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偶然看一期《奇葩說》,蔡康永提到羅振宇這樣一件不平凡的事例。這件事是真的嗎?這份毅力和天分讓我難以置信。


我還真不知道有這個事情,我只知道每天上傳多少分鐘的音頻。以前羅振宇還振振有詞的說,他自己是每天早上爬起來,不剪輯直接錄夠多少分鐘的。直到有一天他們公眾號放錯了錄音。這個羅振宇就油頭粉面的說 讓你們發現了。關於這個問題,知乎都有人討論。你去看看。最有趣的是當時知乎挺羅振宇騙人的還不少。

其實一本書讀十分鐘是可以的,真的沒有必要什麼書都看完,重要的是量變帶動質變


你不知道邏輯思維招聘寫手麼?專門概括每本書的精華?你以為那些知識都是羅振宇自己輸出的?


就是不惜命 不把自己當人 同時抱著一股憤怒


我突然就想到一個詞叫不求甚解,用到這件事上應該是合適的。

在現代漢語當中,這個詞多為貶義。


建議你好好仔細思考下。這個就是一個笑話。


《每天聽本書》這是羅胖公司的一個知識服務項目,由一個個工作組把選好的書做成十分鐘左右的音頻節目,更像是書的銷售廣告。

從這個角度說羅胖沒吹牛,至於十分鐘能學到書的多少精華,和看書的簡介差不多。


別喫的太飽,別太自大。


一個騙子隨口吹的一句牛批有必要作為一個問題提出來?


首先,知道一個書大概的道理沒什麼用,跟每天上網看"有什麼道理是你後悔沒有早點知道的",裡面全是很實用的道理,全是概況形式,基本上看了一遍不會再記得了

看電影現在也出了很多電影解說,因為大家連看電影的時間都不想花了,只想花短時間簡單瞭解一下,只是很少有人費時去做書這塊的解說.瞭解劇情又不代表你就看過這部電影了

當然了,人家堅持學肯定比長期不看書的人要好,但是一天一本完全就量子讀書了.其次他讀書已經是工作了,有沒有樂趣就不知道了


我不是羅輯思維粉,對其中的內容幾乎沒瞭解。且不說推薦的書籍質量如何,推薦的說辭是否客觀,我覺得堅持做這件事,是值得尊敬的。

和看電影不同,書籍是一個靜態東西,沒有各種視聽感覺的刺激,相對枯燥。

看一本書,猶如忽然進入一個陌生的宴席,你可能誰都不認識,一開始時候很懵,感覺自己格格不入,怎麼也進入不了這個場域。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引導人,你可能很容易就落荒而逃了。

對於沒有具備很好閱讀能力的讀者,這種情況可能會更加明顯。

有了這個十分鐘的書籍簡介的幫助,幫助你去熟悉這本書,它講了什麼?有何特別之處?那看的時候就會勾起你對更多細節的興趣,也會很有信心,這是一本好書,我要更加用心發掘它的價值。

我平時看一本書,尤其是大部頭之前,都要做很多思想工作,讓自己不要怕。

看一本書之前,我會要先去親近它,去搞好關係,知道有哪些人物,他們哪些是可愛的吸引你的,或者書籍有什麼了不起的價值觀讓人耳目一新。甚至,僅僅是裡面有一兩句可以用來裝酷的金句,也會讓人想要一窺究竟。

我的方法是看書籍的同名電影,看作者的訪談,看書評,或者是跟愛看書的朋友聊天等等。羅振宇的介紹,我想也不失為熟悉一本書的捷徑,當然,還是要去看書的。


就是養成閱讀習慣,七天是養成滴習慣的第一步,第二步是21天,第三步是三個月,第四步是半年,半年以後基本就養成習慣了。

讀書這個東西沒有必要強求,都是大學時代留下的烙印,好像別人嫌我不行就不行一樣。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是因為它能玩的轉,劉邦如果跟韓信一樣打仗,那不死的老慘了。

有有的人就是一本三國打天下,有的人就是學富五車,不能逼著一本三國打天下的人去學富五車,也沒必要嘲諷學富五車的人,讀不精一本書。

七天訓練計劃跟下來覺得爽,那就繼續跟,讀了兩本就不想讀了,去玩遊戲了,那就不如了唄。讀書也是娛樂,玩遊戲是娛樂。誰也不比誰光榮。讀書得不到樂趣,那就乾脆別讀。

學海無涯苦作舟,那基本就是浪費生命。


高級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