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實驗室到現在快4個月了,我們實驗室是老師把課題給你了,然後讓你自己去學,派給你任務,你自己去問師姐師兄,沒有人帶著你,完全自己查自己去摸索。這樣導致自己進度特別慢,真的特別慢,而毫無頭緒,據我觀察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這樣正常嗎?到底應該怎麼查一個實驗的方法步驟,查百度丁香園文獻也各不相同,真是跟苦惱,都到現在了,覺得該這樣迷糊糊的做實驗實在不行。


正常的。。。如果你不是導師的開山弟子,或者你們導師不是那種剛晉陞副教授有招生資格的青年人才,基本上是沒有可能接受老師手把手帶實驗的,而且說實話導師的實驗技能未必比師兄師姐好。

說到學實驗的方法,比如一個wb,我覺得通常大家的步驟是這樣的。先查資料,然後看師兄師姐做實驗,自己記下關鍵點,不理解的地方不停地問,然後自己獨立操作一兩遍,再重新看別人怎麼做實驗或查資料。這樣一個過程比較容易容易上手實驗,其中,獨立操作是重中之重。

看別人做實驗可能看十次都發現不了關鍵問題,一定要自己上手才能深刻體會每個步驟 的真是操作和意義。這就是很多人覺得學不會實驗的問題,因為你不做永遠不知道注意點在什麼地方。很多不留心的小細節,什麼玻璃板內低外高,電泳儀怎麼設置時間,真的要自己去試,他不是關鍵步驟,但是如果做不對,卻是影響實驗順利進行的重要障礙。

另外,其實我覺得相比丁香園這些網站,有些公司的公眾號反而會有更多實際的實驗方法介紹,平時可以多關注一些。還有多看高分文獻文獻,用泉方PubMed搜索8分以上,10分以上的文獻進行參考。對於少見的實驗方法,有些高分文獻的methods部分也會比較詳細的介紹。對於每人方法不一樣的問題。。我覺得不一樣的地方一般都不是實驗的主要方面,某些實驗的某些步驟,在一定的區間範圍內都是有效的。比如if的封閉時間,半個小時一個小時差別不是很大,pcr水解完樣本是先離心還是先冷藏也沒什麼影響,甚至培養皿里加多少培養基有的時候都是有個人習慣傾向的。這些條件的輕微變化影響不大,大體的原理和關鍵步驟精確就好了。另外,盡信protocol,不如無protocol,一定不能死摳,要根據具體實驗調整。這個做多了就能把握了,不要著急 ,先按著能成功完成實驗的人的經驗來,然後可以自己慢慢摸索真正的適宜條件。

最後,不要煩惱了,大家都是這麼過來的,加油!:)


實驗每個人的方法不一樣?

都是按照給定的步驟來的,或者開創性實驗,不存在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問題

導師派給你課題/任務,讓你問師兄師姐?

沒錯,我當初也是這樣的

如何查一個實驗方法?

查一個實驗方法基本是從文獻著手,連培養基都能查的到,仔細看文獻的實驗部分,如果該方法是從別的地方引用的,那麼該文獻一定給出了出處(垃圾文獻除外),找到出處。此外丁香園,小木蟲發帖也是途徑

你現在的狀態是沒有適應實驗室生活

實驗室就是這樣的,不會就問,不會就查

同時實驗的細節有時候照搬別人的不靈,這個時候你得自己一個一個試,試出最好的參數

導師能給你的幫助不多,你要記住你已經成人了

不懂-問/查-自己實踐-找出不足-改進-的出結果,就是這麼個步驟

另外對於實驗方面,能用一些軟體事先做模擬對實驗結果是有些幫助的,能讓你走很多彎路

誰都是這樣過來的

祝你好運。

付:

研究生新生要怎麼看論文??

www.zhihu.com圖標

樓上說的挺對的,的確很多手把手一個個學生指導過去的都是剛晉陞副教授的青年人才,就比如我老師。而對於大多數像你這樣扔給師兄師姐帶的學生,那就只能請教請教師兄師姐們當時是怎麼入門的了,當然也不能事事都靠著他們,還是得自己動手。像我敲代碼的,看著學長代碼寫的工整好看有條理,但是自己寫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最後還是各種查閱別人現成的代碼,嘗試整合重構,最後完善成自己的代碼框架。你們這方向我不知道在哪查,反正多用谷歌吧,比百度查的準多了,谷歌學術也好於百度學術。


學校實驗室這是正常情況 大家都是自己慢慢摸索 有學姐帶是好事 沒有也別慌

厚著臉皮多問多做多查 其實這些都是對自己的鍛煉 以後會有用的

當然注意安全是第一位的 別作死((

查到的實驗條件不一樣是正常的 大家都是根據自己的樣品情況實際條件來改的 最合適的往往是自己慢慢摸索改出來的


我現在連課題都沒有任務都沒有,去實驗室都不知道做什麼


我在德國讀化學,我們做實驗前都會有筆試實驗室安全類的問題,比如穿著,廢液傾倒,化學物品使用注意等等。至於做實驗,都是一個人看實驗指導自己摸索的,實驗室只有助教幫你批改檢測結果,動手能力完全自我培養。這可能就是中德教育裏我目前看到的最大的差距。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