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本人從業多年的經驗總結。

1.平面設計做的是「形式」而「形式」的最終形態就是單純的「權力」。

2.與決策者以外的人溝通就是浪費時間,降低解決問題的效率。

3.每個人都想當設計師,這是根植於人性中的「控制慾」驅動的。

4.設計師是最容易「耍流氓」的職位,同時也是最容易「被耍流氓」的對象。

5.無論水準高低,沒有獲得話語權的設計師都是「美工」。

6.設計的好壞不以消耗的工時為衡量標準,設計師能力的高低不以加班長短為衡量標準。

7.沒有任何一種形式、外觀類「設計」是降低成本的,設計終歸是一種「浪費」行為。

8.人們樂於沉醉在浪費的快感與無關緊要的權力之中,設計也是為此服務的。

9.所以設計的實質價值是「0」,但別槓,這種「0」價值的概念其實就像金融的意義,所以設計與金融其實有所共性。

10.設計的商業價值是為產品爭搶市場份額,然而沒人算的出它到底為你搶了多少份額。

11.不存在「大家都喜歡」的設計,「大家都喜歡」的意思就是「俗到極點」和「毫無意義」。

12.沒人能夠對他人的心理感同身受,但好的設計師往往將人性觀察的更加透徹。

13.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設計都佔了——①把對方的錢裝自己兜裏②把自己想法裝別人腦袋裡。

14.最自然的賦予權力的方式是信任,被信任是設計師工作的基礎,所以「聊」比「做」重要的多。

15.認同「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纔是「包容心」但大部分人並不具備。

16.任何高效的設計作業中,設計師一定是終止審美爭議的角色。

17.決定設計成敗的一定是整體,控制不好整體的話,無論設計細節多精細也毫無意義


看到個開培訓班的在強答實在可笑,特更

關於設計師「成長」的祕密

1.決定設計師能力上限的是美術基礎,決定美術基礎的是觀察方法,而觀察方法指的是視覺與思維的總和。

2.覺得美術是單純會畫兩筆花花草草瓶瓶罐罐什麼的,說到底還是菜鳥一個。

3.設計確實屬於非常喫悟性的專業,懂的早就懂了,悟不到的人不建議你們強求。

4.所有技術行業裏的廢物一般永遠是廢物——但這句話太毒了所以一般是祕密。

5.科班出身也許並不能證明一個設計師的能力高度,但培訓班……更不能。

6.設計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明確的世界觀往往與明確的方法論共生的。

7.好的設計師多半非常的有個性。不過設計師穿著是否拉風炫酷跟設計做的好不好,沒有必然聯繫。


更新,寫給廣告業同行

關於設計師「困境」的祕密

第一道坎:區別「形式」與「含義」

不區別畫面「形式」與「含義」就永遠不知道平面設計師是幹嘛的,哪怕是廣告業界人士基本上也都很膚淺,導致一些人在商業意圖的文字表達上比較熟練,就誤以為自己具備瞭解決畫面「形式」的能力。這就是為啥設計師經常面臨被「動嘴皮子」的人牽著走的根本原因。

第二道坎:保持「個性」和認清「個性」

一般保持個性就需要一些「叛逆」「固執」等負面性格,本身就是與大多數人的觀點背道而馳的,設計師在能夠認清自己的設計為啥「獨特」「優秀」之前其實都是盲目的,雖然認清與否並不一定影響設計產出質量,但這非常影響工作中的各種配合度問題,進而影響工作能力的發揮。

第三道坎:「劣幣」如何驅逐「良幣」

從弱者角度看自然會想把強者拖到跟自己一樣的水平線去比較,比如修改評判標準、弱化專業本質與難點、宣揚同質化、亂用專業術語和放煙霧彈等都是他們的常見伎倆,而惡意否定應聘者則是廢物們常見的自保策略。

對強者而言要證明自己強,弱者的存在又是必須的,讓人難以割捨,不過為了形成更好的行業環境與風氣,可以先把非專業領域的決策插手者踢出去,這也是我為什麼一定要從區別「形式」與「含義」開講的原因。

第四道坎:「決策許可權」以及「證明資格」

讀到這裡的人應該意識到設計決策中採用「民主」毫無效率,但把「獨裁」交由一個「搞不清做的是啥」「往往生性乖僻」「表面看沒大差別」卻有可能影響自己揮灑控制慾的人,一般來說是企業主難以接受的。

