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可以伤感却又自信的说:灵风若非伤了双腿,区区几个大内侍卫,如何奈何的了他?洪七公浑身内力全失的时候,依然可以躲到皇宫里大吃大喝,无人察觉。整篇小说,都是江湖人士明争暗斗,皇家顶多出一些诸如沙通天、灵智上人、黄河四鬼之流....还都被官家委以重任。

《神雕侠侣》当中,就开始出现「蒙古第一国师」金轮法王那样,可以跟中原顶尖高手硬钢的人物。但虽然如此,武林中周伯通、黄药师、郭靖、杨过这样的好手,依然足以克制住他们。

《倚天屠龙记》当中,官方赵敏郡主手下的玄冥二老,阿大阿二阿三等高手就厉害了。不但六大门派集体扑街,明教若非出了个开挂的张无忌,只怕也无人能挡得住玄冥二老一招(武当山上,杨肖与韦蝠王被玄冥二老一招逼躺)。最后搞得江湖正邪双方要摒弃前嫌,一致对外......

《鹿鼎记》中就更厉害了,官方已经不用武功说话了,任凭你多高的武功,最终也要匍匐在权力的脚下.....

这说明了什么?


射雕英雄传里 西毒欧阳锋其实也不敢小看岳飞的武功。

我欧阳锋是何等样人,岂能供你驱策?但向闻岳飞不仅用兵如神,武功也极为了得,他传下来的岳家散手确是武学中的一绝,这遗书中除了韬略兵学之外,说不定另行录下武功。我且答应助他取书,要是瞧得好了,难道老毒物不会据为已有?」

西毒欧阳锋为了有机会谋取岳飞的武功秘籍才和完颜洪烈去偷武穆遗书的,他指望在武穆遗书里记载著岳飞的武功。

金庸武侠世界里,唐朝的卫国公李靖武功高到足以练成天龙八部里一堆秃驴都练不成的易筋经。

评论区还补充了神雕侠侣中王明阳练气功的境界,说那是内功练到极高的地步才能达到的境界。

岳飞李靖这种朝廷重臣的武功,比起江湖人一点都不弱。

而且你知不知道,鹰犬、爪牙这类词在史书里可以是形容大名鼎鼎的猛将的。比如吕布,比如黄忠、赵云、比如魏国的五子良将。

很多历史上的猛人都被称为鹰犬和爪牙。

以臣颇有一介之节,可责以鹰犬之功。

故遂与操同咨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视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

「臣窃以(周瑜)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

吕布就是董卓的鹰犬,鹰犬后来多成贬义,但是你从敌人的角度来讲。岳飞、李靖也是朝廷的人,从金庸写小说一开始,这批人的武功也根本就不是一般的江湖人能比的。

欧阳锋也没觉得自己白驼山的武功一定会比岳飞高啊。


还是先一句话——「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问题是说「朝廷鹰犬」越来越强,那么这个「越来越」的顺序,是按照成书的顺序,还是故事里的年代顺序?

其实金庸老爷子的想法是会变的,并没有绝对的铁律(别把金庸老爷子当神仙,他也不是理科生,同一本书里出现矛盾都是很常见的),一般这种问题先默认是成书顺序。

那我们先按照成书顺序捋一下每本书的朝廷鹰犬的情况。


1、《书剑恩仇录》

单单一个张召重在那边就够了。他武功虽然不是最强的,但也算最难缠的了,而且武功可以排在全书靠前,基本算是书剑恩仇录最主要的敌人了。虽然跟真正的绝顶高手比没法比,但实力不俗。

此外,白振一类的高手也都不弱。红花会基本是书里最多的高手聚集地了,这些朝廷高手还能和他们打一打。

所以朝廷那边还是有实力强劲的高手的。

2、《碧血剑》

没什么高手,还得让公主自己跑到江湖去……

一路上比如安剑清一类的朝廷高手,武功虽然不错,但和袁承志这类高手还是不能比。不过阿九到了《鹿鼎记》也混到了个绝顶高手的位置(那时候也已经不是公主了)。

后期闯王也算自立门户了,算不算半个朝廷也挺难说(灭了大明,称过帝。只是时间太短,也没真正统一)。袁承志他们当年也在闯王麾下待过,算小小的有点联系,不过马上就走了,算不上朝廷高手。

