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咖啡師而言,平台很重要也不見得那麼重要。

在我兼職將近一年時間裡,我見過在咖啡上熱情很高的,幾乎把工作和生活都撲在咖啡上;也見過在星巴克混日子,拿工資的,畢竟星巴克的五險一金在服務行業是很難得的福利。關鍵在於你的方向是什麼?

星巴克有兩個大的方向,走營運或者走咖啡文化,除開兩種就是單純拿工資。

先說走營運,星巴克有很完備的職業等級,最初進去是BB,也就是星級咖啡師,先過了最初的帶訓階段,一個月左右就可以上手飲品製作和快速出品。星級咖啡師有三個模塊,也是門店營運過程中基本需要做的,涉及安全衛生、日常點單、飲品製作等,畢竟星級咖啡師要能夠同時在till(收銀)台、吧台、客區靈活滑位。OK,這一階段的任務你可以妥帖處理後表明你是一個合格的星級咖啡師啦!下一階段就是SS,也就是值班經理,門店有三個大的值班模塊,分別是傳授與培訓、營運標準、銷售與庫存,營運標準可能難懂,實際上就是門店安全與衛生。BB要升SS,需要先進行門店任務實操,之後經過區經理面試,通過才能升任。要升SS也看時運,比方說門店SS佔比不高就很容易受到提攜,和店經理關係好也會受到推薦,值班經理除了負責門店分配的營運部分,每個班次也需要進行負責,比方說班次任務達沒達成,數據好不好看等等,壓力還是大的,因此薪資上會比星級咖啡師高一些。(敲黑板:星巴克薪資差異主要在管理職務高低)值班經理之上就是店經理,也就是門店負責人,俗稱老闆。相對來說,店經理在門店權力很大,夥伴文化主要指的是老闆可能也要干BB一樣的活,但不代表老闆和BB平級,老闆讓門店夥伴幹什麼就得幹什麼,有些店經理不得夥伴心,在門店日常營運中行為有些出格,離心離眾的,就會引來夥伴集體離職的反抗,也不少見。店經理之上是區域經理,通常管幾家,再上再劃區。全國現今有中區 西區 南區 北區 還有剛加入的江浙滬 現在也可以叫東區,各區之上想必就是中華區總裁什麼的,反正我人微言輕,這往上說就模糊了。

走營運嘛,反正一路上去。我見過從小區域經理升到整個西區經理的,這條路要真走得下來也照樣日子很舒服。星巴克嘛,咖啡界的商人代表,在咖啡上不較真也能要風得風 要雨得雨的。

再談走咖啡,還是從下說起。進去一律綠圍裙,老闆娘色,不丟人。可是周圍人都穿上了黑圍裙,肯定也就慌張起來了嘛!

告訴你,入職三個月後才能考黑。水不水另說,但說在星巴克的封閉咖啡文化里,考上黑圍裙也是蠻開心的。

考黑需要有咖啡充煮和品鑒、拿鐵藝術展現、咖啡理論考察和領導力。充煮用的是星巴克的咖啡用具,規定了一套固定的充煮模式,如果考黑時更換充煮模式或改變充煮要素會被挑戰,綠圍裙的你還是不要整些幺蛾子了,按照標準才讓你過。黑圍裙你想幹啥就幹啥;拿鐵藝術每個區(小區)都不同,有隻要一個心的,有要一個心及一個葉子的,也有要一個葉子及自創圖案的,但有共同之處就是都按照采分表來,吧台管理好不好,蒸奶四步驟是不是嚴格執行,飲品製作流程規不規範,都是要細究的,然後再看你圖案怎麼樣,口感怎麼樣,星巴克蒸奶缸,是真的缸,量大不說,口徑圓滑,細膩的圖案紋路要練好久才能出來,濃縮也是苦澀味重,不說了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快消品嘛,理解。咖啡理論考察是厚厚一本書,還是蠻有體系感的,只不過和日常營運距離太遠,借鑒性不大,去了精品咖啡館裝逼可以,實操很難。下一個,領導力,重中之重啦!這也是成為咖啡之路最重要的衡量標準之一了,星巴克的咖啡文化在於引領,一個帶一批,優秀的帶落後的,就是靠這份領導力。門店安排咖啡leader,來帶領一個門店的咖啡文化,包括咖啡大師的佔比、咖啡技能的基本培訓、門店咖啡氛圍的培養等等,小區域會配備專門的區域咖啡大師,叫DCM,區經理叫DM,DCM由歷屆dcm和dm選出,負責整個區的咖啡領導和文化培養。我們先談領導力,再談dcm,綠圍裙升黑圍裙考察領導力部分主要是三方面內容:如何幫助門店提高飲品質量,如何理解和分享星巴克的不同,如何提高門店業務,get到了嗎?就是星巴克飲品、業務、文化提升的動力,星巴克用這一套一路拳打鎮關西,現今瑞幸咖啡文化為什麼不行,這一套他還沒建立起來,也還沒找到更好體系取代嘛!

