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金屬材料專業,選的是模具方向,第一天上課老師就跟我們說,模具是工業之母。但是我覺得現在3D列印技術越來越成熟,成本也會越來越低,未來有沒有可能取代模具行業?


怎麼可能........3d列印不就是模具行業的模具製作方法之一麼

我在英國交流的時候,學校裡面放了一臺500萬人民幣的印表機,精度之高,甚至可以直接打鏈條,打完就能光滑運動,但是是塑料的,並且要一整天。

替代磨具,要能列印金屬,時間縮短至少百分之90,成本縮短百分之99。

最關鍵的是,金屬都能溶的溫度,你的噴頭也會變為溶液,這是最關鍵的技術難題,要降低金屬熔點卻又不降低噴頭的熔點來溶解金屬,就以現在的科技力量和發展速度來講,不管你多少歲,至少你是看不到了

曾經配合汽車連接器客戶做一個新產品的評估,客戶把注塑的部分用3D列印,配合線割端子(非衝壓量產)進行組裝確認,此後再做量產模具的設計開發加工。所以你看到3D列印的技術只能算設計/製造生產的前置作業(沒有普遍性),通過模具批量生產的作業是用不上的。


3D列印取代不了模具行業,3D列印致命的缺陷會直接導致3D列印一直等待著被取代,當有一天出現了完全新的加工方式可以取代模具的時候,3D列印可能早已退出歷史的舞臺,目前的3D列印也僅僅是人類發展的一個印痕罷了。


曾經3D列印的一員說下自己的看法。

3D列印不可能取代大規模生產,但是取代樣品或者小規模量產的模具,我的理解是會的,而且這也正是3D列印的顛覆性之一。只是,需要一點時間。要想取代大規模量產的模具,只要有符合模具要求的列印材料,也有可能,只是需要做成本效益分析,跟傳統的模具做比較。

別忘了3D列印也包括金屬3D列印。即使是塑料材質,也有很多高強度、低重量、極其適合做模具的3D列印材料。我之前工作的公司就研發了很多這種材料,只是因為針對特殊工業,大眾接觸的比較少。

未來3D列印的精度提升,對於小批量的產品因為模具造價的問題可能會替代部分。但是達到量產規模是無法替代模具的,畢竟生產效率遠遠跟不上。比如塑料模,小的產品一模十幾秒可以打上百個甚至更多。所有的技術提升創造不了效益都是扯淡的。


這個話題一句話說不完,個人看法是未來可能出現替代模具的當前傳統製作方法,但這還需要很久。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