此外大反派玉真子倒是一段时间里当过后金的爪牙,不过在清军入关之前就被逐出去了,可以算可以不算,倒是和大明无关。

3、《射雕英雄传》

分金国、蒙古、大宋阵营。

大宋的确拉胯,大内高手得靠围殴才能对付断了腿的曲灵风,但也证明了大内高手不是很弱,但的确不强。换了洪七公就是在皇宫里随便吃饭也没人发现了。

金国主要是拉拢了王府F4(欧阳克、彭连虎、梁子翁、沙通天、零智上人。四大天王有五个人是常识,凑数的侯通海就不算了),早期也就带个黄河四鬼出去打成吉思汗……欧阳锋属于和完颜洪烈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其他的没细说,但完颜洪烈早期连江南七怪都想拉拢,可见高手不多。

蒙古的确没什么高手,一开始面对个黄河四鬼都没办法,只能靠郭靖他们对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黄裳的设定也是朝廷官员,后来莫名其妙自学了一身武功……这个算论外吧?

4、《雪山飞狐》

整个故事是围绕著闯王及其四大家将来的,闯王算不算半个朝廷仁者见仁。

朝廷那基本没什么人出来过,找来找去只找到个赛尚鄂,新修版叫赛赫图。头衔是满洲第一勇士、大内侍卫总管,但是被绝顶高手打著玩。

虽然没啥体现,不保证朝廷麾下有没有什么隐藏高手,但台面上的确不咋地。

5、《神雕侠侣》

紧接在《射雕》之后,延续世界观。

主要是加强了蒙古方面的实力,毕竟蒙古在世界史上也赫赫有名,而且故事中「江湖与朝野」的占比倾斜加重,蒙古的戏份比之《射》加重。

所以蒙古加了蒙古三杰,金轮法王毕竟是大反派,而且他旗下弟子也可以算半个朝廷鹰犬,都可算一流高手。

6、《飞狐外传》

《雪山飞狐》的前传,朝廷鹰犬的武功比《雪山》强多了……

就比如又出来个「满洲第一勇士」德布(虽说这个称号有点水),但还能跟无尘打一打,让无尘也惊了下,靠宝甲坚硬还刺伤了无尘(不过还是输了)。无尘在红花会群雄里也算数一数二了,所以德布武功不错。

剩下还有不少高手。虽然离顶级差的多,但比之《雪山》这类朝廷没什么表现的可强多了。

7、《白马啸西风》

金书里少有的和朝廷、历史背景几乎毫无联系的小说。而且这本小说也不是很注重武功这个东西,名气也低,基本没人论武。

朝廷就当不存在吧……

8、《倚天屠龙记》

这里是一个误解的重灾区。

例如提问者的问题描述如下——

我发过好多关于倚天的文章,除了因为它知名度高外,就是很多人对于《倚天》的实力分层误解很深。

很多人真的都以为杨逍范遥等人武功比张无忌差不了多少,觉得张无忌一个未必能打光明左右使联手,连带著玄冥二老也被拔高了。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张无忌是五绝级别,那么杨逍等人应该是裘千仞级别……

倚天屠龙记的主要注意点如下:

  • 张无忌的武功是一直在变化的,而且进化幅度很大。不能因为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时期是张无忌的高光时刻就以为他那时已经到巅峰了,实际上打完三渡的张无忌实力远在光明顶时期之上。
  • 全书只有二张这两位绝顶高手(黄衫女存疑),而且张三丰不出手,张无忌实力一直在进化、早期不算绝顶。这导致了剩下的一流高手戏份很多、显得很厉害。反过来假设双雕里把五绝删掉,一样会让人感觉江南七怪和丘处机他们很强。
  • 作为一流高手标杆的法王级,距离张无忌实力远逊,完全就是五绝吊打全真七子那种差距。

