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繩灌溉!!

灌溉小車是行走在吊繩上,無需陸路行走,無需輪子

我們知道,複雜的山體很難種田。

像 梯田,很難大規模機械化,因為機器行走不便。

因此,能否採用下圖的模式。

這種模式借用了觀光纜車的設計。

————————————————————

如圖

四根柱子分別佇立在四個山頭,上面有馬達驅動,可以讓纜繩上升下降。

纜繩之間,橫跨著一台灌溉機,這台灌溉機同樣吊在纜繩上,可以向左向右(馬達驅動滑輪)。

水管向灌溉機輸送農藥或肥料液體,由灌溉機噴洒到下方的農田上。(水管也可以放在山的高處)

同樣,也可以讓灌溉機攜帶種子,讓灌溉機向下播種。

四台馬達滑輪組,不一定要架在柱子上,也可以架在較高的樹上。

這種模式可以像 3D 印表機一樣,全面覆蓋,而且不受複雜山體的影響(只要選好了四根柱子的位置)。四台馬達、以及灌溉機兩邊的馬達滑輪,由單片機編程式控制制,自動運行。

缺點:

對於小規模的山體,傳統的噴射澆水、人工播種成本會更低,而不必採用以上的模式。

邀請大家參與討論:

如果你覺得這個模式有創意,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你想拿它去申請專利,去賺錢,我十分歡迎。

這個方案我分享給大家,你可以拿去搞商業運作,我自己不把它申請專利。

如果你覺得這是個很糟糕的方案,缺點多多,甚至完全沒有實用意義,那麼歡迎吐槽,我很歡迎吐槽。


感謝邀請。

不知您在這樣地勢懸殊的地方種植什麼,是蔬菜?還是糧食作物?或者是果樹?

用這樣一套裝置來洒水,播種,施肥,似乎有點不實際,不實用,和浪費。這種類似的裝置曾經在大規模溫室基地中見過,採用的是無土大規模栽培。主要用來澆灌,加濕等用途,但那套設備比您這種先進的多。您這種概念型的可能是針對野外,針對地勢不好地方專門設計的。雖然想法不錯,但是不夠實用。

首先,投資成本不會小的,滑輪馬達,繩索滑軌,噴水的地方應該還需要個過濾的裝置,至少需要個離心泵或潛水泵,足夠長度的水管等。有些設備甚至還需要針對地形定製,且應該是一次安裝長期使用的。各種尺寸和材料質量都是需要保證的,安裝下來也是個大工程。

其次,感覺這樣從上往下洒水灌溉太浪費了,且均勻程度不易掌握,還容易對作物造成砸傷,砸地面造成板結。水量大時可能會流出田外,水小噴霧時可能會隨風吹走,和蒸發掉一部分。當水管充滿水後,移動滑輪和滑軌上所承擔的重量是很大的,具有一定的不便和不易掌控性,甚至危險性。

山地種植因地制宜,山上大多以種植樹木為主,一般樹木管理好是不需要人工澆灌的。但如果您非要種植生育期短的蔬菜、農作物的話,建議您使用壓力滴灌設備來完成。滴灌種植技術已經很成熟了,特別適合乾旱少雨,地勢特殊,機械作業不方便的地方。使用壓力滴灌設備,可以輕鬆把需要輸送的水,送到每一棵作物根部,且節水量在50%,輕鬆實現水肥一體的操作。

這是我個人的見解,希望可以對您有幫助 謝謝!。


既然可以鋪設纜繩了,為什麼不用管道?鋪設成本更低吧?而且不用高架,埋地下就行了。


瀉藥。你這個創意不錯。不過我覺得,實現起來,難度很大,這個底下托的水管子,就是個問題,大範圍的灌溉,你這個需要很多管子,而且管子之間不能發生纏繞,不能阻礙地面的作業和作物,這個實現起來就比較難了。
複雜了
這個用作灌溉的話,沒有多大必要了,如果複雜地形完全可以用滴管,噴灌也可以。沒有必要這麼複雜。用作噴施農藥很不錯,有的溫室里就有這樣的噴施農藥設備,不過不是繩纜,是軌道。
第一與退耕還林相政策違背,第二有這麼多梯田的地方降水都比較豐富,第三實現成本太高,這麼高成本我會選擇去承包平原上的田地,機種集收。
農業機械化是全面的,包括耕、種、噴葯、收穫、運輸,相應的栽培品種、密度、澆水方式、道路設計與機械都要相適應,綜合來看上圖設計綜合成本太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