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中開始痛經,中醫也看過,葯也吃過,吃上就強一點不那麼痛,吃完了不吃了就繼續往死里痛,一直到現在。

去醫院查過兩次,第一次去的省二院,結果是子宮內膜異位。第二次是在鎮里的醫院查的,這次只是說疑似子宮內膜異位。然而,這種情況是無葯可吃的。

上網搜,的是,肥胖,舌苔肥厚,舌苔薄白,膝蓋酸痛是宮寒,對,我全中。但是我不畏寒,其實也畏。冬天畏寒,夏天怕熱。冬天就手腳冰涼,捂不熱的那種。夏天就特別怕熱,稍稍動一下就大汗淋漓。而且我也容易上火,多吃兩次辣的東西就會上火。經期時還會情緒煩躁,四肢無力,手腳酸軟,還會有腹瀉,每次都會腹瀉三四天。

感覺自己濕寒虛都占齊了。

不知道我這到底是什麼情況,並且要如何調理呢?


感覺也是上熱下寒的體質,脾胃是不是也不好,例如胃口不好,容易乏力,濕困這樣。我不是中醫也不清楚你詳細的情況,但是平時堅持按穴位,我覺得還是可以的,例如抓帶脈可以了解一下,引火下行,你上熱下寒嘛,引火下行是一種方法,但是抓帶脈要求也高,每天100-200下,而且得長時間堅持。你也可以了解一下艾灸適不適合你,也是需要長時間調理。


陽虛更怕熱,陽氣虛弱的人夏天大汗淋漓,吃點四逆湯馬上汗收人精神。沒有辯證不要亂吃


送你一句專業的話:陽不郁則不生熱、陰不郁則不生寒。

人有寒、有熱,是氣血循環不通暢導致的。體內一有濕、痰,循環就不暢,很容易導致上熱、下寒。

所以,你的情況在臨床很常見。

治療方面,要從上、中、下結合起來考慮,單純治你的上火、或者單純治你的痛經,都是治不好的。

所以,你還是換個靠譜的醫生再治一下。

當然,鍛煉是個不錯的方法,因為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首先,宮寒不等於不怕熱

宮寒是指腎陽不足,胞宮失於溫煦而出現下腹部墜脹,痛經,白帶增多,月經失調。女性宮寒可以多食一些如核桃、大棗、花生等暖宮的食物,少食綠豆、西瓜、苦瓜等寒性食物,還可以通過熱水泡腳改善血液循環,或食用阿膠、枸杞、桂圓鹿角膠等熱性補品,補充陽氣。通過艾灸對督脈、關元、血海、三陰交、腎腧、腰陽關等穴位進行溫熱刺激,疏通經絡來達到暖宮目的。


有一種虛是又怕冷又怕熱,冬天冷死,夏天熱死的狀態,更說明身體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