很多人会不信,我只截取一段。

他纵身后跃,尚未落地,苦头陀已抛下长剑,呼的一掌拍到。张无忌听到风声,心知这一掌真力充沛,非同小可,有意试一试他内力,右掌回转,硬碰硬地接了他这掌,左足这才著地。霎时之间,苦头陀掌上真力源源催至。张无忌运起乾坤大挪移心法中第七层功夫,将他掌力渐渐积蓄,突然间大喝一声,反震出去,便如一座大湖在山洪爆发时储满了洪水,猛地里湖堤崩决,洪水急冲而出,将苦头陀送来的掌力尽数倒回。这是将对方十余掌的力道归并成为一掌拍出,世上原无如此大力。苦头陀倘若受实了,势须立时腕骨、臂骨、肩骨、肋骨齐断,连血也喷不出来,当场血肉模糊,死得惨不可言

此时双掌相粘,苦头陀万难闪避。张无忌左手抓住他胸口往上抛掷,苦头陀庞大的身躯向空飞起,砰的一声巨响,乱石横飞,这一下威力无俦的掌力,尽数打在乱石堆里。杨逍和韦一笑在旁看到这等声势,齐声惊呼。他二人只道苦头陀和教主比拼内力,至少也得一盏茶时分方能分出高下,哪料到片刻之间,便到了决生死的关头。二人心中虽有话说,却已不及言讲,待见苦头陀平安无恙地落下,手心中都已捏了一把冷汗。

这一段很明白,范遥的武功远不如张无忌,属于被虐杀的那种差距。

那么同样的,玄冥二老虽然武功在法王级之上(光明二使也在法王级),但强的有限,属于法王级遇到玄冥二老还能打一打的层次,一打二的话就很难打了。

而三渡的设定是都不在玄冥二老之下,其中渡厄再比另两个强上一截。

王府真的拿得出手的也就玄冥二老、金刚门几个人(阿二阿三,阿四应该也可以)、阿大方东白和成昆。剩下的神箭八雄也就估计五散人的水平,属于法王级随便打打的层次。

所以汝阳王府的武林高手虽然多,但并没到需要明教和六大门派合力联手对付的层次。万安寺一段,是江湖间内斗,被王府趁虚而入了……都这样了,王府还得去偷袭张三丰,三渡也被金庸神隐。并且后续的故事又跑到波斯明教和屠狮大会上了,还是江湖在内斗,并不是那么care汝阳王府……

