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办法可以提升自己审美,一张照片应该怎么去分析他怎么拍的,一个短片要怎么去拉片,真想有个人指引下方向


你说的这个事比较复杂。

因为图片摄影跟电影摄影不是一回事。

电影摄影师和电视摄像师傅的工作也相去甚远甚远。

但是这个问题中是有一些共通性的,也就是这个共通的部分就是影像造型的问题。

首先什么是影像造型?我们找一些他的属性。

首先毫无疑问,影像造型是二维的平面造型。那么在这一点上,它势必带有一定量的绘画艺术的特质。

其次,影像造型是有作者与实体的。那么它必然有它的手艺要求与技术指标的要求,而后这个「要求」又会转化回一种创作手段。

那么这两点事实上构成了我们评价分析影像造型的两个方向:技术手段,与平面艺术造型。

首先从技术手段来说,无论是电影摄影师还是图片摄影师,大家都有著一套技术流程与指标。比如曝光准确,焦点清晰,噪点少,景深合适等等。那么在分析作品的时候,我们恰恰要使用的就是这些技术手段。因为技术手段就像是科学的量纲。我们描述一个物体的长度宽度,我们使用「米」这个单位,它有7米长15米宽。而我们描述一张照片的曝光,就要用到进光量与反差这些概念。比如整体的低调影像,曝光点以上只有一档,而画面大部分区域落在了下三下四档左右。

在这种个层面上,电影摄影就是四大基本手段:反差 色彩 构图 运动。

那么几乎每一个电影镜头,我们都是要依靠这四个基本手段去创作。

那么电影摄影师们,通过这四个手段最终创造出了什么东西呢?一个动态的二维平面影像。

那么在造型和体验上,我们就要去考虑这个造型的根源在什么地方?有一种分析思路是从绘画中找灵感与源泉。

比如说在学习素描的时候,我们都要学黑白灰。这个事实上就是影像反差。在黑白摄影中,我们也同样需要用光线去塑造反差,确立亮面,暗面,过度的位置等等。

同样在绘画的色彩中,也有著色彩创作的观念。比如说对比色,互补色,高级灰等等概念。尽管一直以来,传统的色彩观念都认为色彩只是反差造型的附庸。而印象派和印象主义的观点则认为色彩可以成为画面的主导。

这个分歧呢,事实上可以认为是「彩色电影」对「彩色黑白电影」的一次宣战。

如果各位看过玛丽莲梦露的一些电影,比如《七年之痒》。以及同时期的许多彩色电影。事实上这些彩色电影仅仅是彩色而已,他们的造型手段仍然是反差与光影。而直到七十年代新好莱坞电影运动之后,来自欧洲的摄影师们才将主观性的色彩带到了好莱坞电影中。比如斯托拉罗在欧洲拍的《同流著》《巴黎最后的探戈》以及他来到好莱坞之后拍摄的《现代启示录》。

在这次宣战中,摄影师们开始强调色彩。

这些创作的艺术理念又是如何被呈现出来的呢?就是依托摄影师的技术手段比如镜头前的滤镜,曝光方式,布光手法,后期洗印技术、调色、配光等工艺。

而绘画上的另一个方向则是线条与空间感。比如透视关系,线条关系,形变等等。

而在摄影中,这些关系就形成了构图。

那么摄影师的构图,事实上就是通过改变焦距(画面空间感),被摄距离(景别)来实现。

很多人最开始拍照片的时候,会习惯性的用变焦来改变物体的占比。比如离得近的人就用广角来拍,而远的人就用长焦来拍。

但是很快,入了门的摄影师就会进入到上蹿下跳拍摄的状态。因为此时呢,他会根据主题先选择焦段。然后在这个焦段下去选择摄影机位拍摄。焦段来决定画面的空间感,而被摄角度与被摄距离来决定构图与景别。

而运动这个事,事实上是摄影最令人痴迷的地方。

每一个第一次拿到单反的人,大家都会去拍光绘或者高速的车流。以及买个nd拍流水、瀑布的慢门。而也会有一部分人,他们会研究,如何拍到水滴在空中凝结的瞬间。那么在平面摄影中,高速快门和慢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会塑造出画面中的运动感。但是这个感觉并不是运动本身的含义。

