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5月6日报道 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于5月6日举行。受新冠肺炎影响,本届金像奖所有奖项在线上公布。周冬雨凭借《少你的你》夺得最佳女演员奖,她也成为首位90后金马金像双料影后。2016年,她凭借《七月与安生》,与马思纯同获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我对周冬雨没什么意见。只想说说小妞电影。

大陆电影圈,早期基本是花旦与青衣并行,50line有潘虹1954-刘晓庆1955,60line有陈冲1961-巩俐1965-徐帆1967-蒋雯丽1966,那时候没什么商业电影,大多都是剧情片,所以这一代人花旦、青衣都能扛,真正意义上的可甜可盐、全能型。(香港更是遍地开花,女演员们扛大旗)

这之后,动作片、商业古装片开始兴起,大众慢慢不再爱看温婉清冷的青衣形象了,电影市场转向浓郁开朗的花旦以及飒气凛然的刀马旦,出现宁静1972-周迅1974-赵薇1976-章子怡1979-范冰冰1981这样偏外放气场、光芒四射的女演员。

青衣则退到电视剧圈,70line青衣在小银幕达到全盛:小陶红1972-梅婷1975-袁泉1977-秦海璐1978-郝蕾1978。电影青衣大约只剩下颜丙燕1972-徐静蕾1974-余男1976-张静初1980,始终不温不火,光芒被花旦掩盖。

等到再后来,动作片、古装片衰落,现实主义题材的剧情片、军旅片崛起,喜剧片大规模占领市场。而类似喜剧、军旅这种题材大多都是男性挑大梁,出彩的女性角色少之又少,青衣基本消失、花旦也逐渐衰落,女演员们被挤压到只能去爱情电影里找角色,而有一种特殊的小妞形象从花旦中分离出来,自成一派。

这一派从周迅1974-白百合1984-周冬雨1992,基本10年一迭代。剧本资源并不多,但比较挑气场,可以细水长流。李小璐1981本也是这一卦的,当年最年轻的金马影后,但可惜路子走歪了,就是有颗当偶像的心,不顾一切一头扎进了偶像剧圈,拍著拍著最后就凉凉了,沦为今天的出轨网红,真是人生难料。

我对小妞戏路本没什么意见,只是今天看到周冬雨获奖,在脑袋里粗略过了下其他大陆女演员名单,发现备选池似乎单薄的厉害。

以近几年大陆电影高票房为例:

军旅——《战狼1、2》《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

喜剧——周星驰《西游》系列;徐峥《囧》系列;陈思成《唐探》系列;沈腾开心麻花系列;

现实主义题材——《我不是药神》《中国机长》;

其他——《流浪地球》;盗墓系列;狄仁杰系列;

这些好像都没女演员什么事,很多电影连女主角这个位置都没有、都不存在。我回想最后一次看大陆女星们飙演技(除去《血观音》来自台湾),大约已经是周迅赵薇的《画皮》和周迅李冰冰《风声》那个时期了,而那也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

(最近比较惊艳的是陈冲、谭卓的《误杀》,可两人也都是老戏骨;想期待一下《她杀》,可主角是范冰冰,还能上映吗)

就很难。真的难。非常难。

70代四旦双冰老的老、倒的倒;80代新花旦们无电影实绩;90代小花们更是一头扎进偶像剧里拼流量。剩下两个倪妮、钟楚曦演技没站稳、撞型还撕资源;春夏低调到基本查无此人;张子枫/赵金麦/文淇00后还不到20岁。

如此,中国电影圈女演员还真是青黄不接,前途叫人担忧啊。


很实至名归了!

先来看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名单:

1. 周冬雨(少年的你)

2. 蔡思韵(幻爱)

3. 郑秀文(花椒之味)

4. 邓丽欣(金都)

5. 郑秀文(圣荷西谋杀案)

其中最亮眼的是郑秀文获得了双提,开奖前呼声也非常高。

《花椒之味》主要讲述三姐妹的亲情和关系,由三姐妹各自带领一条线徐徐展开。花椒是辣的,代表原生家庭的痛,而三姐妹由关系破裂到和解也都围绕著父亲火锅店的辣味进行。是一部平淡中有冲突的文艺片,可惜没有什么宣传,影片票房不佳。

来看,十几秒的哭戏真的动人。

《花椒之味》郑秀文

到了《圣荷西谋杀案》里又是完全不同的状态

《圣荷西谋杀案》预告片

其实这已经是Sammi第九个金像奖影后提名了,今年又陪跑的她真的让人难过~希望下次金像奖不要再玩弄她了。

蔡思韵,是新人演员。已经凭借《幻爱》拿下了香港电影评论协会最佳女演员。这次提名会为她增色不少,以后电影作品也会越来越多吧。看长相是清冷型,可塑性很强,可以期待!