只打正面战力的话,并没题主说的那么夸张。朝廷显出的能量大,但在高手这个层次上,其实有点被夸大了。

9、《鸳鸯刀》

仁者无敌……

不开玩笑地说,里面出现的朝廷人物也就个卓天雄,武功还是不错的,虽然是个被欺负的反派,但毕竟要对付也不容易。但整个鸳鸯刀也就这样了……

仁者无敌。

10、《连城诀》

没什么朝廷势力……

顶天了就是一个凌退思,又是两湖龙沙帮的老大,又是中过进士的知府……反正就挺神奇的一个人。最主要的戏份是拆散了丁典和凌霜华,其他倒也没什么,武功也不算很高。

这本书完全是江湖视角。

11、《天龙八部》

五大势力——

大宋:嗯?大宋朝廷有啥高手来著?没什么存在感……

西夏:一品堂,四大恶人就是一品堂的,慕容复也曾化名为李延宗混在其中。此外还有李秋水混在皇室里,后来虚竹也是驸马。

吐蕃:没怎么细说,主要有个国师鸠摩智,乃天龙四绝之一。

大理:皇室就尚武,保定帝不逊色段延庆,段誉是皇帝。天龙寺里一帮高手,包括枯荣大师武功很高。

大辽:总教头萧远山,以及南院大王萧峰,都是天龙四绝之一。

朝廷鹰犬并不弱,甚至可以说除了跟中原江湖有关的,其他地区的武功高手大多和朝廷起码有点联系,除了逍遥派这一脉。

12、《侠客行》

和朝廷没什么关系……

13、《笑傲江湖》

还是和朝廷没什么关系……

唯一的就是刘正风买了个参将然后被灭门,以及令狐冲打劫了个参将吴天德。也没什么好说的……

值得一提的倒是前朝太监创造了《葵花宝典》,肯定是一个绝顶高手。

14、《鹿鼎记》

其实朝廷高手也不多,主要是藏了个海大富,以及卧底的假皇后毛东珠。

此外朝廷和吴三桂旗下都有些高手,比如多隆一类的,对付郑克爽这种水平的绰绰有余,但对付真正的高手就不行了。然后就是卧底风际中,比普通高手强,不如真正的一流高手。唯一值得提一提的也就隔壁和清廷对著干的郑氏旗下的冯锡范了(最后也收编了)。

而满洲第一勇士是鳌拜,被康熙、韦小宝带著几个小太监偷袭就不行了……

其他的,虽然沐王府的刺杀失败,但归辛树一家差点成功。而且如果不是自己太莽,他带点人并非不能成功。

15、《越女剑》

几乎不存在江湖一说……

神人阿青被骗去给人当教头了,然后神隐……(不过那时候都还不是中央集权制,也可以不算吧)


所以按照成书顺序的话,并没有绝对的「越来越强」或者「越来越弱」 的脉络

有时朝廷的高手很多很强,有时候很弱,有时候甚至不出面。

如果再按照书内的时代顺序,应该是——

《越女剑》 东周→《天龙八部》 北宋→《射雕英雄传》 南宋→《神雕侠侣》 宋末→《倚天屠龙记》 元末明初→《笑傲江湖》 /《侠客行》 明→《碧血剑》 明末清初→《鸳鸯刀》 清初→《白马啸西风》 清→《鹿鼎记》/《连城诀》 清 康熙→《书剑恩仇录》 清 乾隆→《飞狐外传》 清 乾隆→《雪山飞狐》 清 乾隆

如果按照书内的时代顺序,一样没有绝对的脉络

因为题主的问题描述里只提到几部小说,就得出了朝廷鹰犬越来越强的结论。

但如果结合所有金书情况就不一样了。

比如——

天龙八部时期,一品堂、天龙寺、萧峰等人都隶属于皇室势力,到了射雕就没什么了。

倚天时期王府高手很多,笑傲江湖里连个参将这种朝廷命官都随便欺负。

你说前面几部书里还有朝廷的高手吧,到了碧血剑里皇帝都得派自己的公主去江湖里混了,从头到尾也没派出什么很厉害的高手。

书剑和飞狐外传里朝廷还有高手,满洲第一武士的德布还能和江湖排前几的一流高手打一打,到了紧接著的雪山飞狐里,满洲第一武士就是个任人欺负的货了。

所以也并不存在绝对的「朝廷鹰犬」越来越强的说法。


其实关于金书里对朝廷势力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

  1. 朝廷本身势力的强弱
  2. 朝廷在书中戏份多寡
  3. 新派武侠对侠的定位
  4. 金庸对武侠看法变革

一、朝廷本身势力的强弱

比如题主问题描述里提到了《射雕三部曲》,这就很明显了。

射雕时弱的是大宋朝廷,当时的风气就是重文轻武。而且先是被金国压著,后来被蒙古压著,大宋本来国力就弱。相反,金国势力就强了很多,底下就招揽了一帮能人异士。

神雕时期题主提到的强大的朝廷势力,那个是属于蒙古的。反观大宋那边朝廷下面依旧没出现什么高手,得靠江湖人士自发守护襄阳。而蒙古那边,已经是忽必烈时代,到处征伐,其势力远在当初的金国之上。

倚天时期蒙古已经大一统了,对外也没有强敌,能量自然在大宋之上。而且题主过分高估了汝阳王府的高手数量,其中并没有绝顶高手(甚至是整部倚天就没双雕那么夸张的绝顶数量)。

