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經常加班熬夜,那應該很多人選擇轉行和跳槽吧?


所有設計類的工作都免不了熬夜加班,視頻剪輯的行業的加班,主要有3個因素。

1.自己的靈感

在沒有靈感之前,都不算還是工作,你可能會花大量的時間找參考,來回踱步,花式摸魚,沖沖咖啡,點點外賣等等。直到靈光乍現的一霎那纔算正式開始工作,而這個時候可能已經很晚了,甚至已經過去了幾天,只能加班趕進度。

2.客觀條件

視頻剪輯的硬體要求很高,很多時候受限電腦的性能,現在動輒幾十個T的4k素材,光是拷貝就要用掉大把的時間,還要轉換格式,這些都會佔用掉正式的製作時間。一些工作流程不完善的公司,在做時間表的時候,往往會忽略這部分時間,導致製作時間壓縮,只能靠熬夜補回來。

而且大量的素材,光是看一遍就夠嗆,還得挑選剪輯,媒體類又講究時效性,時間越來越不夠用。

3.客戶的主觀感受

設計類的工作內容好壞,沒有絕對客觀的標準,每個人審美,需求不一樣,就會造成反覆修改,感覺這個東西又比較抽象,碰到表達不好的客戶,只能堆時間去猜他要什麼。

再說到跳槽轉行,這就是個圍城,做後期的都想轉行,而不是後期的都想來做剪輯。做後期的往往幹不了別的,最後還是在這個行業裏,而想來這行的人,因為缺少經驗作品,行內人又不要他們。

一來二去,雖然跳槽轉行說的很多,但真的這麼乾的並不多,轉行沒那麼簡單,最後還是在行業裏轉崗不轉業。


一般情況下是的,具體的可以看下這篇文章,也說明瞭為什麼後期剪輯會加班。

作為影視後期狗該如何看待「996」??

mp.weixin.qq.com

想獲得更多影視後期的乾貨內容可以關注公號:星馳影視後期 。想了解有關影視後期的相關課程可以添加微信: 18410175123 備註知乎 B站搜索關注星馳君 還有更多直播課程、乾貨視頻哦!


是的,這個樣子好久了


先說說以前傳統的影視製作行業的情況,在以前沒有新媒體短視頻的時代,影視製作公司,主要是給企業,事業單位做宣傳片,廣告片,各類政府彙報視頻,商務視頻,給各種產品拍廣告等等,這類公司呢,原則上不鼓勵熬夜加班,因為熬夜趕出來的活兒是很粗糙的,客戶會不滿意的

但現實情況就是,會經常遇到片子剪了一半,甲方臨時改主意,或是第一版看了後甲方提了一大堆意見,甲方某個領導看了後不滿意,下面的要討好領導,催促製作公司馬上修改的這些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製作公司會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逼著剪輯熬夜加班修改,,,另一種情況是故意壓兩天再修改,讓甲方少提意見,早點兒通過,不過多數情況是逼著剪輯趕緊熬夜修改好了後,放幾天在給到甲方。

所以說後期剪輯熬夜加班的情況存在,但一個月就那幾次,而不是天天熬夜加班。如果一個視頻製作公司需要員工天天熬夜加班來完成任務的話,說明這個公司業務太好了,活兒太多了,得加人了,,如果企業不捨得花錢加人,那隻能讓現有員工熬夜加班來完成,這就是後期剪輯經常熬夜加班的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是大部分剪輯的習慣是後半夜工作,因為後半夜靈感來了沒人打擾,效率也高,當然了這種人羣僅限於未成家的人。

現在的影視公司主要是做新媒體短視頻,實際上剪輯的需求量更大了,這些新媒體視頻製作公司,跟著互聯網公司學了一大堆996,加班,福報等等壞毛病,互聯網公司給錢多的好毛病那是沒學會,這些公司巴不得剪輯什麼都會,又要拍攝,又要剪輯,還得會包裝,會特效,啥都會,最後給工資的時候扣扣梭梭的。這類新媒體短視頻公司的特點就是視頻生產量大,質量低,活兒糙,,逼迫不了前期拍攝加快進度,把所有的怨氣都撒到了後期剪輯身上,巴不得剪輯師三頭六臂一天時間把他們所有的活兒都剪完了,剩下時間再陪他們做策劃,想方案,然後扛著攝像機出去拍攝!就是這類小公司招人時要求一大堆,恨不得會造火箭,一說薪水兩三千,巴不得員工住在公司,每天啥都不幹就給他幹活了,就這類小公司給人造成的剪輯行業熬夜加班的感覺的!

一個正常的職業是不存在熬夜加班的!


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影視行業的發展和變化都是有目共睹的,這讓很多人開始關注影視後期這個行業,而更多的人在意的是:視頻剪輯這個行業熬夜加班嚴重嗎?我身邊有不少從事影視剪輯行業的朋友,現在我來告訴你。

一般剪輯師的職業不是朝九晚五固定上下班,工作時間都是比較彈性和自由的。因為剪輯也有很多領域,不同的領域和公司也有不同的工作狀態,不能一言概之。

但是「加班熬夜」算是概況,在後期這個行業,時間是不能和其他行業那樣同等換算的。

導致加班的原因有以下幾種因素:

一、客觀因素

1、硬體不過關

做後期剪輯對設備真的是一大考驗,你永遠不知道電腦會在哪一秒卡機!素材大到拷不動,還要轉換格式,這些都會佔用掉正式的製作時間。一套工作流程下來,時間都浪費在製作前期,導致製作時間壓縮,只能靠熬夜補回來。

2、工作加急

打工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臨近下班被上司盯上,做視頻剪輯的一旦有臨時工作,別說加班了,熬夜都有可能。任何一個公司都會有急活兒,更多的原因在於前期拖延太久,影響了後期製作的時間,所以這種現象是存在的。

實際上也可以強制性鍛煉你的剪輯思維,讓你在短時間內處理好所有剪輯相關工作。

二、主觀因素

1、個人能力問題

這個問題就比較常見了,很多打工人在上班期間都是摸魚狀態,真正花在工作上的時間不多,或者說花太多時間在「思考」上面了,還有很多人是沒有掌握剪輯的方法。

我猜測大多數人拿到素材就是開始一個個視頻去精剪,導致最後工序越來越複雜。

正確的剪輯順序應該是拿到素材後先分類,然後粗剪,精剪,混音,合成輸出一稿。

2、找素材耽誤的

很多後期剪輯者都會在找背景音樂,特效等方面花費大量的時間。

總結了以下幾種找背景音樂的方法,可以收藏一下~

第一種:先分析好視頻的風格,再針對風格去找音樂,而不是隨機配樂第二種:去相關視頻網站找類似的視頻風格,然後通過搖一搖找相關的音樂第三種:積攢自己的音樂庫,把自己的音樂庫按風格分類。

實際上每個剪輯師都有自己的音樂庫!!!

3、接私活

因接私活而加班的剪輯者我只能說你是痛並快樂著!有另一種途徑增加收入你就偷著樂吧

(------分割線------)

寫到最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行行都有說不出的苦,工作加班雖說是常態,但還是要理性看待工作,該幹活的時候幹活,該休息的時候休息,畢竟工作是永遠幹不完的!(手動:泣不成聲)

為了大家能夠高效的剪輯作品,可以留言給我領取一份豐厚的【PR剪輯後期轉場特效插件】乾貨包

有做視頻剪輯的朋友可以留言分享一下打工人的苦楚,說說你對後期剪輯行業的看法?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