和創造知識四個具體的步驟。這樣的劃分對於處在信息自動化網路化時代的讀者來說,並不陌生。

人類獲得知識的原始工具是人身體的感官,延伸工具是本我藉助理性創造的各種信息感應器。人身體的感官就是人的能我部分。

人由本我,自我,能我和才我四個層次組成,分別存在於同時存在的四種可能的世界:自在,自由,自肯和自否世界中。當我們用理性分析這四種我和四種世界時,這四者都是彼此不相關的並列關係。當我們結束分析,直接使用這四種我和四種世界給予我們的自由時,則這四者是互在其中互相成為的等效關係。思維的對象隨著思維方法的改變而改變的現象,稱為思維中的共軛現象。對包含思維者自己的對象的靜態觀察和動態經歷,二者所得結果一定不同。靜態觀察所得的知識,僅僅是知識;動態經歷所得的結果,既是知識,又是經驗;既是內部運動,又是外部現象;既是過程,也是結果;既是觀察者,又是被觀察者。

人的感官與能我所在的自肯世界一樣,是一理性一世界,一種感官僅且只能獲得一種知識。人的感官不僅獲得知識,同時也有向本我解釋知識的能力。所以,人藉助感官獲得的知識都是自己可以直接 理解的信息,也就是知識。

本我所能理解的知識,是包括一切可能的。對於感官無法直接獲得的知識,本我就藉助各種信息感應器來獲得。各種信息感應器利用的都是感應材料的某一理性,能把一種信息轉化為另一種本我可以理解的信息。與人的感官一樣,一種感應器僅且只能獲得一種信息。所以,人的感官和感應器的種類決定著人類所能獲得的知識的種類;人的感官和感應器的感知範圍就是人類的可知領域。

人類天生感官和延伸工具獲得知識的種類和範圍往往具有局限,所以人類所能獲得的知識與本我所能認識的一切相比,仍是微乎其微。於是人類對來之不易,而且將來仍然有用的知識,藉助在時間中不發生改變的理性系統或理性材料,進行記錄和儲存,使之能夠在將來再次被使用。所以,人類思維連續發展的過程,也是人類記錄知識,儲存知識的過程。

當一個人藉助理性材料記錄的知識,展現在第二個人面前時,這些知識若要在第二個人的本我中理解成為第一個人所記錄的知識,則需要二人擁有共同的解釋相應知識的系統。如果沒有共同的知識解釋系統,兩個思維主體之間是無法進行知識交流的。最常見的知識解釋系統就是語言翻譯員,電腦程序中的編譯程序。所以,擁有相同的知識解釋系統是思維主體間交換知識的必備條件。

知識解釋系統也是依某一理性建立起來的。這樣綜合前文可知,理性參予了人類知識的獲得,儲存和解釋的三大過程。不僅如此,理性也參予了人類創造知識的思維過程。創造知識,尤其是創造可以創造知識的理性原則,可以說是人類思維和動物思維,電腦思維的根本區別所在。

人類創造知識的思維過程,是人類獲得知識的另一個途徑。當人類天生感官和延伸工具獲得的知識,滿足不了本我對感知更多,消滅未知,最終認識一切的需求時,人類的本我就開始創造知識。本我創造知識的過程,可以是才我的靈光一閃,也可以是能我的解釋系統在人睡眠時對本我傳輸的夢境,更可以是自我在某一理性原則指引下的自由生成。所以,突發奇想,夢中解題,哲理推導,伴隨著人類文明的每一次前進,產生著人類不同於動物的每一個進步。創造知識,創造原則,曾經產生了人類思維的巨大進步,也必定會繼續產生進步。

知識先於存在,思維先於行動。所以,人類的知識決定著人類文明的程度,人類的思維決定人類的行動。

思維與本我同在,本我永恆,思維也永恆。知識只有在包括一切時才能夠永恆,但思維的每一次活動,必定產生著知識,使知識永遠無法被消滅。所以,思維永恆,知識不滅。


我思故我在是推斷,我在故我思是描述。

就好比:

