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以前(夏商周)姓氏分開 簡單說就是 整個大家族姓子 輪到孔子他們這一支(這一輩) 氏為孔 男子稱氏不稱姓 女子稱姓不稱氏 就叫孔丘了 所以屈原和羋月都姓羋 羋姓是楚國國姓 三代以後(夏商周)姓氏合二為一 這種問題也就不存在了

注: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


善哉問。

三天前收到邀請的時候,未作答。因為解答這個問題本身就源遠流長,並非寥寥數語可以解釋。

想先看一看有沒有人能夠作答,八九不離我就不答了。但都流於淺薄,想來也不能解題主之惑。上古問題,現代人難以窺幽。

並非各答案中簡單的「男子稱氏,女子稱姓」。

太古時期,女子稱姓,姓皆有「女」旁,氏為區分部落。方國時代,部落消亡,氏為方名。隨著人口的增加,逸民的增多,原本的姓逐漸退出歷史舞台,而氏取而代之。秦始皇統一後,氏就翻成今天的姓了。女子無姓,隨父姓,但稱X氏,氏為女性專用。姓氏的變遷,主要反映了人類兩性意識形態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的變遷。人口稀少,生殖崇拜狂熱,為母系社會。人口繁盛,社會分工明確,為父系社會。

孔子姓孔,他的祖宗子姓

秦統一後,他的後代都姓孔。

原因出自於【昭穆制度】和【禮崩樂壞】

周伐紂克殷,以亂建國,故武王崩後,有武庚叛亂。為了強公室,明尊卑,周公於是制禮,各周天子也有修繕補充,這個禮並非今天的《禮記》,而指《周禮》。

周禮中最基礎的制度就是昭穆制度,這個制度未曾有變。

王立七廟者,親四、始祖一,文武不遷,合為七廟也。

昭穆制度規定了宗廟祭祀的排位順序。

以周為例,天子三昭三穆一始祖(圖片來自百度百科-昭穆制度,其中始祖應為后稷)。周禮規定,天子四親廟二祧廟一始祖廟。四親為高、曾、祖、父,其廟遷,二祧為文、武,一始祖為后稷,祧廟、始祖廟不遷。

諸侯四親廟一祖廟;(卿)大夫(士)不得祖諸侯,(卿)五世親盡,親盡而毀,別為公侯。

這個卿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天子和諸侯的兄弟,大多為三公六卿之職,因為沒有繼位,一般稱世子、公子,但仍然屬於同姓的王族、公族。王族和公族被分封后,就別為公侯。然而公族到第五世還沒分封,因為隔了四世而和諸侯的廟號已經完全沒有相關性了,就要強制別姓公族,這時候其實就是別姓了。

宋愍公-弗父何-宋父周-世子勝-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祁父-孔防叔-伯夏-叔梁紇-孔子。

弗父何為嫡長子,讓位於弟弟鮒祀為宋厲公,弗父何為卿,之後宋父周、世子勝、正考父先後繼承父爵為宋卿,至孔父嘉五世親盡,別為孔姓,孔父嘉為宋大夫,但職居卿上,妻貌美,國君又託孤立侄,招致殺身之禍,木金父因而逃亡到魯國。所以孔子是魯國人,先祖是宋國人,實際上孔子已經姓孔了。

但是春秋時期,一些士大夫們仍然非常重視自己的祖宗血統,記著自己的祖上之姓,包括文獻記載也會著錄自己的出身,尤其孔子更為特殊,因為「陽虎拒之」。

孔子生時,已經是鄙人了,雖然天性不忘祖宗祭祀本職,敏而好學,也做不了官啊。

追根溯源,子姓可以證明孔子是貴族出身,孔子也提倡「舉逸民」。又有魯國大夫提供的資歷證明,使孔子為官名正言順。

「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禮,乃講學之,苟能禮者從之。及其將死也,召其大夫,曰:『禮,人之干也。無禮,無以立。吾聞將有達者曰孔丘,聖人之後也,而滅於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共。故其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孫紇有言曰: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今其將在孔丘乎?我若獲沒,必屬說與何忌於夫子,使事之,而學禮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與南宮敬師事仲尼。」

——————————————————

為什麼宋國諸侯是子姓呢?

周伐紂克殷,武王死後,武庚叛亂,周公平定後,封微子啟(商紂王的同母庶兄)於宋,遷殷人於宋,主殷商祭祀,為賓國。所以宋國是殷人之後

為什麼殷人是子姓呢?

殷人的始祖是契,契的母親叫簡狄。相傳有一次,簡狄在郊外,忽然飛來一隻玄鳥,簡狄無意中吞食了玄鳥的卵而生下了契。契長大後輔佐帝舜有功,因其母親吞食玄鳥卵(子)而生,故被賜姓子

子字的甲骨文上面部分就是一個鳥蛋,子有「無中生有、出冥入玄」的懷孕之意。

(就好像周人的姬姓祖先也有個傳說,姜嫄踩到一個巨人的腳印而懷后稷。自從有文字記載了之後就不能亂編了,不過大漢天子還斬過八尺大蛇呢。)

——————————————————

為什麼秦以後姓氏不分了呢?

