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覺得阿雲嘎、鄭雲龍、鞠紅川、蔡程昱這幾位演唱的如何呀


如果說第六期(第一場)《鹿 be free》《Never enough》,阿龍川蔡隊是剛湊齊人馬,還在磨合摸索熟悉;第七期《心臟》是傳統戰術配合的基操打法;

那麼本期《好想大聲說愛你》,就是一場「球員」玩得歡暢淋漓,觀眾看得熱鬧開心的全明星賽。

不對呀,整首歌十八般武藝,樣樣不用,直接肉搏刺刀,一身力氣,找不到著力點;

傳球、走位、高難度配合,花樣一個沒有,敢說這是全明星?

全明星到底打得是什麼?

得分是假,觀賞是真。

(註:這裡所說的得分,均是歌曲情感進攻,並非歌唱詞句,看過上一期分析的可忽略本條解釋)。

那你是說,我們演唱時的情緒是假的?

不不不,只是這首歌的情緒再如何飽滿,也達不到原曲的水平。

《好想》活在大家的記憶裏,各不相同,卻又溫暖美好;可是正如「外婆做的飯」,無論現在做的多相似,都不是過去的味道,何況喫得還是日語版的「隔鍋飯」

除了時間無法回溯,與原唱發聲位置的不同,也使得整首歌的情感體驗,與腦海中的有差別。

日本文化,追求極致;

就說直觀的園林;在中國,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看到黃山的瑰麗,想把寶藏「迎客松」貯藏家中,於是有了蘇州園林的一角;

日本園林也受中國的影響,可是在「極致」風格的驅動下,迎客松在京都是這樣的。

(我們上一期分析也說了)喉腔共鳴是最接近人聲發音,最具煙火氣和人情味的發聲方式;

倘若我們想要「日式迎客松」式感染力該怎樣?

用真嗓,直接上。日語版的《好想大聲說愛你》就是用的真嗓,前奏結束,首句一張嘴,童年記憶裏的滿腔熱忱,鋪天蓋地,振聾發聵的撲來。

我們林子祥老師的《男兒當自強》也是這種類型,真鐵嗓型。

日本歌,很多都是這種唱法,但用肉身聲帶歌唱,最致命的殺手就是廢嗓子。

正如廖老師所說,不要過度地使用自己的聲音,而本場阿龍川蔡是怎麼發聲的呢?

嘎(小舌?靠後)≈川(鼻嘴,靠前)

龍(鼻眉),蔡(位置越來越高)

這是我們能做到的,即有感情,又符合生理的科學方法。(很想了解日本歌手是怎麼養護嗓子的)

如果拋開生理制約因素,理論上,阿龍川菜能否直接用「本嗓」上咧?除了菜菜,其他三位應該沒問題。(菜菜:為什麼又是我)

但全明星賽,真打就不好看了,「球員」們玩兒得是體(音)育(樂)的狂歡。

那麼,本場我們是怎麼耍得呢?

前奏起,定格造型,魂穿動漫,中二血上身,四人彷彿都回到少年。

大龍,舞臺表演一拖三。前奏轉身後,手腳開始脫韁地熱場子,中間吉他的獨奏,有力點頭,右手和著節奏上下翻飛,不知節制。

川子,通俗唱腔一拖三。第一句開口,真的有冬日暖陽、滿天繁星的溫暖,輕柔自然,又摻了一點蓄勢待發的熱忱。

菜菜,美聲在線一拖三。我們音樂生的青蔥時代,就是這個調調。

嘎子,我就做好我所長。將狂熱包裹進旋律,歌聲先到,而後情緒二次打擊,直至穿透你心。

吉他後,穿插的美聲,不排除是編曲老師,聽從組織安排,硬塞的,畢竟我們是打著美聲、音樂劇的招牌來參加節目的;

可是這段不正是音樂生們的學生時光。哪怕像我這樣的業餘愛好者,作業不想寫,嗷嗷兩嗓子,備考壓力大,吼兩下;那阿龍川蔡籃球打完了,回宿舍,情緒上來了,啊哈幾聲,也挺正常。

另外,我們隊裏還有三個流川楓。

如果說以往的演繹,是歌手代入歌曲,表達歌曲,成為歌曲的一部分,那本場的《好想》就是歌曲融入阿龍川蔡,再通過四人的肉身送給大家,讓大家坐進這個三分鐘的「時光機」,回到當年熱血美好的青春。

金屬節奏一起, 全身的血液都在跳動,阿龍川蔡牌時光機,不斷加速度,歌聲中揮發著荷爾蒙,此刻的我們,彷彿充滿了激情與力量,刺激著我們感官。

撇開暢快感,本場的演唱,有沒有給我們帶來了美好感呢?