邓丽欣的《金都》以金都商场为背景,说的是一对情侣拍拖七年未结婚的秘密。邓丽欣把结婚前后的一种纠结心态演得相当到位,影片豆瓣评分有7.5。

《金都》预告片

接著进入正题——让我来夸夸周冬雨!

首先《少年的你》选材就很突出,聚焦校园暴力与未成年人的成长故事。18岁的陈念,是一名备战高考的高三优等生。然而同班同学的坠楼事件一下将她推入了校园暴力的沼泽中。在日复一复被欺压的日子里,她遇到了那个愿意一直在身后保护她的少年。

再说选角也是关键。周冬雨,自带少女气息,笑,可以暖化人心;哭,可以感染观众。她非常好地把陈念的无助和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多人说周冬雨只会演少女,但陈念明显是不同的。相比安生的不羁和洒脱,陈念是压抑又自卑的。

陈念倔强、不甘、又害怕、自卑,周冬雨的眼神戏和哭戏都各有不同,谁能想到她生活中和陈念的性格完全相反呢。演出和自己完全不同的角色,才是真正的好演员。

《少年的你》中的不同哭戏

试问同龄女演员中还有谁可以一拼?将少女演得好、演得像同时又各有区别,这次金像奖,周冬雨可以用实力让那些黑她的人闭嘴了。


「这个世界乱纷纷,先把自己铸炼成器。」几十年前,胡适寄语青年人。时移世易,很多东西的普适性并没有改变。

先铸大器可用,后成万千气象。

5月6日下午,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揭晓了19个大奖,《少年的你》包揽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在内的8个奖项,成了一骑绝尘的大赢家。

周冬雨凭借《少年的你》斩获「最佳女主角」奖项。继2016年夺得第53届「金马奖影后」桂冠,年仅28岁的周冬雨如今成为了实至名归的「双料影后」。

▲ 周冬雨获得金马奖

作为青春题材的《少年的你》,避开了纯真唯美、情愫暗生的校园生活,血腥与暴力,伤害与残忍充斥其间。

残酷的青春,破碎的家庭,无端地被欺侮,周冬雨扮演的陈念遭受了校园霸凌后,从怯弱退避到绝地反击,尽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仍在千疮百孔中得到淬炼与成长。

在电影里,她倔强而沉默地对抗著暴力,竭力控制而又情不自禁流下的泪水,被逼到忍无可忍最终爆发的惊人能量,从她小小的身体里山洪一般倾泻而出......

孔武有力,并不代表力量的最强样貌,也许,它的发出者和诠释者,是你曾睥睨不顾的「弱者」。

成长与蜕变像一对双生花,前者假以时日,后者功到自然。

1、

去年10月,周冬雨晒出一张未公开的寸头旧照,并配文:「新来的旧照,嘘。」

为了拍摄《少年的你》,周冬雨剃了寸头,这对很多格外爱惜形象的女演员来说,是严峻的考验。但为了剧情需要,她并没有过多犹豫,内心稍作挣扎,便平静地接受了这个造型安排。

又因为需要对电影保密,所以周冬雨戴了半年的假发,出席各种活动,被不知情的网友批评其假发造型很丑,她没有解释一句,直到电影上映,她才公开了当时的旧照。

28岁,她还能演一个高中生,梳著短发,穿著校服,坐在教室里,自成天地,脸上还有著纤尘未染的明净。

经此一役,「90后的周冬雨也被认为逐渐接棒了少女期超长待机的周迅。」

但当她睁著无辜又坚定的双眼望向镜头时,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瞬间长大的「静秋」。

2、

那年,周冬雨刚刚18岁,在南京参加舞蹈考试时,因其清新脱俗的外貌与静秋气质十分契合,被张艺谋选中,顶著「谋女郎」的头衔出演了《山楂树之恋》中静秋一角,并一举成名。

