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道家道,德是儒家德,道德上,是儒道之上,儒家家國天下,道家順其自然,至善若水。所以,從道德上有義務


我們是否有道德義務利用我們的生活將其與所屬文化結合起來?

把生活與所屬文化結合,這是必然的,因為浸染,因為連帶。

能夠提到是否有義務,在於反思,在於排斥,在於逐步建立一個獨立的個體意識,在於可以有了更廣闊的選擇。

那麼我們討論一下這個道德義務。毋庸置疑,我們被生下來不是我們自己決定的,父母家庭不是自己選的,地域階層不是自己由著自己的,更遑論母語及成長的文化背景。

就是說,我們的底色是不由自主的,是先天的,這個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最初設定是作為一個社會人的無條件接受的原始角色,也既社會人的自我核心。一個身份,不僅僅是烙印,更是他的文化本源。後面的一切外來文化的衝擊融合,一切反思批判,都不會掙脫他骨子裡的文化基因,這是母語和成長的必然。

好了,就是說,父母改不了,他們的影響也迴避不得。那麼當我們成年獨立以後,還有沒有道德方面的義務去整合自己與父母及影響之間的關係。

一,人不單是獨立的權利個體,不單可以選擇自己生活,人更是一個情感和文化連續的社會生命體。就是說,人由於自身的原始文化基因,導致這種影響揮之不去,他自身的生命體驗之中,一直存活著他原先的所屬文化,就算如何批判融合再造,他也不可能徹底割裂。反之,對抗只會導致失衡和痛苦,正視和接納自己的根由沒什麼不好。

二,飲水思源,鑄就自己能夠獲得獨立的選擇和再造的能力的,離不開所屬文化的土壤,不管是因何而來,確必然是由此處來。人否定根源就是否定自己,無根之人,必然飄蓬。身份確認,是一個人存在的根基,沒有身份就很難談及情感的篤定,以及所有的意義。

三,知行合一,認為好的正確的就該去做,認為暖的有益的更該去做。大廈不是空談的,而是建設的,文化亦然,生活之中,自該為文化大行其道。這是開放與自信使然,是良好的生活態度。

就這樣吧,我覺得有義務。


我覺得先後順序有點問題值得商榷,所屬於某種文化的生活先決定了你的文化屬性,還是你自覺自主的進行了自己所屬文化的自我認選擇?


道德認知與文化學習都是漸進成長的,慢慢體悟吧,在不同認知階段有不同感悟


當然,而且義不容辭

是...


有,大家都來遵守道德,人民必將幸福安樂


應邀

我們東方人,有道德義務提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天人合一」、「大慈大悲」的人生觀念。

雖然,中華文化中,已經具有了上述觀念,但是,在當代已經被西方很多垃圾觀念所侵蝕。

例如,淫亂、亂倫,在西方是他們的上帝允許、提倡的。(見《聖經》)。而弱肉強食的叢林規則,是西方人崇尚的,這恰恰是東方人認為的畜生屬性。崇洋媚外者已經在接受這些垃圾觀念。

所以,我們東方人,有道德義務,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天人合一」、「大慈大悲」的人生觀念,廣泛的結合於文化的各各方面,以此來抵禦西方垃圾文化觀念,還東方一個人類屬性的清平世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