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畢業之後工作了一年半,現在想繼續讀研究生。但是郵件了幾個當年成績比較好的課的教授,都說不太記得我了,沒法幫我寫。我也怕寫出negative的信所以也沒強求。

想請問現在這種情況如果兩封或者三封都是實習或者工作老闆的會對申請有什麼影響?


作者:無糖梅花糕May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968065/answer/121103357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實際上國內學生的困難不在於如何要到推薦信,而在於自己如何以教授的視角寫推薦信。眾所周知國內很多教授雖然願意做推薦人,但是不善於也不願意寫推薦信的。這裡我的看法是如果不是那種本來就在國外留學過的大牛,其實還不如自己寫,因為國內的很多教授都沒有推薦信的寫作訓練,要恰當地表達你的優點還是有一定困難。

自己寫推薦信一樣會面臨很多問題,鑒於大多數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經驗都欠缺,推薦信寫得過分誇張或者過分平庸就成了非常普遍的現象,這也是大家需要中介的原因。17年我入學哥大到我自己進入留學行業這段時間,已經幫助過很多學弟學妹做申請、寫文書,這期間就看過不少學生自己寫的推薦信和中介給學生寫的推薦信。學生自己寫的推薦信大多數都存在視角、力度等問題,而中介寫的推薦信則往往是過於模板化。

這裡我舉幾個學生自己寫推薦信存在典型問題的例子:

問題一 無事例可寫

國內不可忽視的情況是,即便是踴躍參加學術比賽、課外活動的同學,當選擇三位定位不同的推薦人時,也很可能出現實際生活中與推薦人除了上課沒有任何互動的問題。本科期間一門課的重難點內容多數用一段話就可以描述,要如何撐起一篇推薦信呢?

如前所述,大家在選擇推薦人時已經對每封推薦信的內容做了一定的規劃。假設這是一封與專業非常相關的推薦信,選擇的是重要專業課的授課老師,那麼首先可以考慮的就是學期項目或者自己以前做過符合該門課內容的小項目,作為科內評估項目使用(注意時間線的調整)。這種方法的好處是能夠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表現學生的能力,豐富了整篇推薦信的層次。另外還可以考慮,在自己的參賽經歷中尋找與老師研究方向相符或者有關聯的項目,把推薦人寫成自己的指導老師。當然,考慮參賽時間和課程時間,兩人結識的前因後果可能會發生變化。

以上處理的前提是自己的經歷是真實的,只是在經歷中引入了推薦人作為指導老師的角色。如果確實沒有相關經歷,就只能考慮增加一個較為薄弱的事例,那就是學生諮詢了申請該方向海外研究生的問題,探討了未來的學習方向,並對xx表現出強烈的興趣和一定的知識基礎。

今年有一個學生就做了這樣的調整,但是他的原因並不是沒有互動經歷可寫,而是與老師有互動經歷的這個比賽是PS中要重點描述的,我們溝通過後發現留給推薦信可寫的內容並不多,於是考慮把另一個含金量高的比賽作為與老師合作過的經歷來寫。

During preparation for the Challenge Cup, she also showed strong teamwork and research skills. As team leader, she took time to familiarize herself with team members strong suits, and based on them assigned different and yet matching tasks. For starters with less experience in such events, she was patient and supportive to help them quickly build up competence for regular practices like running simulations. Since the get-go, she has honored our agreement of submitting weekly reports, in which I saw their continual efforts and progress. From brainstorming, through conducting experiments, to enriching their project proposal, she led the whole process and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every detail.

鑒於在簡歷裏該參賽項目名稱一目瞭然,足夠涵蓋其內容,同時也給出了得獎名次(體現優秀程度),那麼在推薦信中我們著重寫了同學在研究小組中的積極作用,其中體現的主動性等品質是在研究生階段至關重要的技能。

不管是推薦人,到互動經歷的選取,一定要靈活。推薦信是比PS更加fit-for-purpose的寫作。提前明確每封推薦信的作用,對於事例的鋪開、性格的挖掘,都至關重要。

問題二 無法把握老師口吻

如果現在讓你以任課老師的身份給班裡一位同學寫一份評語,或者以主管的身份給同期實習的人寫評價,你會怎麼寫?

