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學生除了聽音樂看演出講座外,還需要看哪些書和了解哪些知道才能真正有音樂素養,成為合格的音樂人?


學習和聲學和曲式

聲樂專業的同學最欠缺的就是和聲思維和整體結構思維


音樂歷史和樂理 為音樂素養之基本,不是乾巴巴的去背書看書,是去了解自己所學的科目從起源開始到現在的發展經歷。去了解過程中各類體裁的音樂的發展歷史 。然後帶上聽音樂會和唱片。

因為音樂是聲音表達的載體 所以任何音樂都有其根本的對應的含義,這些含義由歷史組成。

學習樂理 把樂理分析運用到所學曲目之中 去具體瞭解作曲家在構建這些樂曲的時候所使用的結構思路。只有這樣瞭解清楚的情況之下 才會逐漸把你自己詮釋作品的思路建立起來。

很簡單的道理:所有的作曲家都絕對的對他們所需要知道的歷史 作曲技巧(樂理為最基本的層面)瞭如指掌,你要想自己能夠達到一定高度的詮釋。基本的音樂歷史和樂理運用必不可少。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最後纔可知行合一。素養來源於理智的學習過程,而且還大量的知識會潛移默化的改變你。


謝邀

多練。我把練聲稱之為「做實驗」。練聲就像做實驗一樣,只有不停的練,發出各種奇怪的聲音,直到出來正確的聲音。當然前提是你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聲音。這就需要多琢磨,在音樂會上聽到好的聲音你要想好在哪,聲音位置是在哪,聽到演員失誤的聲音,你要想錯在哪了。學聲樂初期區分不出來情有可原,但是如果學了一定時間,比如一到兩年,還是分不出來,那就不適合學聲樂。


提高音樂素養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多聽歌(各種風格的歌曲都要有所瞭解和接觸);

2、要熟知西方音樂史與中國音樂史;

3、要會彈並擅長2-4種樂器(包括民族樂器與西洋樂器以及現代樂器等);

4、要多嘗試著作詞作曲編曲,同時接觸一下音樂製作和錄音錄像等;

5、不僅要會給自己唱歌伴奏,還要多給其他人伴奏,不斷精進自己的即興伴奏能力;

6、多參與各種各樣的藝術表演和競技比賽,不斷提高自己的演出經驗;

7、到校外的音樂培訓機構做兼職教師,強化自己知識儲備的同時,學以致用;

8、嘗試著組樂團,並找機會到音樂livehouse、星級酒店、酒吧、餐廳駐場演出!

以上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你!


語言歷史文化表演形體唱功處理等,除去必要的練聲看劇等,更多的需要你去了解文化了解狀況磨練演技才能更好的表達作者的意圖以及符合劇本背景的表演。


謝邀

請記住四個字

多參加音樂會或通過網路渠道觀看大師們的演唱方式及音樂處理並結合實踐找到其中的精髓。

當在當前水平發生瓶頸時適時向老師或學者請教遇到的問題並獲得解決方法。

當拿到一首全新的曲目時認真閱讀歌詞及其鋪面各種力度與表情記號,查找作詞及作曲家是予何種條件下譜寫出此首曲目並認真揣摩。

「一千個人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位演唱者對於樂曲的處理因其經歷情感流露是不相同的,當你在不同時期的演唱對於樂曲處理會有些許差別。所以在自己融入歌曲內時可將當時的情感表達用記號或文字的方式在譜面上標出,在日後的演唱時加以對比精益求精。

才疏學淺,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先把視唱練耳練好再說別的吧。我國的聲樂學生基本都是17歲變聲以後或因為嗓門大,或因為學習不好或者嗓門大學習又不好才走上這條路的。所以其他樂器學生的童子功你們是沒有的。不聽伴奏長短符點不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不分,學個就是對著錄音錄像瞎吼一通就自以為學會了。

樓上一堆答案又是音樂史文化素養的,殊不知練譜子都看不全的聲樂生是不合格的。

所以,匿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