朝廷的疆域、势力越强,才有更多的人才储备,也才可能招揽到更多的人才。

所以题主提到的问题里就有问题,前脚还在说大宋呢,后脚又拿蒙古作对比了。


二、朝廷在书中戏份的多寡

在书中的重要程度,肯定会影响实力的强弱和戏份的多寡,给读者的观感就不一样

比如《书剑恩仇录》,作为金庸的早期作品,金庸的笔力不足导致了戏份配置就有些问题。

张召重作为主要反派,既要让他对主角团造成压力、推动剧情,又不能让他抢了主角团的风头(关键主角这帮人一开始就抱团了)。结果就造成了很尴尬的局面——张召重虽强,但又不能特别强;偏偏这么个明明搞得定的角色却能到处乱跳,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主角自己的问题才让他逃走,看得气人。而一直吹红花会群雄多强,但实际的结果就是经常拿张召重没办法。

所以后来金庸也学聪明了,开始让后面的主角不随意抱团。而且也不会一开始就出现各种高手,而是慢慢结识更多的人。

比如双雕里,五绝那帮人凑到一起可以轻易打败金轮,但就是让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凑不到一起(比如南帝因为旧事而出家,周伯通都不敢见段王爷,东邪喜欢独来独往)。

再到后期,就开始减少真正高手的数量和出场频率

到了倚天更明显,双雕时期五绝级别的其实一大把,到了倚天就只剩二张了。而张无忌的配置明明横行天下,偏偏老是让他一打多和吃瘪。这反而又造成了大家对张无忌的实力容易产生误解,老以为张无忌比那帮一流高手强不了多少。

到了笑傲江湖,风清扬不出手、东方不败昙花一现,左冷禅、冲虚等人中后期才出场,也没打过几次。令狐冲的剑法设定更是「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和谁都能打上一打。

扯得有点远。

所以回到戏份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了读者对其实力的一种观感会有偏差。

在很多书里,主要聚焦在江湖范畴,使得朝廷的势力显得很薄弱,甚至索性不提到朝廷,有时候这也会让大家觉得朝廷的手下很弱。

毕竟从戏份配置上,一般都是给主角团和反派团体布置更多的高手和戏份

像洪七公随意在皇宫乱逛,除了因为宋朝廷软弱以及双雕实力分层过于严重外,就是给他当背景板、衬托他厉害的。反正主角团也不可能暗杀皇帝什么的,没有戏剧冲突,所以也没必要给皇宫里设计什么高手。如果洪七公真的打算行刺皇帝,可能就要冒出个什么「前朝太监」一类的人物来了。

比如误解最多的《倚天》一书,因为给明教的戏份太多(其实高手配置的确也多),导致很多人都会认为明教的强大是六大门派一起上也搞不定的,以为武当七侠和少林三空等人都很弱。

这都是戏份配置的问题。

不过这样子写比较薄弱,所以金庸在后面的书里也尽量加强背景板,让书本的世界显得更加立体。

比如倚天里的河间双煞之流的补完,以及设定里的黄裳和前朝太监、独孤求败,甚至于笑傲里并没像以前那样把精英阶层全描绘出来(比如冲虚的师弟们)。

这都是一种丰富书本故事背景的手法,让大家知道在主角的视角之外也是有很多高手的,并不是只有这么一个小世界。

但是,尽管如此,毕竟很多人看书只是看个热闹,或者只是看电视剧的,金庸的这些心思未必能传达到。这就导致了还是会有人产生一些金庸不希望有的错觉

所以有些时候显得朝廷弱,只是因为主全书主要矛盾不在朝廷,导致了显得弱。如果它是主要矛盾方,比如汝阳王府这样的,高手数量就会升上去。


三、新派武侠对「侠」的定位

其实新派武侠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很排斥被功名利禄束缚,羞于被朝廷雇佣。

由于新派武侠本身就是学习了西方小说中的技法等物,加上那段时期西方文化的入侵。我估计新派武侠也是受此影响,其笔下「侠」的内核逐渐变化。

不是说以前的武侠小说不存在大隐隐于市,但所谓的大侠们如此排斥被朝廷雇佣是很奇怪的。放在古代,考取功名利禄很正常,像《三侠五义》里,展昭就是御猫,也没有一堆人排斥地说一句「你这是做朝廷的走狗!」

