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的研究方向問題,大家share一下自己如何選的方向,尤其是那些開始因為興趣選擇的方向。

在對自己所選學科各個方向都不是特別了解的情況下,各位是怎麼選擇方向的呢?據我所知,國內大多數學者是「我跟了一個老師,老師是什麼方向我就是什麼方向」。為什麼選這個老師?答曰:「人好」。不論在哪裡,不論科研系統多麼發達,一個人感興趣的前提都是了解,但是時間有限,如果都花在general education的了解階段。想知道大家如何做權衡,做balance,做選擇。有興趣就談談對此的感受吧。


看了眼回答,感覺有些答主把這個問題玄學化了。科研中的很多事情雖然不一定有明確的答案,但是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可循的思路的。在這裡分享下我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首先,既然開始搞科研了,不能只憑著熱情,基本的素養和用心還是要有。對學科各個方向都不是很了解的話,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學科?對各個方向有個概念上的理解還是有必要的,也不會花特別多的功夫。雖然可能花了一個月還是不確定,但是這個過程還是要經歷一下,概況性的了解是形成所謂科研感覺的第0步。

接下來,說實話,在做具體的某個方向之前,對大部分人來說,只有些大概的認識,也是判斷不了什麼是好的方向的。不過也大可不必緊張,這本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少部分天才,大部分人在這個階段不具備這個能力。那怎麼辦呢?第0步做完不是有一些方向上的傾向性么?這個時候把自己的想法和別人尤其是自己的老闆交流一下,讓他根據自己的經驗幫助你細化一下方向。然後在具體做的時候,要自己多總結多思考,為什麼要做這個項目,前景和意義在哪裡?不要指望自己在做第一個項目前就把大局觀培養出來,接受自己需要慢慢學習提高這個現實。

最後,關於自己的興趣和實驗室的需求之間的平衡和選擇。興趣有差異是事實,問題有好壞也是事實。我自己的經驗是,有時候實驗室的一些問題確實是自己不感興趣的,有時候是覺得繁瑣而不想去做的,但是很多時候一個項目並不是只有亦可賽艇的部分,也有很多麻煩枯燥的地方。老闆們的想法也不是永遠正確合理,在有了一定的判讀能力之後多和老闆交流,一起討論為什麼選擇某個方向以及可以做的事情。除了做具體的研究,多讀一些基金申請材料對形成問題的能力幫助也很大。個人覺得搞科研就像談戀愛,當你具備了愛的能力的時候才能真正找的合適的伴侶,拍腦袋的興趣跟荷爾蒙的衝動差不太遠,很可能極不合理也不長久。

科研中很多時候興趣是做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就像你最開始覺得自己喜歡的是劉亦菲,後來和迪麗熱巴好上了,發現自己其實就是喜歡熱巴的,好像也不錯?


第一眼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小編的內心是拒絕回答的,因為問題本身,拋開每個專業的個性不說,就算是在一個領域內,依舊太寬泛,不太成立。撒貝南一期脫口秀說的好(視頻鏈接:

撒貝南 北大還行撒貝南(撒貝南《脫口秀大會》親述「被迫北漂」_騰訊視頻),這個問題,它是薛定諤的貓,盒子裡面科研方向感和不感興趣,選題好和不好的可能性同時存在,你只有打開盒子的一瞬間,也就是只有真的做了選擇且做出一定結果了,才能知道答案。

但後來小編又覺得這個問題還是有價值的,因為它代表了很多同學的焦慮:對學術感興趣但還沒下定決心加入它,不知道怎麼選擇,也許會想著如果找到一個」對的」 」感興趣的」題目和導師就去讀博、去搞學術。但這個不確定感,其實並不會隨著找到這樣的題目和導師而消失,甚至我覺得它會伴隨整個學術生涯(如果非常不能忍受這種不確定感的,不建議做學術),更何況並不是很多人都是這麼幸運的能找到心儀的題目和導師。

但也有一些因素是我們可以掌控的,就好像雖然我們不知道盒子裡面有什麼,但是可以選一個看上去好一點的盒子。所以今天的推送要從更加「功利」和有利於個人發展的角度講講如何選擇科研方向這個問題。(由於小編是做心理語言學的,所以視角更偏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的同學們請自行掌握參考程度)

分別從四個因素嘮嗑嘮嗑:

因素一:科研方向對於技能的培養

因素二:科研方向本身的跨學科程度

因素三:個人興趣和意義

因素四:導師

因素一:科研方向對於技能的培養

科研方向的確定是一定會伴隨與之對應的研究方法的。最基本的,學術寫作、英文閱讀、報告展示(=word+ppt+pdf),可是如果你感興趣的科研方向只需要這三個技能,小編會覺得有一點限制個人成長。同理,如果你感興趣的方向需要許多許多fancy 的設備和研究方法才能做一個實驗(我見過一個想做 Visual Reality + fMRI+眼動的碩士),不是說不推薦,那要看你的時間成本,智商,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失敗了一個被試要浪費多少資源,如果都折騰完了還是沒有effect還能不能承受等),還有老闆的經費資源。因為做成一個這樣的實驗,需要大量的統計數據分析技能,做圖畫圖視頻編輯技能,編程技能,甚至統籌安排和與人溝通的能力,而這些,大部分都是要自己學習探索的。如果需要的技能過多,尤其是在學術的初級階段,會不會也顧此失彼?

