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是的,感染了HIV病毒可以通過驗血來診斷,但是,並不是說感染了 HIV 立刻馬上就能通過驗血來確診,這裡還要提一個「窗口期」的概念。

窗口期(window period)

從HIV感染人體到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體、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標誌物能被檢測出之前的時期,被稱為是窗口期,需要特別注意的是,HIV感染在窗口期雖然還檢測不出來,但已經有感染性了o,有可能會通過一些「高危行為」在人際間傳播。

所以,更準確的表述是,感染了HIV病毒,過了窗口期纔可以通過驗血來診斷。

通常來說,艾滋病的診斷原則是科學的,系統的:

HIV/AIDS 的診斷需結合流行病學史( 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靜脈注射毒品史、輸入未經 HIV 抗體檢測的血液或血液製品、HIV 抗體陽性者所生子女或職業暴露史等) ,臨牀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等進行綜合分析,慎重作出診斷。

就是說,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感染艾滋病的風險,首先要看TA有沒有流行病學史,如果有,就需要結和臨牀表現和實驗室檢查進一步確診;如果沒有發生過任何「高危行為」,那就踏踏實實的,正常的工作學習一般不用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

HIV實驗室檢查中,成人、青少年及 18 月齡以上兒童,符合下列一項者即可診斷:1、HIV 抗體篩查試驗陽性和 HIV 補充試驗陽性(抗體補充試驗陽性或核酸定性檢測陽性或核酸定量大於 5000 拷貝/ml);2、HIV 分離試驗陽性。

18 月齡及以下兒童,符合下列一項者即可診斷:1、為 HIV 感染母親所生和 HIV 分離試驗結果陽性;2、為 HIV 感染母親所生和兩次 HIV 核酸檢測均為陽性(第二次檢測需在出生 6 周後進行);3、有醫源性暴露史,HIV 分離試驗結果陽性或兩次 HIV 核酸檢測均為陽性。

這裡說的HIV實驗室是檢測可以分為:HIV 抗體篩查試驗和 HIV 補充試驗。

HIV抗體篩查方法包括: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ELISA) 、化學發光或免疫熒光試驗、快速試驗(斑點 ELISA 和斑點免疫膠體金或膠體硒、免疫層析等)、簡單試驗(明膠顆粒凝集試驗)等。補充試驗方法包括:抗體確證試驗(免疫印跡法,條帶/線性免疫試驗和快速試驗)和核酸試驗(定性和定量)。

不管是 HIV 抗體篩查試驗還是 HIV 補充試驗,其中,大部分的HIV實驗室檢測手段都是直接檢測「測試者」的血液,包括HIV核酸檢測手段。但是,也有一些 HIV 快速檢測手段可能檢測的是另一些「體液」,比如,HIV自測試紙可以直接檢測「測試者」的唾液和尿液,同樣能獲得很準確的結果。

以上~

更多艾滋病深度解讀,歡迎點贊關注。


艾滋病毒是HIV的俗稱,作為醫院內進行有創操作前的常規檢測傳染病,一般都是通過驗血來確認的。

具體確認的方法,樓上回答的很清楚了。

在進行有創操作前,會請患者去檢驗科進行HIV檢測,醫院內使用的檢測手段一般是高敏感性檢測,如果院內確認為陽性,會定義為疑似感染HIV,通報疾控中心,由疾控中心對於患者進行再次檢驗。疾控中心對患者進行詳盡的病史調查、血液檢測後,才通報患者為HIV攜帶或者感染。

一般到從攜帶到感染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早期進行幹預可以長時間處於攜帶狀態,身體並不發病。

如果是通過直接或間接輸血、性關係等接觸了艾滋病患者,需及時到定點機構進行阻斷劑治療。在剛剛感染的窗口期,血液中病毒濃度不足的時候,是無法檢測出病毒存在的。防患於未然最重要。

艾滋病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恐懼和無知。


艾滋病主要靠血液檢測做診斷


通過檢查血液裏的病毒載量,以及一些艾滋病毒影響的一些細胞反應,血液檢查是最有效快捷的。

雖然有一些試紙,但是為了確診或者安心,建議去疾控中心去做檢測!


血液抗體初篩,酶法,化學發光,免疫印跡等方法

抗原檢測~也就是所謂的4代試劑,

核酸檢測


樓上說的對,艾滋病毒的檢測方法就是查血,而且疾控是檢測主力,一般確診也在疾控。


可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