这种思想,反而更符合现代人的思想——民主自由,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能随意被这种政府打压束缚;封建主义是落后的,给这种封建的朝廷做事是罪恶的,是压迫,只有反抗朝廷、以民为本才是正义的

给朝廷做事,几乎等同于欺压百姓,朝廷一般是以负面形象示人的。

在这种思想下,正常的大侠是不屑于「做朝廷的鹰犬」的。这导致了真正的大侠要么是隐士、要么侠以武犯禁,并不屑于被朝廷收买。

所以这使得朝廷的人显得不强,因为很难想像洪七公之类人会就那样装模作样地坐在那边享受高官俸禄,像袁士霄这类高人也都是隐士,不会出来做官。哪怕是郭靖守襄阳,也明说了不想拿朝廷一官半职,纯粹是为了保护同胞而自发来守的。

这就导致了书里出现的高手越多,就显得朝廷越弱势。


四、金庸对武侠看法的改革

金庸不是一成不变的,他的思想也一直在改变。尤其是他对武侠的看法,到了《鹿鼎记》就产生了巨大的变革。

「金庸创造了武侠的巅峰,又亲自把它推进坟墓。」——这句评语是有道理的。

金庸原本的小说,虽然高于一般的武侠小说的水准,但其核心依旧是以各种想像力发散的打斗描写和剧情来吸引读者。本质上还只是一本通俗小说,有诸多不合常理的地方。只是金庸比较擅长结合历史的戏说以及更受大众共鸣的内核,这才能大获成功。

一般的武侠小说拘泥于市间江湖之争,就显得小气了。金庸则将世界观放大,提升到了民族、甚至国家间的斗争,格局自然更吸引人。

但武侠小说本身内核的弊端也变得更加显著。

比如一个最经典的疑问——「既然这些大侠武功这么高,做事这么出神入化,为什么不去刺杀敌人的皇帝?为什么要坚持门户之见?如果把武功秘籍都发出去,大家都学武功,不就能抵御外敌了?为什么那么多武功高手,还是打不过那些外敌?他们那么爱国,为什么不集体参军?」

像以前看《天龙八部》,我就有个疑问——既然当初带头大哥之所以带人狙杀萧远山,是误以为萧远山要来偷少林的武功秘籍。他们害怕辽国人偷了武功秘籍后让士兵去学,到时大宋就彻底打不过辽国了。

那问题来了——那既然你们都知道拿少林秘籍武装士兵很有用,而且大宋都亡国之灾了,大家那么爱国,为什么不多派些人把武功教导大宋的士兵呢?就那么在意门户之别、藏私?

而对于这些矛盾,实际上金庸也打算进行突破。

比如《倚天》里,大家想刺杀蒙古皇帝,拒绝的理由是「皇帝只是傀儡,你杀了一个,蒙古人再推一个就行了,没有用。但如果杀了皇帝。蒙古人肯定要反击。」

然后就是最后的结局,张无忌拿了武穆遗书,带了几千个武林高手,依旧打不过蒙古的精兵。因为他们发现在人数众多、整齐划一的战场上,他们学的武功根本派不上用场。

但这些理由也有问题,比如杀皇帝这个——谁说皇帝杀了没用?有多少国家是因为皇帝突然驾崩而乱的?下面那么多利益集团,一旦掌权者突然消失,各自都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斗,谁说没用了?同样是金书,郭靖不就去暗杀拖雷了?杨过杀蒙哥不就有用了?