所以與其說要選擇「科研方向」,不如也考慮一下「科研方法」

  • 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來研究問題?
  • 定性還是定量?
  • 有沒有時間跨度(你可不可以接受這個跨度)?
  • 希望學習哪些研究方法、獲得哪些學術技能?

PS:這些技能里最好能有幾個即使有一天退出學術圈了也還能用的上 。

因素二:科研方向本身的跨學科程度

這是一個非常「功利」的角度。如果你就對,比如一個句法、一個物理定律、一個朝代非常極其感興趣,願想進各種辦法去研究它,那麼請跳過這一條(no offense, 小編本人非常崇拜這種有純粹追求的人)。

但大多數同學,尤其是在學術初期(博士甚至博後畢業)都不會確定自己是不是一輩子做學術(薛定諤的貓again),所以如果能在讀研讀博期間多做幾手準備是有優勢的。

跨學科研究提供了這樣的機會,一個恰當的跨學科問題會涉及多個領域,打開了不同的空間和可能性。

比如學語言出身的同學去做了一個計算機語言學相關的話題,這就要比文科純語言學多了NLP 知識和計算機技能,不能說這一定保證畢業後就能找好工作,但是確實擴大了「主流」選擇的空間和可能性。

因素三:個人興趣和意義

個人興趣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個內動力,其他都是零。但只停留在「喜歡」「感興趣」「好玩」的層面有時候是不夠的,因為很多研究做著做著就不好玩了…那這時候這個動力來自於哪裡?

小編覺得,來自於你研究這個問題的意義:

就是你能看到一個研究方向為這個知識領域創造的價值,或者為一群人或為現實生活帶來的改變,哪怕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點,都是很好的。然後這個意義不能太過宏觀(改變世界這種就算了…)但也不能太過微觀(一個實驗做完就可以結束了的那種…),最好是在這兩者之間的一個basic level上,這樣就算有一些變動(比如導師要換題目),但只要沒有脫離那個意義,你心理上也是可以接受的。

因素四:導師

這個話題下個月的推送小編會展開寫。目前概括的說,導師「人好」確實確實很重要,對你整個人在學術圈的身心健康成長起著關鍵的作用。

最後,結合這些點,具體要如何選擇科研方向呢?

這本身其實就是一個探索+細節化+賦予意義的過程

  • 必不可少的就是看文獻,如果泛泛地看確實是沒有盡頭的。
  • 但是如果帶著「細化起始問題」的心態去看,會更有目的性,從一篇文獻出發,再去看這篇文章引用的文獻,到了一個程度你會發現introduction里引用的文章你差不多都知道,或者說你對一個問題的了解你覺得能講個故事或者開個辯論會出來了,那也就看的差不多了。
  • 這樣看下來也可以了解研究方法,研究意義等方面,來調整你的「起始問題」,科研方向的選擇也就基本確定了,更多的調整也是隨著更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現與時俱進 。

學術初期本身也是一個學習如何創造知識的過程,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就算方向選的不合心意也沒有關係,至少你學到了如何創造知識這個過程。因為它本身就是「從無到有」不確定的,而且那個「有」就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在不斷地和不確定性打交道中創造出來的。You can create the unknown!

最後希望這篇推送可以幫助到在觀望學術圈的小夥伴咯。有具體問題歡迎來找045號諮詢師諮詢呀。

【DIY諮詢師045】英語與語言科學,英專到荷蘭帶獎碩士到德國帶薪博士的蛻變之路

作者簡介:本科985大學英語專業,碩士就讀於荷蘭語言科學學術界Top1大學,德國心理語言學帶薪博士在讀。本科曾有交換經歷,碩士期間獲橙色鬱金香獎學金,有在心理語言學馬普索實習經歷和學校兼職。了解荷蘭選校 、DIY申請 、 獎學金申請 、 碩士學習規劃,了解歐洲範圍內與「語言」相關領域的博士申請。也可提供本碩科研/實習指導,面試培訓、論文、Research proposal 、文書等指導和修改。

