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考慮共識的情況下,目前是否存在比黃金更適合做貨幣的金屬或者礦石。


白銀。中國自古代開始貨幣就是銀本位的,繼而又用銅鉛合金作為更低面額的貨幣。以黃金為貨幣面額太大,不方便流通,一般作為貨幣儲備。


現代,沒有一種金屬或礦石適合當貨幣,但相較於黃金,銀、硅、二氧化硅或有一戰之力。

想當貨幣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防偽

這種貨幣從自然界大量獲取的難度不得小於它的面值,否則民間私造的貨幣一定會引發大規模通脹讓它貶值到位。

2.量大

這種貨幣的總量*面值要與人類的經濟活動相匹配,且它的新增產量必須能夠跟上經濟的增長,貨幣供應必須充足不能扯商品流通的後腿,否則一定會引發大規模通縮使它升值。

3.流動性好

這種貨幣必須容易鑒別真偽,容易分割,(否則需要進行鑄幣)單位重量價值大易於攜帶,不容易變質,對人體無害……否則人不會用它來交易(比如說你不可能每次帶一車石灰去超市買東西)。

黃金為什麼不適合做現代的貨幣?量太少了,且每年金礦的新增產量也不夠,不足以撐起商品的流通,用它做唯一貨幣金價會先翻百倍千倍,然後每年還會繼續升值,這種時候你會把黃金花出去嗎?你會把它當收藏品留著,然後流通中的黃金不夠,金價上升,惡性循環,導致正常的經濟活動無法進行。

白銀在產量方面好一點,其他不如黃金,兩者基本情況差不多細節各有優劣。

硅和二氧化硅的好處是量足夠大,且增速可以與經濟增長的速度平齊,單價也不算低(但生產工藝升級可能導致貨幣大幅貶值,這是重大風險),流通方面不如金銀但也勉強過得去,可能是相當而言金屬礦物裡面最合適的。但它仍然不是合格的貨幣,因為為了生產這種貨幣要浪費大量的資源、能源和勞動,對環境的影響也大。


物理實體不管怎麼樣都會有限制,畢竟我們需要貨幣的本質,是需要其代表的賬本信息。

所以,比特幣是更好的選擇。


需以一定門檻代價獲取的合金。再加上一大堆不會輕易改變的協議,並有保護這些協議的武裝力量。


沒有了,任何情況下黃金都是最適合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