但看得出来,从《神雕》里郭靖镇守襄阳城、黄药师等人指挥大军对抗蒙古大军、杨过杀死蒙哥,到《倚天》里说江湖高手的武功在行军打仗时没有用处,都体现了金庸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试图升华其内核。

其最终答案就是——《鹿鼎记》

一个几乎不会武功的人在朝堂和江湖间通吃(连载版还是会点武功的),如同明教、日月神教一样强势的魔教——神龙教(旗下各大使者、头陀的实力都有一二流,教主洪安通更是绝顶高手)被直接炮轰解决,以往在江湖只手遮天的泰山北斗——少林也不得不给朝廷面子,类似于红花会的天地会集合了大量威望与人才却依旧掀不起什么风浪,武侠中的典型英雄人物——陈近南只能死于小人之手与自己的愚忠……

金庸在最后生生撕碎了他创造并推至巅峰的武侠梦,告诉了大家——大侠也不是无所不能的,大侠的思想也有其弊端,终究要屈服于现实与现代化的浪潮

但《鹿鼎记》也并未能完全剥离「武侠梦」,还是有部分解决不了的地方。比如之前提到的归辛树,如果这些高手一起暗杀,或者韦小宝帮忙,一定不能成功吗?

有些地方没办法,所以金庸选择了把《鹿鼎记》定在了清朝。

除了部分原因外,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最后的封建时代,也是作为武侠题材,能最正当地通过外力摧毁武侠梦的时代——科技


所以非要说的话,唯一和题目搭得上边的脉络不是「朝廷鹰犬」的实力越来越强。而是在金书里,「武侠」越来越弱,取而代之的则是朝廷的势力、现实显得越来越强。


题主,这个问题金庸迷解决不了,但是写小说的人就很容易解释。

金庸迷抓住机会就给你显摆他的知识,说得很详细屁用没有,就是添乱。

所谓庙堂高手可以理解为朝廷效力的鹰犬,这种鹰犬强不强,主要是这个朝廷是不是作为主角主要障碍而存在。如果是,那么必然高手多。这是构建戏剧冲突的基本原则。

倚天屠龙记反元,赵敏的手下自然强。如果赵敏身边一个高手都没有,那你这个小说看啥。

鹿鼎记和书剑恩仇录,主角都加入反清联盟,代表清庭力量的高手自然也不差。如果朝廷没有能打的,江山早换代了。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那个写出《葵花宝典》的前朝太监,武功自然不低,但是这仅仅是为这本秘籍特殊的练习方法做个引子,如果出自武当少林,肯定无需自宫的。

题主,你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或许是因为你不了解小说写作的基本原理,希望我的回答能为你解惑。


错觉,这是「异族宫廷实力较强」和「金书聚焦宋清历史」两个角度重叠之后产生的错觉。

先说第一条,并不是朝廷鹰犬的实力强大,而是在金庸的笔下,异族宫廷的「朝廷鹰犬」实力非常强大。题主所列举的,完颜洪烈的金国武士,从窝阔台汗到敏敏特穆尔的元国武士,以及碧血剑、鹿鼎记、鸳鸯刀、书剑、飞狐系列的清国武士,都是为异族宫廷效忠的武林人士。

作为对比,你见过北宋南宋的宫廷武力吗?题主说的没错,北宋南宋的皇宫都是任人出入,弱的可怜;而明朝就不是宫廷武力强还是弱的问题了——他有存在感吗?除了碧血剑里打了个酱油的崇祯,明朝宫廷有出场过第二回吗?如果真的是「越来越强」,那明朝宫廷的武力,总该超过辽金夏元吧?可惜,连出场都没嘚……

金庸这么写,原因也简单:

金庸小说里,民族冲突、家国大义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不管是像射雕三部曲里面那样的「扬夏贬胡」,还是在鹿鼎记里那样「吹清贬汉」,主角要么出身汉人,要么站在汉人这一边;而主角的良师益友,更是绝大多数都是汉人。这导致了主角等中原武林人士,必然以异族宫廷为敌。如果异族朝廷的宫廷武力太弱,怎么制造冲突?怎么开展剧情

你看汉人宫廷就很少布置强大的武力,因为汉人武林与汉人宫廷没有根本冲突,汉人武士没必要去刺杀汉人皇帝,反过来,还要为主角等人的「偷吃」、「偷书」、「偷画」提供便利,怎么能布置强大武力?

而为什么会给题主一种异族宫廷的武士越来越强的感觉?

