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應不應該放鞭炮?

爆竹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謂之端月。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惡鬼。」在沒有火藥和紙張時,古代人便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聲,以驅逐瘟神,反映了古代中國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願望。鞭炮說法上各個歷史時期不同,稱謂從爆竹、爆竿、炮仗和編炮一直到鞭炮。在現代,華人在傳統節日、婚禮喜慶、各類慶典、廟會活動等場合幾乎都會燃放鞭炮,特別是在春節期間,鞭炮的使用量超過全年用量的一半。

咱小時候,放炮仗就意味著過年,因為炮仗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賣。竄天猴,五連響,摔炮仗,大一點就是拿手裡的煙花筒,遠遠地放地上的轟天雷,咱都玩過。零散著玩是樂趣,家裡放是熱鬧。

這兩年直接禁止放鞭炮了,一沒了噼里啪啦的聲音和那嗆鼻的氣味,總覺得年都不是年了,嗯,我可能過了個假年吧……

有人說:「臟,擾民,味道不好。沒覺得放鞭炮才有年味,就是閑的。」

有人說:「,大家別放了了,讓環衛工人回家吧。」

嗯,那一套禁止燃放的說辭好像也挺有道理,說得我都有點心動了。

概括一下,無非一是環保,二是清理,三是擾民。

人人都知道保護環境,但把放鞭炮上升到了環保的高度,嗯……

請問大家見過有人沒事天天放鞭炮玩嗎?過年放放鞭炮就把生態環境搞壞了嗎?不,絕對不是!!

把生態環境搞壞的原因很多,而且不是一天兩天,每天上班路上機動車排氣管突突突,每天工廠的煙囪直插雲天突突突,化工廠向河裡偷排廢水突突突!!絕對不只是一年中特定幾天燃放鞭炮的問題,非要讓鞭炮來承擔環境污染的問題,鞭炮說,這個鍋我不背。

這個社會有每個人的分工,環衛工人也不例外。

「別放了,讓環衛工人回家過年吧!」

但是大家覺得,就算我們不燃放鞭炮了,環衛工人真的能回家過年嗎?不可能,這個崗位上總會有人值班。

醫生也會在醫院值班不能回家過年,我們是不是應該喊喊:「大家別生病了,讓醫生回家過年吧!」

這個春節,不僅僅是環衛工人奮戰在一線 ,還有千千萬萬各行各業的人,來保證著我們過一個美滿的春節,這些人包括醫生,電工,環衛工人,程序員,警察等等。不僅過年不要做,永遠什麼事都不要做,因為背後的從業者很累。這樣有意義嗎?誰不想回家過年,誰的工作不辛苦?但這不是說環衛工人應該清掃我們就隨便啪啦啪啦。要減輕環衛工人的負擔,我們為什麼不在燃放之後自己把爆竹皮掃了?這樣既熱鬧了春節,又不給環衛工人添麻煩,不是一舉兩得嗎?

有人說放鞭炮擾民,請問,還沒有污染概念的時候,你爸媽不放鞭炮的嗎?你家鄰居不放爆竹的嗎?別人過春節圖個熱鬧,你非說擾民,對不起,這只是你個人的想法。不代表你鄰居是怎麼想的,也不代表別人是怎麼想的。

春節本來就是一個傳統節日,為什麼要貼春聯,吃餃子,放鞭炮,拜年呢?這些事看上去有什麼意義呢?非要說科學,那貼春聯是浪費紙,春聯掉了還要環衛工人掃,吃餃子平時也可以,放鞭炮污染環境,拜年就是串個門。

雖然這些事本來一般,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

過個熱鬧年!

現在家裡的老人說年味淡了,到底是淡在了哪裡?我們仔細想想,有了電腦手機之後在外面放炮仗的小孩子還有幾個?春晚說著說著就說到了沉重的政治話題了?一頓大魚大肉的年夜飯也可以平時吃,大家都喜歡抱著手機搶紅包,一家人圍著年夜飯搶紅包,老人又搭不上話,現在又不讓放鞭炮了,年味怎麼能不淡呢?

中國的傳統文化丟的太多了!!西方聖誕節明目張胆地開到中國大陸上來了,現在就為了減那一點點可憐的環境污染,竟然把刀開到了春節的頭上。某些人還一個個跟明白人似的,說什麼古人做錯了,非要好看的數字而不去衡量背後蘊含的文化價值和民族精神,非要等春節過得人不人鬼不鬼,又要呼籲保護傳統文化,花大價錢鼓勵人們燃放煙花爆竹,這不是可笑么?!!

所以,我們可以考慮這樣做:

1、在正規的煙花爆竹銷售點買環保部門蓋章的鞭炮,減少污染量。

2、放完鞭炮後清掃爆竹皮,減輕環衛工人的負擔。

3、平時上班少開車,多乘坐公共的交通工具是對的。

好了,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首先這個事跟環保關係不大,真正造成環境惡化的原因是什麼,都懂。

其次噪音是個問題,以前沒當爹之前倒是沒感覺,女兒出生的時候正值春節,放鞭炮對孩子確實不好,當時有點反感,後來想了想,勉強能克服,大過年的圖個樂,多注意收斂的話,也可以接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