推薦信就是這樣的存在。雖然個人語言習慣會有偏正式和偏口語之分,但是上下級、師生關係下的評價,語言是有其規則的。比方說,作為老師,可能會說「該生項目完成超過了我的預期」,卻大概率不會說「該生項目完成超過了我的想像」。這是很多同學糾結的點:「度」。

對於自己的優異表現,多高的認可程度和言語間的表揚是合適的,而哪些是不必說、不能說的?關於這個問題,大家要遵守的原則就是,尊重事實,客觀評述。如果你真正瞭解在寫的事例,知道自己的實際水平和項目的實際難度,想必用詞不會過於誇張。

如果選取的是沒有對應量化評估體系的,如上課的活躍程度、課後對於課外知識的大量補充等等,這種就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就說上課「非常活躍」、課外知識「大量補充」,而不必非要寫成「最活躍的」 (除非事實確實如此)、「花費大量時間進行海量學習」。

總的來說,如果推薦人與學生非常熟悉,互動很多,語言上可以些許放鬆,有些個人特色。如果是很專業的學術互動,建議是準備嚴謹的書面表達。在這方面,基本舉過的推薦信案例都可以作為推薦人口吻而參考,這裡就不再補充了。

問題三 表達雷同

這一點其實是很多同學寫作時沒有注意、而我在修改稿件時經常碰到的問題,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1. 推薦信中使用了與簡歷或PS中相同的內容表述

注意,正規的申請流程中,多數項目中推薦信是由推薦人自行上傳,cv和PS則是同學自己上傳,理論上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重合的可能。簡略的學術事實和術語這部分不做要求。

2. 推薦信與PS語言風格相似

3. 三封推薦信格式相同、語言風格相似

有同學這樣問過我,說覺得語言風格是很飄渺的一個概念;即便如此,還是感覺自己寫的三封推薦信、推薦信和PS一看就是一個人寫的。確實,這個問題是我們自己寫作多個稿件時必定要面對的問題,針對它,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做調整。

(1) 語言選擇。如單詞、片語搭配的選擇,表述上可以有非常正式、偏正式、偏口語的區分。

(2) 文章結構。推薦信的結構是介紹寫信目的、自己與被推薦人的互動歷史、展開描述1-2個事例來表現被推薦人的可取之處。第一部分作為功能性論述,不要三封都一樣。第二部分基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況,這裡不做說明。第三部分,也就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從上課到項目、從科內到課外是多數同學選擇的路徑,但是三封事例展開的思路不要雷同。

舉一個通信專業學生的例子,他選擇了兩位專業課的老師作為推薦人,兩封推薦信的而三段如下:

推薦人一:

My courses were scheduled in their sophomore year, when XX distinguished himself with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class discussions. After classes, he often consulted me about questions stretching beyond textbook principles. His opinions and answers showed his solid researches and preparations on the topics. I have praised his industrious learning attitude in the class many times.

For the experimental module in the Advanced Circuit Analysis course, he had always completed the pre-lab exercises before the class began, and was often among the first few students to finish the experiments. To illustrate with a filter design experiment, students were tasked to build LPF, HPF and BPF. XX came to the lab and completed most of the tasks the night before the class. The dedication and self-discipline were impressive. On the next day, unexpected waves emerged. XX maintained his logical thinking and trouble-shooting abilities. After examining each component and deducting causes of the abnormal waves, he located one misplaced resistor.

推薦人二:

Over the past semester, I have known XX as an enterprising and innovative person. He often raised thought-provoking questions in class, which not only reflected his grasp of the textbook knowledge, but enhanced other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essential topics and principles of the course.

Currently he is conducting the graduation project on modelling two-dimensional neural networks with MATLAB and building the algorithm through FPGA. Hardware coupled with algorithm engineering imposes high demands on practical skills, and so far, XX has preeminently completed all the assigned tasks. He shares confusion and progress with me on a weekly basis, and I shall say his project has already yielded promising results.