飛躍計劃創立於2016年,從最初的知乎專欄【飛躍計劃】,到如今共有100+的碩博留學生/海外在職人士組成的諮詢師團隊,我們通過文章分享自己的留學經驗、科研學業規劃、海外求職經歷等,幫助了數以十萬的DIY學員。歡迎大家關注【全球留學DIY飛躍計劃】,公眾號每天會發布海外留學信息、申請經驗分享、全獎碩博職位信息、實習求職信息等乾貨文章。小編已經整理好了乾貨文章給大家,關注公眾號,回復「留學」即可獲取。

http://weixin.qq.com/r/aC_SigrE-leBrU7p93p6 (二維碼自動識別)


目前主流的學校和機構大多為5年制博士生設置有輪轉,這個制度就是希望大家能慎重選擇自己真正感興趣且願意投身(至少5年)的方向。另外,呆3個以上的lab也是讓你通過不同的體驗,找到自己喜歡且舒適的管理模式。

以下我僅針對自己5年來的科研經驗談談科研方向選擇上的心得,並不一定適用於所有學科。

先簡單說一下我的科研背景,文末放關於PhD工作回答的鏈接。我本科三年呆的實驗室是生物能源方向,博士階段第一個課題組(1年半)是表觀遺傳組學和單細胞測序方向,現在的課題組是質譜和蛋白組學方向(1年多)。

1.選擇你認為有價值的方向

關於價值的判斷就很因人而異了。比如諾獎得主田中耕一選擇醫療儀器方向是因為得知親生母親在自己出生一個月就因病去世。而我本科選能源方向是因為某天躺床上突然覺得新能源是人類可持續發展未來數百年都需要應對的重大問題。

儘管你可能會對自己當初認定的價值產生動搖,比如我入了生物能源坑之後發現這個領域面臨各種瓶頸,也許有其他更好的能源替代方案。但至少因情懷選的路不管是跪著還是quit,都沒什麼好埋怨別人的。

再比如勸退界名言「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說來其實原出處是生物界著名的大佬、前北大副校長陳章良,施校長應該是後來引用了。

2. 選擇細分領域重要的問題

如果假設「CNS」級工作是重要的,那麼判斷標準(生物口)大致有以下幾點:

1)你的proposal是否在5年後依然領先

這點主要是因為熱點往往具有時效性,比如表觀遺傳在2010年前後是CNS熱門,單細胞測序在2015年前後是CNS熱門,2017年的基因編輯。對於熱點的把握某種程度像炒股一樣具有運氣的成分,但創新程度的時效性,比如原創突破或組合創新,單一領域還是跨學科,這些是可以自己判斷的。

2) 你是否解決了領域內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

往大了說,頂級雜誌每年會匯總學界最重要的100個科學問題。

往小了說,由領域內泰斗級科學撰寫的高質量review中一定會提及該細分領域目前重要且亟待填哪些坑,可能的方法,以及重要的意義。

當你對所在領域有一定了解或者有參加領域內學術年會的經驗,相信這個問題你將不難找到答案。

比如我所在的多組學領域,單細胞和多組學整合一定是領域非常重要且5年內依然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3. 選擇符合職業規劃的科研方向

第三點可能才是大家最關心也是對大多數人最重要的。

如果你是心無旁騖一條道走到黑,下決心走學術的博士生(或優秀的本科生),請直接參照我說的前兩點,挑最難的骨頭啃,挑能出大成果的細分方向做。

如果你並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勝任和獲得永久的學術職位,考慮進業界,可以選擇有產業化價值的科研方向,多關心一線大廠的科研動向,甚至博士階段就可以和企業有一些合作。

比如我現在所在的蛋白組學和質譜方向,就業上就比生化類的碩/博士畢業生平均更受歡迎。再比如干實驗(生信)背景的PhD比濕實驗(生化分子遺傳等)背景的PhD擁有更好的平均薪資和起薪。畢竟21世紀是AI的世紀~

前文答應的鏈接~

把一個 PhD 讀成 N 個 PhD 是種怎樣的體驗??

www.zhihu.com圖標


坐標荷蘭,我博士研究課題和老年人社交有關,主要是通過設計智能產品原型供老年人來使用,在發現和驗證一些研究假設的同時,也能提供一個具體的設計方案。

我的研究方向實際是各個方面妥協和平衡的結果。我的體會,一個方向自己感興趣,導師也同意,最後還要可行,實在是太難了,因此只要不討厭這個方向就可以做,最終方向理想狀態下應該是三者的交集:

網路上有一張經典的圖,你的野心隨著讀博時間的變化圖:

所以,沒有完美的方向和方法,只要是研究都會有漏洞,不要想太多,行動很重要。


個人經驗,不一定有效率:

老闆定了大方向之後,去看足夠的論文了解這個方向,然後挑一個自己覺得好上手的復現的論文(最好是近兩三年發的)去復現。

復現的過程會對這個方向更理解,同時也會看一些相關的論文,了解了這個大方向的熱點和研究進程。

大概這個時候,就會發現自己在這個大方向裡面能做什麼樣的方向。大概就有一個小idea去在別人的基礎上加一點新東西去水一篇小論文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