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和惡都是客觀的存在,何時表現為善,何時表現為惡,完全存乎一心。即當時的情緒和認知。人的認知,才不同場合、情境下是多變的。所謂不再相信善的狀態,只是惡的和慾念佔據了主導地位,善並未消失。物極必反,即使他使用了惡,其實內心還是期望其他人是善的一面。

這問題我看到之後想了一會兒就開始胡亂打字,打到一半,得出了一個我有點吃驚的結論: 他會認為所有「人性之善」的行為都是「聖母」。

社會是個「物論不齊,善惡共存」的體系,在這個體系里,我們有既定的秩序,也就是我們的行事準則。一些「流於表面」的「善行善言」,就會被我們認為是「聖母」甚至是「聖母婊」。所謂流於表面,就是打破了既定的善惡平衡,在我們的秩序之下,過度的「善」影響到別人了。它既不是不求回報的無私奉獻,也不是人人都認可的「真善」,所以說它「聖母」並沒有錯。

而當平衡完全移動到一邊,一個人的秩序里,所有的「惡」都是被認可的,所有的「善」都是不被相信可以存在的。那就所有的「善行善言」對他來說都是「聖母婊」


請了解下哥譚市的蝙蝠俠……看不到罪惡 才是奴性的本質 一切被合理化的所謂積極毫無意義

會恨這個世界,憑什麼壞人活的風風光光瀟洒無比而堅守道義的好人憑什麼要卑微如草活的無比艱難?如果有一天擁有了力量我們會毀滅這個世界就算不能也要狠狠地殺那些自以為了不起的惡人和那些助紂為虐的普通人,凈化這個世界


如果真的深刻認識了,人生底色就是悲涼的。若求知慾還較強,會去追求人性與社會的真相,若無所謂的,就會阿Q式生活。並非壞事,確實黑暗之中,看到的每一朵亮光都是最耀眼的。會珍惜善意。


瀉藥,在心理學精神分析流派中,幾乎所有人類的行為都可以用生本能和死本能解釋,我雖然研究的不深,但我也比較贊同這樣的說法。潛意識的可怕你研究的越深越心寒。可是大徹大悟不同樣是在看透一切的基礎上才會出現的嗎?所以善也好,惡也罷,人就是人,本質是不會改變的,隨著時代改變的只是行為本身。當你看的更深的時候你會發現大道至簡。


「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當你在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

一個不相信人性善的人,也不會相信自己的人性中存在善的那一面,那時的他也只會充滿慾望和罪惡。

自持就是看盡世間黑暗卻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當失去了向善的心,才會被那黑暗所同化。


不會怎樣,依舊過著自己的生活。


我倒是想知道一個人如果不再相信人性的惡,那他的工作,生活將會是怎樣


私以為,惡其實是需要善來襯托的,如果一個人認為這個世界有很多惡,那麼他的道德標準其實是很高的。

一個脆弱易碎的,信徒吧。


世界本就充滿慾望和罪惡,對個體的影響是「是否在意」,假如一個人不願看到人性的光輝,而只在意一切醜惡的事物,將自己封閉在黑暗中,最終他也會成為黑暗的一部分


要麼絕望去狗帶 要麼就是看透看淡


就像明白了生活多是磨練和苦難一樣,幸福是偶爾的瞬間。再說了,你沒有對別人付出善意就想得到別人的善意,可能嗎


他會讓人們知道善是存在的


信善得善,信惡得惡。所見即所信。


那麼這個人就會變成慾望和罪惡。

這個世界最美好的也最珍貴的品質不就是善良么?善良也就是使人們雖深陷泥潭卻心存希望。若沒了心中的善,何來生活的甜。若只是把世界當成慾望和罪惡的名利場。帶來的只有無窮的廝殺,可能會體會到把敵人斬於馬下的短暫快感,但也會又被人斬於馬下的風險。彼此不擇手段去獲取,不會一丁點的回饋和感恩。人類的文明都會被破壞殆盡,也不會有人去傳承給下一代。人類文明會逐漸退化。


看層次,這個人要活下去,他無法避免自己和這些充滿慾望或者罪惡人或者事情打交道。

而隨著打交道的次數越來越多,隨著他對這些事物的罪惡或者人理解的層次越來越深化,他就有意無意之間在自己內心建立了一個秩序。而在這個理解之上,他明白了人大概是怎樣的之後,其實善惡觀就已經不重要了。

或者說,他建立了新的善惡觀。找到了自己與這個世界和平共處的模式或者方法。


這個人會對世界失望,會很難過,還會堅強的活下去。


很簡單,會黑化。不過可能帶著偽善的面具,背地裡卻做著違心的勾當。話說回來,人性是最複雜的,善惡往往與利益相關,在有利益衝突的時候最能看清一個人的本質。


首先,這個人會發覺,「相信人性的善」的從前的自己,畢竟是太想當然了。

痛定思痛,她/他會進步。


會得抑鬱症?自殺?得看這個人的性格、經歷而定,沒有具體前提無法準確回答。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