同學與第一位推薦人只有上課互動,因此從課上起手,說到實驗課,並舉了一個問題解決的例子來表現學生的勤奮和動手能力。第二位推薦人是同學的畢設導師,當然也是授課老師,雖然也是從上課開始說,採用不同的表述方法,並過渡到目前同學在做的項目,雖然都是從理論到實踐,觀感卻大不同。

(3) 信件格式。 推薦信一般是以電子郵件成文,尤其自己固定的格式。但在這些要求之外,推薦信的格式不要完全相同。比方說推薦人聯繫信息這一欄,即便是同一個系的老師,由於個人習慣的不同,該部分不一定完全相同,甚至可以說大部分是不同的。除了在語言上做好區分,格式也應該調整。

問題四 邊界問題

這裡說的邊界,是人與人之間的邊界,即你打算寫的內容,推薦人是否真的可能知曉。這個問題比較微妙,也最難為學生所發現,因此放在最後供大家參考。

首先,有的同學是工作後再申請研究生項目,或者快畢業找了大一大二的老師,與推薦人已很久沒有聯繫。這種情況下,除非學生當時留下了非常誇張的印象,不然老師是否還會記得你上課「坐在第一排」等細節值得考量。

其次,很多同學在學術推薦信裏夾帶私貨,盲目列舉個人的其他活動。如最近在修改的一位傳媒專業的同學,在學術推薦信的倒數第二段是這樣的寫的:

While at school, XX had excellent performances in all subjects of studies and demonstrated great potential, she is more than a knowledgeable bookworm. She joined many volunteer activities, such as 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FIRST Youth Film Festival, where she showed good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ability of dealt with problems when facing directors and other honored guests, and won their applaud at the end. I remembered in 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he picked up directors and actors at the airport and arranged their schedule perfectly, and hosted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part after showing the film, and the whole process was fluent.

這位推薦人的材料裏沒有行政職位,只是學生的畢設導師,是否真的會知道同學參加志願活動的細節呢?通過進一步與學生溝通,我得知這位老師當時是志願社團的指導老師,必須先補充這個重要細節,這一段纔不顯突兀。

Despite her academic excellence, XX is no bookworm. As designated supervisor for the Youth Volunteer Association, I have witnessed her efforts in many volunteer activities, such as the 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FIRST Youth Film Festival. She showed good communication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when receiving directors and other honored guests, and won their high recognition at the end. I remembered during the Beiji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he picked up directors and actors at the airport and arranged their schedule perfectly, and hosted the QA after showing the film. The whole process was fluent and pleasant.

以我個人為例,在第二封學術推薦信中,我補充了個人課外體育活動的經歷,信中只說了一句老師也是體育項目的相關負責人。這一點在官網個人頁面沒有任何說明,但是老師的郵箱頭像是穿一身球衣、帶著裁判證在球場邊的照片,這些細節加在一起,也是足夠有說服力的。不管是推薦信還是PS,都要做到自圓其說。成文後應該反覆審視其中的邏輯、事實鏈是否完備。當然,像這種微妙的問題,交給我們專業的人來做是更省心和高效的。

當然,推薦信主體還是寫作。當學生需要自己撰寫/起草推薦信時,在能力和經驗都欠缺的情況下,求助中介似乎就成了不得不面對的選項。但中介文書模板化的問題一直就存在,而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數中介的文書老師都存在資質和能力的問題,很多文書老師來自國內本科的英語專業,其水平和經驗並不見得比學生自己好。這當然也和中介本身對文書的不夠重視有關,後來越來越多機構去嘗試在這一塊做得專業,像我所在的admitwrite這樣的線上平臺就是其中的一個代表。18年我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加入這個平臺,擔起北美留學版塊的重任,其中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招募留學生導師。

其實前輩帶後輩這種模式從一開始就存在,只不過早期大家在各個論壇貼吧詢問前輩,很多時候我們沒辦法做到高效及時地獲取信息。而我們平臺的工作就是要把前輩的經驗和能力直接帶到大家面前。我們通過幾年時間累計了500+的優質穩定的導師團隊,他們是來自美國top30甚至常春藤、英國G5的學霸,在留學這條路上,他們的經驗是最直接有效的。就拿推薦信來說,在國外留學的他們很清楚推薦信真正的價值是什麼,學校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推薦信,同時也清楚國內大家寫推薦信的現狀。這種經歷、認知加上他們的寫作經驗,一封滴水不漏的推薦信很容易就能寫出來。