並且,專業性獨裁權力模塊,從機制上說每個企業其實只有一份,基本上只能推崇精英主義。意思是這個位置上的人無論是「繪畫」「軟體」「理念」「創意」「個性」「溝通」「管理」「經驗」等等要近乎無可挑剔纔可以。這就是要求這個人有著相當標準的「智商」與「情商」。

觀察國情,從「藝術生」初篩到「設計系」畢業再到「設計師」入行,評判基準都太寬泛了,乃至社會上出現了會平面繪圖軟體就能成為平面設計師的錯覺,只能說行業規範化任重而道遠。

最後,這篇回答是我想為整個世界進一步認清設計本質所做的一點努力,僅靠我一個人是不夠的,希望有更多優秀的設計師在牢騷謾罵之餘也跟這個世界講講道理。


第一條,大部分設計師思維都有問題!

我覺得大部分設計師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設計師思維,簡單的說就是以設計師的個人審美角度片面的看待問題,而缺少了傳播意識和服務意識。設計師更專註美的創造,認為美是設計的目的,但我覺得應該首先要考慮的是傳播,易識別,其次是個性,然後纔是美。

舉一個我給太平洋集團做項目的經驗,當時我們對他們的兩個項目進行提案,兩個項目兩個名字,總共有六個Logo設計方案,方案陳述完畢後,對方大領導提出說:所有方案都特別好,但是他尤其鍾情第一款方案,甚是喜歡,能否兩個項目共用這一個圖形,後面加不同的名字。站在設計師角度,我大概回復說:兩個項目是不同的名字,服務也有差別,而且我做的Logo是定製設計,在美學上並不涵蓋兩個項目。我反問對方覺得這樣可以嗎?討論陷入5秒鐘的尷尬。我的合夥人立馬說道:李總,您是不是這個意思,就是兩個項目共用一個logo圖形,後面換不同的名字。大領導說,對對對,,,

我覺得我犯了什麼錯誤呢?第一就是服務意識薄弱,只站在設計美的角度去敘說,但是我最終目的是完成項目來定稿。第二就是從傳播上來說,一個集團的項目統一圖形是有助於減少宣傳成本的。我覺得只要抱著兩個目的去,設計師的業務能力肯定會提升很多。

同時分享幾個自己積攢很久的經驗

·錢越少的項目,一般事越多。原因也很簡單,僱主沒有對設計的認同,就把你當執行的手了。錢越少,僱主給你的定位也是這個錢,做不出什麼東西,自己的意見也會比較多。所以低於我收費標準的項目一律不做!

·永遠不要做淘寶威客。並不只是因為錢少。而是時間壓縮下,你的審美和作品會被固化!思維固定後,只能做出那樣的作品。

·盡量不給朋友做設計。除非這次合作對方特別滿意(很少見),但是大部分是兩邊都有所顧忌,對方也不好說修改意見,最終傷害感情。所以盡量不做熟人生意。

·不要做自己沒把握的項目。並不是所有的挑戰都是好的,時刻清楚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我接過世界頂級賽車的修圖業務,但是我並不擅長,最終開會的時候,把自己逼上死路。所以現在就聚焦品牌設計。

·一定要有自己明確的報價標準。你今天的客戶,可能是你別的客戶的朋友,所以你盡量有統一的報價,如果對方情況並無太大不同,你的報價差別太大,無疑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必須要有預付款。不管您是剛入行的設計師還是老炮,血和淚的經驗告訴我必須要有預付款,最好也簽合同!有合同+預付款+親戚介紹的,都有可能跑路,還有什麼信得過呢,所以要培養自己有好的工作習慣,也培養客戶消費習慣。

十年設計經驗,國內外設計大獎,專註Logo設計,VI設計,我是品牌設計師陳銳,多交流~


1.剛入行的設計師基本沒用

大部分畢業的平面設計很難用,因為他們也在摸索,沒辦法具體聽你表達出,並設計出,他們自己都懵,所以別想花少錢拿到好設計,一分錢一分貨,給新手設計師一點成長時間。以前自己剛畢業什麼都不懂,還抵觸看別人的作品,到後來發現好的靈感就是看多了世界得到的體驗,看到自己以前的作品真是辣眼睛,不禁又感嘆,像我當時剛出來的設計果然不能用,完全是個沒思想還自閉的垃圾美工。感覺自己當時應該比美工都比不上。

