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不快樂可以暫時逃避,但是人生總會步入社會,屆時,我該怎麼處理?


然而大部分人所謂的選擇其實只是順應,順應社會的要求或者說屈服於自我的慾望和恐懼,不是麼?

我們的選擇不過是對各種壓力(包括外部的以及心裡的壓力)的機械反應,其中沒有真正的自由可言。所謂快樂隨性,也是值得懷疑的一個說法,沒有真正理解自由為何的情況下,所謂隨性很可能只是糊裡糊塗地放任自流,那種情況下,當然難免會有關於責任感的焦慮,其實此時你真正當心的不是責任感的問題,而是對當下這種「快樂隨性」下意識的懷疑。

因此,先別去想什麼責任感的問題,而是好好審視一下當前的「快樂隨性」,因為你似乎意識到了這種狀態的不可持續,那就改變它,如此而已。

不知道我說清楚了沒有。哈哈


快樂隨性與責任擔當其實並不矛盾,關鍵是你選擇怎麼做

未進入社會之前你就還有機會提升自己,就現代教育制度而言,從你出生開始到你進入社會你至少有20年的時間找到自己的路並培養出自己應具有的能力,然後,你就可以在未來的時間去面對生活了。

為什麼總會有人在這兩者間只能選擇,只能說是自己能力不夠罷了。其實作為學生都不能做到自己應該做的事,當遇到合適自己的工作過來招聘,人家又該怎麼信任你能擔任這份工作?憑你長得帥?我承認不是成績能決定一切,但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不靠成績就能成就一番事業,當初有人看到比爾蓋茨退學成功了也跟著退學,有人看到馬雲的專科出身自己也洋洋得意自己的專科出身,可是這些人的結果呢。

還是認為,先找到自己的路,然後提升自己。無論是企業領導層、技術人員或是街邊賣小喫,都可以是一種選擇,想想以後的生活自己喜不喜歡,想想自己清晨起牀第一個念頭是「這種日子什麼時候能結束」還是「嘻嘻,今天又可以做這件事了,開心」。或許你以後會後悔你的選擇,但是如果你沒有能力追求你的快樂隨性,那麼當你的責任到來的時候,你就不得不做出另一個選擇。

如果你喜歡無所事事整日呆在家裡什麼都不做,那麼要麼找人包養,要麼當你不得不走出家門的時候就不要責怪任何人或是這個世界。

只有昨天種下種子的人今天才能收穫果實,現在的工作種類不說過萬也有上千,總會有一份讓你可以選擇「快樂隨性」。怕的是當那個機會走到你身邊的時候,因為你的能力不夠,而不會選擇你。


該承擔的承擔,自由的部分才能快樂隨性。,選擇你能承受的生活方式。


對於我黨的共產主義事業,完全可以快樂隨性。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對於家庭,應該勇挑重擔,一手擎天


這個是不矛盾的,很多人把責任當成痛苦。首先要明白,責任是你做了一件事要去承擔相應的結果,結果的好壞是定義責任的快樂與痛苦。所以,最重要的是在做每件事前考慮好自己的能力及結果是否有能力去擔當


取決於你有多少資源和多少問題。資源越多,問題越少,越可以向快樂方向傾斜。


每個人個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但大的看,責任是最重要的,特別是在中國這個傳統講人情的社會


你可以選擇快樂隨性的生活,但如果這樣導致你工作不能正常進行,那你就要想想自己的問題了。

作為一個成年人,責任擔當是必須要有的。你這三觀讓我覺得有些恐慌。快樂隨性和責任擔當為什麼在你眼裡成了兩個對立面,非得從中選擇一個?


有了責任擔當才能談快樂隨性。就像小時候做作業,只有先把作業做完,才能盡興的玩耍。有時候之所以不快樂,或者不能快樂隨性,是因為擔不了責,適應不了社會,感到惶恐。要先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本領,才會有更多的機會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從而快樂隨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