回憶殺,這是毫無疑問的。愛因斯坦告訴我們,人們是無法回到過去的,而當熟悉是旋律響起,昔日追逐夢想的歲月,或許當時會迷茫會無力,跌跌撞撞,卻仍執著的走到了今天,而今之後的明天,是否仍能堅守初心,勇往向前。

互動殺。回憶殺是我們每個人各自芳華,而阿龍川蔡的歌聲,引起朝氣蓬勃回想,舞臺上下,意識聚集,我們沒有心思去分別是我的青春,還是歌手的青春(菜菜的青春,顯然跟我們是不一樣的,奸笑),三分鐘的歌聲裏飄蕩的,是我們共同的青春。

可是我們阿龍川菜,明明可以排名更高的,如果選曲更好的話。

來《歌手》重要的不是排名,是我們每一場都不要有遺憾,珍惜每一次舞臺,洪濤老師一上來,就給我們喫了「定心丸」,因為我們都默默希冀,只要能多留幾場。

本場第一位出場,劣勢。

四人沒有放大招,劣勢。

只針對部分評審,劣勢。選曲完全是我們這一代的回憶,其他年齡段的評委也許完全沒共鳴。

(我們後面還能更隨意嘛)

排名是什麼,是我們爭取登臺的門檻,能低分飄過就行啦。

直到世界的盡頭,我們都不會放棄,用心唱歌的機會。

正如安西教練:直到最後一刻,都不可以放棄希望。

教練,我想打(學)籃(唱)球(歌)。

(此刻腦補BGM:《直到世界的盡頭》)

我會跟你們說,阿龍川菜隊,還有前兩期的「球賽」解說嘛。

第七期:「22」陣型戰術配合打法分析(在前半段)

如何評價《歌手 2019》第七期「聲入人心男團」演唱的《心臟》? - 黎樂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967213/answer/606021669

第六期:球隊組織介紹(在4/5左右的位置)

如何評價《歌手 2019》第六期中「聲入人心男團」的表現? - 黎樂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1099149/answer/603720222


第六名很正常

我猜是因為上週第二,只要不玩的太過都走不了,那就乾脆玩點開心的唄,能明顯看出來鄭雲龍都嗨成啥樣了,他們開心就好,嗯!

非聲樂相關專業,但是就今天感覺來說,確實不太符合這幾個人的氣質吧,這是一首純粹玩的歌,不帶有比賽性質的歌【他們最後看名次的反應顯然是有預料的】,而且中間有一段歌聲加的有點突兀,是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的突兀,個人感覺,不知道現場怎麼樣。

而且第六名確實是情理之中的事。除了上面說的還有以下幾點。

首先,出場順序。上一場波琳娜第一個出場拿了第六,這次阿龍川菜第一個出場拿了第六。平心而論,我覺得阿龍川菜這次是沒有玻璃姐上一場表現好的,所以不虧。

第二,這原曲是首日文歌,而且熟悉的人真的太熟悉了。就拿我自己來說,我看過很多日漫,但是看過日文版就絕對不會看中文配音的,因為怎麼看怎麼奇怪!所以這首歌可以說不僅不會讓情懷粉滿意,還很可能減分吧!

這次對於阿龍川菜來說絕對算不上大招吧,既然安全,玩一玩又何妨?看今天某個龍多開心,那就夠啦。

最好的永遠是下一次,期待!

btw 過了兩天再聽了一遍,我的媽,怎麼這麼好聽???為啥和週五當晚感覺不一樣??疑惑.jpg


更新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5284799?share_medium=androidshare_source=copy_linkbbid=XYEBC2CEBB8D7D2D9B0F281C07CC7555FEC1Bts=1551686913545?

www.bilibili.com

你們聽聽這個1.1倍速的!