以上都是針對國內的情況,如果你是海本的學生,國內這套自己寫推薦信的做法就不適用了。而且如果你跟推薦人並不熟悉,那麼他大概率是不會答應做推薦人的,這一點和國內的情況很不一樣。所以海本學生找推薦人的前提是找熟悉的、對你有好感的推薦人。

(但好感不是平白無故就有的,這需要我們平時多在對方的課堂上、項目裏表現好一點,利用好office hours去和教授聊天,或者平時保持email聯繫,到時候要推薦信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在要推薦信的時候,要注意時機,因為教授一般都很忙,如果不提前打招呼,很可能他們就沒辦法在按時寫好。一般12月遞交推薦信的話,建議11月初就開始打招呼了。我們有兩種比較直接的溝通方式:郵件和麪談。

面談當然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這也是我更建議大家選擇的,因為只要你跟對方關係不是太差,一般都不會被拒絕,而郵件則有被擱置和無視的可能。當然,這也要看對方的習慣,有的教授喜歡通過郵件溝通,有的則更傾向於面談。很多時候我們是先通過郵件來確定對方的意向,再邀請對方面談的(直接通過郵件溝通最終拿到推薦信也是可以的)。本文也主要集中於如何通過郵件來向海外教授要推薦信。

在請求推薦信之前,我們再確認一遍我們要表達什麼內容:

讓教授清晰瞭解,你想要的是一封強推;

向教授說明,為什麼你覺得這封推薦信應該由TA來寫;或者為什麼你認為這位教授合適做你的推薦人;向教授坦白說明你期望申請多少所學校,以及大致的申請截止時間;

下面我以我們團隊去年接手的一個學生為例,來講一下海本學生如何要推薦信。

同學A在美國結束本科學習後選擇回國工作,但未從事與本科專業對口的工作,後又想要申請同專業研究生,一番商議之後我們選定了最後一學期的兩位專業教授作為推薦人,此時距離學生上次與兩位推薦人聯繫已經過了大半年。

兩位推薦人,一位所教授的課程是專業最難的,該同學在期末考試成績很高,學期中項目也完成的非常出色,之後與老師還進行了專業上的探討,學生反饋說,自己有信心拿到這封推薦信。雖然這樣,我們還是進行了周密的計劃和準備。首先學生了解教授常參加的學術會議及時間,當時並無常規會議進行。其次我們在學院官網進行了查詢,看最近是否有該教授可能參加的學院或學術活動。這兩步驟的意義在於,當你不在推薦人身邊時,對其日程不得而知,如果第一封詢問推薦信意向的郵件石沉大海,推薦人的狀態或日程會直接影響後續的跟進(措辭和聯繫頻率等)。在通過可獲取資源判定教授目前應該只有授課任務後,我們在當地時間週一早九點發送了一封郵件。發送郵件時間的選取當然也有講究,這點我們有機會再談。幸運的是,一天之後,得到了老師的回復。

Hi XX,

I am glad to help with your recommendation considering your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s in my class. But with an urgent project at hand, I may not be fully available in the following month. You can draft the recommendation and send it to me.

Kind,

可以說,收到這封回信我們是非常開心的。首先,教授時間緊張,但僅過了一天就給我們回復,證明教授認可同學的能力;其次,我們可以起草推薦信發送過去,這樣內容也更可控一些。這位推薦人的領域與同學要申請的專業非常相近,因此是非常重要的學術推薦信。能夠由我們來起草,而不是全權交給老師操作,一定程度上學生也安心一些。

推薦信主體部分:

XX first demonstrated her strong academic focus by taking meticulous notes, initiating in class interactions, and delivering excellent assignments. It seems to me that this major is her life course. Unlike many of her age, she possesses the passion to pursue, the self-discipline to restrain, and the abilities to stand out.

In terms of her capstone project, XX was so remarkable (proficiency in simulation, initiative thinking and motivated interaction in group meetings) that she won a top score. Young as XX may be, she showed her impressive adaptability to the utmost. She was co-operative, cordial, and always eager to learn more from others.

Most of all, XX is an amazingly industrious researcher with great execution and potentials. During the project, she realized her interest i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he discussed with me about key nodes and device technology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which is a good example of her excellence in literature reading and seeking for alternative scientific leads. Among excessive papers, she showed exceptional precision in locating section purports, analyzing logics and extracting related topics for her own project. Later, she did a wonderful job in the simulation of optical fiber coupler producing vertex light. Her studies were primarily focusing on basic vertex light mathematics, and later explored application of optical fiber coupler.

