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歲,感覺同齡人都挺幼稚,懶得參與到她們的談話中,感覺那就是自己幾年前的樣子,真的好幼稚,總是開那些沒有養分的玩笑,甚至一個玩笑說好多遍,以為很好笑,還有平時做事也一樣,我不想理她們,但是平時她們打成一片,我顯得有點凄涼,我會不會被認為孤僻,特內向,碰到想聊的人,話也會變得特別多,我不理她們,這樣有錯嗎?


這並不是你的錯,證明你的心智比他們成熟,但是呢,你不能刻意的表現出來,這樣的話會顯得你「突出」。這樣的話是會受到排異的。


同感

我跟你差不多,也19。之前在班裡的時候,也覺得他們有時候問的問題什麼的都好蠢,明明就是些常識...(可能是我太自大了,哈哈)

其實,我覺得這東西沒什麼對錯。就像之前的嘻哈文化,人們普遍認為弄這些的都是壞孩子,不良文化什麼什麼的。但它裡面也有正能量啊,它教會了我們去堅持..現在經過網路,媒體的傳播才讓大眾慢慢接受,這個文化有錯么。人們都看不慣紋身的人,可對於紋身的人來說或許是一種信仰。這些都只是多數人的看法,並不決定它正確與否呀。既然圈子不同,何必強融;道不同,不相為謀。

要活在別人的眼裡還是做自己,你覺得呢?人不可能全然不顧外人看法,但也不必淪落到活給別人看。人嘛,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量。

硬生生的擠入圈子裡,你自己難受,也不開心。都是無用社交罷了,像我高考後,有聯繫的也沒幾個。當然啦,日常的交流接觸,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的。而且你也有想聊的人呀。傻子,自責啥。做自己啦,開心的活著比啥都重要。


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康德。

覺得對方「好幼稚」出現的原因,是對方的言行(甚至不是所有言行,僅為某時某次而已),與你心中的某一理念相違背。

我們不說,你的理念是否是真理。因為這世界上很有可能不存在真理,只存在觀察者的角度問題。

我們也不說,你的理念都是別人教的,人僅僅是復讀機而已。你覺得「好幼稚」的人,其實僅僅是不符合最初灌輸給你這些理念的人而已。

我們就說這「態度」,你的態度,便是不將人當成是人了。而是當成某一個「死物」,只有死物才可以與另一個死物進行對比。然後得出「高檔」與「低檔」的區別。

你的態度,絕大多數是唯物的,喜歡研究物的人群。只有那沒有主觀能動的死物,才會「靜止」的被人評比,好就是好,壞就是壞。但人恰恰不是死物,人是主觀能動的,絕對不能以一時的言行來評說這個人的好壞。

請,將對「數字、文字、理念、死物」的興趣,轉變為對人的興趣上。將人看做是目的,而不是那死物手段。這將大大提高你的生活質量。


這種想法沒有對錯可言,你覺得她們說的話幼稚離開她們是對的,她們認為你不合群是錯的……所以只關注對錯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與其執著對錯,還不如關注到自己的生活,如果沒有身邊的人變少了可能會寂寞,那麼要解決的是找新的朋友。當然能找到符合你性格的話最好了。好好過自己的生活吧。希望這樣可以稍微解決你的問題。


正常的正常的 我也懶得理 人家以為我不合群 隨便吧


沒錯啊,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做唄!何必為了取悅別人委屈了自己呢!


就給他們說些高深的道理,聽不懂自然就不需要你發言了


有錯,你應該走開。


謝邀 如果照你說的那樣你的心智會比較成熟一些,相對來說成熟的人會比較孤獨,但你要學會享受孤獨。孤獨會使人進步,在孤獨中反思自己的種種。以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