但在此之前,由她担纲静秋被很多人强烈反对。

▲ 《山楂树之恋》剧照

作为张艺谋文学策划的周晓枫就是其中之一:

「镜头里的周冬雨看不出什么出色之处,既不漂亮也不伶俐,也就是个路人甲级别的小丫头,太普通。」

于是,周晓枫对张艺谋放狠话:

「以后你随便从大街上拉个卖冰棍的演主角,我也不拦著了。」

但张艺谋力排众议,周冬雨也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原著《山楂树之恋》被誉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电影中的周冬雨穿著白衬衫,蓝裤子,梳著麻花辫,不施粉黛,小巧玲珑,一双月牙眼俏皮灵动,一笑起来好像整个世界都明亮了。

▲ 《山楂树之恋》剧照

张艺谋挑选周冬雨扮演静秋一角时曾说过:「你看任何一张六七十年代的照片,都会觉得照片上的人非常单纯,这是一种历史印记,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有这样的面孔了。」

当周冬雨出现在张艺谋面前时,让他找到了一种久违的年代感:天真懵懂,纯粹自然。

但「类型化」是很多演员难以突破的窠臼,周冬雨也不例外。由于最初的角色定位,此后她扮演的人物风格也受到了诸多局限。

▲ 《山楂树之恋》剧照

《湘江北去》里的杨开慧、《倾城之泪》里的给力妹,包括后来的《同桌的你》《宫锁沉香》等影视剧里的人设大同小异,脱离不开纯真善良的淑女形象,而她灵魂的另一面——跳脱、机敏与灵性也因此被隐藏起来。

尽管《同桌的你》获得了第15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年度最受瞩目女演员奖,但周冬雨坦言「演员很被动,我不能任性地改角色」。

▲ 《同桌的你》剧照

然而她始终没有放弃对全新角色的「探奇揽胜」。

2014年9月,《心花路放》上映。电影里,周冬雨顶著一头杀马特造型出场,叛逆十足,大胆泼辣。

「周丽娟」这个「丑到亲妈都认不出来」的角色是周冬雨自己相中的,试镜的时候,她按照要求把这个「彪悍」女孩演得形神兼备,甚至还用河北方言骂了几句脏话,过了两天,宁浩导演才告诉她「要不就你来演吧」。

▲ 周冬雨杀马特造型

「我挺怕大家说我每个角色都一样。因为我是演静秋出来的,有好多年都在演苦情戏,大家看你演这种类型就都找这类角色给你。」说起新角色,她直言不讳:「我就想做个改变」。

这个大胆的尝试让她重新开辟了一片天。

后来,她又遇见了放肆不羁的「安生」。

《七月与安生》中的安生是一个自幼缺少亲情和关爱的小孩,因此养成了特立独行、桀骜不驯的性格:抽烟、喝酒、泡吧。

她是唯一一个敢在军训场上披头散发,还带著小动物一起军训的女生,冷漠孤僻,内心却热忱奔放。犹记得安生第一次见家明时的情景:

「是叫苏家明吗?」「搞过对象吗?「「平时都是你甩别人还是别人甩你啊?」……

安生的先声夺人、横冲直撞,使得苏家明的内心小鹿乱撞。在盘问完回头的一刹那,安生露出了招牌式狡黠顽皮的笑容。这就是安生,看似古灵精怪,实则敏感脆弱;看似潇洒不羁,实则渴望温情;看似随遇而安,实则无处安放。

周冬雨在电影里的表现,与之前纯情佳人的人设完全不同。如果说静秋是一泓清泉,那么安生就是一团烈焰。

周冬雨对这一角色的把握随性又自然。安生的鬼马、热烈、坚硬、柔软、冷酷、深情,就那样在故事的铺展中看似不合情理,又入情入理地铺展著……

仿佛她的内心也曾住过一个叫安生的小孩:笑的时候阳光灿烂,哭的时候撕心裂肺,无助的时候满眼空洞。浑然天成、蕴藉丰富的表演,让她第一次在演技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凭借「安生」一角,她和马思纯一举夺得了第53届金马影后的大奖。

获奖后,在知乎上有一条赞同数过万的回答:「从这一刻开始,也代表了90后演员的崛起……80后花旦无论从演技上、作品上还是奖项上都无法与大花和神级前辈们相提并论,并且永远无法企及,甚至还被小一辈的90后花旦赶超了。」