聽過原曲的,有情懷的大概會感覺失望。

我這種沒看過灌籃的,就還好。

之前看過一個路人repo,就是現場是真的很high(但是他覺得可能電視前的觀眾就沒法理解他們的那種感覺,可能會覺得用力過度,今天一看果然如此),而且是龍一個人領著三個人「蹦迪」的感覺,不過今天電視上都沒呈現出來,不知道無損聲出了會不會好一點。

接下來是關於表演本身。

——————————

我對原曲不熟悉,沒怎麼聽過,我一開始是當新歌去聽的,覺得唯一一個有點違和的地方是中間加的那段和聲,有點和這首歌畫風格格不入,其他地方都還不錯。

不過我又聽了幾遍之後覺得和聲這裡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具體分析後面說。

蔡的聲音太美聲了,喜歡的可能覺得他這樣很有少年的熱血氣息,不喜歡的就覺得和這首歌完全不適配。我的個人感受是蔡唱出了一種傻得可愛的感覺(dbq蔡不要打我),風格已經與原曲跑開了十萬八千里,反而自成一系,好像一個不會打球的三好學生被班裡的體育霸王拽去球場,導致我每次聽他的solo部分就很想笑(dbq蔡但我還是想笑哈哈哈哈)……

川還是挺穩的,他大概真的是百搭吧,四個人裏對各種歌曲類型適配度最高的,唱什麼都不會齣戲,穩。不過大概是因為太穩了,導致他的個人特色沒有很好的體現出來,聽完第一遍給我留下的記憶點大概只有最後英文那一句漂亮的嗓音。

龍的那個範是最放的開的,好多人說他聲音不適合這首歌,我反而覺得他是今天狀態最對的。我看過他以前唱搖滾年代的視頻,所以很期待,本來以為這次他會全程搖滾嗓唱下來,沒想到看了節目發現並非如此。

直到我聽了原版,我才發現,這首歌重要的根本不是用了什麼嗓,而是那種熱血青春又有點中二的氣息。龍雖然沒有用他在搖滾年代裡的聲線,但是他的聲音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種不羈隨性的揮灑,心裡住著一個熱血少年,唱出來的也是最肆意的青春。

嘎重音很有感覺,但是有些地方有點過於注重咬字了,會給人一種全程努力想往這首歌但風格靠的感覺,唱《心臟》這樣唱很好,今天這首歌就稍顯不適,但是他整體依然非常在線,音色很適合。

下面是重點——

最大的問題是中文填詞!中文填詞!!中文填詞!!!

我今天聽了日文原版,成功愛上。我想像了一下原唱的聲音唱出了中文填詞……

(手動阻止自己)

沒有任何貶低的意思,中文填詞填的再好,不同語言語感的差異註定中文詞唱不出來日文詞的那種熱血中二的效果,就像配著古琴唱一首古詞只有中文才能唱出韻味一樣。

我以前學過一年日語,口語課上老師經常糾正我們一些「中文式」發音,那種把句子裏每個假名字正腔圓洪亮念出來的就是典型的「中文式發音」,這兩者的語感和律動感本身就有很大差異,再加上中文版填詞裏的爆破音少了很多,就很容易讓人感覺少了點「勁」。

如果他們四個唱日語版應該會效果很不一樣,可惜實操性不強,沒有基礎的話發音很容易被詬病,這個場面也就我們自己心裡想想吧。

另外,看到微博有粉絲說他們音準有問題和聲有問題巴拉巴拉……

我就很無奈,反正我一個當過合唱指揮學過幾種樂器學過樂理的人是沒聽出來,現場repo也沒有一個提到音準問題的,這個真的有點莫名其妙了。

這期第六我挺能接受的,不是他們唱的不好,是這期的比賽環境下,第幾都正常,況且他們四個人的優勢也沒有很好發揮出來。但整體還是可以的,如果給85分的話至少十分我是扣給這次中間加進去的那段和聲的(現在我改了,十分是扣給中文填詞的!不扣和聲!)。

