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期間打好基本功,並根據自己未來的規劃做選擇性的偏重。

關於中文系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我想大學招生的簡章中應該有詳細的描述。

我認為中文系學生的基本功包括:

1、見多識廣,博聞強識。無論是專業內的語言學、文學理論、中外文學史及重要作家作品如數家珍,還應該廣泛涉獵各種歷史哲學風土人文知識,樹立一個「大語文」的觀念。

2、熟練的口頭表達能力。學習邏輯學,學習朗誦,學習辯論,能將心中所想準確流暢地用語言表達出來,最好能讓受眾喜歡聽你講話。

3、書寫能力,無論是多體裁的文學創作還是各種應用文,儘可能多練習,這是今後工作的實打實的技能。

4、練好字。

別看四年很長,若真想學好中文,時間不一定夠呢!


藉此處想說一下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是有效的。

這是你去評判類似問題下面回答的方法。就是要去看這個方法對你來說是否具備可持續性。比如說,網傳學霸學習時間表,你對照著看看,自己能不能堅持一天。如果可以,堅持更久呢?答案是否定的話,那麼這個時間表對你來說就是無效的。

知乎上面問具體學習方法的問題,下面的答案都有這樣一個共同的特徵:從自己的體驗出發,回答別人的疑問。如果自己最後成功了,那麼證明這個方法是有效的。

這種特徵暗含著兩個問題:

第一,提問者看那些回答,看得越多,關於回答者的個人信息就閱讀。那提問者自己哪兒去了呢?這種就是經驗上脫節了。那些回答只能提供一個非常模糊的方向,對於幫助提問者解決自己的問題,其實幫不上太大的忙。

第二,結果的成功,能否一定證明方法的有效性?這是一個問題。此外,如果可以證明其有效性,那也只是針對回答者個人的,依舊不指向提問者。這說明這一類回答的模式缺乏實質上的普遍性

那麼怎麼辦呢?

回到這個問題的語境中來。每個學校中文系的課程設置、師資配備,甚至你學校的宿舍環境、圖書館資源等等等等,都是不一樣的。這樣提問者還願意花大力氣聽故事嗎?

比起聽故事,更迫切要做的實際是停下來,仔細觀察周圍的情況。忽視你自己的生活細節,陷入到別人的生活中,然後代入別人的思考橫衝直撞,你終究無法解決你自己的問題。

實操性一點來說,你應該:

親身進入到每一個課堂,完整聽完至少一個月的課;你親身去學校圖書館走一遭,完整做一遍查書、找書、借書、還書的流程;你嘗試對自己的感受敏感一些:什麼時候圖書館人比較少,哪個閱覽室有座位,中文系的書都放在哪裡,這門課的老師怎麼上課的,有什麼要求……

這些才是對你切身有用的。

中文專業方法答集?

www.zhihu.com圖標

第一次回答,答得不好請見諒。

我自己也是一個漢語言文學的學生,當時選擇這個專業更多的是因為喜歡,但上了兩年,你會發現,其實這個專業很萬金油,未來的工作有很多都是能被別人替代的,沒有那麼專。所以我個人認為,在大學裡,不僅要多學專業課的知識,還應該多學各種各樣的知識,如果有精力的話,不妨輔修一門其他的課程,多參加學校的活動,加入學生會、社團,鍛煉鍛煉自己的能力,也讓自己的未來多些選擇,給自己留好後路。

但如果未來你想堅定地做文學方面的研究,那麼:

首先,你需要認真聽講,也許別人只用最後一周,但你一定要掌握紮實。

其次,多讀書,涉獵要廣,不論題材,都要看。多看多記。畢竟外人說,這個專業要多看書,也不是白說的。

接著,多練習寫,文學院筆杆子要硬。這是外界普遍對文學院的認識,確實也沒說錯,這的確將會是我們未來的優勢。

此外,多練習表達能力,不要怯場,大大方方的。表達能力最好的鍛煉時機應該就是在大學了,學校的活動啊、學生會、社團等等,都將是你特別好的機會。

最後,大概要保持謙虛,努力學習,未來的路還長,且行且學。

以上。


很多人覺得中文系就要文縐縐的,其實我覺得中文系是一門十分浪漫的系別,現在的我們說一句我愛你就是我愛你,而更深層次的我愛你則有: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一下子就有了高逼格,想要學好中文系起碼你要對這個系別感興趣吧,其次你也要有一定的文學素養吧,如果你完全不喜看那些閑情雅緻的書,那可能中文系不太適合你。把自己想成一個古代詩人可能可以有不一樣的感覺吧。


首先,學習方法(一天學多久、怎麼有效記憶)因人而異,不多說。

關於學習內容,社科類(文學也算,因為文學學科研究方法是屬於社科的)的東西都一般從兩點入手,一是發展史(文學史、哲學史、美學史、批評史等等),另一個是主體(即作者+作品+特徵+內容思想+思潮/流派+歷史貢獻)。

就這兩點,真好好學的話四年能夠充實到爆。(而個人經歷是大多數推薦書籍都沒咋看過,老師講的「認真對待這個專業」已經被我扭曲成了「看書不管文學性、只看可研究性和考試考察範圍」...所以空閑時間還是大把大把的)

靜下心慢慢看,能看完的。。當然網也是要上的,豆瓣知乎虎撲乃至谷歌油管ins也不用落,高分的美劇英劇日劇電影都是好貨。

以及,見了很多學文學以後朋友圈說說乃至日常表達都讓人尬到臉酸的東西,感覺是理性思維沒學來反而偽文藝的情緒學了一身(按理說搞文學研究的不缺乏社會生活常識,也不會文青范兒一發不可收拾啊)所以作為死宅但並非廢宅覺得應該提醒一下,學文學是在做研究,入門前先想清楚自己喜歡文學的什麼(這個事情說起來比較複雜,我大一以及在大二三蹭大一課時聽很多個老師說過,學文學可能會讓喜愛文學的人失望),你是喜歡文學作品的故事?文學形式(比如詩,詞,比如可以虛構)? 我個人現今已經喪失了初始時期對於文學的想法(那時候懵懵懂懂的,覺得文學作品就是抒發什麼感情的文字,所以詩很棒詞很棒短篇小說很棒科幻小說很棒棒),現在再去寫作時只考慮自己如何表達清楚想說的東西,因為只此一點已經需要顧慮太多東西了——但是並不是說喪失了對於文學的熱愛,只是以比較專業的方法認識到了文學更全的面目,喜愛的東西也隨之發生了改變(比如我以前寫詩是喜歡把情感寄托在毫無理性可言但我懂的火星文句子上,現在寫詩就喜歡拿捏意象和找最符合現代漢語發聲的平仄與音節。。)

感覺預防自己學到魔怔還是有好方法的,一是可以自己在網上寫寫東西,做各種形式的嘗試(詩詞發表、短篇小說投稿、網路小說找個小網站寫一寫),二是多看看各社科類的專業書,社會學傳播學心理學,稍微了解一下都會受益匪淺(不至於像上面所說的所表達的東西讓人臉酸)。說的東西可能比較繞,但貌似沒啥大毛病。只是建議。瀉藥

其實簡單,有比較才有鑒別。首先你讀那麼多書,不可能沒有比較。四大名著有什麼區別?不可能說不出來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