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科研有點難,更多研究生和科研人關心的話題,歡迎關注。

2018 年 5 月知乎與北師大心理學院聯合舉辦的「悄聲抑鬱」鹽沙龍中,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教授、精神科主治醫師@徐凱文曾打趣說,博士論文可以無論多爛先寫出來,「交完之後你的焦慮就會轉移到導師那裡。」

那麼實際上在科研過程中,導師和學生究竟誰面臨的壓力更大呢?


你自己讀研時,覺得學生壓力大

自己當了導師,覺得導師壓力大

永遠自己壓力大。相互體諒,相互理解


寫論文的時候學生壓力大,到了導師幫你改論文壓力就轉移了


壓力來源不一樣,不能比較吧。

學生面臨的是畢業和找工作壓力。

老師面臨的是提職稱,養家糊口,應付考評,讓學生順利畢業的壓力。

如果非要比較,我覺得老師壓力大。


高校的導師不了解,但是科學院的現狀看來,導師的壓力要比學生大的太多了

非常幸運身邊能夠看得到的例子,院士所長室主任課題組組長,人均全年365天大概有360天無休

軍委科技委大企業小工廠基金項目,國內國外期刊書籍審稿邀稿,在所里各部門打交道的人情禮節,高強度高壓狀態下還要關心學生能不能全面發展/實驗進展順利與否/幫忙聯繫更高端精密的表徵/每天心情好不好/進組以來有沒有成長等等

除了以上這些,經濟方面的壓力也很大。組裡學生二十多人,科院的研究生待遇又有硬性規定,每年單是給學生的工資都要發百十來萬,更別提實驗室里各種儀器昂貴藥品等耗材的開銷了···花錢如黃河奔騰

還有自發的對於這份事業的熱愛,每次看了都會淚目

山不言高 能望盈虧

長行不輟 終為仰望

庶幾達心 可慰平生


這應該是我看了這麼關於導師學生問題 最沒有戾氣的一些回答了

彼此都難吧。

之間有誤會 是溝通不暢。其實大家對導師的期待是很高的,教書育人本來就是個良心活,吃力未必討好的活(沒有直接管理學生 出文章見效快)。老師能做到這樣實屬不易。再加上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日常工作生活瑣事,上有老下有小,確實壓力大。

對於學生,他們學習能力各異,統一的畢業標準,越來越高的就也標準,他們也很難都hold住。

互相理解吧,常溝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