不過明顯能看出來上一期穩了以後他們這期就是求唱的開心了,初心青春和熱血,也是挺好的主題。

—————更新:編曲與和聲————

其實這一版和天籟上張傑耿斯漢那一版都基本上是按著原曲的框架來的,畢竟太經典了。天籟版加了很多打擊樂,這一版主要是加了中間的和聲。

就說說爭議最大的中間那一段和聲吧。

其實這段和後面銜接挺好的,蔡的男高音加上漸重的鼓點,很好地把氣氛推向了一個小高潮。大部分人一開始聽感覺不適,大概是因為它出現的太突兀了。

本以為電吉他solo結束後要麼是緊跟而上的更燃的爆發,要麼是鼓點弱下來為下一個爆發點做鋪墊,但誰也沒想到一段美聲吟唱就這麼出來了。

如果我是對原曲有深厚情懷的聽眾,我肯定沒法接受。

我現在能欣賞這一段還是多聽了幾遍之後才開始逐漸接受(評論裏有位朋友對這裡的解讀我覺得挺好的),對於第一遍聽的人來說,這段改編基本上就只會帶來兩種結果——要麼覺得突兀又莫名其妙,要麼就是驚艷無比。

和聲本身和諧度沒什麼問題,要是把這段用鋼琴彈出來也不會有什麼打架的感覺。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總有人每次都說和聲不和諧,按理說,雖然不是每次編配都是完美的,但是也不至於每首都打架的地步吧?有朋友能仔細聊聊感受嗎,我是挺好奇為什麼的。

真說原因的話,可能和人聲有關係吧,我記得以前有次排合唱的時候本來男高女高男中女中分了四個聲部,後來男聲實在拯救不了了,硬生生把四個聲部改成兩個聲部……

————————————————

總結一下這個版本給我的感覺:

音樂學院裏,班裡最不羈中二的愛打籃球的龍,帶上了雖然愛打籃球但是內心沉穩的嘎和喜歡和兄弟一起玩的川,三個人拽起來了每天只知道在琴房練聲的不會打球的正氣三好學生蔡,一起到籃球場打球。中場休息的時候,他們開始一起和了一段老師剛教過的四重,越唱越興奮,於是他們在周圍拉拉隊的尖叫下繼續開始了下半場……

有點搞笑,和灌籃高手不一樣,然而是他們真實的,有點熱血與中二的青春。


這首歌怎麼說呢?咱有一說一,不帶濾鏡:

蔡蔡美聲痕跡過重,我從他那裡沒聽出任何搖滾味兒,大龍跟他的情況類似,詮釋最好的只有川子和嘎子,特別是川子,一開口我就炸了。

如果把他們四個分別看成湘北高中籃球隊的四個人,我認為他們分別是:櫻木花道對應阿雲嘎、鄭雲龍對應流川楓、鞠紅川對應宮城良田、蔡程昱對應安田靖春。我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性格有些接近。

跑題了,說回來。

其實這首歌在我心裡的分數並不高,我最多給到85,畢竟對於我來說,這相當於我的童年,也因為大龍和蔡蔡的聲線不太適合這首歌,因此我真的不可能給高分,抱歉!

亂七八糟說了這麼多,各位看看就完了,畢竟我都不知道我在說啥。

收!


排名出來了,第六,比我預想的低了一名,但也在情理之中,選曲失誤本身就是最大的bug,排名低正常。


不請自來

今天突然腦抽回來答一下這個

對於這首歌其他地方我其實也沒有什麼非常想說的,畢竟完全不是專業的......但是!我看到很多人說不明白為什麼好好的中間要加一段那個美聲和聲,覺得好好的搖滾變得不倫不類

在我看來,這首歌中的亮點就是這段和聲好麼!誰想到要加進去的,我吹爆他好麼!

這段和聲選自《pomp and circumstances》,是國外學校頒獎儀式和畢業典禮經常用的曲目。基本每個在日本上學的孩子都會聽到它,它伴隨著你每一個榮耀的時刻,告訴你每一小段人生的開啟和結束,當禮堂裏的管樂隊在你的身邊奏響這段神聖的旋律,你走向領獎臺,一切都可以說,這會是你一生都難以忘懷的時刻。聽到了這段旋律,你就聽到了屬於你你青春的拼搏和美好。可以說,這段旋律就是青春。

天知道,我在聽到這段旋律的適合腦袋裡在想什麼!我也希望這段旋律在我學生生涯結束之前為我奏響一次,獨屬於我自己的......

說多了。總之,這段旋律,與《好想大聲說愛你》所要表達的東西是非常相符,它甚至表達了在年少熱血之外,那些你青春永遠難忘的高光時刻。是不是覺得你的青春更加完整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