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是追求幸福不得鬱鬱寡歡,這個好理解。

第二種是追求慾望實現卻發現人的慾望是個無底洞,人是不可能滿足的,從哲學的意義上講,人只有處在不斷追求,不斷奮鬥的路上才會真正地感覺到生命的意義,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人生有兩個喜劇:第一是想得到的還未得到,第二是想得到的已經得到。


看到這個我就想起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裏的一句話。

張愛玲: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玫瑰就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還是「牀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飯渣子,紅的還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得不到的是白月光和硃砂痣,美好的東西不能擁有,這是遺憾,是悲劇。

得到了的是蚊子血和飯粘子,得到了,才會懂得它們身上也有很多缺點,不盡如人意。想像中的白月光和硃砂痣,現實卻是蚊子血和飯粘子,想像與現實的差距,這也是悲劇。


和叔本華的感覺差不多:人生就像鐘擺,在痛苦與無聊中來回


謝邀~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蓋茨比為了黛西買下了位於黛西家門前海灣對面的一座富麗如城堡般的房子,舉辦不需受邀的迷醉的晚會,夜夜笙歌,只為期待有一天黛西的翩翩而至,多少個夜晚,蓋茨比一人佇立在房前微寒的碼頭上,望著海灣那邊的綠光,伸手卻不可及...

當他真正與黛西重逢時(原文):

那個下午一定有某些時刻,黛西並不如他夢想中的那般,但這不是黛西的錯,而是因為他的幻想生命力過於旺盛。這種幻想已經超越了她,超越了一切。他以創造的激情投入到這場夢幻中,不斷地給它增添色彩,用飄來的每一根絢麗的羽毛點綴著它。再熾熱的火焰,再飽滿的活力,都比不上一個男人孤獨的內心積聚起的情思。

有時候得到了的東西不像得不到的東西,有那樣神祕而朦朧的美感,自己加入的期待,也許早已超越了事物本身。


就像陳奕迅的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你越得不到你就越想要,你如此想要卻還得不到,怎麼能不悲傷呢

第二種是你想要的都得到了,那你接下來應該幹什麼呢,人生圓滿沒有挑戰,沒有意義,又何嘗不是一種悲劇呢


這是一個人生命題


怎麼看?……對王爾德來說一切來的太過於容易了,容易到可以忽視性別的接線。


我看到回答裏有提到張愛玲的,王爾德和張愛玲差不多,二三流的小說家,只不過人生夠傳奇。

所以對這句話的看法和對這兩個人大部分的文字看法一樣。

話說的漂亮,但就像個漂亮鈴鐺,叫得歡,一拆開,除了兩塊銅珠子,別無他物。甚至有的時候,塞一塊銅珠子也敢叫起來,只是叫的不那麼響罷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