那年,她24岁。距离入行,6年已过,那座沉甸甸的影后奖杯是人生适逢其时的犒赏,这仿佛也是对她灰扑扑的童年的一种莫大补偿。

3、

1992年,周冬雨出生于石家庄的一个普通家庭,儿时曾练习体操,非常刻苦,12岁时进入石家庄体操队。

但少时的她既要练体操,又要学舞蹈,母亲管束严格,每天都看著表在家门口等她放学。

▲周冬雨小时候

她心里有头蠢蠢欲动的小兽,想在母亲无处不在的目光下,和既定的生活框架中逃奔出去,那时,偶尔翻墙去网吧是她不可多得的「乖张」与「疯狂」之举。

但大多数时候,幻想止于幻想,她在无边的想像中完成了一次次纵逸的过程。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最终,她还是做回了自己的乖乖女。

那时的她瘦瘦小小,在人们的眼中,丝毫不起眼。

她敏感的性情也源于此。小时候去小伙伴家写作业,她发现阿姨好像不喜欢小孩子在一起吵吵闹闹的,她就会突然沉默不语了。大家问她怎么不说话了呢,她就说不想说话。

相伴敏感而生的,是如影随形的自卑。

记忆中,妈妈从未给她买过洋娃娃,积蓄都花在了给她报补习班上:「就你考那点分,出力气人都嫌你没劲,你长那么瘦能干什么?苦力活又干不了,学习又不好。」

演戏后,她看到人们对「静秋又瘦又丑」的评价,于是经常问自己:「我是不是还没长开呢,我长大了就会变成婀娜多姿的女人。」

出道头两年,她经常梳齐刘海,因为「担心别人说自己丑」。

她后来总结自己的心路历程:「其实太敏感了不好,但是对于当一个演员来说也是有利的。」

敏锐的眼光和细腻的心思让她很容易就能察觉到他人和周遭的态度与变化,然后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应对这个世界,这曾让她备受情绪跌宕起伏的困扰,但也她拥有了丰富的感受力,和体贴周到的同理心,以及在电影中对人物准确而独到的掌控能力。

但这是在演电影后,她才意识到的。儿时的不自信让她上课时总是坐在角落里,即便踏上星途,她最初也惧怕大场面。

那时的她总被吐槽毫无星味,最致命的,还有「情商低」这一指责。

4年前,她在获得金马奖发表获奖感言时先是羞赧而笑,紧接著对著马思纯说「自己懵了」,又是鞠躬,又是说空调开的太大。

一番不知所措之后,终于想起感谢词:「我觉得感谢的话必不可少,我特别特别紧张,我现在的腿是抖的。我们家没有一个是做电影的,我觉得我特别光宗耀祖」,边说边念叨自己记性不好。

拿了技压群芳的大奖,却说不上几句冠冕堂皇的话,除了谢谢还是谢谢。大而化之又语无伦次,那时的周冬雨更像是一个受宠若惊的小孩。

而在刚入行时,她甚至连简单的采访都难以应对,望著镜头,嘴巴开开合合,声音瑟瑟发抖,身子也不受控制,仿佛一只受惊的小鸟。有一次还把记者喊成了「叔叔阿姨」,后来意识到不对劲又马上改口「哥哥姐姐」。如此反复,成为他人谈资中的笑柄。

连曾国祥都对与周冬雨的第一次见面记忆犹新:她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导演很帅啊」。

▲ 曾国祥与周冬雨

曾国祥欣喜地说谢谢,没想到周冬雨又补充了一句:「但我指的只是在导演这个范围里。」

她的率真让曾国祥一下子就笑了,他觉得她更适合演那个反骨的安生。

这部戏让周冬雨过足了瘾:「简直像是人生重新来过,给你有机会去体验另外一种活法。」其后他们合作的《少年的你》再攀高峰。

在娱乐的江湖里,被审视,被评判,有时四面楚歌,有时万箭穿心。 「比如我不开心或者特别累的时候,我妈就会特别心疼地问我一个问题,你觉得能回到过去吗?如果你真的不开心,真的很累,真的不想做,我们还可以直接回到石家庄,住那个不到一百平米的小房子。」