1,因為汽車在馬路上行駛,所以它的油箱里肯定有汽油。

2,因為汽車油箱里有汽油,所以它能在馬路上行駛。

前者是推斷,根據現象反推出事實。所謂「車行故油滿」。後者是描述,按先後順序描述,所謂「油滿故車行」。

我思故我在,說的是因為我在思考,由此可以推斷出「我能思考」的原因——我是存在的。並不是說我不思考就不存在。


二匹馬向不同方向拉車,難說哪個方向正確,必須要放在系統和更高的全局動態關係來看。

角度不同,動機和目的不同,決定結論亦不同。

至於笛卡爾所說。是因為從哲學的角度多種可能去看待問題。以跳出原有局限。

有更多的可能性,也會有更優方案 ,這是哲學思考給人類最大的禮物。


我思故我在是注重主體性

當一切東西,知識都不可靠的時候,你只能知道一件事,既我在思考或者說有一個對象在思考,所以能確定主體的存在。

至於我在故我思。。。。。不大像是一個合理的推論。。。


當你這麼處理「我思故我在」把他換成「我在故我思」的時候,就意味著你已經誤解了笛卡爾。

「我思故我在」是天賦觀念,而不是一個推理,不是因為思,我才存在。

而是,「我」,從根本上講,就是一個在思維的東西。

這是笛卡爾在進行過普遍懷疑之後,認為唯一無法懷疑的東西,他是自明的。


我尋思certigo是因為我有思考故此證明我的存在,恕我學識短淺不知道我在故我思是啥意思


我思顧我在,可以認為是從認識論的層面上的說法,即我必需借我思才可知我在。這個進一步還可算工具論。我在顧我思,大概大概可以扯上本體論,就是人是人的本體。人這個東西具有先驗知覺的能力,也就是說人的自我意識是天生就有的,因而我在顧我思,可以講得通。從形而上學上講以及辯證法上說,我思顧我在,思乃是我對我的返思,講得通。我在顧我思,也能講得通,我是主體。

這裡的我在之在沒有意義,就是說此在與我為同意反覆。我就這樣解釋!

哲學的未來是什麼?

扯蛋!


我思故我在是對西方哲學基本問題存在是否絕對存在的確認,後一個命題不清楚你想表達什麼,你在,是否思考是你的追求,人有權選擇自己的活法,只有你願意承擔相應後果。


說過它是不正確的,國人首先不幹了,再答一次,「你思與不思皆亦在」。思則意識歸位,「凸顯」了自我之存在。沒思,你也在那裡,怎麼是我思才故我在呢。那麼,除了「我思與不思皆亦在」外,其它一切都是錯誤的。


大概意思就是活著為了吃飯,還是吃飯為了活著之間的比較。

題目就是唯物和唯心的關係

談不上哪個更正確

但取捨之間,決定了一個人生的高度和深度。

比如我,會傾向我思故我在。


都不正確。我在哪裡?我是誰?我只不過是在偶然間出現的,由一部分有機物質組成的信息綜合體。有接收和處理信息的功能。看起來是獨立個體,本質上是綜合了宇宙很多信息(也可以稱作能量)。來定義個體或事物名詞只是在已知範疇下方便描述而已。


應邀

佛法認為,有二元分別,就有夢幻般的「無常我」在。


都是正確的。

我思故我在:這是法國的哲學家笛卡爾的主張和原則,思想重於存在,思想引領行動;

我在故我思:與前者相對應,行動重於思想;

二者是對立統一的。


我思故我在是正確但無意義的廢話。

我在故我思應該算是綜合命題,略微有點意義。

這兩句話翻譯一下就是:

1.存在一個我在思考,所以存在一個我。

1.存在一個我,所以存在一個我在思考。

顯然,第一句是符合同一律廢話,第二句稱不上廢話,但沒有了絕對正確,畢竟符合同一律的是重言式,必定正確。

但問題在於:不存在一個我在思考,所以不存在一個我。

像這樣的話也是絕對正確的,也符合同一律。

看出來沒有?實際上笛卡爾就是一個復讀機,他先說了我存在,然後從我存在推出我存在。

廢話,說我不存在也可以從我不存在推出我不存在。

所以呢,學習哲學之前,先看數理邏輯,否則就會被如此簡單的陷阱坑了。


一個唯心,一個機械唯物


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是一種自明的道理

我思可以推導出必然有一個思考者,如果沒有思考者那就沒有「我思」。而思考者肯定是要「我思」的。我思證明了我在,我在又證明了我思

便乘提問一下:如何理解拉康的「我思在我不在之處」


按百度上看到的解讀。我思故我在其實是一個論據而不是論點。「我思故我在」的意思並不是我思考導致我存在。它的意思是我思考所以我存在,我不存在就不能思考,所以我當然存在。我思故我在要論證的就是人不能懷疑自身的存在,因為你懷疑自己存在的思考已經證明了自己存在。就算你懷疑世間萬物真的是虛假的,包括自己的身軀與感官,都是一個惡魔幻化出來,戲弄你的,也不能因此懷疑自己的存在。」我思故我在」本身並不是唯心或唯物的,只是在說再怎麼懷疑也有一個懷疑的終點。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後面的正確,「我思故我在」是為了證明「我在」。至於這個「我」是誰,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是問題的關鍵。

但看了一些答者的回答,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者認為這一點不重要。就如一般動物,它們大多對「我」是不在意的,覺得理所當然,也就是在「自我覺知」上缺乏悟性,於是它們不會產生這種意識:為何我長這個樣?為何我被關在籠子里而你們卻自由自在?為何我活著?(還有一些人會這樣回答:你長這樣是遺傳父母基因,你關在籠子是因為你是動物,你活著是偶然……,還以為別人弱智才這麼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