再談dcm,其實不管是黑圍裙還是dcm,設立之初含金量肯定是很高的,但與日俱減,我見過有些區參加dcm選拔的只有寥寥幾個,也有的只有一個,沒過dcm被當作預備dcm培養,過一段時間自動升成dcm,每個區域營運狀態不同,dcm選拔條件就會不同,有些水有些很牛逼,標準不統一,在牛逼也會被看成水貨,再加上dcm越來越多,不稀奇了,也就沒什麼意思了,出去精品咖啡館,實打實的就是技術和理念,其他虛名一律無用。

dcm受區域公使管束,區域公使及中國公使是目前星巴克可見的含金量最高的咖啡級別。怎麼選拔呢?CAC,是星巴克自營的賽事,區域公使一般是西區 中區這類級別的,大概是看門店數量吧,聽說浙江有個專門公使,具體沒了解,總之大區內部選拔出來的第一名會被當作區域公使,由大區經理任命,中國區公使就是全國範圍內CAC比賽冠軍,一般兩年。中國區公使有遊歷全球的機會,反正就是很牛逼,圍裙是棕色的,區域公使也能到處交流,不是棕色圍裙,但是在黑圍裙中間有專屬標誌。星巴克有個關注叫星巴克中國大學,據說也是星巴克內部咖啡很厲害的人進行運營。每年都會在全球星巴克夥伴內選擇領導突出的夥伴前往原產地(蘇門答臘)體驗,名額很少。

所以你瞧,星巴克是一個很大的平台,它是國際性的,越往上走視野越開闊。你在這裡只需要努力,而到了精品咖啡館努力不一定就能走到這麼高的平台,還需要團隊和錢!打一場國際比賽下來,多的可能需要幾十萬。星巴克很安穩,晉陞空間大是真的沒錯。但為什麼很多咖啡師還是不願意留在星巴克?

因為對於底層的星巴克夥伴老師,星巴克很限制,標準化營運標準,器具的統一使咖啡師很難有個人創造力和創造空間,星巴克的基礎咖啡理論只能算作咖啡入門,咖啡真是一門玄學,精品咖啡就是玄中之玄,星巴克星級咖啡師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夠了解更多的咖啡知識,很多人覺得很痛苦,不如直接跳入精品咖啡行業,摸爬滾打卻很容易遇見瓶頸。

所以,各有優劣,不能一概而定,高處不勝寒總是給有機會爬到高處的人感慨的。我等BB,權當咖啡是個愛好,偶爾裝逼就行,不求甚解呀


標準化的咖啡製作,有限的咖啡知識。


你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做為一個企業,星巴克無疑是成功的。星巴克從來沒有標榜過自己的咖啡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也沒有拿咖啡的品質去做對標宣傳,他只是在提供咖啡飲品而已。反而是很多人在跟他對標。至於星巴克的咖啡師,那只是一份工作,在意的用心的自然有成就,不在意的混日子的自然被淘汰。不用仰望也不必鄙視。


星巴克中國代表了標準,你可以在這裡成為一個標準的咖啡飲料流水線製作者,但與咖啡師還差得遠。

但稱為星巴克的夥伴不是什麼難事,沒經驗也沒有關係,去投簡歷吧。


如何看?看你自己。

有的人去星巴克當咖啡師最後賣起了粽子,有的人去星巴克當咖啡師最後拿了比賽冠軍。


這家企業應該要適應中國的潮流,銷售模式太固化了,一個勁地搞建議性銷售……作為顧客真的很煩,銷售額不應該壓門店的收銀台,這個應該由市場部的營銷策略和產品研發那群咖啡師去出方案,中國的潮流還是適應用腳投票的

本來咖啡師應該更專註於咖啡,而非所謂銷售額。銷售額是市場部和產品研發的問題。培養更多專業的咖啡師,開更多的咖啡分享,讓更多的人喜歡上咖啡文化,而不是膚淺地讓顧客覺得「幹了這杯咖啡,我們很有品味很有錢」,這和咖啡精神是相背離的


除了推銷就是推銷 每天sr卡目標 粽子筆筆推 說到喉嚨都冒煙還要裝著笑臉 真不知道夥伴是怎麼能熬一年的 我先告辭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