即便那个小小的温暖的家会一如既往地接纳她,但她深知,开弓已没有回头箭。

出道10年,她还是没有学会如何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在很多活动上,别人张口就来的娴熟的外交辞令,和漂亮的场面话,她也没有学会,混杂著一点莽撞与直接,可爱与慧黠,没有眼下这个年龄应该具备的城府与成熟。

但她知道吃一堑,长一智。经纪人曾对她说过一句话:「你不要把自己当小孩了,你已经不是小孩了,没有人天经地义的应该对你好,你要为别人多著想。」这成为她一直念兹在兹的做人规训。

她也开始能够平心静气地接受别人对她的嘲讽与攻讦,将之视作走上演艺之路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并适当自嘲与调侃,不以世界的恶意当做压垮自己的磐石。

她曾半开玩笑地说:「我不是大众意义上的美女,但我的性格很性感啊。」

这种对「性感」的独特理解,让她避开了那种千人一面的程式化表演和处世方式。个性于她而言,永远是自出机杼的LOGO,这也成为她身上那种少年气的源头活水。

与鲜明性格的养成,与对演技的精进相比,她更注重内心力量的生长,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对人的态度,她永远相信恩师张艺谋教给自己的那句话,「谁都没有比谁聪明多少,只有真诚才能走到最后。」

这与她内在的人格是趋于一致的,所以,多年后,当她能够开始较为得体地应对各路采访时,仍将「真诚」视作胜过一切套路的东西。

因此,「所谓成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抵达天真。」

4、

2019年,周冬雨在戛纳的一个采访上了热搜。

在采访中,周冬雨操著一口流利的英文,对答如流。

有人认为她是提前背好的,但在更早一些时候,周冬雨就参加过某品牌的全英文访谈了,落落大方,发音标准又自然。

十年前,在宣传《山楂树之恋》时,面对外国记者的采访,英语蹩脚的周冬雨只能让窦骁帮忙翻译。

但「知耻而后勇」,为了学好英语,周冬雨去迪拜游玩都和助教在一起,在酒店也会狂背几页英语,即便在片场拍戏,她也会利用空闲时间苦练英语。

短短的两年后,她的英文水平就已经令人刮目相看了。

而她的衣品也在不断地进阶中,从原来的小土妞化身为时尚百变小天后;

从原来面对采访时的自乱阵脚,到现在的从容不迫。

在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她一点一点地增加著人生的筹码。

曾经,有人用「一辈子只能演一个角色」对她做出武断的评价,并幸灾乐祸地旁观著这场高开低走的戏码,称她为「最差谋女郎」,但其后,她用一个个性格鲜活的角色和数座奖杯冲出了重围,打破了「禁忌」。

在纪录片《深蓝》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企鹅将要上岸时,会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的越深,海水产生的压力和浮力就越大,企鹅家族们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鲤鱼跃龙门,腾空而起,一条完美的弧线预示它们成功地落于陆地之上......

潜入深深的海洋,甚至,风暴的中心,弄潮的人,不只是勇敢,因为她知道,一个不能被定义和禁锢的人生,才能最终抵达她的星辰与大海。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荠麦青青

责任编辑:华小妹


老谋子应该也想不到曾经谋女郎中最「丑」的那个竟然逆袭了,新一代里面真没能打的。

(我没有说她不好看啊,只是在一众谋女郎中外貌不出色)

曾经我最喜欢的是倪妮,可惜这姐一直靠街拍和恋爱上位


周冬雨真的是他祖上积了德 运气爆棚

撞上了好时候

容貌不美 但鲜明 在网红脸的时代 尤为突出

小脸型非常适合大荧幕

个性也非常适合娱乐圈 小眼睛能审时度势 清楚知道自己要什么

演技也不赖 在一种流量中显得非常能打

有实力 有口碑 有奖项加持 是自己日后的资本

她的确有实力 但运气更重要!

从张曼玉那个年代到四旦双冰时代 那时候的娱乐圈竞争呈白热化 每个人都卯足劲儿 因为大家都很务正业 所以竞争大 竞争大 所以各自都能留下佳作。李冰冰当时连个女配都陪跑。郑秀文陪跑6次,小李子也陪跑那么多次,惠英红在娱乐圈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早有影后加持,却最近才有热度。赵薇也是香港快没人的时候 才拿到影后。

而周冬雨出生在了属于她最好的年代,遇见了张艺谋!

机遇呀。

努力也很重要,我们不要放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