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給點建議唄,謝謝!


把這些資料分類歸納,比如中外文分兩大類,然後再按文獻所研究的問題、結論、觀點歸納,相似的歸於一個子標題之下。大致就是這樣


文獻綜述是科研人員在讀完某一主題的文獻後,經過理解、整理、融會貫通、綜合分析而寫成的文章。

文獻綜述通常有這麼幾個作用:

一個是總結相關領域的研究背景和發展脈絡,以及現有的研究水平和新動態、新技術等。有些同學寫著寫著就給寫成了寫學科發展史。回顧歷史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搜集最新資料,獲取最新內容。對於歷史,有重點地寫幾個有重要影響的事件就夠了,每個用幾句話概括即可。在做文獻調研的時候,應用領域最好以5年內的新文獻為主,而基礎學科可以專註最近十年的文章。

其次是分析目前存在問題及可能的原因, 提出進一步的研究課題和發展方向。這部分是最體現作者水平的部分。馬後炮誰都會,對於歷史,想總結地多漂亮都有可能。但是要預測一個領域的發展前景,或者對某個問題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沒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分析能力是沒法勝任的。

文獻綜述的撰寫有三個階段:

  1. 前期工作包括了檢索和閱讀文獻。一篇綜述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作者對本題相關的最新文獻的掌握程度,因此查新是關鍵。文獻搜集好之後進行分類,然後精讀文獻,提煉觀點。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容,不要間接轉引文獻。
  2. 在寫作過程中,首先是確定提綱,搞清楚要寫什麼,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然後根據文獻綜述的具體格式把已準備好的各部分內容填進去。寫作過程中要時時提醒自己,文獻綜述不是簡單地羅列文獻,而是需要自己去分析和概括。
  3. 後期工作包括了檢查和潤色。主要是理清邏輯順序,看是否有用詞不當,或詞不達意的地方。另外標點符號、拼寫這些小問題也不可忽略。


整理好相關文獻後,按照國內和國外分類,再去寫就可以了


對於一篇論文而言,摘要作為開篇,總結作為結尾,往往是相互呼應的。實際寫作中,這兩個部分,應作為最後撰寫的工序。因此在順序上,建議先撰寫正文部分。既然文獻已經整理完畢,可以按照以下步驟:

(一)對已經整理完畢的文獻進行分門別類。按照不同的維度進行劃分,設置不同的區域和範圍,將現有的文獻分別放入對應的地方;

(二)通過維度,列出對應的小標題;

(三)按照姓名(年份)的方式,將不同學者的觀點,在同一個範圍內,進行必要的描述,當然,每一個部分在正式描述前,需要簡要的介紹一下,當前研究的進度;

(四)發表作者自身的看法。對已有文獻進行梳理後,往往會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比如當前研究在取得成果之餘,還在哪些方面比較欠缺,在哪些方面還有進一步延伸的空間。這都是作者用文字來進行自我描述的,也是在文獻梳理後的精華部分,不可忽視。


除了摘要和總結,內容部分也需要整理哦。

可以閱讀內容相似的文獻綜述,看下其他文章的結構是怎樣的。

然後運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只有摘要和總結是寫不出來一篇好的綜述的。


先按國內國外分開寫,再按模塊問題梳理文獻綜述


可按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這四部分擬提綱,再根據提綱進行寫作。

用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明寫作目的、必要性、有關概念的定義,綜述的範圍,闡述有關問題的現狀和動態,以及目前對主要問題爭論的焦點等。

正文是綜述的重點,要能較好地表達綜合內容。主要包括論據和論證兩個部分,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對比不同學者,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及理論依據,進一步闡明問題的來龍去脈,和自己的新見解。

可從問題發生的歷史背景、目前現狀、發展方向等提出,跟文獻不同的觀點。


總結前人的做法優點和不足,寫出對以後的建議


我認為接下來最重要的是找一篇類似主題的綜述,仔細閱讀別人的邏輯,看別人摘要怎麼說、的、每一段引用的文獻怎麼說,最後的討論怎麼寫。

邊看還要思考自己的內容該如何分布。

初學者最主要的就是模仿了吧。


分類合併


只整理摘要和結語是不夠的,尤其是核心期刊/高被引論文,應該全文閱讀,摘取其中相較前人研究的創新點加以整理歸納,同時做到有評有述,還應客觀地指出論文的不足之處。

把同一主題的研究歸為一個類別。

除了期刊論文、碩博論文外,還要涉獵外文文獻和相關的學術著作。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