這就又關乎秦國祖先的出身了,非子為大駱庶子,又善養馬,周天子因而偏愛。申侯的外孫成是大駱的世子,申侯因此以穩定西戎為要挾向周天子要了允諾,對非子不誓。後來周天子以附庸(楚國再差還是子男封國)封非子於秦地(渭南,潼西),讓他為帝國養馬,並讓他繼嬴姓,立社祭祀。直到秦襄公勤王(就是那首著名的《秦風·無衣》)時,秦才得以建國,立於諸侯之列。所以秦國的始祖是個俗稱的弼馬溫。因而秦始皇附庸後代,難以立廟......自然要求六國也姓氏不分了。

把東方六國的祖廟也都推倒了,這也是秦國「暴政」的原因之一。

——————————————————

周長治久安,到春秋時期,人口大爆炸,枝繁葉茂,客觀上「五世親盡,別姓公族」是合理的。

但是隨著人口增加,密度增大,尊卑專制思想開始滑坡,平等自由思想開始崛起,禮崩樂壞,叔侄爭、兄弟殘、臣弒君、國兼并、謀略舉,諸侯各自稱王。道德...已經漸行漸遠了。人終究。。。太多了。。。也是各種死法。。。唏噓啊。。。唏噓啊。。。


在先秦,每個人都有『姓』,包括奴隸。『姓』可以看做是族姓。『氏』就不同,不是所有人都有『氏』,『氏』是身份地位的標誌,只有貴族才有『氏』。在春秋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不是意味著男子就沒有姓。女子嫁到男子那個族裡,需要表明自己的『姓』,以說明自己是有夫之婦,是外族人,在夫族裡沒有獲得權利和義務。『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此中的男子和女子都是指貴族子弟,至於平民奴隸是什麼樣子的,歷史有缺,無從考證。

微子啟是殷商後裔,子姓,受封於宋國,所以宋國公族都是『子姓』。孔子的先祖是宋國公族,當然也是『子姓』。但有一點必須明白,『子姓』只局限於宋國公族,不是什麼宋國人都是『子姓』。也就是說,宋國除了『子姓』以外,還有很多姓,只是史書沒有記載而已。

孔子的曾祖防叔從宋國躲難到魯國,防叔、伯夏、叔梁紇只在魯國當士子,是沒有資格立氏的。孔子當過魯國的大司寇,已經是貴族了,才有資格擁有『氏』。建氏的原則是以先祖的字、封地、官職為『氏』,這位先祖必須聞達於諸侯,大名鼎鼎、聲望顯赫,離孔子最近的這位先祖就是『孔父嘉』。在魯國,孔子是『孔氏』的始祖。

綜合上述,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姓分血統,氏明貴賤。春秋時,姓和氏還是分開的,但到了戰國時期開始混用。最終在漢初徹底混淆。之所以稱氏不稱姓是因為氏用來明貴賤啊,姓大家都一樣,但怎麼表明身份呢,用氏唄。比如說「萬姓之祖」的姬姓,現在中國姓氏80%多來自姬姓,如果大家都還在用姓不用氏,那怎麼區別身份呢?


謝邀。

這個問題需要搞懂姓、氏的異同:姓是一個大家族的總標誌,氏是用來區分後代是大家族中的哪一個分支。

假設題主的昵稱就是題主的姓來舉例:

題主生了五個男孩都姓「文明」,每個孩子又生子若干,每個孫子又生子若干……只要一說文明家的,大家就都知道是題主的子孫,這就是姓的作用。

題主的五個孩子也各有子孫,如果按照排行來做區別,那麼「氏」就是每個孩子的排行:文明家老大家的表示是文明家老大的子孫,文明家老二家的表示是文明家老二的子孫………如果大家都是文明家的後代,在一起聊家譜的時候就把姓(文明)給省略了,只提氏(老大、老二……)

一個人只有一個姓,但可能會有多個氏。比如題主家有四個孩子都住在城裡,只有老大住在農村,那麼「農村」也可以作為老大家的氏,文明家老大家的孩子和文明家農村出來的孩子是一回事。

還有官職、名字等都可以做為氏。

回到題主的問題:孔子是子姓,名丘,字仲尼,「孔」是用他的六世祖「子孔父」做氏。孔子的子孫也姓子,是子姓孔氏。但是到了秦漢的時候,姓氏合一,不稱孔氏,而稱孔姓了,所以孔子的子孫就成了孔姓。


孔子子姓,孔氏,男子稱氏不稱姓


理論上來講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姓姬,畢竟炎黃子孫(滑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