通過對於項目內容、學生自身努力的陳述,將事實完整而有層次的再現給招生官。該封推薦信初稿發送給教授後,我們後續沒有再進行更改,教授那邊也提前寫好並按時提交了。

總的來說,這一封推薦信是非常順利的,但它成功的要素有幾個:

1. 學生本門課成績優異,且在校時給教授留下了深刻印象。

2. 教授本身雖然有行政職務,但是我們進行聯繫的時間一不是學術會議高峯期,二不是期末/學期活動等,同時也錯開了聖誕節等個人假期,教授時間充裕。

當然,不可能每位同學找到每位推薦人的過程都是順利的,以上兩個要素即便不滿足,也有相應的補救措施。

這位推薦人是好說話的類型,同學說上課時就覺得人很nice。而第二封推薦信的情況就糟糕得多,可以說是最壞的情形了。這一位教授的課程也與申請專業非常吻合,同學這門課成績雖不是頂尖,也算中流。問題在於這位教授年齡大一些,人很嚴肅,給人一種不好相處的感覺(同學之前與這位教授沒有過多交流)。

前期準備工作也是一樣的,調研教授的日程。這位教授沒有行政職位,一心鑽研學術,參加的會議很多。在我們排查完覺得沒什麼問題後,考慮到教授的性格特點,選擇了更為審慎的措辭來書寫郵件,發送時間也沒有第一封那麼激進。

然而第一封郵件發出後石沉大海,三個工作日後我們發送了第二封郵件,去掉了學術的內容,增加了問候與詢問,更為懇切地請求幫助。可惜等了一個星期,還是沒有迴音。注意,我們開始準備的時間其實只留了一個月,這已經消耗了兩個星期,到第三個星期還沒有收到回信時,我建議同學馬上更換推薦人。

這時問題又來了,其他可選的教授情況跟第二位差不多,都屬於運氣求推。這時如果單獨聯繫一位教授,如果再無迴音,就要面臨少一封推薦信的情況,而如果同時多聯繫幾位,又怕多於一位教授回應,之後用不上還要跟教授解釋(同學因為要深造的關係,希望與頂級學者保持良好的溝通和關係,這種情況也表示希望避免)。

考慮到以上種種,我讓同學仔細想想,還有沒有把握較大的人選,這時專業吻合度的門檻可以降低,把可轉移技能和潛力講一講也可以。同學想了一天,想起另一個系的一位教授。當時這位教授正好與學生在上的一門課的老師做跨領域研究,學生參與了短短的一星期。更重要的是,這位教授是華裔!兩人溝通無障礙,關係也不錯,當時甚至保存了私人聯繫方式。順帶一提,學生要申請的專業其實也屬於跨領域的細分學科,這樣想來其實是非常合適的。於是我們當天發出郵件,焦慮地等了三天,收到老師同意做推薦人並且自己寫推薦信的回復,謝天謝地,危機度過。

那麼從這位同學的例子,大家可以得到什麼經驗呢?

首先,早聯繫!你不知道別人的寫作週期是兩個星期還是一個月,離校生也不清楚老師的個人日程,我有學生提前兩周聯繫老師還是被告知時間不夠、被拒絕的。美國老師工作和私人時間分得很清楚,而工作時間還要受到學術會議、個人項目、行政職責甚至日常授課的佔用。提到文書,我們最常說的就是打好提前量,一方面是多思多打磨,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出現意外情況導致稿件有問題甚至無法出稿。像推薦信這種需要兩人完成的事情,不管自己這邊準備的有多好,一定要給對方留下充足的時間和資料來寫一份漂亮的推薦信。

其次,隨機應變。通過第二位推薦人的例子想提醒大家,頭腦要靈活,不要一條路走到黑,找到問題的核心去突破它,換湯不換藥是不會有理想結果的。我們通過分析目前版式下的可能情形,確定了中心訴求在於鎖定一位成功率極高的推薦人,而不是面對數位成功率未知的教授廣撒網,進而用調整後的篩選思路再次過濾人際網。這種問題解決的思路,大家在之後的研究生活中肯定也會用到。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硬實力。對於美國的教授,幾乎不存在100%用人情來做推薦的情況。退一步說,如果沒有實力,別人寫什麼呢?如果上課時不出彩、考試時成績不高,那在再次聯繫、介紹自己背景和已有基礎之前,先做做功課,補充一下個人技能。要成功,該學的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哪怕只是臨時抱佛腳背幾篇論文、看看領域內最新進展、再不經意抖露一下自己的理論儲備,也比兩手空空跟教授要人情要好得多。