就像我在第一句里提到的那样,金书主要聚焦的是从北宋到清朝的这段历史,一段异族逐渐兴起,华夏逐渐沦亡的历史;而金庸,又无法改变历史,无法让笔下的主角逆天改命,就只能以异族宫廷逐渐强大的武力来圆回这个逻辑。

简单的说,华夷之间的实力有多悬殊,就必须安排多强的异族武力,既可制造冲突,也免得历史被主角改变

天龙八部的时代,北宋与辽国、夏国并列,几方大致处于和平对峙的阶段,远没有到你死我活的地步,不需要安排汉人侠士去异国宫廷刺杀,自然也不必给异国宫廷安排强大的角色。

射雕英雄传的时代,金朝实力强于南宋,时时想著南侵,这激起了华夏武林一定的危机感,于是有了郭靖等人冒死去争夺武穆遗书,与金国武士对战,这个时候,就必须给金国这边安排几个能对主角造成威胁的狠角色了;但反过来说,此时的金朝本身也已腐朽不堪,对南宋的实际威胁有限,所以华夏武林的危机感虽然有,也没有后来那么高,真正的高手,都没有投入到对金之战,完颜洪烈麾下的金国武士,实力也就不必太强。

神雕侠侣的时代,蒙古取代了金朝,形成了对华夏更加强大的威胁,华夏第一次面临真正的亡国危机。这个时候,华夏武林的危机感已经很高了,所以有了守护襄阳城的郭靖黄蓉和丐帮子弟,有了常年隐居但也来襄阳助战的黄药师、一灯、周伯通,有了对家国情怀很淡薄却最终击毙了蒙哥汗的杨过——这些一等一的狠人都出战了,蒙古那边不安排几个金轮法王、尼摩星这样的真正高手,怎么说的过去?蒙古那边都是些菜鸟,被郭巨侠一招秒一个,这样的书你看的下去吗?忽必烈周边连个护驾的都没有,干脆被冯默风用拐杖点死,那还有元朝吗?

倚天屠龙记的时代,元朝已统治了八十多年。一方面,驱逐鞑虏是华夏武林念念不忘的主题,以至于把所有武林高手都聚集在这面旗帜下;而另一方面,元失其鹿是明眼人都看得到的大势,这让华夏武林的内在的危机感其实反而不如神雕侠侣。驱逐鞑虏在倚天这本书里的频率虽然很高,却颇有「虎头蛇尾」之感,反不如神雕那样一直积累最后实现了大爆发那样酣畅淋漓。这反映在武林之中,则是小说大部分时间,玄冥二老等代表蒙元的武力强大,让主角等人吃尽了苦头,坚定地与蒙元死磕。但最终结果,是玄冥二老悄然淡去,元国武士退出江湖,主角最后的对手,反而是少林三渡、周芷若乃至朱元璋。

所以,题主说倚天屠龙记的武力值高于神雕侠侣,这其实只是对了一半。

而到了清朝,则是最深暗、最绝望的地狱——我们都知道,我们终究没有改变历史,不管是南明、郑家、大西军的作战,不管是嘉定、江阴还是大同的斗争,不管是汉人、苗人还是回民的起义,都未能改变历史。而真正到了推翻鞑清统治的时候,已经是超出了金书范围的近代了。所以,有清一代的清廷武力必须足够强大——袁承志,必须失败;陈近南,必须失败;红花会,必须失败;闯王后人,必须失败;胡斐,必须失败。这些一代代的华夏武林,必须都失败。这背后,是华夏沦亡三百年的命运。


庙堂高手逐渐变弱。

南北朝时期,慕容龙城是燕国皇室,可能是当时的天下第一高手。

唐初,李靖从易筋经中悟得武功。

北宋末年,天下最强的高手是大理皇帝和西夏驸马。

南宋,天下第一高手王重阳已经不在朝廷,而是在外组织义军。

南宋末年,天下最强的几个高手只有一个金轮法王在朝廷,其他人则组织了襄阳大战击蒙古大汗。

元朝有一个太监发明了葵花宝典。

元末以后,朝廷再也不能掌握天下第一级别的高手。

明末,清和闯军仍掌握第一梯队的高手,但清朝以后彻底无缘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