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多的。每個心理學家都有他/她的特點,憑著一腔熱血不斷推動心理學的發展,十分值得敬佩。在這裡說其中兩個我特別喜歡的吧。

第一個是卡倫·霍妮。

原因很簡單——她是勇敢而偉大的「女性主義」先驅(也有人喜歡稱她為「男人中的女人」)。為什麼要加雙引號?因為在她所處的那個時代,女性主義的潮流還沒有出現,幾乎沒有人為女性發聲,甚至是沒有人意識到要為女性發聲。在心理學界亦是如此。大家很熟悉弗洛伊德的理論,比如俄狄浦斯情結、人格結構的理論(本我自我超我)等等,其中還有個很出名的,叫陰莖嫉妒,簡單來說就是女性在小的時候會嫉妒男性擁有陰莖,並且會因為自己沒有陰莖而感到自卑、壓抑。而霍妮反駁道,「如果有陰莖嫉妒,那也應該有子宮嫉妒。男性因為沒有生育和哺乳的能力而感到自卑。「她並不仇視男性,而是認為兩性各自有其值得被欣賞的特點。

另外還有一段話她說的話,跟性別無關,但我也挺喜歡的。寫下來分享給大家:渴望有意義的獨處並不意味著神經症;相反,不能建設性地獨處,則是神經症的信號。

第二個是艾森克。

懶得打了,摘錄一段書上看到的話吧(如果有人感興趣的話,我再補充補充關於他的東西):


卡倫·霍妮。

她喜歡自我分析並記錄歷程,然後再從個體中挖掘大眾共性。她提出社會文化環境對一個人性格塑造是有很大影響的,由此可見她有從宏觀角度看問題的能力,這是很多人容易忽視的。她是個很好的記錄者和提問者,但是就臨牀就診而言,她提出的很多癥狀自己也並沒有找到好的解決方法,但她的文筆易懂,給了廣泛非專業心理學愛好者一個學習瞭解的機會。

拙見:我覺得她早出生一點是可以超越弗洛伊德的存在,畢竟弗洛伊德比較卓越的理論個人認為她能自己想得到(關於童年和性對人性格的影響)。不過弗洛伊德也是受限於時代了,如果他能晚出生一點,可以做出更大的成就,提出的錯誤理論說不定也可以糾正。


羅洛梅

阿德勒

弗洛姆


一個著名的Sigmund Freud 和一個不太著名的 Paul McLean


我自己。


以人為中心的『羅傑斯』

分析心理學的『榮格』


必須是榮格和弗洛伊德啊~


弗洛伊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