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想读书的孩子,会面临怎样的困境?这个来自底层的信写得好!

一封来自底层的信!


不读书,将会换来一生的卑微!

现在有些同学谈到读书,谈到吃苦,犹如谈虎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一帮不学无术的女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姐妹,以为有了姐妹就有了全世界。她们在一起聊好吃的、聊穿的、聊化妆品、想的是网上购物、刷微信、刷微博,追韩剧……;

而一帮无所事事的男孩聚在一起,号称所谓的哥们,以为有了哥们就有了天下。他们在一起逃课、抽烟、打扑克、玩游戏、看玄幻甚至约架……以为这就是疯狂,这就是该有的青春。

他们看不起那些不会化妆、不会打扮、一天到晚只知道读书的好学生。还骂那些好学生是书呆子,骂他们傻,只知道读书,殊不知,几年后,好学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华北大,而他们却要考虑去三本,去高职高专甚至考虑要不要南下打工。

有的人可能会说,读书有什么用,现在好多没读大学的也混的非常好。

其实,你们忘记了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叫做比例。

而那些占极小比例的没读书就成功的人,那是他们自身具备了成功的一些素质,而你们是否具备呢?

每个不想念书的学生,都会不约而同的找一个不读书就能成功的案例来作为他放纵的最后心理安慰。

那么我很遗憾的告诉你们,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中国,这里再也没有素质低下而钻了政策的空子就能一夜暴富的奇迹。

这里优胜劣汰,这里适者生存。

有一段父子之间经典的对话,告诉了我们努力读书和不读书的大不同。

儿子刚上学不久就问当农民的父亲,人为什么要读书。父亲说,一颗小树长1年的话,只能用来做篱笆,或当柴烧。10年的树可以做檩条。20年的树用处就大了,可以做粱,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家具……

一个小孩子如果不上学,他7岁就可以放羊,长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干不了别的。

如果小学毕业,在农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术种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筑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当个小商小贩,小学的知识够用了。如果初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一些机械的操作了。如果高中毕业,他就可以学习很多机械的修理了。如果大学毕业,他就可以设计高楼大厦,铁路桥梁了。如果他硕士博士毕业,他就可能发明创造出一些我们原来没有的东西。

知道了吗?

儿子说:知道了。

爸爸又问:放羊、种地、当保安,丢人不丢人?儿子说丢人。

爸爸说:儿子,不丢人。他们不偷不抢,干活赚钱,养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点也不丢人。

不是说不上学,或上学少就没用。就像一年的小树一样,有用,但用处不如大树多。

不读书或读书少也有用,但对社会的贡献少,他们赚的钱就少。读书多,花的钱也多,用的时间也多,但是贡献大,自己赚的钱也多,地位就高。

那次谈话给儿子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从此儿子在学习上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诱,就会做出最好的选择。

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这篇演讲中这样说到「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著QQ,刷著微博,逛著淘宝,玩著网游,干著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恰同学少年的你们,在最能学习的时候你选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你选择安逸,自恃年少,却韶华倾负,却不知道青春易逝,再无少年之时。

同学们,什么叫吃苦?

当你抱怨自己已经很辛苦的时候,请看看在西部的那些穷孩子,他们饭吃不饱,衣穿不暖,冻著脚丫,啃著窝窝头的情形;

请想一想几十年如一日起早贪黑的我们的老师们;

请你对比一下那些透支著体力却依旧食不果腹的打工者!

在有空调的,有热水喝的教室里学习能算吃苦?

在有空调,能洗热水澡的寝室里休息算是吃苦?

在有爸妈当「太子伴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你能算吃苦?

叛逆和疯狂的青春当然可以,但几年的放纵,换来的可能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

不读书将来就是一生的卑微!


今后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不想学习,只会是生活的底层!


不想学习,那就出力。可是出力的工作,你觉得会带来什么丰厚的回报呢~


巧了,困难多多。如果你不学课本上的东西,那你的未来,你的大学可能都不会那么的顺利,甚至说当别人实习工资五六千,你的实习工资可能仅仅1800左右。当然,这并非代指大多数。当然,如果学习不好,但是你依旧在坚持上学,那这样的话,除了课本上的东西,你会学著一些你的思维能力以及你的为人处事都会通过学校的方式传递给你。不上学你直接进入社会,那么你学到的就是很现实的社会的东西。你可能更会为人处事,但是你对精神层次的方面以及灵魂的需求并没有那么的强烈。也就是有一点低级。当然这又是其中一部分,也并不代指所有的不想学习的。


对于未成年人,不想学习,师长还是要有必要的强制措施督促其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

这个强制,与我们通常说的侵权、不尊重其个人意愿等无关。

在未成年人需要保护、正确引导的时间段,师长有义务、有责任对其管理。

只要不是虐待,那就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放手不管,顺其自然,任其胡作,浪费时间和精力,荒废青春年华,才是对未成年人的另一种虐待。

等孩子长大成人了,知道自己早年不努力学习也没谁正确引导的时候,孩子有权起诉家长疏于管教、未尽监护责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