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這個框架有點大,因為古文包括策、詩、詞、曲、八股、駢文等各種形式。白話文應該是特指現代白話文。

古文中以詩詞最有美感,所以我著重詩詞來說下個人看法。

《禮記·樂記》記載:「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

也就是說詩原本是作為歌詞的存在而出現的,古代是和音樂,舞蹈相輔相成的,那麼它本身是具有節奏性,音律性的。

詩詞文字是具有美感的,講究精鍊,比如賈島的"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用"敲"和用"推"僅一字之差,給人的感覺卻截然不同。

再比如杜牧的「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一個"鎖"字意簡言駭,用之精妙,這都是文字本身之美的例子。

其次詩詞往往會用最少的字讓人產生最大的聯想和畫面感。比如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短短几個字,畫面感卻豐富之極,充斥在腦中回蕩,現代白話文描寫這段話就會比較繁瑣,而詩詞中的每一個字都會對大腦產生衝擊力,這也是現代白話文難具備的。

再者就是,詩詞不止有文字本身之美,還有意境,情緒之美,比如嶽飛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不僅描寫了景象,"塵與土","雲和月",簡單幾個字,也將讀者拉入到視功名如無物,視磨難風輕雲淡的情緒之中。

現代白話文的目的更多在於通俗易懂和易於傳播,工具性大於美學性,而詩詞往往需要更多的想像力去補充,那麼在腦補的過程中不自覺就會美化畫面,沒有照片和視頻的網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以上就是為什麼古文更具美感的原因,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回答者


古文經過兩千年士大夫的雅化,表情達意的用語很細膩,什麼「春風又綠江南岸」,什麼「推敲琢磨」,什麼「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而敘事,常使後人不容易看得懂,人們感到的閱讀困難,往往出此,巍科進士不能寫家信,也不儘是笑話;

議論文寫的好也常使人覺得,「強詞奪理」的一種書生的酸氣,所謂借氣勢凌人。《莊子》無端崖之辭,也能忽悠無數「仙人」「閑人」和「賢人」;《六國論》《過秦論》真使讀者覺得,秦之勝出,全是六國不爭氣;梁啟超的宏詞偉論特能服人,自己就說「筆鋒常帶情感」。

換成白話文就得側重,按邏輯條分縷析的講道理了。這個周作人就講過,他在南京作古文,常有好成績,而自己都不知道議論的是什麼,題目中的歷史事實,有些乾脆出自他沒看過的書。

古文的雅化,還包括強大的裝飾性,比如整齊的詞句,琅琅上口的音樂感,華美凝鍊的表達。爐火純青的裝飾性,是要假以時日的,班馬文章的樸素,魏晉文學的自覺,六朝的繁華,唐朝的清新雅健,韓愈又來「文起八代之衰」,明清小品的直抒性靈,桐城義法的簡潔素雅。這經歷了多少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

還有人提到陌生化的美,似可以理解成,直接借其古雅以驕人了。


同樣的表達:

白:同樣是九年義務教育,為什麼你這麼優秀

古:同九年,汝何秀

外行地分析一下~可以較為明顯的看出下面的表達比上面的表達言辭簡練,並且因為上下半路字數一致,更有節奏感

可能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吧~


那只是一種錯覺。在各種詩文體中,一般認為詩歌比較美,是因為詩歌的表達方式不同於口語。外國詩人說過,詩歌的美感來源於「語言的陌生化」。口語感覺不美,是因為大家習以為常了,白話接近口語,所以覺得沒有美感。而文言,正是一種遠離口語與白話書面語的「陌生化語言」,其「美感」正產生於半懂非懂的朦朧狀態中。


距離產生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