运动事实上是摄影机在拍摄中的机械运动,其实就是推拉摇移跟升降。

而重点在于,摄影机的运动是在一段时间内做了构图与拍摄角度的连续改变。那么人物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这连续的改变,而在这种运动中,事实上是影像情绪的持续输出。这一点上在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毕赣的片子,塔可夫斯基,贝拉塔尔。展现的比较极致。

运动的另一个方向是场面调度,也就是好莱坞爱玩的长镜头挑战。传统的有希区柯克的《绳索》,2002年完全一镜到底拍摄的《俄罗斯方舟》,2015年的《鸟人》以及今年的《1917》。这一类运动更偏重玩法和叙事性,有兴趣可以多看一些相关的片子。

而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元素的流动。

比如李屏宾拍摄的《红气球之旅》巍巍然飞上蓝天,泰伦斯马力克在《细细的红线》中拍到的海浪,在《生命之树》中拍到的生命的缘起。刮风,下雨,潮汐,万物都在镜头前缓缓流动。在细微的变化中,观众仿佛能感受到整个镜头前整个世界的运作。

如何去分析摄影画面?事实上至少你从影像中看到了一个由摄影师创作的理念,那么这一个「理念」从何而来?根植于何物?又是如何被呈现出来的?


拉片就是一个片子你觉得好看,再仔细看一遍你觉得哪里好看?那个部分是你想不到的?还要多看渐渐可以形成一个系统


其实主要还是提高审美,可以多去图书馆,找摄影类的,设计类的,甚至PS类的书看,对视觉有个概念,比如,《一本摄影书》,这是由爱摄影工社集合了十几名优秀作者所著,适合摄影小白,几乎涵盖了摄影初学者会遇见的所有问题,其中就会有你想的怎么分析的问题。其他的,还有《跟大师学摄影》《来!这样学摄影》之类。

杂志的话也有不少,比如《Lens》《光圈》《摄影世界》《摄影之友》《国家地理》可以经常去翻翻,里面会常有作者讲到拍摄时的体会,怎么遇到、甚至是刻意营造出这样的场景的描述。

摄影网站和社区,比如图虫、500px、flickr、POCO、Lofter,这些其实都可以经常去逛逛,接触得多了,自然就有感觉了。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一些电影可以看看,比如《寻找薇薇安·迈尔》《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战地摄影师》。


先回答怎么提高审美,审美和其它的思想或行为一样,都是可能因为目的不同结果迥异。

比如你学音乐,想知道如何提高唱歌技巧,那就要看你的目的如何,是要美声唱法去考学校,还是民族唱法走穴某些舞台,还是只唱流行取悦直播间的观众?

审美也是一样,大致分成三类:

一类是古典审美或者也可以叫艺术审美,这一类是以国际重要摄影展或者博物馆为标杆的,很多可能都是你看不懂的照片,需要配合文字解说才能读懂。也是古典摄影艺术的学院派方向,他们的终极目标是可以进博物馆被收藏,通常的创造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第二类是商业类摄影,这一类需要以客户审美为主,如果审美有阶层,那么这类审美不需要像艺术摄影那样曲高和寡,只需要体现一种被大众认可的高大上,特别要了解和满足客户的审美需求。

第三类只自娱自乐型审美,这种的代表就是众多退休老法师的采风团,他们拍照不为钱不为利,就为娱乐,为了发出来让亲友们点个赞,喊一声真美!大师!

至于如何分析摄影作品,也是顺其自然,在你了解了作品的审美方向上再进行分析,先把照片归类,艺术摄影就分析创造动机和背景灯,商业摄影就分析策划拍摄方案和客户要求匹配度,朋友圈摄影就简简单单看看赞多不多,是否赏心悦目即可。


摄影摄像是根据具体客户需求去做的一个定制服务,很多时候摄影摄像在具体的情景有好的返响就算好的摄影摄像。


审美是一个动词,其范围非常广泛,无论哪个领域,都有其基本标准。

可以多看多分析经典作品,从中培养审美的基本标准,随之自己多加练习,模仿、创作,对比著分析。

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方法,走出困境。


见仁见智的艺术,自己喜欢就好,同一个题材,拍一百张,只留一张…


如果没有基础的话,不论是照片还是视频。你自己看著舒服才行,画面不歪不斜,曝光正常。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