對於想要申請國外高校的同學們來說,推薦信至關重要。因為推薦信是申請材料中唯一由瞭解申請人的第三者所寫的材料,它更為客觀地對申請人的學習成績、工作能力及成就等做出的評價。其實你的情況在現實中是很常見的,畢竟教授每年接觸那麼多學生,不記得也是人之常情。那這種情況下,學生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還是建議給之前的教授寫一封正式的email,裡面可以包括你之前上的課程名稱,成績,或者做的project,讓教授喚起對你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要表達出自己對要申請學校的熱情,然後闡述這封推薦信對你來說非常重要。多數教授都會樂意幫忙的,如果教授願意你前去拜訪見面,那就再好不過了。

關於這封touchbase的email要怎麼寫纔有禮貌,以下有一些小TIPS供你參考。

1.給教授充分的時間通知及準備-至少一個月。我們需要查詢您的成績,重新熟悉您的課堂表現以及您是什麼樣的學生(包括缺勤和課堂參與)。

2.積極主動,並儘可能多的幫教授進行初步準備。你可以儘可能多地說明你申請的獎學金/課程/職位。它可以幫助教授撰寫更客製化的推薦信。

3.給教授一個明確的截止日期,並確切說明步驟(很多申請系統都有專門的推薦信發送渠道)—將其發送到哪裡。

4.準備好教授可能會說「不」。這可能是出於多種原因,並非都是不好的。可能是因為你的準備不足,也可能因為教授太忙。

6.表達誠摯的感謝。不管教授是否答應寫推薦信,都應該在信尾表達誠摯的謝意。

一般對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來說,有1~2封學院教授的推薦信,另外1~2封工作上司的推薦信是最好的。

至於工作上司推薦人來說,申請也常常遇到一個問題:選熟悉還是職位高的推薦人?

有些時候你可能需要在一個比較瞭解你,跟你關係比較好的推薦人,和一個沒那麼瞭解你但是職位比較高的推薦人中做選擇。記住,你的推薦信不應該重複講你的簡歷或者成績單上已經很明顯的東西。推薦人最好能夠帶來一些別的故事/例子來幫助錄取委員會評價你的申請材料。否則,你的推薦信就沒什麼用處了。所以,一個職位很高但跟你互動很少的人的推薦信也可能不會對你的申請有什麼幫助。

這裡列舉哈佛的推薦信規定供參考:

「Recommendations should come from those who have had an opportunity to evaluate you carefully and individually over a sufficient period of time. We strongly recommend that at least one 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come from an academic source. However, letters from employers or others who have worked closely with you can be very helpful, particularly if you have been out of school for many years."

Our experience is that two thoughtfully selected recommenders are likely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several chosen less carefully. Your application will be treated as complete with two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最好能找那些給你高評價的, 能把你和她/他以前學生比較的教授,工作的上司也一樣。找那些跟你合作密切,能評價你工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上司來寫推薦信。

在美國學習過的人一般英文能力也比較好, 這對寫推薦信也有幫助。很多教授可能沒有足夠的英文水平來自己寫推薦信。 我的觀點是,做一些修改潤色來去除語法錯誤是可以接受的。潤色的程度由你自己決定。 但是,教授的語氣別人是能分辯出來的, 如果修改潤色太多的話可能別人會覺得這個推薦信不是教授自己寫的。

當你的上司同意幫你寫推薦信後,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

1、將提前擬好的PS初稿發給推薦人。

你的推薦信和ps裡面提到的經歷最好能夠有一些聯繫。比如你在ps 裡面談到自己的學習或者工作上的成果,這時候如果有人能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評價你的學習或者工作能力,這樣的推薦信就能給你加分不少。