2,如果客戶喜歡的東西太低俗,你給的錢多,絕對會聽你的,但是不會有下一次

大部分聽完了甲方想要的東西,設計會按照自己絕對最好的審美和方向做,所以往往第一稿十分費心血,但是客戶不領情欣賞不了,其實幾句話就能看出來,設計會一直無怨無悔的改,但是隻要不是公司員工,那我們合作完這一次,大部分是不可能有下一次了,除非我真的很缺錢,因為做出來的東西令自己不滿意或者不喜歡,就感覺像喫了蒼蠅。

3.設計師最重要的就是眼高手低

設計師的付出是大部分時間和思路,所以審美和想法異常重要,每天不斷地瀏覽各種網站上的東西,不斷接觸新的事物,有個人思維是設計師的本命,很喜歡這句話

積累越多,心智中那池水就越大,一塊石頭扔進來,濺起的漣漪就越大,產生靈感的概率就越高。——馮唐

4.優秀的設計師能看透人心

設計師本身就是要透過甲方描述想像出畫面和痛點,設計師的精神世界很豐富,大的大的很多很多

想到什麼再更...............................................


謝邀,我來說兩句。

1、平面設計師是很注重師承的。尤其是優秀的設計師都會有一名很不錯的師傅。

2、老師能給你東西其實非常有限。市場、你的師傅加上你的悟性是成就一名優秀設計師的關鍵,其餘的所有沉澱只能帶給你參考價值,別無他用。

3、頂尖的平面設計師最不看重經驗論有效。他們的創新不是來自經驗,而是來自思考和邏輯。

4、搬圖員、軟體玩家都可以自稱設計師,但真正的設計師一定有手繪能力。

5、平面設計是內容與形式的結合體,但沒有人能夠說得清究竟是內容重要還是形式重要。

6、大多數平面設計師都有點媚日,雖然表現出來的是崇拜和嚮往,但日本的平面設計你能用的極少。因為你自知那樣的高度你達不到。

7、平面設計師不能一味圖創新,平面設計的根基其實是本土文化,甚至是本地文化。

8、平面設計師能熬過35歲基本就能達到總監水平,但是這樣的人實在鳳毛麟角。

9、平面設計師想要獲得話語權有兩條路:A、做客戶經理,去教育客戶;B、成長為師傅,帶自己的徒弟。

10、整合能力是平面設計師的基礎能力,而不是所謂的軟體使用。整合有時候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創新效果。

11、平面設計師在很多人眼中是下九流的職業,但是設計無處不在,尤其平面設計應用範圍最廣、工作最好找,工資也不低。

12、平面設計是「後悔藝術」,你最好的作品都不是過去的,而是未來的。


1-沒有平等討論資格的設計師就是美工

2-網路上可以找到非常多的「教程」「課程」,它們收著上千的費用,用著「學會什麼就能成為設計師」「作為設計師怎麼可以不會XXX」的說辭,後面跟風點贊的人很多,

我正寫著呢,隨便一瞟,就看到兩個

相對的,那些告訴你「提升眼界/審美最重要」的回答卻點贊寥寥,但這句話纔是真正的乾貨。

3-大部分情況下,平面設計往往是一個項目裏最無關緊要的環節。

4-設計就像圍城,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

5-國外不清楚,國內的設計風格方向主要為領導審美導向,一般來說,當你覺得某個作品不錯,那多半是這個項目負責的領導審美在線,和設計師關係並不是那麼大......

6-應該有很多行業內都有這樣的從業者,而且數量不少:帶著理想進來,帶著遺憾出去。


有需求過來時,不能只想著悶著頭皮做。有不懂的疑問要及時與需求方溝通,甚至佔據主導地位引導需求方去明確自己的需求。

需求方不是給你佈置作業的老師,你也不能當做做個作業一樣敷衍了事。有時候需求方他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或者自己根本沒有能力把自己想要的東西具象的表達出來。所以拿到需求後,一定要溝通清楚,這是個什麼東西,是做什麼用的,是印刷/手機端/寶貝頁,什麼尺寸,什麼時候要。主動瞭解這些信息,你就不會那麼被動,也不會理解偏差方向,半夜一邊加班改東西一邊心裡罵著需求方傻叉。


平面設計不好混,想學一技之長混日子的人,勸你趁早改變主意,別聽培訓班的賣教程的和你洗腦。


互相借鑒


我的祕密是利用各種搜索快速抓到關鍵詞相關圖形,然後更改一下就過稿了。

我最終都會認為它是原創。標誌就在http://LOGOPOND.COM

字體就在http://zitisou.com


審美 審美 審美!!!

審美決定的不是你的上限

審美決定的是你的下限

讓你做出來的東西不會太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