所以, 如果你能儘早地完成ps,然後把ps發給你的上司, 他們就可以配合你ps裡面想要表達的東西。當然, 在提交申請之前,你都是可以修改你的ps的。

2、加入適當的潤色

好的推薦信可以有一些熱情的表揚。通常我們不會在自己的ps裏自吹自擂。但是如果推薦人能在推薦信裏誇你還是很不錯的。比如教授可以說:「這個學生可能是我教過的最優秀的學生。「但是如果你在自己的ps裏誇自己就會顯得比較自大了

3、採用具體詳細的例子

除了熱情的表揚之外,好的推薦信還應該有具體詳細的例子來支持你申請課程與你能力的關係。 詳細的例子是推薦信裏必要的, 如果這些例子能夠支持你ps裏的東西就更好了。你的推薦信和ps應該要有相似的主題,只不過從不同的角度來提供支持而已。


以下是一個上司版的給美國法學院申請學生的推薦信模版,但模版只供邏輯和架構上的參考,要填入真實的內容才能更加體現誠意。

Dear Sir/Madam,

My name is XX, and I am the XX of the XX. I am writing this letter for XX, an outstanding intern who worked closely with me for six months from XX to XX at the XX. I wholeheartedly support her application for your prestigious XX program, as she is one of the best interns that XX has ever had.

I came to know XX in 2013. Her XX left a great impression on me. In XX, she was selected to intern at the XX. I was delighted to know that she would be given the chance to apply her knowledge of XX law in the XX process.

Before the end of her first month on the job, XX had already proven herself capable of taking on significant and substantive tasks. Her XX and her XX were so exceptional that I decided to give her more challenging work. She was soon involved in handling XX, attending XX meetings, and assisting with drafting XX. Throughout her internship, XX displayed the incredible capacity to do XX.

During her internship at the XX, XX left me with an excellent impression of her solid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actic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potential. I have spoken with her about her plans to pursue further legal study in the XX, and I am very supportive of her decision. It is my hope that a confident young lawyer like XX can be given the chance to pursue further study at your elite law school, not only to learn from multicultural environments, but also to bring China closer to the world.

Sincerely,

XX

以上就是我對推薦信的建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沒什麼影響,其實有工作方面的推薦信的話對申請可能是有好處的、尤其是那些偏實踐的專業(比如工程 商科 之類的),畢竟就算是我們research-oriented的碩士項目 工作和社會實踐也都是加分項


申請研究生需要推薦信是硬性要求,如果只能拿到領導的推薦信也可以的;選擇公司領導,我們一般建議,也是美國學校有時會提到的直屬上司。這個要求,其實很好理解的。因為只有你的直屬上司,纔是更加了解你的工作內容、工作狀態、工作表現的。因此,他才更有發言權來說你的能力特點,並且,能夠對這些特點的相關事例,如數家珍。不然,推薦信的說服力就不足了。

推薦信效果分析

· 推薦人是否有名?

1)有名+強力推薦: Great!

2) 有名+非強力推薦:Bad

3) 有名+平淡推薦:Not great, but not deadly

· 推薦人不太有名,所在單位/學校/公司是否有名?

1)有名+強力推薦: Great!

2) 有名+非強力推薦:Bad

3) 有名+平淡推薦:Not great, but not deadly

· 推薦人既沒有名氣,所在單位也沒有名氣

1)強力推薦: Good

2)非強力推薦:基本沒戲

3) 平淡推薦:說了跟沒說一樣


一般來講,這種情況是不允許的,除非你工作很多年,大部分學校都會要求必須有來自faculty的推薦信(1封或者2封),所以題主最好還是找老師見面好好談一談,儘可能拿到推薦信吧。


不如找個正規的科研項目做做,也不貴,輕鬆獲得藤校知名教授推薦信

http://h.qr61.cn/oDdx2x/qC7Qbb4 (二維碼自動識別)


首先要看你申請的學校項目有沒有明確規定是要學術方面的推薦信還是工作上的。如果是要求至少有一兩封學術上的推薦信,那就再找找其他跟你接觸比較多的教授或教職人員或博士生助教等,看是否能拿到他們的推薦信。

實習和工作老闆的推薦信是沒有問題的。有的專業,比如商科類的,還會要求申請者找工作上的上司作為推薦人。

所以,建議先查清你申請的項目,根據其推薦信要求找推薦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